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尹升:39年间奉养17位非亲非故孤老 执孝子礼送终(图)

发布时间:2010-04-19 11:07 | 来源:河北文明网 2010-04-10 09:48:00 | 查看:2492次

尹升(后)

  4月8日,沿着曲曲弯弯的运河,我们随尹升走进衡水市阜城县后宫村。进了屋门,看到炕上91岁的宫树震老人,尹升一声“爸爸”脱口而出。攥住老人的手,爷儿俩无语哽咽。

  才十多天不见,不成想这般牵肠挂肚。可他们并不是父子,没有半点血缘。老人只是尹升39年来奉养的17位孤困老人中的一位,而尹升自己,也已是一位73岁的老人。

  村民们聚拢来,非要请尹升到家里吃饭。他们都熟悉敬佩这位身材魁梧、一头银发的画家,管他叫大善人,因为他先后奉养了该村3位老人。这次,尹升是来接老人回天津的。

  家乡在沧州市青县陈嘴乡的尹升,如今客居天津。在天津市河东区万新村,熟知尹升奉养孤老故事的邻居们,都叫他好人尹升。

  善缘——39年前的偶遇

  在天津书画界,青县籍画家尹升颇有名气。他是著名国画大师梁琦的弟子,著名书画家吴玉如的入室弟子,还是天津华夏文化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国务院办公厅特聘的老干部书画指导老师。无法想象,这样一位有成就的艺术家,却把自己的大半生、大半的精力,放在了那些非亲非故的老人身上。

  尹升说,这是“善缘”。

  第一位与他结缘的老人叫赵永贵。1971年冬,尹升在天津感光胶片厂上班。一天,看见一位老人跌跌撞撞地在坑边走,尹升忙上去搀扶着把老人送回家。一番攀谈,得知老人是沧县王官屯人,年轻时习过武,后来流落到天津,生活极其艰难。见老人虽然落魄,但举止中仍透露出习武之人的庄重和威武,又因为是沧州老乡,尹升心里就惦记上了这位老人。此后尹升给他送药,帮他挑水,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不忘给老人送去。

  渐渐地和老人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后来,尹升还带上儿子,一起脱坯给老人重修了房子。

  1976年大地震,老人两间土坯房被震塌,尹升拼着性命将老人救出,并把老人带回家中。从此,孩子们多了一个“爷爷”。那时,尹升月工资不到45元,要寄给父母10元,寄给恩师10元,剩下的维持妻子和3个儿子一家人的生活。赵永贵见尹家日子这么难,就对尹升说:“你太难了,过了这几年好日子,我知足了。”为不再连累他们,老人想绝食。尹升掏心掏肺地劝,终于劝得赵永贵软了心。

  从此,老人安心在这个家住下来。7年的晚年时光,老人享受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家的温暖。

  情缘——一个家养了17个“爹”

  自从赵永贵来了以后,尹升的家里再没有断过老人。屈指数来,一共有17位。时间最长的,跟了他16年;最多的时候,不到40平方米的单元房里,同时住着4位老人;三位老人睡大床,一位老人睡小床,尹升睡在画案上。17位老人,经历不同,身份不同,但都与尹升结下一段特殊的缘分。尹升像儿子一样,给了他们一个幸福舒心的晚年。

  4位老人跟他一起住的时候,老人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有早睡早起的,也有晚睡晚起的;有的老人晚上一翻身,被子掖不好爱受凉,尹升就为老人竖着盖一床被子,再横着搭一床;有的老人夜里要起来六七次,尹升一晚上就醒来六七回……39年,每天每夜,都被这些繁琐零碎的细节填满。

  4月8日下午,我们来到尹升的家里,亲眼看到了尹升照料老人的细致与耐心:他亲自服侍老人大便;吃饭时先把热汤给老人端过去。他笑着说自己照顾了这么多老人,护理病人的经验顶得上3个医生。

