发布时间:2020-05-15 21:02 | 来源:辽宁日报 2020年05月15日 11版 | 查看:5266次
祖孙三代在老屋中合影(前排为陈淑兰的大女儿、大女婿,后排左起为陈淑兰的孙子、陈淑兰本人、儿子和儿媳妇)。
75岁的“米花妈妈”陈淑兰每天仍坚持崩苞米花。
本报记者 丛焕宇 文并摄
核心提示
今年75岁的陈淑兰在本溪市南芬区崩了40多年苞米花,她手艺好,崩出的苞米花香甜可口,成了几代人的美好回忆,熟悉她的人尊称她为“米花妈妈”。“米花妈妈”不仅勤劳善良,辛苦养育4个儿女成才,而且乐善好施,竭尽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把爱国、爱社会、爱他人当作家风家训,教育子孙后代踏踏实实做个好人,多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事。老人的执着感动着子孙们,祖孙三代约定,一起比赛,回报国家,奉献社会。
5月7日,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本溪市南芬区站前中国农业银行的山墙根下,每当一声“香哦”的吆喝声过后,准会传来崩苞米花的清脆响声。附近拉脚等活儿的司机说:“那一声‘香哦’,是善良的‘米花妈妈’在提醒大家,以免大家被突然的声响吓到。当大家的注意力被集中过来时,一锅香甜的苞米花就出炉了。”
墙角5平方米左右的露天地,就是“米花妈妈”陈淑兰的工作场所。今年75岁的陈淑兰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不停地摇动着米花机。“崩苞米花的响声像不像放小炮?每次出锅前,我都提前给个动静,这样他们就不会被吓到。”陈淑兰一边麻利地筛出苞米花,一边笑呵呵地和记者搭着话。
有人来买苞米花,陈淑兰会为顾客挑最好的米花装袋,装满后,还要用力按一按,再想办法往袋里多装一点儿。一锅本来能出5袋苞米花,老人硬是压缩成4袋卖,每袋只要2元钱。
多年来,陈淑兰省吃俭用,辛苦挣钱养育4个儿女。等儿女们都长大成人了,她却不愿意轻松下来,依然每天坚持出摊儿崩苞米花,除了雨雪天气和过年,每天早八晚五像上班一样准时。渴了喝口白开水,午饭扒拉几口从家里带来的饭菜。“天冷饭凉就用炉子熥熥,有时太忙就省一顿。”老人说。
晚年坚持 只为感恩回报
记者问陈淑兰,为什么这么大岁数还坚持每天出摊儿崩苞米花?她回答说:“孩子们现在的日子过得都挺好,对我特别孝顺,我吃喝不愁。一直坚持崩苞米花,一是闲不住,二是有点小心思,自己攒点钱,当国家、社会有需要时,自己能出点力。你可别告诉我姑娘儿子,我跟他们比赛做奉献呢,用他们的钱出力不算本事。”老人说这番话时,笑得像个孩子。
陈淑兰出生在丹东凤城的一个小山村里,本来姓刘。3岁那年,她的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拉扯着她和姐姐这两个孩子,尽管拼了全力,但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孤儿寡母,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时间长了,村里人见一家人可怜,都劝母亲改嫁。几年后,经人介绍,母亲改嫁给朴实的农民老陈。“继父没成过家,但对母亲很好,对我们姐妹俩视如己出。”陈淑兰说。
在新组建的家庭里,继父每天辛勤劳作,想方设法让一家人的日子好过些;母亲更是没日没夜地忙碌,操持家务,抚育教导两个孩子。母亲经常教导姐妹俩要学会感恩,虽然生父给了姐妹俩生命,但继父给了一家人吃饱穿暖的生活,要一辈子记住继父的好。
陈淑兰告诉记者,母亲和继父成家后,又先后生下3个男孩,但继父一如既往地疼爱她们姐妹俩。继父的默默付出,让母亲备受感动。一天,母亲把姐妹俩叫到身边,认真地说:“从今天起,你们俩就改姓陈吧。”小姐妹俩愉快地答应了,因为经过几年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的生活,她们早已从心里接受了这个父亲。
十几年后,陈淑兰姐妹俩相继结婚,离开了那个贫寒但温暖的家。姐妹俩想念继父和母亲,隔段时间就会回娘家,看望两位老人。再后来,母亲去世了,继父没多久也离开了人世,但那个温暖的家,至今仍是陈淑兰魂牵梦绕的所在。因为在那个家庭,她一点点长大成人,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还有一位让陈淑兰心怀感恩的人,就是教她崩苞米花手艺的李生。“人不能忘本,李生现在也老了,还在坚持崩苞米花,我选择坚持下来,也是在报恩。”陈淑兰说。
