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山河无恙 你的岁月再无伤(2图)

发布时间:2020-03-31 15:25 | 来源:科技日报 2020年03月31日 第04版 | 查看:904次

浙江省人民医院护士杨捷静(右)与金银潭医院护士交接工作。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坚守隔离重症病房的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90后”护士侯坤(右)与同事在探讨工作。新华社发(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供图)  

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我的人生又解锁了新的第一次:第一次戴着双层手套、护目镜、面屏,穿着防护服给别人抽血,成就感倍增!”

  解锁新的“第一次”

  3月29日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 多云

  樊丽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援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医疗队员

  这天进入病区,我准备给一位疑似患者进行静脉采血。队友帮我检查了防护服、口罩、护目镜,为了防止起雾,护目镜上涂了洗涤灵,可加上一层面屏后,视野完全不透亮。顾不上多想,我鼓励自己一定要“一针见血”,避免再次穿刺给疑似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

  核对腕带并解释操作目的后,疑似患者有些紧张,嘴里反复念叨:“护士,我没病,我真的没病,什么症状都没有。”我一边安慰鼓励她,一边将止血带扎在她左侧上臂上。戴着双层手套触摸血管,一摸有弹性,内心窃喜。我给她的皮肤和我的左手无名指各消毒两遍后,拔除采血针帽,完全靠平日积累的经验盲扎。扎进去没看见采血针头有红色回血,我有点着急,恨不得把面屏和护目镜都摘掉,仔细看个清楚。“不能急,我一定行!”我对自己说。再次确认扎的位置就是在血管的方向,我将采血针头稍稍往前又进了一点儿,只隐约看到采血管头有红色血液冒了出来,内心十分激动,成功了!等我完成操作,发现队友们也在隔离窗外为我点赞!

  我的人生又解锁了新的第一次:第一次戴着双层手套、护目镜、面屏,穿着防护服给别人抽血,成就感倍增!

  武汉终于堵车了!

  3月28日 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阴

  袁晓宁 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书记、感染管理科副主任

  今天是忙碌又充实的一天,跟着一早的班车去查房、协调队员的特殊需要、陪同队长去湘雅医院主管病区会诊、医生及护理组长会议……忙得晕头转向,可是一直到现在,脑海中还萦绕着早上不知道谁说的一句话——武汉终于堵车了!

  堵车,多么让人讨厌的一件事,恐怕常态之下谁也不想堵车吧?但是今天说着这话的声音明明是激动的。

  早班的路上,车是多了起来,红绿灯终于真正发挥了它三色的作用。等红灯时前面停了几辆车,可能就是那几辆车呼唤起队员们对堵车的“渴望”。

  是啊!现在的堵车意味着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我们不想要美丽的长江之畔无人共享,不想让怒放的樱花无人欣赏!英雄的武汉,可爱的武汉人民,2020年1月23日10点,武汉封城,热闹的武汉瞬间被按下了暂停键;两个多月的坚守,在凝聚着全国之力的生命之光笼罩下,武汉完美重启。

  “自4月8日起,武汉市将全面拆除离汉离鄂交通管制……”看着这句话,我坚信4月8日是个特殊的、值得铭记的日子。

  让“堵车”来得更猛烈些吧!

  “寒冬后,2020年的春天如约而至。我们在这里,一起植下这片‘友谊之林’,种下有纪念和象征意义的生命之树、希望之树、健康之树。”

  栽下“友谊之林”

  3月28日 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阴

  全承炫 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麻醉科主治医生

  到昨天,我们病房病人只剩4人了。按国家统一部署,我们将在这两天清空病房,把达不到出院标准的病人转科至留守的六支北京医疗队所在病房中。

  算算日子,我们在武汉已经快两个月了。今天,我们还收到了一项“新任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通知,各支仍在同济的援鄂医疗队队员,一起到医院参加植树仪式。我们医疗队在8:30左右就赶到了植树地点,其他医疗队陆陆续续也到了。包括我们兄弟医院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还有山东、吉林、北京等多支国家医疗队。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的到来,让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植树仪式中,医疗队代表、北大三院院长乔杰首先发言,回顾了在同济的医疗工作,并代表北京队表达了继续奋战的决心。焦局长随后发言,她回忆2月初,局里给各省打电话要求支援武汉时的情景。两个月后的今日,大家已看到胜利曙光。

