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4-24 09:03 | 来源:公益时报 2010-4-20 | 查看:2090次
(中国好人网配图)
仲胡周创办的仲记企业是“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河南省唯一的上榜企业。21年前,他曾把买一台收音机作为人生的理想。
1988年的夏夜,河南省襄城县的一户农家小院里,18岁小伙儿仲胡周趴在墙头上,听着邻居家收音机里传来评书《水浒传》,被小说里行侠仗义的英雄们深深吸引……听的正带劲儿,“啪”,邻居关上了那个“会说话的黑匣子”,仲胡周只能怏怏地回屋:“一定要买一个比别人都好的‘燕舞牌’收音机”,他在心里暗暗发誓。
几个月后,没有文凭、没有背景的仲胡周来到人海茫茫的郑州闯荡。临走时,爹塞给他50块钱,差不多是全部家当,娘给他做了一碗手擀面,说:孩儿,外面饭不好吃就回来。开始不挣钱,想回家时只能爬煤车回家,在车上没吃的,就从路边拔颗大白菜。下车时,手脚冻僵,人脏得和煤球差不多,娘看着心疼得直哭。
时光飞逝。21年后,这个曾把买一台收音机作为人生理想的河南汉子站在了钓鱼台国宾馆的领奖台上。他创办的仲记企业是“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河南省唯一的上榜企业。颁奖现场,主持人王小骞这样介绍:“他坚持把每年盈利的一半捐出来帮助他人,无论有什么样的困难,始终不变。”“我真的成了像宋江一样帮助别人的‘及时雨’么?”拿着奖杯,仲胡周的思绪有些飘远。
1993年4月,仲胡周因为左胳膊骨折住进医院。他发现隔壁病床上住的男孩,双腿打着绷带,整天皱着眉头,从来没有人探望。出院结账时,他得知,男孩的父亲在监狱里服刑,母亲改嫁后抛弃了他。“把我剩下的一千多块钱都转给他吧。”仲胡周跟大夫讲。
这是仲胡周记忆里对他人最早的“资金捐助”,凭的是良心。随着做大的生意和视野开阔,他渐渐发现:做好事儿也应该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人生过完,我能留下啥?问自己这个问题时,我希望能骄傲地说,因为我,很多人的日子都改善了,这就够了。”
2007年8月,河南省卢氏县遭受洪灾。他沿着被冲垮的山路,花了10多个小时来到卢氏县横涧乡受灾小学,为小学重建拿出了25万元现金和5万多元的办公用品。重阳节的前一天,他又请来了200多名66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到自家的酒楼里作客:听戏、吃长寿宴、领礼物。有老人腿脚不好,被他背上了楼,照片被媒体拍下广为传播,有人说他是作秀、出风头,连自己的老娘也埋怨他:俺还没让你背过嘞。他嘿嘿一乐,一句话就把娘说服了:咱是苦出身,以前最大的念想就是能把双亲接到城里来,现在看着这些老人,我是真想孝顺。
一个月后,近100户低保家庭又走进他的酒楼……
现在,他的帮扶范围已扩大到郑州市8个区9500多户低保家庭。“我还有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现在拥有的,都是社会给与的;现在我们再反馈给社会,这是理所应当的。”就像从未觉得能把一碗小小的面擀成餐饮集团是件了不起的事儿一样,仲胡周也从不认为自己做了多么大的善事。
走进仲记企业,随处可见“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儒家文化,被在中原大地成长起来的仲胡周极为推崇。“我始祖仲由,也就是子路,是孔子的十贤之一。他为子至孝,善政为民,诚实守信,忠义仁勇,这些我们都理应继承。”为此,仲胡周正在筹备“河南仲记儒家商学院”,他准备以此为依托,为河南省的孤儿以及流浪儿免费提供培训机会并安排就业。
4月14日,玉树地震。听到消息时,仲胡周正在陪女儿吃晚饭。看着电视里孩子们无助的样子,四十岁的他当着女儿的面哭了。他想起08年汶川地震后,自己带着十几位厨师拿着肉、面、家乡特产、慰问金来到抗震第一线为灾区的孩子们送上的那些热腾腾的手擀面。
那一晚,不会上网的他捧着收音机在楼外溜达,几乎通宵未眠,捕捉着每一个来自灾区的信息。他觉得自己又变成了那个青葱岁月时的小伙子,骨头里又蠢蠢欲动,应该到远方做点什么……(记者 张木兰)
(责任编辑:郭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