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4-04 07:50 |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3月25日 09:01 | 查看:1861次
13年前资助他完成本科学业
4年爱心换回一生亲缘
一个博士生9年报恩反哺爱心家庭
一个金色的奖状,张翠萍已珍藏13年,它默默地记录着每一个细小的记忆。1997年,张翠萍一家资助大二学生王治东完成本科学业,奖状是王治东送给两位老人的第一份“礼物”。这只是一个开始。
2001年本科毕业,王治东保送北京一家科研单位攻读硕博学位,如今进行博士后研究。这份恩情深深地埋在王治东心里。从2002年起,每逢小年,张翠萍家里总有一位小伙子忙前忙后。“他就像我自己的儿子。”在张翠萍眼中,王治东还是13年前那个瘦高的孩子。
普通家庭的爱心之举
按张翠萍的话来讲,当初打算爱心助学,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情。“老伴一直想圆一个大学梦。”夫妻俩最初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孩子只考上专科,老人多少有些落寞。一次在媒体上看到一则关于贫困学子的报道,张翠萍和丈夫萌生了爱心助学的念头。
在亲友眼里,张翠萍夫妻善良孝顺,“亲戚有个难处总伸手帮扶。”但对于普通双职工家庭而言,爱心助学的决定有点大胆,两人甚至未向亲友透露。“这事只跟两个孩子商量一下,生活质量肯定要下降。”张翠萍亲自到大连医科大学寻找合适的学生,学校老师推荐了王治东。
1996年,王治东考上大学时,在海城感王镇石桥村引起轰动,他和大哥同年高考,双双中榜。“家里盖了大棚,每年大概有5000元左右收入,全给我俩交学费了。”开学那天父亲送他到大连医科大学报到,交完学费和寝费,王治东只剩下不到1000元钱。
“我们是一个普通家庭,帮助你是希望你能刻苦学习。”一场对话拉开王治东与张翠萍家长达13年的亲缘。“他们像父母对待儿子一样。”王治东现在还记得当时每个细节,“大爷问我家庭状况,学校情况,特别要求我不要去打工,专心学习。”
4年像亲人般相处感动他
“我们之间其实特别平淡,没什么大起大落的故事。”张翠萍老伴靳先生把4年的资助看成一种亲人间的帮扶,“孩子在学校吃不好,除了中午买份菜,每天只吃馒头。到周末我就叫他回来改善下伙食,很平常。”
“其实我起初有点矛盾,想接受帮助,但又觉得自己很脆弱。”王治东说,那时支撑他的就是学业,“医科5年,学校里的奖学金我都拿遍了,所有奖学金都是我第一个得奖,才能轮到其他人。”这份自信是他同意接受资助的原因,“不是别人施舍我,而是我自己努力换来的。”
很多看似普通的小事时常触动王治东敏感的神经,像亲人一样相处,他心中的壁垒悄悄地融化了。1998年抗洪期间,一次周末回家,张翠萍塞给他50元钱,“她告诉我当学生干部要积极一些,这种时刻要表现出来。”王治东一下就被感动了,“他们是真的关心我,每个小事都考虑到了。”
每年放假,张翠萍都会给王治东准备一堆大连特产带回家,“买了很多年货,感觉就像走亲戚一样。”王治东说,这些都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每年给我的生活费是2000元,如果只是给我钱,也许不会有这么深的感情。”大学毕业那年,王治东父母特地赶到大连,两家欢坐一堂,“父亲告诉我千万不能忘恩。”
9年反哺报恩结下亲缘
张翠萍家的电话簿里,王治东的号码就排在儿子后面,虽然从未改口,张翠萍却已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喂,治东,你大爷出院了,放心吧,一切都好。”3月21日,老伴从大连市中心医院出院时,张翠萍连忙给“干儿”打去电话报平安。
王治东大学毕业后考入北京一家科研单位,每年过节都会绕道大连看望二老。“他听说大爷身体不好,去年给我们买了一个血压仪,这一测可倒好老头高血压特别厉害。”张翠萍说,孩子当时就着急了,第二天特地找大学同学聚会,安排老人住院治病。
“这是一个道德底线,人不能忘本。”3月23日远在北京的王治东在电话里这样解释9年来的报恩。“如果没有他们,我的命运肯定会改变。”王治东说,两位老人潜移默化地改变他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他们很善良,很单纯,我也变得非常单纯,很多事情不要考虑太多,反而收获更多。”在大连这个陌生城市里,王治东收获到一份亲情,也找到一种人生感受。
张翠萍最近又为治东操心了,“他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没成家,我召集北京所有亲友帮他相亲,总是不成功,你说急人不急人。你们记者能帮个忙不。”两个儿子都已结婚生子,张翠萍开始着急第三个儿子的婚事。(首席记者王博文 实习生吴涛)
(责任编辑:祁建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