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力量——“行走在党史路上”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3图)

发布时间:2020-03-22 23:29 | 来源:中国妇女报 2016-08-19 A2版 | 查看:1685次

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团队成员刘旭。

  编者按

  7月23日,“行走在党史路上”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上海启程。20天里,由2名中国妇女报资深记者和3名“90后”女大学生组成的行走团队,深入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线采访调研,以行进式报道的方式,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讲述党史故事,记录中国发展。

  这是一场寻访初心的行走。行走途中,5名成员在寻找,在记录,也在思考。此次重走党史路上,哪些见闻让他们感动?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感悟和收获?今天,我们为读者奉上他们的行走手记,和您一起感受行走的力量。

  党史在心中 新闻在脚下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刘旭

  随着最后一组稿件通过报纸和新媒体发出,“行走在党史路上·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也顺利完成了任务。从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上海出发,20天来,一路踏上10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队伍也从一路欢笑到充满疲惫。但“寻访初心,见证发展”的使命始终在每个人心间萦绕。

  作为一名媒体人,一直坚信“新闻是用脚丈量出来的”。而此次与全国妇联“党史故事接力传播”活动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行走活动”,也让自己对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依靠什么发展壮大?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赣南瑞金期间,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不止一次听到《八子参军》的故事——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农民杨容显在五次反围剿期间,先后将八个儿子送进了红军队伍。当时,他的两个小儿子还不到苏维埃政府规定的参军年龄,杨大爷瞒报儿子年龄,硬是将两个小儿子也送上了前线。结果八个儿子无一生还,全部牺牲在反围剿战场上。老人离开这个世界时,生养了八个儿子的他却没有等到一个儿子为他送终。

  “八子参军”只是当年苏区扩红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这样的感人场面在当时赣南苏区的乡村到处能见到。

  据史料统计,在中央苏区时期,瑞金24万人,有11.3万人参加革命,青壮年参军参战,年幼的参加儿童团,妇女参加洗衣队。有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长征途中,瑞金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7166名,更多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为支持苏区建设和支援红军北上抗日战略转移,从1932年至1934年,瑞金人民认购了68万元公债,借出25万担谷子,其中41.5万元公债和捐集的所有粮食都无私奉献给了苏维埃政府,长征时存在苏维埃国家银行的2600万银圆的存款也都全部用于支持了革命。

  人民群众无私哺育,不计回报支持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瑞金,古田、遵义、延安……一路走来,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让团队的成员常常眼含热泪,大家也把这种情感诉诸笔下的文字。这次的活动,在众多的收获中,肯定也包括唤醒了大家的新闻理想,让团队成员相信新闻专业主义的道路有无限的生命力。

  “白天马不停蹄行走,晚上熬夜加班写稿”是这次活动的常态。作为大学生的指导老师之一,同时被团队成员戏称为“生活委员”,我也一直在被“她们”的初心感动着——就连有成员生病也只能是晚上看病,第二天一早继续行程……

  行走中积蓄信仰的力量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王蓓

  天知道,一个月前的自己哪来的勇气,接下这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同事刘旭一起带着3名“90后”女大学生重走党史路——

  20天内要走遍10个省市自治区,每个地方要完成两组包括报纸稿、网络稿、微信稿、女大学生日记在内的文字报道,同时还要进行网络直播。我只知道同去的另一位指导老师是谁,对3名女大学生的年龄、专业、星座血型、脾气性格、个人能力……毫无了解。

  更要命是,我要负责此行文字稿件的统筹、指导和报纸一版主稿的写作。掐指一算,除去赶路和白天采访的时间,写稿只能在车上或者晚上,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从未有过。此外,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高温天气正伴随炙热的骄阳滚滚而来——这绝对是一场体力和耐力的极大考验。

  7月22日,提着行李箱踏上去上海第一站汇合的高铁,说实话,满心“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直到傍晚时分见到3名风尘仆仆、笑语盈盈的“90后”女孩。那笑容在之后的20多天里着实给了我们莫大的底气:工作12年,一直在记者站,单兵作战早已是常态,这一次,拼的却是合作——既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更要有宽厚包容的胸怀、不计得失的付出。

  事实证明,女孩们着实给力,也干得不错——从上海到古田,再到瑞金、遵义、巴中、雅安、会宁……之后的20多天里,从最初的新鲜、兴奋到身体超负荷运转后的咬牙坚持,似乎有一种信念一直在支撑着我们,我们也一次次确信:

