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深造还是进入职场 去年毕业生去哪了

发布时间:2020-03-08 12:52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08日 12版 | 查看:606次

眼下,春季招聘的黄金季节已经来临,一面是求职就业的现实问题,一面是疫情防控的迫在眉睫,2020年高校毕业生该如何面对?继续深造,还是奔赴职场?这关乎今年874万名高校毕业生。作为参考,2019年毕业生去向则是窥探就业市场的翔实数据。

  截至目前,有12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公布了各自的《2019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高校毕业生的流向主要是哪里?薪资水平有多高?出国留学的比例又占多少?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深造率增加,直接工作率减少

  在继续深造方面,122所“双一流”高校平均深造率为42.87%,其中有62所高校的深造率在平均值以上。清华大学以80.40%的深造率领先于其他高校,也就是说,平均每5个本科毕业生中就有4人选择继续深造。

  居深造率前10位的学校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深造率均超过60%。

  软科高教观察员陆若云介绍,这些学校大多位于北京和上海,京沪两地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继续深造自然成为毕业生们的优先选择。

  在直接参加工作方面,直接工作占比最高的是贵州大学,直接工作率高达80.34%。其次,上海体育学院为79.20%、宁波大学为76.28%、华南师范大学为75.57%。中戏、上音、国美、央美等艺术类院校的工作率较高,毕业后直接工作占比65%以上。这些学校均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7年、2018年软科曾两次对“双一流”高校的深造率和工作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整体呈现深造率增加、工作率减少的趋势。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占仁认为,“双一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水平人才的就业情况,可以为之后的毕业生就业和单位招聘提供参考。

华为最受顶尖高校毕业生青睐

  “九校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9所高校。

  “九校联盟”代表中国高等教育高水平。在这场学霸之间的就业较量中,哪家更强?

  2019年,浙大毕业生总人数最多,超过10000人;上海交大紧随其后,将近9000;中科大毕业生人数最少,为5955人。

  从就业率来看,西安交大以99.46%的总就业率排在首位,其博士就业率更是达到100%。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和南大总体就业率均在98%之上。

  总体来看,“九校联盟”毕业生选择深造的比例要远高于直接工作的。北大和中科大毕业生深造率占比均在70%以上。

  继续深造又分为国内升学和出国(境)深造两种情况。清华大学国内升学比率达到55.8%,中科大和西安交大也在50%左右;北大出国(境)深造比例最大,占比30%以上。

  南大、西安交大、浙大和哈工大直接工作占比较高,均在30%以上。而直接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情况怎样,哪些单位最受“九校联盟”学子的青睐,薪资情况又如何呢?

  陆若云告诉记者,从各校就业质量报告来看,华为拔得头筹,成为除北大外另外8所“九校联盟”高校成员毕业生去向人数最多的单位。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也十分受他们的青睐。

  在薪资方面,“九校联盟”中仅三所高校公布了本科毕业生具体年薪:浙江大学14.59万,上海交通大学13.51万,南京大学14.62万。

  软科曾对2019届“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情况做过汇总比较,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在7000元左右,即年薪8.4万。相比较而言,这三所高校薪资水平远高于其他“双一流”建设高校平均薪资。

区域化留人,“南下”广东队伍壮大

  地区间的人口流动已不再是新鲜事,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时有上演。

  从就业比例的趋势来看,7所东北高校本地就业率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走低”。陆若云分析,相比较东北地区,哈工大、吉大等“双一流”高校几乎连年生源率高于就业率,“越是高端人才反而越难留在东北就业”。

  上海毕业生除了留沪,也愿意去到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从上海外国语大学近三年本科毕业生毕业首选地来看,相较去年,广东省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浙江高校毕业生的选择,似乎也印证了广东的受欢迎程度。从浙大近三年毕业生的流向来看,其他地区流入人数都有所减少,广东省的流入比例是明显增加。

  陆若云说,广东省以电子信息、软件服务等行业为主,加上华为、腾讯等公司的驻扎,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使得从长三角“南下”广东的队伍愈发壮大,而选择“北上”北京的毕业生人数远不及广东。

  “当下,各个地方为吸引人才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区域化留人措施越来越多,”王占仁建议,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具体分析,只要能够准确进行自我定位,主动转变就业观念,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不断加强职业技能锻炼,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本报记者 陈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