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舆情事件“风险出清”?

发布时间:2020-03-19 00:49 | 来源:人民网 2019-11-19 13:47 | 查看:1448次

  舆情处置考验着地方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折射着社会的和谐信任,关乎地方形象与发展大局。在处置舆情过程中,由于舆论场各方叙事方式和表达态度不一,如果对舆情风险点把握不准,将会导致事件一波三折,错失主动局面,甚至可能酿成大的舆情风波难以挽回。

  在处置舆情的“后危机”时期,如何精准研判事件“痛点”和“拐点”,如何在合适的时候给出合理的建议,避免舆情“翘尾”反噬前期处置成果,应注意舆情“风险出清”观察,留意舆情企稳信号。主要思路有:

  1.问责是否到位——正确把握尺度

  作为管理的主体和主导性力量,地方政府部门能否将善后问责落实到位,将直接决定着其能否凝聚社会力量,平安度过危机。在各类舆情事件中,一部分“问责”变成“问而不责”的搞形式、走过场,寒了群众的心;还有一部分“问责”变成“不问而责”,流程和举措存在瑕疵,寒了干部的心。

  问责如何到位?其主要做法有:

  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问责机制,问责时要充分开展调查,查明真实原因,掌握客观事实,明确责任主体;

  二是要严格问责的执行程序和处理措施,尤其避免问责程序和处置不当引发舆论反弹;

  三是正确把握执纪问责的尺度,深刻理解中央提出的容错纠错机制,既保护干部工作积极性,又推动工作有效开展。

  2.政府是否履责——推动理性反思

  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应通过推动媒体与政府之间的一致性来纠正舆论偏差,共同弥补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公众能在全面了解信息的基础上自觉地理性反思。其工作要点在于:

  首先是政府信源客观公正,经得起推敲求证,使政府形象在多层次、多角度的正向信息传播过程中得到优化,保持权威与公信;

  其次,传播诉求要围绕服务公众的知情权展开,并不是通过海量信息投放“稀释”负面信息;

  最后,遵循传播规律,适应现代传媒的发展特点,宣传报道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3.网民是否理解——抚慰公众心理

  舆情管理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全面考察与综合鉴定,可借助特定的归因策略引导公众对事件的理解和判断,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在舆情事件处置后期,地方政府部门可抓住三个要点:

  一是进一步提供事实细节、微观数据和定量分析,使媒体和公众能够在具体问题和案例信息中,获得对政府工作的细致了解和基本判断;

  二是积极与民众进行沟通,推动社会舆论理解并接受官方声音的立场和表达,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通过矫正失误决策抚慰公众心理,使发展目标真正符合当地群众的长远利益,进而取得广泛认同,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激发公众情感,共同应对治理难点。

  4.秩序是否恢复——弱化管控思维

  在处置舆情事件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以鲜明的态度和立场回应民意,同时着手各项善后处置工作,不仅有助于消除社会及环境影响,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还有利于引导舆论情绪逐步回归正常。恢复公共秩序主要思路是:

  地方政府部门从端正行政理念入手,强化法治观念,避免在施政中“踩线越界”;

  勇于发现、纠正错误思维,合法行政、合理行政;

  重视日常的政府行为模式塑造,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共同为构建稳定、开放、包容、理性的舆论环境奠定基础。

  在处置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论的过程中,如何快速识别并排查舆情风险,为事件妥处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不仅是对社会管理者舆情素养的综合检验,也考验着地方政府部门的网络执政能力。只有善察舆情,关口前移,有的放矢地舆论引导,才能彰显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任、有能力的形象,推动善后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从而让舆情得到彻底化解。(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约舆情分析师 颜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