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坚定必胜的中国信心?看完你就懂了

发布时间:2020-05-02 22:27 |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0-04-25 15:56 | 查看:470次

  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我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中成长、在磨砺中壮大的。《经济日报》近日连续刊文,阐述为什么要坚定必胜的中国信心:只要我们在挑战中积极应对,从危机中捕捉机遇,就一定能够实现“六保”的目标任务,也一定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稳定繁荣、行稳致远。

  千方百计 倾力“六保”

  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科学判断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的新的重大变化,肯定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展现出的巨大韧性,强调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既总结全年开局,又部署和定调接下来的工作,此次政治局会议释放的一系列积极信号,对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

  同一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但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经济复苏步伐正在加快。这表明各项复工复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给了国内和全球市场更多的信心。但是,当前经济社会中的一些挑战仍然较为突出,其中既有疫情带来的短期困难,也有长期性、结构性问题。同时,海外疫情扩散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严峻复杂、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这就要求我们在坚定信心的同时,决不能掉以轻心;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此次政治局会议首提“六保”,就是正视多重困难、坚持底线思维的体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其中每一项都锚定当下的难点“痛点”做最充分的准备,积极进取加力“六稳”,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作为“六保”中的“首保”,保居民就业是疫情期间高效复工复产的重要前提,是我国经济社会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要性不言而喻。非常时期,要紧盯需求、多措并举,把保居民就业时刻不放松地抓起来、动起来。一方面,千方百计纾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困的问题,通过稳企业、稳经济,稳住就业的基本盘,这是创造、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加大对重点行业的帮扶,如出口导向的制造行业,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帮扶,如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灵活推动就业和创业创新。

  统筹实现“六保”,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研究制定有力管用的政策措施。宏观上,关注可能制约经济全面恢复的因素,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从总量和结构同时入手,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提高精准性,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微观上,把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具体部署落到实处、落到细处,确保政策用在该用的群体上、该用的领域中;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针对各地推动上下游贯通、产销供衔接、大中小企业配套的实际精准发力,全面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我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中成长、在磨砺中壮大的。果敢的防疫抗疫举措稳住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阵脚,为恢复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接下来,只要我们在挑战中积极应对,从危机中捕捉机遇,就一定能够实现“六保”的目标任务,也一定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稳定繁荣、行稳致远。

  疫情未改中国经济稳健发展格局

  稳是大局,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要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不过,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和袭扰,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是暂时的、短暂的、可控的,不会撼动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平稳运行的雄厚基础。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条件稳住中国经济基本盘,并在稳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尽管一季度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但我国经济总量规模庞大的优势仍然充分体现。例如,一季度工业增加值接近6.5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7.8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8.4万亿元,粮食生产形势较好,农产品供给基本稳定。而且,尽管许多企业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但面对口罩等疫情防控重点物资阶段性供给短缺的局面,央企、国企、民企等一大批企业迅速复工复产、转产扩产,供应链优势加速释放,有力地促进了防护物资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在短时间内满足了快速攀升的应急需求,显示出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供给能力、适应能力和修复能力。

  其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运行也会走得更加稳健。我们看到,进入2月中下旬以来,在全国各地区,一批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纷纷开工上马、稳步推进。目前,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应对疫情还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从按下“暂停键”,到井然有序地迅速复工复产,既是综合国力实力优势的彰显,也是经济发展强劲韧性的充分体现。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持续扩大,经济发展综合竞争优势不断显现,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不会因为疫情而发生改变。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不断攀登着新高度,GDP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意味着综合竞争优势在增强,也意味着抵御短期冲击、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第一、二、三产业加速迈向了高质量发展。此外,我国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条件更加成熟。

  当前,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肆虐,世界经济前景堪忧;国内受疫情影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任务艰巨繁重。因此,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增加了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给开放合作带来更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出挑战。但是,疫情绝不会关上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我们根据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这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这一基本判断没有因为疫情而发生改变。

  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并未发生根本转变。一方面,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优势,为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为对外开放提供了基本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不仅继续坚定推进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也采取各种积极举措来应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就稳住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根基。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控制,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在加快。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24459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1月份至2月份收窄8.7个百分点。

  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在疫情面前坚定不移走扩大开放道路的决心。

  首先,加快落实各项外贸支持政策,精准帮扶企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全力保市场、保订单、保履约、降成本、防风险。加快外贸领域科技、制度、模式创新,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挖掘外贸新增长点。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减少贸易限制,推动贸易伙伴简化通关手续,优化口岸、物流等服务。

  其次,积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中国应对疫情冲击的又一重大举措。疫情在全球蔓延破坏了各国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各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带来重大冲击。我国将加大力度支持广大中小微企业,加快内生增长动力的释放,使得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得以尽快恢复,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贡献了“中国力量”。

  可以看到,一系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举措已经产生了积极作用。如宁波舟山港等多个港口生产已经恢复至日常水平;一季度,钦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8%和24%。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我国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