  正是这悉心的照料,他不仅给了老人们晚年的温馨,也给了老人们晚年的安康。跟着尹升住的老人们大都高寿,有6位活过了90岁,大多数活到了八十几岁。

  张玉峰,是跟尹升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位。

  1991年,尹升在北京街头偶遇张玉峰。老人不幸的身世和亲切的沧州口音引起他的注意。他开始照料张玉峰,后来带他回天津自己家赡养,直到2007年10月15日老人在尹家安详辞世。16年朝夕相处,他们情同父子,难以割舍。尹升说:“老人是1944年入党的老党员了,这辈子不容易,该有个幸福的晚年。”

  老人来时,疾病缠身。去世前几个月,为照顾老人方便,尹升在老人屋里搭起一张简易床,昼夜侍奉在床前,喂饭擦身、端屎端尿,输液打针,整整坚持了136天。

  老人去世后,尹升在张玉峰的老家沧县为老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个“孝子”的一片真情,让所有的村民感叹唏嘘。

  每年清明节,尹升都来给老人扫墓。在墓前,他老泪纵横,无法抑制。老人去世不到两年半,他已回来祭奠十多次。

  善根——有学问的人更要做道德楷模

  热心的尹升除了在家中奉养17位老人,还经常伸手帮一些生活不便或经济有困难的老人,以其他形式帮助过的老人最少也有40多个。

  很多人虽然敬佩,却无法理解尹升的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不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答案就是善根。”尹升说。

  青县陈嘴乡蛮子营村,那块朴厚的土地,给予幼年尹升的就是这样一种善根。幼年时,给他影响最大的是母亲——— 一位仁厚的农村妇女,最看不得谁家有难处,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接济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家。村里的老人们,都喜欢从小乖顺懂事的尹升,尹升也喜欢和老人们在一起的那种感觉。后来,对他影响最大的,则是国学巨儒吴玉如先生,吴先生说,一个读书人,不仅要有学问,更要做世人的道德楷模。吴先生的教诲他终生未忘,并且身体力行。

  奉养的老人对尹升也有不同程度影响。17位老人,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他们每个人都很善良,都是一本大书。老人的大智慧解开了我生活中所有的结。”尹升说,“这也是我奉养他们的原因之一。”

  家庭的支持也是他能坚持多年的重要原因。已大学毕业的孙女说,打从记事起家里就养着“太爷爷”。孩子们把这些老人当成家里人,让无儿无女的老人们也享受到天伦之乐。家里揭不开锅时,尹升借钱养着老人,老伴没有一句怨言。如今老伴瘫痪了,他照顾老人顾不上她,都是孩子们在照顾。

  当年奉养老人时,尹升还是工人,工资低,日子很难过。为了摆脱困境,他办了劳保手续,以字画谋生。那些年,他给外贸公司画过标签,画一张挣8分钱;给北京荣宝斋画画,20元一幅。家里同时养着4位老人时,自家的3个儿子和儿媳全都失业,夫妻两人每月1000多元钱要养活15口人。但是,再困难,他都没让老人们受屈。最难的时候,他只得变卖恩师的字画。“两幅画救了两位老人的命,如果恩师在天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他说。

  这些老人也成为尹升生活中的安慰和寄托。对每个老人的悉心奉养,换来老人对他的关心与爱。有一回买菜回来,尹升突然不舒服,扶着树站住了。正在不远处乘凉的张玉峰见了,赶紧拿着小板凳过来让他坐下歇会儿。尹升有心脏病,晚上犯病的时候,只要抓一下老人的手,老人就会马上起床给他端水拿药,让他服下,缓解症状……尹升说,只要在一起,老人的目光会一直跟随着他。那种关切,老人嘴上从不说,更多地是放在心里。

  39年的岁月,是大爱的付出,也是相濡以沫,相依相扶。尹升的故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他被评为“沧州好人”、“感动河北”十大新闻人物。

  影视巨星成龙得知尹升30多年来助养17位老人的事迹,将10万元钱捐给了尹升老人。

  如今,尹升自己也老了,无法再侍奉多位老人。他最大的心愿是办一个老年公寓。那样,就可以让更多的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1楼 广东省广州市2010-05-10 22:23:23 发表
吴雄:从本文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尹升的伟大,也再次感受到了成龙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