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重量(组图)

发布时间:2020-03-22 15:46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22日 12版 | 查看:904次



图为工作中的“丁香医生”团队。


图为工作中的“丁香医生”团队。


丁香医生疫情地图的数据负责人詹一在查看实时数据。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宋冰为高一学生直播政治课。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孔令瞳视频连线关心学生成长。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贺竞雨在与求助者沟通,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


“心晴热线”志愿者梁佩婷在撰写调研报告,与团队一起积极探索抗疫期间心理咨询的新模式。


  【聚焦·青年担当】

  年轻的科普团队开发出全国第一份疫情地图,促进全民形成防护共识;身处疫区的大学生,在隔离期间投身心理救援战线;95后的支教团队最早返岗,为远方的孩子撑起特殊时期的生命之伞——

  这也许是一个让许多80后、90后最靠近历史现场的年份,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在抗疫前线。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中国青年在集结号吹响时冲锋上前。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在更多、更远的地方,无数青年开始深刻反思,昨日的所学所思能在今日发挥出多大力量?他们中的许多人,用行动给出答案。这个答案关乎青春,关乎理想,更关乎他们所生活并深深热爱的土地。

  疫情中青年的奋斗图景,由无数个以“担当”为主题的故事组成——年轻的科普团队开发出全国第一份疫情地图,促进全民形成防护共识;身处疫区的大学生,在隔离期间投身心理救援战线;95后的支教团队最早返岗,为远方的孩子撑起特殊时期的生命之伞……

  关键时刻,担当,这代表着“责任”“奉献”的词汇,在青年人的奋斗中增添了“创新”的内涵。奋斗里有专业精神,行动中有思考的力量,他们的成长是中国青年成长的缩影。他们肩负青春的重量,穿过学以致用的关口,走在知行并进的路上。

“丁香医生”:我们来做全国第一份疫情地图

  时针回拨到1月21日,一份《新冠病毒最新实时疫情地图》(以下简称“疫情地图”)在社交网络上传开,詹一忙碌的日子开始了。

  中国地图呈现在页面上,鲜明的红色、黄色代表已有确诊及疑似感染的地区——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第一份疫情地图,由健康服务品牌丁香医生开发。这份地图让许多人的视线聚焦到了九省通衢之地湖北武汉,也让人们对病毒传染的趋势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截至3月中旬,疫情地图的访问量已超过30亿,有效的信息传播,帮助人们在疫情之初快速形成了全民防护的共识。

  事实上,疫情地图从设想到正式上线,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用地图的形式,可以让大家直观了解所在地区的情况。”詹一的语速非常快,声音里听不出丝毫疲惫。

  1988年出生的詹一是丁香医生疫情地图数据负责人,她和年轻的团队已经连续工作了两个月,“一块小屏幕背后是一群人在工作”。

  1月21日,丁香医生内部成立“应急小组”,詹一主动申请加入。她的硕士专业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对口又有疾控工作经验,可她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践行所学。她说:“上学的时候,老师介绍过很多流行病预防与治疗的经验,包括SARS,那时我们都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里不会再遇到这样的事情。”

  “把医学的专业内容揉碎了说给大众听。”詹一说,这是丁香医生一直坚持的理念。以前,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方式多以数字、表格为主,人们很难直观地理解事态的变化与发展。疫情地图的设想是团队从群众需求出发想出来的,通过整合国家卫健部门数据,以可视化的图表将相关数据、趋势直观地呈现出来。疫情地图上线后,许多医护志愿者主动加入进来,协助核实数据,科普防控知识。

  疫情地图上线仅一天,就得到多方关注。学习强国等平台通过接口形式接入疫情地图。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健委等机构也与丁香园的团队保持密切沟通。由此,透明、及时、权威的疫情动态信息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丁香医生品牌创始人初洋说,疫情地图的合作遵循开放的原则,无论浏览量是20亿还是50亿,都不会影响大家去做这件事。“丁香医生的很多员工都有医学背景,当国家面临困难,我们看到曾经的同学、朋友、同事坚守一线,与病毒殊死搏斗,我们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我们在做疫情数据时,时刻谨记一句话:那些变化的数字是人,是生命。”詹一特别向记者强调了这一点。

  数据要准、要快,但数据也是有温度的。为了向人们传递病毒防控的希望,看到疾病防治的努力,团队提出了“现存确诊”这一概念。在西藏的病例治愈,数据第一次归零时,疫情地图上西藏的图示变成白色,詹一说,希望让人们看到,疫情地图在“退烧”。

  3月15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英文版正式上线,以英文形式向全球受众提供疫情实时动态数据、传递中国防控经验。詹一的忙碌还在继续,但她得到了来自家人、朋友和无数陌生人的支持,更感受到了年轻团队的力量,这正是她不露一丝疲惫的原因。

  一位网友在微信文章留言区感谢丁香医生:“生命不能用数据衡量,但每条数据都会让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感到心安。无论消息好坏都会让我不再无助恐慌,因为我相信,看着治愈率越来越高,脱下口罩说‘你好’的时候终究会到来。”