  如果没有这次重走党史路,我们不会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的历史有如此深刻细致的了解;

  如果没有这次行走,我们很难听到这么多关于长征路上的女红军的英勇事迹,关于党在危难时刻百姓拥军爱党的“八子参军”“十七棵松树”“新中国第一军嫂陈发姑”等催人泪下的故事;

  如果没有这次脚踏实地的行走,我们无法在每天头顶烈日完成走访、网络直播的极端疲惫后,还能在深夜坚持写下一行行鲜活的文字,发回属于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的大篇幅独家报道;

  如果没有此行“五人报道小组”,我们甚至很难知道,在媒介环境纷繁复杂、传统媒体式微的当下,团队合作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行走的力量,会让新闻焕发出如此磅礴的生命力;

  如果没有这次一名“70后”、一名“80后”带着3名“90后”女大学生的行走之旅,我们或许也很难再次遇见内心深处那个坚韧的、顽强的、曾经立志做一名有担当、有情怀的新闻人的自己。

  20多天里,每天凌晨2点合上电脑,清晨一次次睁开疲惫的双眼,脚步不停,继续行走;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融中,找寻“初心”,见证今日中国之发展;我们在聆听一个个动人心弦的党史故事中,积攒继续前行的动力。

  行走中,我们也在不断思考,何为初心?怎样前行?

  ——作为新闻人的我们,用步履、汗水和笔下的文字作答。

  栉风沐雨 接力前行

  中央民族大学 田珊檑

  从党的诞生地——上海出发,途经10个省市自治区,历时20天,“行走在党史路上·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团队,一起完成了紧张而充实的行走历程。这支由“70后”“80后”“90后”组合而成的队伍,没有任何隔阂,相处融洽,遇有成员身体不适,举全队之力而帮扶,成员间出现意见分歧,我们也能在沟通和理解中做到“和而不同”,我想这就是“不忘初心,接力前行”的魅力。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行走在党史路上,我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也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上海一大会址里,简陋的会议室遮掩不住党成立之时的庄严;古田会议旧址上方“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让参观者“怦然心动”;瑞金革命旧址里张贴着从瑞金出发参加长征的30位女红军照片,唐义贞、康克清、王泉媛等女红军历经艰险,用实际行动证明女性对革命理想的坚定。四川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陈列园里,张贴着“保障妇女权益”“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与男子一律平等”等标语;宁夏将台堡会师纪念馆里,红军写下的“回汉兄弟亲如一家”彰显出民族团结的魅力……

  在行走过程中,有两件事尤为打动我,即陈发姑“一生守望”的故事以及宁夏大学的大学生支教活动。客家妇女陈发姑为了革命,新婚不久便送丈夫去参加红军,她的丈夫在长征途中不幸辞世,而陈发姑坚信丈夫会回来,每年为丈夫打一双草鞋,历经75年的旷世等待,直到皓首苍颜,与世长辞。

  宁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们则用实际行动“接力前行”。在宁夏西吉县双羊套村,10名宁夏大学的学生在当地开展支教活动,其中8名为“90后”女大学生,她们个个皮肤晒得黝黑,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刚到双羊套村时,两张桌子拼在一起便是床铺,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要到很远的镇上采购食材。女大学生伏宁帮家里干完农活后,就背上行囊来到双羊套村,帮助那些已上四五年级却连拼音都不会的孩子,在主教室外搭起了帐篷,在几平方米半露天的临时小教室里教孩子们拼音。这些碧玉年华的女大学生们都是我心中的“女神”,她们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的四月天”。

  同样作为一名“90后”女大学生,能够坐在舒适的教室里感受书海飘香,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同时,正如“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缺一不可,这次的行走历程,让我和党史有了一次更亲密的接触,让我感受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辟,我心中的党史也生动和丰满起来。毕业后,即将离开校园,重走党史路,重品长征情,让我受益匪浅。在未来的日子里,哪怕用尽洪荒之力,我依旧会栉风沐雨,接力前行。

  在路上,不停留

  中国人民大学 郑钰

  站在天安门前时,我深深地吐出一口气,20天,10个省市自治区的行程就这样结束了。未结束前,我常常想到了天安门会是什么样子呢?如释重负,欣喜,激动……真正到了那一刻,心里更多的是平静,因为我看见车水马龙,看见人来人往,看见了胜利。

  作为一名“95后”女大学生,在参加此次活动之前,我对党史、对历史的了解一直停留在书本上,一路走来,经上海、古田、瑞金、宁夏、延安等地,真正踏入实地,也收获了与书本不一样的感动。