“我生在旧社会,靠国家的好政策,勤劳致富过上了好日子,所以要时刻念着国家的好,念着社会上众多好心人的帮助。我老了,手艺还没老,趁着身体还硬朗,多回报国家,回报社会。”老人认真地说。
言传身教 好家风传给儿女
“不论你是过困难日子,还是天天锦衣玉食,做人要把良心摆正,踏踏实实做个好人,做个对国家对社会默默奉献的好人。”幼小的时候,陈淑兰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这些做人的道理,不但自己一辈子恪守躬行,也要求每一个家庭成员牢记在心,付诸行动。
陈淑兰的儿子樊金彪记得,在他还不太懂事的时候,妈妈从丹东凤城来到本溪,悄悄做些倒腾山里红的小本生意。妈妈曾悄悄告诉他,家里太穷了,她得挣点儿钱贴补家用,并认真地向他保证:“无论什么时候,妈妈都做好人,不做坏人。”懵懵懂懂的小金彪含泪答应,目送妈妈的身影渐行渐远。
陈淑兰告诉记者,今年46岁的樊金彪是她最小的孩子,他上面有3个姐姐。孩子们小的时候,家里真是穷得揭不开锅,过年的时候连口肉都吃不上。农村过年都有杀年猪的习俗,谁家杀年猪了,就会邀请街坊四邻吃顿杀猪菜。每当这时,她都把孩子们带出去躲着,“花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我家没法还欠人家的情啊。”说到这里,陈淑兰眼圈泛红,抹了一把眼泪。
小本生意就是小打小闹,挣不了多少钱。庆幸的是,陈淑兰在做小本生意的过程中,结识了从江苏到东北谋生的李生,李生同情陈淑兰的处境,敬佩她的为人,于是毫无保留地把崩苞米花的手艺传授给她。从那时起,40多年来,陈淑兰一直以崩苞米花为生。
樊金彪上小学时,陈淑兰已经在本溪南芬勉强站住了脚。她把4个孩子都接过来,一家人挤在几平方米的仓房里生活。每天陈淑兰崩苞米花时,3个女儿便端着小筐沿街叫卖。管事的人看是孩子卖东西,通常不会刁难。
记者采访当天,樊金彪特意开车带记者回到当年住过的仓房,看着破败不堪就要倒塌的仓房,樊金彪眼含热泪地说:“租这个地方一年只需50多元的租金,隔墙就是我上学的小学,这里对我来说有太多童年的回忆,我感恩老妈含辛茹苦的付出,也感谢当年的老师对我的疼爱。”
后来,为了给樊金彪创造相对好一点的学习环境,陈淑兰又搬了一次家,同样是一个仓房,屋里有铺小炕,外屋有个小厨房,租金也要贵一些。站在当年的小屋里,樊金彪说:“我在这里度过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岁月,3个姐姐也在这里相继出嫁。我非常感恩老妈和3个姐姐,为了供我读书,她们付出了太多,牺牲了太多,尤其是三姐,本来学习特别好,可家里的条件供不起两个孩子,她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我。”
樊金彪的大姐樊晶告诉记者,“在生活最艰难的日子,老妈都不改善良的本性,她总是耳提面命地教我们做个好人。”樊金彪说:“我记得小时候偶尔吃顿肉,母亲都会把街里一个盲人领回家。她还隔三岔五把一个在街头流浪的精神病小女孩领回来,给她洗澡,搂在怀里,喂吃喂喝。老妈时刻用行动教我们做个好人。”
全家约定 比赛奉献社会
1994年,樊金彪没有辜负母亲和全家人的期盼,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医学院校。大学期间,樊金彪学习特别刻苦,成绩优异,赢得了同校护理系一个漂亮女孩的芳心,大学毕业前夕,这对两情相悦的年轻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陈淑兰知道后,心里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儿子有了女朋友,担忧的是女孩子会不会嫌弃家里穷。樊金彪告诉记者,带女朋友回家时,所谓的家就是第二次租的那个仓房,面积小,又没什么家具,连电视都没有,他大姐把自己结婚时的电视给搬了过来。
事实上,是家里人多虑了,姑娘看中的是樊金彪这个小伙子。经过进一步接触,姑娘觉得这家人善良、真诚,这个家家风正,是自己喜欢的好人家。