  今天这个日子,我感触良多。这么多日夜在武汉的共同相守,已让每个援鄂医疗队队员,都与武汉融为一体。幸运的是,寒冬后,2020年的春天如约而至。我们在这里,一起植下这片“友谊之林”,种下有纪念和象征意义的生命之树、希望之树、健康之树。

  启动仪式后,各医疗队分头行动,选择一片区域植下了代表自己医疗队的树苗。我们医疗队在王知非队长和刘作良副队长的带领下,种下了4棵树。

  今年以来,我们一直都在病房中,和患者一起与新冠病毒做斗争,无心顾及和欣赏武汉的美丽春景。但这个“遗憾”在今天补上了,我们在这里种下的树苗,它们会茁壮成长。待到来年樱花盛开时,我们再来武汉赏春,再来武汉相聚。

  站好最后一班岗

  3月26日 武汉泰康同济医院 雨

  刘娟 军队援鄂医疗队队员、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春分过后,随着疫情好转,近来几日武汉无新增病例,有了烟火气。不少朋友都关心地问道,刘医生什么时候凯旋呀?我想,快了,虽然归期未定,但武汉从4月8日零时起将正式“解封”,等到那天估计就差不多了。而现在ICU里的患者还需要我们继续坚守,站好最后一班岗。

  两周前,46岁的老孟转入科里,新冠肺炎合并脑梗塞,是目前收治患者中最年轻的一位,只比我大几岁。初次见面,他的身体左侧已经偏瘫,气管插管近1个月。作为神经科大夫,我需要对老孟进行专科查体,以判断其意识状况,决定下一步治疗方向。

  病房里,各种监护治疗仪传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我走到他的床边,轻轻唤醒他,让老孟通过各种姿势进行回答,从而检查他的神志是否清醒,认知、运动等功能是否正常。

  “您好,知道我在叫你吗?如果知道,就眨一下眼睛。”老孟眨了眨眼睛。

  “今年多少岁了,可以用手指比给我看看吗?”他举起右手,比了个四,然后拉着我的手,做了一个六。

  我笑了,不错!患者意识清楚,执行指令完成得很好,描述准确。

  接下来的几天,老孟的病情一直反反复复。所幸,在科室主任蒋东坡等专家带领下,大家一起研究治疗的每个细节,关注着他每天的生命体征,痰培养、血培养结果,药物使用情况等等。终于,老孟的病情稳定了下来,他的精神状态也恢复了不少。蒋主任叮嘱我们,可以多跟患者“摆摆龙门阵”,这样能从精神上给予他们支持,不要小瞧语言的力量!对此,擅长认知与心理治疗的我非常认同。

  每次进入红区,处理完事情后,我就会走到老孟的床边,和他聊天。老孟总眨巴眨巴眼睛,很专注地听我说。通过眼神和姿势,我知道他是明白的。

  几次下来,只要听到我在门口说话的声音,老孟都会探着头,招手让我进来,听我给他聊重庆的夜景、重庆的火锅和我们的医疗队。

  我轻握老孟的手,“您知道我是谁吗?”他嘴角微微翘起,右手指着我面屏上的“医”字,笑了。我点点头,“对,我们是医生!”

  我俯身在他耳边说,老孟突然紧紧握住我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我也没忍住,潸然泪下。来到武汉后,发现自己更容易落泪,因为有太多的不易与感动。

  十几天的相处,我和老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看到他望着窗外期待的眼神,我就希望他能早日康复,早日与家人团聚,重回意气风发的样子,愿山河无恙、你的岁月再无伤!

  “每次看到他望着窗外期待的眼神,我就希望他能早日康复,早日与家人团聚,重回意气风发的样子,愿山河无恙、你的岁月再无伤!”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