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性教学继续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0-04-21 20:34 | 来源:光明网 2020-03-25 17:23 | 查看:483次

  作者: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王建红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强调要坚持八个统一。一年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备受鼓舞,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取得明显进展,教学方式方法更加丰富多样,新媒体新技术应用更加灵活多样,既有“糖”的味道,又有“盐”的力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针对性明显增强。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的改革创新,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主要还是围绕教学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展开,在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提升课堂教学的内容吸引力和思想感召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性教学,不仅有助于实现“八个统一”,打造思政“金课”,更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在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训练中,提升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高校思政课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和目标

  研究性教学倡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手段,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完成知识掌握,获得素质提升,实现价值认同。区别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递和掌握,研究性教学更关注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在传统目标之外,高校思政课研究性教学的目标还应包括: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切实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理性审视、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比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疫情的进展,设立课堂讨论话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中国疫情抗击快速取得明显成效的根源是什么,总结疫情防控中的经验有哪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增强“四个自信”,在解疑释惑中增强使命担当。通过持续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综合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得以夯实。

  高校思政课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原则

  注重内涵式创新,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通过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系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高校思政课相关理论,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推行体验学习,提倡多元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研究性教学的一般性规律和当前思政课教学面对的学生特点相结合,灵活地综合运用微电影、微剧场、微辩论、情景再现等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强调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学生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学生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青年学生拓展创新思维、增进团队合作,提升综合素质。

  高校思政课研究性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研究性教学大多以主题形式安排教学内容。具体而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内容安排和章节结构,以课程内容的逻辑结构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体系。根据教学需要,在授课过程和环节上采取多环节、多模块综合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引导学生将探究结果进行多元化呈现。

  具体环节主要包括:第一,确定教学主题、选择展示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提前做准备,指定分组同学采取以微电影、微剧场、情景剧等为主要形式进行展示;第二,问题探究——根据学生的“问题发现”和相应的主题设计,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教材内容、知识点、难点进行研讨,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第三,补充材料——结合课堂主题,寻找能够帮助理解和有利于深化认识的课外材料,整理后展示;第四,课外延展——结合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展示谈论大学生应从本部分内容中得到启示。在开展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现代教学和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习效果。

  高校思政课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效果

  从已有实践来看,思政课研究性教学改革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效,主要体现为:第一,创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念、教学设计和实操方法,弥补了一般思政课教学创新形式有余、理论内涵不足的缺陷;第二,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观念,教师由课堂讲授者和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将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有效参与的综合素质训练场;第三,切实提升了教学效果,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态,充分调动了青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面向未来,高校思政课研究性教学应打开思路,通过设置更多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话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