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创新大潮奔涌向前(3图)

发布时间:2020-01-11 18:06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1日 05版 | 查看:754次

1月10日,作为一年一度科技盛典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获奖的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证明着——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 燕雁摄

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左)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获得二〇一九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1月10日,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典——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

  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60项;授予10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获奖成果很多,他们代表了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度。透过他们,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科技创新正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

1.青年人才成为基础研究生力军

  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不断涌现。其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始走进舞台中央。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根基。每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除了最高奖之外,最受关注的应该是表彰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介绍,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4.6岁,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52.5岁,分别比2018年下降了2岁和2.6岁。

  而且,超过60%的完成人为年龄不足45岁的青年才俊,有7项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年龄不到45岁。团队平均年龄不足45岁的项目26项,占比56.5%。最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

  “青年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生力军。”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我国还首次在自然科学奖中试行放开完成人国籍限制,稳步推进三大奖对在华外国人的奖励。今年共有10名长期在华工作的外籍专家作为项目完成人被提名,为吸引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创新创业进行了有益探索。

2.“坐冷板凳”让更多创新开花结果

  每个科技成果诞生的背后,都有着不平凡的付出和不懈怠的坚守。梳理此次获奖成果及其完成人的经历可以发现,在登上荣誉殿堂之前,他们曾经默默坚守了许多年,他们都有着“坐冷板凳”的精神。

  “科学家要想着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后的事,做基础研究要有前瞻性。”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第一完成人、南开大学教授周其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做出“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他花了20年。

  “很多人觉得做基础研究很苦,天天待在实验室。但对我们来说,天天能看到未知的东西,创造新物质,是对好奇心的满足,很快乐。”他说出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东北大学教授姜周华是这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第一完成人。他说,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但高端优质钢材则供给不足。针对国家重大装备、重大工程需要的特殊钢,他和团队瞄准国家战略需求,15年努力攻克一个个难关。

  再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项目“碰撞斑岩铜矿成矿理论”,项目团队立足条件艰苦的青藏高原地区,潜心研究十多年,终于建立一套系统的碰撞斑岩铜矿成矿理论。如今,他们的成果已被写入很多国家的教科书。再比如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科研人员历经20余年的研究攻关才取得今天的成果。

  正如此次最高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庆存所言:“‘坐冷板凳’没有什么不好的,锻炼意志。”他经常教导学生,科学研究若想取得成功,需要“坐得住冷板凳,要勇敢、要坚毅”,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3.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金属材料、轻工、化工、建筑、机械、农业工程等各行业彰显绿色发展理念,多个领域创新研究硕果累累,为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机械装备、新一代半导体照明、航空安全等领域,厚积薄发,涌现出多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优秀成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成果,丰富了农产品安全技术手段,有力提升了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的消费安全水平。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产业的成果,在关注品质的同时注重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显著提升了经济社会效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科技创新亦是如此。这些获奖成果,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更美好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具体的获奖成果,来感受科技带来的美好:

  农药残留是很多人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由于检测技术不高,很难有效监管。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农产品中典型化学污染物精准识别与检测关键技术”,在分子印迹聚合物设计、核心识别材料创制、免疫检测增敏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系列突破,对农药检得准、检得快、检得多,已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他们还在此基础上继续创新,开发出基于智能手机图像识别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普通人在家也可以检测农产品的安全状况。有了它,我们可以吃得更安全。

  肿瘤、创伤、炎症等病因可导致颌骨缺损,严重影响病人的咀嚼、吞咽、呼吸等生理功能,对病人的心理造成创伤,降低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颌骨修复重建手术难度大,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重建是世界性难题。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率先提出了“功能导向的颌骨重建”理论,创新了关键技术体系,使平均手术时间缩短2小时以上,还可以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创伤,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医疗费用。项目组还推广技术,治疗病例12000余例。有了它,我们可以生活得更健康。

  长期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十分脆弱,常因发掘时环境的突然变化而出现损毁。研发适合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应急保护的技术,是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者面临的难题。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考古现场脆弱性文物临时固型提取及其保护技术”,发明了集“临时固型提取”与“微环境屏蔽”为一体的系统抢救性保护技术。这些技术不但能有效减缓,甚至避免出土环境突变对文物带来的毁灭性影响,而且能临时提高文物的力学强度,以保证文物的发掘提取和安全运输。已经用于海昏侯墓、“南海一号”沉船等多处重要考古发掘工作,抢救保护了两千余件脆弱性文物和珍惜化石。有了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

  “科技进步永无止境。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现在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解决,尚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勇敢、专注、坚定地去探索。”曾庆存说。

    (本报记者 陈海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