  “我的很多同学都奋战在一线,做这些事,我也把自己当作在一线。”詹一说,自己无愧当初许下的医学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在线心理救助:疗愈,让隔离的日子多一份慰藉

  1月21日,从广东广州回到湖北赤壁过年的贺竞雨,将疫情地图转发给父母,提醒他们注意防护。那时,这位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没有想到,自己的寒假竟如此漫长。

  突发的疫情威胁人的心理健康,贺竞雨是从自己身上认识到这一点的。1月24日凌晨,赤壁市“封城”,贺竞雨和许多人一样,因为疫情的持续和生活节奏被打乱,陷入紧张焦虑的情绪中。“同理心强的人,过多接收创伤信息,容易对他人遭受的创伤产生困扰,产生‘替代性创伤’。”贺竞雨开始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调整,也对疫情防控趋势和自己的隔离状况建立起理性积极的认识。

  “全国都在支援湖北,作为一名湖北籍的学生,站出来为同胞们做些事情,守护武汉,让我充满力量。”1月底,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联合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组织了一支名为“心晴热线”的志愿服务队伍,贺竞雨立即报名,她希望用所学的知识救助他人。

  “对于一些人来说,仅仅是表达本身就具有一定疗愈效果。”贺竞雨用一个案例向记者解释了心理咨询是如何在疫情中帮助人的:一位咨询者在外出购物回家后出现了咳嗽症状,虽然做了防护,却对健康状况十分担心,逐渐陷入紧张焦虑情绪。经过分析,贺竞雨发现,咨询者焦虑的并不是自己被感染的风险,而是害怕自己的行为对家人健康造成影响,更深一层的焦虑情绪源于内疚感和责任感。

  贺竞雨说,心理咨询不会说“你想太多了”,而是让求助者尽可能地表达自己,进而了解自己情绪的产生原因,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也许认知就会改变。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师生用专业和担当参与构建了联防联控的心理防线。据了解,共有200多位师生累计为2621位求助者提供了心理咨询,累计有9394名求助者接受了在线心理健康症状评估,他们还帮助了许多急迫需要心理帮助的群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团委书记田良苏说,帮助他人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较好的自我觉察能力,在实践和督导中获得提升。热线开通后,很多的师生党员和团员青年,迎难而上,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也在其中涵养了家国情怀。

  3月5日这一天,“心晴热线”接到的所有咨询电话都是初三、高三的学生打来的。一些学生觉得上网课学习效率不高,学业压力导致许多情绪问题。贺竞雨介绍,“心晴热线”为学生们设置了一些简短的课程,向学生讲解如何科学认识情绪,如何进行放松训练,许多学生的情绪压力得以缓解。

  志愿服务让贺竞雨看到了心理咨询的价值。“后期的防疫工作需要加强心理服务。大众平时不一定关注到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但疫情让更多人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了自己该不该求助、如何求助、去哪里求助。”贺竞雨说,志愿服务让自己的隔离时光变得有意义。

支教网课:重要的是带给学生一个更大的世界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大学生,是贵州省一些中学生的老师。填充这个寒假的,“一个是疫情,一个是对远方学生的牵挂”。

  3月16日,贵州省初三、高三正式开学,同时也迎回了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12名95后老师。他们是全国最早返岗的研究生支教团,除了湖北籍的支教老师外,均于2月底返回贵州。支教团的工作并不是从教学开始的,保证学生健康是首要任务。

  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宋冰隔离期满后立刻回到贵州三都民族中学,他同时负责防控宣传组和学生信息管理组的工作。自3月2日以来,他同高三的班主任们对900多名学生逐日排查体温、登记学生及家庭成员的出行轨迹。为了做到零失误排查,确保学校顺利开学,3月12日,他们一直忙到凌晨3点。

  “不管多累,都愿意坚持。真心希望做好每一个细节,达到开学标准,2020届学子们才能重返校园。”3月15日18时,最后一名同学完成报到,大家心中的石头落地了。

  而在湖北省汉川市,仍为隔离状态的支教团成员贾家豪没能顺利回到贵州。隔离期间,他给高一的学生上了5节化学网课,他发现,有的学生听课效率不高,并且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条件上网课。贾家豪希望自己隔离结束后能够尽快归队。

  贾家豪说,隔离期间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思考。回想起半年多的支教经历,他对教育有了很多认识,“支教老师最重要的是带给学生一个更大的世界”。贾家豪认为,比起知识,教会学生思维方式更重要,比起成绩,他更关心学生的成长。隔离期间,贾家豪写了一首歌,名叫《给你的》,他想在回贵州后播放给学生听。

  上网课、千里返岗、协助复课……突然而至的疫情,让从前的大学生变成为他人带去学业希望的“人民教师”,在给学生上“开学第一课”时,他们自己也学习了“成长的一课”。

    (本报记者 陈雪)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