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02 19:09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0年03月02日 05版 | 查看:297次
新华社武汉3月1日电(记者吴振东、仇逸、廖君)“我报名,我去。”今年春节期间,在收到招募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的号召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门急诊总护士长戴爱兰没有丝毫犹豫就决定参加。她退掉返乡的车票、把决定通知家人,大年初四就随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接管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一个ICU和两个普通病区。转眼间,这份支援工作“满月”了。
抵达武汉次日,当她走进病房的那一刻,17年前参与抗击非典的场景又浮现在戴爱兰的脑海,甚至连消毒水的味道都是那么熟悉。“那时觉得消毒水越浓越安全,熏得我们不停流泪,现在的防控措施科学多了,面对病毒大家也多了镇定和自信。”
对防控措施的敏感,也缘于她这次担负的使命。作为这批医疗队中资历最老的护理人员之一,她临危受命,成为一名院感防控工作者,她要对医院内发生的各种感染进行预防和管控,包括患者与患者间、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交叉传染。
有人这样描述院感防控工作:“如果说一线医务人员所进行的是一场极限蹦极,那么院感医生就是蹦极运动员身上的那根绳索。”对戴爱兰来说,“平平安安把医护人员带回家”,并不轻松——预案要做细,工作要做实,要检查,完善,再检查,再完善……
由于院感防控并非自己熟悉的工作,加之身处新的医疗环境,戴爱兰曾连续几天焦虑到失眠。“医院给分了13个休息室,但我们有148人,大家工作时间都不一样,要科学分配;从清洁区到缓冲区,再到隔离区,工作服怎么穿、口罩怎么脱,要统一规范;对一些大大咧咧的年轻护士,还要反复培训、指导他们的操作……”新工作千头万绪,但她必须硬着头皮时刻跑在“大部队”前面,跑在可能发生的风险前面。“此时此刻,再微小的纰漏都可能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
说起戴爱兰,很多事为同事们所熟知。比如,有时大家会发现她入神地看着某个“明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有时又发现她像个中学班主任一样突然出现在身后,指出同事们穿戴不规范之处;一些被大家认为“过去了”的小差错,依然会被她在每晚例会上不留情面地指出来。但同事们未必知道,戴爱兰“火眼金睛”的背后是每天坚持提前半小时至三刻钟上岗,在所有医护人员到达前完成一项项防护工作的最后检查。
大家还记住了很多她做的“小事”:亲手为各休息室安装晾衣架、给同事们送干净的手术衣、把敞开的污物桶换成脚踏式的,指导大家习惯随时脚踏丢弃污物……
“她有超强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对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做出了重要贡献。”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这样评价戴爱兰。
“可能只有战‘疫’结束了,回家了,我才能真正放下心来。”戴爱兰认为,感染的风险总是存在,过程中还有难以把控的地方,只要还在武汉,她就会保持高度警惕,尽可能把风险降至最低。
2月4日,戴爱兰的战“疫”日记记录了这一幕:“队中有好几个小伙伴的生日到了,大家一起给他们过了集体生日,相信这个特殊时期的生日会让他们终生难忘。”然而这场欢快的集体生日结束后,她却内疚地向丈夫致歉。“2月7日是他50岁生日,我失约了。”
从抗击非典,到汶川救援,再到这次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始终冲锋在前的戴爱兰清楚自己救死扶伤的使命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身为‘天使’就不能畏惧病魔,何况我们的身后就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有他们的支持,战‘疫’胜利已在不远处。”戴爱兰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