  今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法》生效,外资企业设立和变更事项的审批与备案全面取消,持续开展法规文件“立改废”,外商投资更加便利,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今年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也有望比往年更早推出,对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张负面清单只减不增;今年4月1日起,中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再次彰显中国坚定推进对外开放的姿态……

  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扩大有效投资大有可为

  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其中,有效投资补短板、强弱项、优结构、增动能的关键作用更加凸显。必须理直气壮抓好投资,以精准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投资活动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足、空间广,疫情短期冲击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我国长期向好、稳中向好的基本面和发展趋势。

  投资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投资的带动性强、关联度高,不仅是消费的重要变量,也是供给的重要内容,对于稳定经济运行和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人均基础设施存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0%至30%,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平均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不到15%,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只要着眼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不论从需求还是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投资的潜力和空间都是巨大的。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无论是“老基建”还是“新基建”,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老基建”空间广阔。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基础设施条件取得明显改善,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疫情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我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仍有较大空间,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等薄弱环节也亟待加强。

  “新基建”方兴未艾。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疫情期间,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在线教育、数字娱乐等产品快速增长。进一步助力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也离不开投资的支持。

  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稳投资的有力手段。目前,铁路、机场、公路、水运等交通领域重大项目加快复工。从长期来看,通过切实加强项目储备,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项目,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储备格局正在形成,投资的支撑力源源不断。

  疫情发生后,有关部门抓紧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扩大地方专项债券规模,优先配套和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加强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接下来,还将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从投资主体来看,我国始终重视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负面清单”制度落地实施,政府投资引导、吸引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支持了一大批符合发展方向和民生需要的重大项目建设。通过加快出台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依然是重大外资项目落地的“热土”。

  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今年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大幅下降。在疫情冲击下,居民消费如何发力?如何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要释放消费潜力,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这从供给端与需求端都提出了新要求。

  一季度市场消费的明显下降,主要是受短期外部因素冲击影响。但我国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并未消失,短期波动不会改变长期向好发展趋势。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大、潜力足、韧性强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市场长期稳定增长与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随着疫情因素消除,抑制性消费逐步释放以及市场供给结构持续优化,我国消费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首先,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体现在“盘子”足够大。多年来,国内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抗冲击和抗风险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19年,零售市场规模超过40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内需特别是消费对于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作用更加明显。

  其次,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体现在市场潜力上。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乡村市场蕴藏较大潜力,是我国消费市场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消费升级趋势也在进一步加快,随着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的培育壮大,消费将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还体现在源源不断的市场创新上。从供给方式看,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我国新型消费与升级消费不断拓展,无接触配送、直播零售等消费新模式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远程办公等逆势发展。市场创新不但增加了优质供给,同样蕴藏着不可低估的发展潜能。

  近年来,随着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我国网络零售规模稳步扩大,对零售市场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据测算,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万亿元,比2014年有统计以来增加2倍以上,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5%。

  下一步,既要保障吃穿用行基本消费,重振文化旅游与餐饮消费,稳住传统消费与实物消费,又要培育升级新型消费,扩容提质服务消费,全面推广健康消费,把疫情期间催生壮大的以网络消费为代表的新消费潜力、动能释放出来,使消费回补与扩大增量有机结合,不断拓展消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如此,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才能得到深耕和巩固。

  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疫情发生后,一些传统产业遭受较大冲击,而信息技术、数字产业等领域却“身姿”稳健,线上消费和智能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536亿元,增长5.9%,比1月份至2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6%,比1月份至2月份提高2.1个百分点。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8.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9%。

  从系列数据可看出,在疫情挑战下,蕴藏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涵盖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的新动能呈现逆势而上的态势,为中国经济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新动能为何如此强劲?首先得益于“底子”更厚了。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19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0.5%,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9%。研发人员总量也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人才优势不断强化。

  资金投入与人才队伍建设双轮驱动,创新成果加速孕育而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战略领域跨越发展;超级杂交稻、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处于领先水平;人工智能、5G、物联网、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领域潜力巨大;新型健康业、智慧城市、现代物流、教育服务、共享经济、新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

  这些涵盖了从基础前沿到新兴技术、从科技研发到模式创新等多元领域,呈现系统性、全方位综合发展优势的创新成果,成为孕育新动能的坚实载体。

  新动能核心在“新”,关键在“动”。近年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内创新生态不断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双创平台加速壮大,科技服务业快步发展,合力为产业和市场源源不断输送新动能。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尤其是围绕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与创新主体活力,出台系列改革举措,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院所高校成果转移转化更加通畅。

  持续深化的“放管服”改革,也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创新创业打造更优环境。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科技创新与世界顶尖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基础研究的原创能力有待增强,引领科技前沿方向的能力尚需提升。同时,围绕激发人才创新动力、推动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的改革还需持续深化。

  这次疫情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新动能的勃勃生机,也给创新创业带来更多思考与动力。我们应借力“新基建”、新消费等契机,加大合力在法律、政策、服务、平台等多方面深化改革,下大气力优化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持续探索新模式新业态,用更大决心与魄力发展新动能,用不断壮大的新动能坚定必胜信心。(经济日报评论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