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22 23:41 | 来源:中国妇女报 2019-06-13 05版 | 查看:646次
语言是一条渐变的河流,谁也没法抽刀断水让其长期约定俗成的语义突然终止断流……
舟子
近日,中国妇女报官方微博发了《 致敬!这位女科学家为了中国的原子弹隐姓埋名三十年》一文——女科学家王承书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亦是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为了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王承书一直隐姓埋名到去世。除了对国家毕生奉献,在生活中她也是淡泊名利。家中只有旧沙发、旧柜子、硬板床等几件简易家具,一件灰大衣、一双棕色皮鞋穿了几十年,她把毕生积蓄的近十万元捐给“希望工程”。
有网友在评论区写道:“致敬,隐于时代的王承书先生!”随即就有另外的网友表示不服,跟帖写道:“致敬,隐于时代的王承书女士!”这一类“叫板”,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至少在女报官博下,几乎只要有关于女性“先生”一类的报道和评论,就会有这样的意见分歧。那么,现在,“先生”还是不是一个尊称呢?还能不能用来表达对于德高望重、才学渊博的杰出女性的敬意呢?
对此,该文评论区的网友留言已有分辨与立场了。对此“不服”,尽管又有人解释道:“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女士尊称先生。”但还是有人不认同——
“为什么女的要有突出贡献才能被叫先生,你路上随便逮个男的就能叫先生?费解!”
“对,随便个男人都是‘先生’,了不起的女性才有资格‘先生’。这个词语也是非常儒家的,先出生的人=年龄大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男人=非常了不起的女人。有时候甚至觉得‘女士’都不够,毕竟相对应的‘男士’也没觉得含有多少褒义。对女性的褒义词实在太少了。”
“又来了又来了,那么多表示崇敬的词,非要用一个现在是个男的都能用的‘先生’。不明白为什么要用称呼普通男性的称呼来作为对女性的尊称?她如此伟大才能够得上一个普通男性吗?”
也有人写道:“致敬!值得叫一声先生!”——这是赞同称先生的。
其实,此前就有这样的争议,尤其是在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之际。网上就有《称呼屠呦呦为‘屠先生’是否妥当?》《是屠呦呦女士,不是屠呦呦“先生”》等文帖。前文写道:关于微博上有很多人在探讨关于“先生”这一称呼,有人认为“先生”是自古以来对有才华(等等……)的人的称呼,所以把屠呦呦女士称呼为“屠先生”是没错的,他们认为女权主义者太敏感。 而另一批人认为女士就是女士,先生就是先生,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我们不应该称呼一位女士为先生。而且把一个所有男士都可以用的称呼——先生,用来称呼一个有才华(等等……)的女士是很不公平的,是歧视……
还有网友写道:“称教授称博士称院士都很好,我不喜欢把女性大师称作先生,因为现在先生的两重意义体现不出尊敬。”
“先生有两个语义,一个是普通男性的称呼,一个是对于知识分子的尊称。我是管身边优秀的男女性都是统称先生的。不过我觉得现在语言学方面做个规定比较好,免得引起歧义。”
时代不同了,人们对于“先生”的感受不一样了,所以,现在用“先生”来尊称女性大家是否合适?又是否公平?争议至此,谁也难以说服谁。不管古时候和此前,“先生”一词有着怎样的特定含义,之后的语境下又被泛化扩大了多少外延,笔者的看法是:“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微博更多的是年轻人集聚之地,其新鲜不仅体现在发现新鲜事,也是新鲜思维、新观念意识等的集聚之地。尽管曾经的“先生”有着那样的固定用法和含义,但在今天的不少年轻人们看来,已经有所不合时宜,不能体现对于女性大家的敬意与尊重,所以,他们要在公共之地表达他们的不予认同和不太接受。
语言是一条渐变的河流,谁也没法抽刀断水让其长期约定俗成的语义突然终止断流,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处于时代大河床的形塑与演变之中。“先生”一词现在是有一些歧义了,虽然这种歧义要不那么较真的话,也还能分辨得清。但既然有那么多人觉得含混而且不公了,是否需要有所修订?需要在语言学方面做个规定以避免歧义?这得听语言学家的了。而语言学家的判断应该是既尊重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又与时俱进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