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4 20:04 | 来源:科技日报 2020年02月24日 第04版 | 查看:459次
本报记者 张盖伦
刚刚过去的周末,一纸重磅文件在高校学术圈内刷屏。
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要破除论文“SCI至上”,也要以此为突破口,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破”完要“立”,重视同行评价、分类评价
SCI,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本来是一个分类数据库,但一度被学术圈架上神坛。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的现象。
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指出,SCI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并非评价系统。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很大局限性。不能把SCI论文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SCI论文的引用数也不能对应于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而且,SCI论文相关指标并不适用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的评价。
当然,破除“SCI至上”,关键不是“破”,而是如何“立”。科学评价学术水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的是综合评价。
文件指出,要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学术同行评价,规范评审评价工作。
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成果的产出形式是有区别的,从评价上要解决“一刀切”问题,既不能只看论文,也不能完全不看论文。同行评价则是科研评价的通用做法,关键是要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在评审中引导专家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议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袁晓如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科技评价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科技活动的个性,尊重学科特点。要建立真正公开公正的同行评价体系,相信领域专家,也要鼓励学术争鸣。他表示,若要真正挖掘创新性、引领性成果,也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专家,营造风清气正的同行评议环境。
多项考核与SCI脱钩
若SCI成了指挥棒,高校和研究人员就不得不参与一个个以SCI为核心的“排名游戏”。所以,文件对SCI论文使用,提出了负面清单。
在学科评估上,减少对学科、学校的排名性评价,坚持分类和分领域评价。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审慎选用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同时引导社会机构科学开展大学评估排行。
在人员考核上,职称(职务)评聘中,要建立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重点是人岗相适,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
此外,学校也不宜设置对院系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解除SCI论文相关指标与资源配置和绩效奖励的直接挂钩关系;学校也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
“高校及其主管部门要担负起引领学术文化建设的责任,要有自信和定力,在舆论宣传上不采信、不发布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为核心编制的排行榜等信息。”上述负责人强调。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此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科研很严肃,要多做求真务实的事,少做满足虚荣心或哄自己开心的事。“学校、学者、校长们要淡定些从容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