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12 16:59 | 来源:经济日报 2020年1月12日 第06版 | 查看:833次
本报记者 覃皓珺
2019年8月25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启动了“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图为在启动仪式上,主持人介绍推荐剧目。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随着互联网融媒体的崛起,以及观众文化趣味和观剧习惯的改变等诸多原因,电视剧从制作到播出的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播出作品的数量来看,近年来,省级卫视播出电视剧数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以当代现实生活为背景创作的电视剧所占比例增加显著,而古装仙侠、历史演义等类型电视剧则大幅减少。
盘点2019年国内电视剧,细数光影荟萃的荧屏佳作,重温凝聚于中国故事的精彩和感动,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播出势头愈发强劲,精品数量显著提升,唯明星、唯流量、唯收视率的现象得以改观。中国电视剧的历程,也是当代生活发展的映照。
多元化趣味亮点纷呈
古装题材虽总量减少,但话题热度不减。《九州缥缈录》《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古装剧,或在改编原著的架空历史中寻找突破口,或以历史文化为虚景融入古典美学与细腻情感,融进了独特的文化气质。
主打情感牌的都市题材电视剧,以爱破题,推陈出新。《亲爱的,热爱的》《幕后之王》《加油,你是最棒的》等电视剧,在具备情感色彩的同时,进一步结合多种职场类型,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看度。《我的机器人男友》融入了当下流行的科幻元素,进一步“破界”诠释爱的命题。
此外,谍战题材的《光荣时代》《谍战深海之惊蛰》、体育竞技题材的《奋斗吧,少年!》《青春抛物线》、农村题材的《兰桐花开》《麦香》等类型多元、特色鲜明的电视剧,给电视荧屏前观众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彰显着当代多元趣味和时代精神的活力与风采。
现实思考引观众共鸣
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现实主义作品正一次次引发全民关注和讨论。从《都挺好》中的“原生家庭创伤”,到《小欢喜》《少年派》里的“中年焦虑”和“青春难题”,再到《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留学陪读困境”……2019年末,北京卫视热播的《热爱》又一次聚焦当代都市的“情感围城”,解码人与人之间微妙而亲密的情感,以智慧而诙谐的风格,诠释出每个人感同身受的百态人生,令观众在谈笑间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引发新一轮热议。
一系列优秀的当代现实题材电视剧,正与时俱进地将现实生活中那些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鸡毛蒜皮”以戏剧化的手法,一次次冲击着观众的心底,激荡起他们对生活应有的那份热爱。它们并不是简单呈现于荧屏上,而是扎根在生活中,根植在每个观众的心里。
无论是剖析家庭伦理的“剪不断理还乱”,还是讲述奋斗历程的“我的人生我做主”,优秀的电视剧创作者们唯有扎根于生活,着眼于对现实个体生命的关照,才能有效地对人性反思、有力地对生活叩问,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主旋律力作深入人心
2019年,众多品质高、演员阵容强、剧情跨度长的年代大戏,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剧,擎起了电视剧荧幕的大半江山,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其中,《老酒馆》《奔腾年代》《大江大河》《外交风云》等主旋律力作以厚重的时代底蕴、个性鲜明的人物、宏大主题的表达和细腻入微的切口,将新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不同领域的万象人生娓娓道来,每一段故事拼接起峥嵘的历史,抵达观众的心间。
主旋律创作要符合时代的大潮,更要满足人民的心潮。央视热播的《澳门人家》以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为主题,书写了三代澳门奋斗者坚守“有信,有心,有信心”的信念,坚韧拼搏、心向祖国的故事,以小见大、生动印证着“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成功践行和强大生命力,获得广泛赞誉。每个大时代中拼搏奋斗着的个人,他们的心声在光影中凝聚,汇集成主旋律的时代合奏,感召着新时代的人们,照亮前行的方向。
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好作品都是文艺创作唯一的正道。中国电视剧正经历着新时代中的新变化,在承续过往、扎根当代的过程中,开拓出一条面向未来的新征途。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