如今,陈淑兰的3个女儿分别在沈阳、大连扎了根,过上了好日子。每当有社会捐助、献爱心的事情,三姐妹都积极参与,默默奉献。樊金彪作为医护人员,牢记母亲的教诲,救死扶伤,竭尽所能为患者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他还将当年教母亲崩苞米花手艺的李生奉若至亲,如同亲生父亲一般对待。老人患脑梗后,四肢没有知觉,樊金彪时刻守在床前,上午请中医、下午请西医为老人治病,晚上还要为老人做推拿。这样不间断地治疗两个多月后,老人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如今已能利手利脚地出摊儿崩苞米花了。
为了回报社会,樊金彪加入到社会公益组织中,并与一个困难家庭的孩子结成帮扶对子,从小学到初中的学费,都由他和其他几个爱心人士负责。为了教育儿子,樊金彪利用假期带他去看望帮扶的孩子,懂事的儿子用自己省下的零花钱,买了礼物送给这个小弟弟,令樊金彪感到十分欣慰。
陈淑兰言传身教,不但让儿女们学会做个好人,也深刻影响着孙子樊雨岑。2018年,樊雨岑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还常给同学带去奶奶崩的香喷喷的苞米花,向同学讲述奶奶的故事。他说:“别看奶奶是个崩苞米花的老人,但她是我心中最敬重、最崇拜的人。她坚强、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是我学习的榜样。爸爸对待奶奶和爷爷的孝心,也一直影响着我,耳濡目染让我明白如何去尽孝道。”
如今,樊雨岑与奶奶、父母、姑姑约定:要比赛着奉献社会,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补记
回报
没有什么动人的语言,只有活到老奉献到老的坚守。几十年如一日,陈淑兰 把家人、恩人、社会、国家给予的关爱,全都记在心里,默默地化为行动。
附近拉脚的司机提起“米花妈妈”,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一个善良的老妈妈,一个充满爱心、知恩图报的好人。她随手抓起的几把苞米花,曾无数次充当了出车司机的早餐或夜宵。
街坊邻居谈起“米花妈妈”,都称赞她是乐善好施的老人。她多年来默默奉献的爱心,温暖了许多在困境中找寻希望的家庭。她免费送出尝鲜的苞米花,成为不少来本溪观光游客的美好记忆,她几十年如一日用真材实料崩制的小吃,成了几代人忘不了的家乡味道。
南芬区委宣传部部长班悦谈及“米花妈妈”,赞誉她是南芬区的骄傲。疫情初期,老人将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捐献出来,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购买防护用品。她本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但一名深受感动的医护人员发了微信朋友圈,最终使得老人的事迹广为人知。
几天前,有个小伙子来买苞米花,一摸兜,一分钱也没带,“米花妈妈”就把一整袋苞米花免费送给了小伙子。第二天,小伙子回来了,拿着100元钱,说啥也要让她收下。见她坚决不收,小伙子扔下钱就跑,跑出很远回头冲着她喊:“奶奶,您收下吧,不为别的,因为您是一个好人。”
多年以来,南芬站前中国农业银行的员工,经常购买老人的苞米花。最近一段时间,有的员工一买就买三五十元的,他们说希望用这种方式支持“米花妈妈”,让好人有好报。
南芬区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孙殿军只要忙完工作,总爱到“米花妈妈”的摊位前坐一会儿,陪老人说说话。直到有一天,“米花妈妈”的摊位前多了一扇挡风屏障,“米花妈妈”才明白,小伙子是在默默地关心她、照顾她。
平凡的“米花妈妈”质朴善良、知恩图报。她关心社会,热爱国家,用质朴的人性之美践行着最朴素、最无私的愿望——做个好人。她的凡人善举,教育激励子孙们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她的人性之美,提高了善与爱的温度,感染了众多普通人。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以她为榜样时,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程度无疑会明显提升。
这样的凡人善举,也让我们在肃然起敬中铭记:向善向好,永远是比黄金更可贵的精神财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