  我们听过《八子参军》的故事,看到“古田精神永放光芒”,体验过上海大都市的陆离灯光,感受过贫困地区的质朴。这是一条充满色彩的党史路。

  在宁夏双羊套村,一个干旱缺水贫困的村子,我碰到了一群同我年龄相仿的宁夏大学学生。对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同以往一样的一个假期,但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却不一样,队长说这是他的第三次“陪伴”经历,与我交流时,他说他不愿称这种活动为支教,更愿意称之为陪伴。明白短期支教的弊端,他更多的是教给孩子们怎样学会阅读这样的技能。这样的对话让我感到惭愧,这样的责任与担当是我所佩服的,或许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需要和正在做的。

  “寻找初心,见证发展”,因为学习历史专业,所以我对途中看到的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更为关注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曾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并不是简单的过去,我们常常说以史为鉴,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借鉴历史呢?在古田,我看到了“古田精神永放光芒”。古田会址纪念馆建造的并不如我们看到的传统纪念馆那般精致,进入纪念馆,似乎还能看到当时的景象。1929年中国共产党古田会议在这里召开,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也在古田镇召开。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即使人与事已经过去,精神仍然存在,这样的精神除却精神上的纪念,在生活中,也应当如古田精神一样“永放光芒”。

  行程结束,心却还一直在走,不停留,在路上。“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行走在党史路上报道组”美好的小组成员大概是这次行走的最大收获。作为团队里年龄最小的成员,是受照顾最多的成员,虽然身体不给力,但心始终是暖的。

  “感恩”是我最想说的两个字,感谢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险、保卫家园,为我们打下现在生活的良好基础,感谢一直在努力为“中国梦”奋斗的人,感谢组内成员的照顾。寻访初心,接力前行,即将回到校园,再次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我已经准备好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央民族大学 高雅丽

  党史和长征,对“90后”的我而言,以前只存在于书本和影像中,对它们的了解也仅仅只是皮毛,并不能真正明白这段历史所蕴含的意义。7月23日,我跟随“行走在党史路上·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一起,踏上了重走党史路、重走长征路的征程。

  20余天的路途,10个省市自治区,三十多个采访点,从上海出发,一路走来,几乎天天都是烈日当空,衣服刚被烤干,接着又浸满了汗水。崎岖的山路中,蚊虫叮咬得厉害,双腿红肿,甚至都有些难以走路。于我而言,这样身体上的“磨炼”还是第一次,可是想想当年的革命先烈,我的经历也许还不如他们的万分之一。

  漫漫路途,不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得到的体会总是不真实的。一路走来,长征在我心中,从模糊的概念,渐渐变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故事,勇气、奇迹、信念、毅力……可以形容的词汇太多,沉甸甸的历史事实,犹如一座座丰碑。

  古田会址斑驳的炭火痕迹,叶坪革命旧址的桌椅板凳,安放着红军前辈金戈铁马雕像的纪念馆,每一杆旧枪,每一张标语,每一张照片,似乎都重现着当年的情景,呼喊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还记得在延安杨家岭,看到园区内有10多名小学生讲解员,听着他们稚嫩却熟练的讲解,我隐约看到了传承二字;也记得在古田采访一位做家乡米酒生意的创业大学生,他每天都会在微信关注我们的活动,不住地在我朋友圈下面点赞、评论;更记得徒步“重走长征路”,搜集女红军故事的陈守刚。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这真的不只是一句话,采访路上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受到一颗颗炙热的赤子之心。

  一路上除了写稿,我们也做了不少直播。从最初紧张担心,到后来的熟稔自如,随着点击量逐渐增加,镜头也记录了我们3个大学生的成长。两位老师在生活上、业务上悉心指导照顾,我们3个小伙伴相互帮助,20余天的行走,也让我体会到在新媒体环境下,前后方团队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回到北京,看着脚上的凉鞋印儿,我们互相开玩笑说“真的不知道20天之前自己这么白”。当我重读“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更能体会当初那种豪迈的气概。

  不忘初心,接力前行。硝烟早已散去,这段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历史不容忘记。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新闻“小鲜肉”,我很幸运能够有这样一次机会,让我重走党史路。通过这样扎实、接地气的采访,我获得了许多丰富、感人的材料,也让我更加坚信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我想,这不仅是一次精神洗礼和生命体验,更是一种鞭策。即将毕业步入社会,以后无论身处什么环境,我一定都会奋勇前行,乐观向上!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行走的力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