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1 22:01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20日 15版 | 查看:582次
【见仁见智】
作为银幕、荧屏上的重要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已经用大量作品再现了那个伟大的时代和那群伟大的人。如何才能常写常新,为生活在当下这个文化多元化环境之中的观众所喜闻乐见,并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开辟自己的广阔天地?要攻克这个难题,从业者要么得找到新的叙事视角,要么得根据新时代对革命历史的理解作出新的阐述。近期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特别是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国产新片展映活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的部分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
这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大多突破了以往执着于政治、军事、经济等历史事件的铺叙,而使人物淹没其间的“伟人加大事”叙事模式,放弃直截了当描绘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策略,而是从与普通人生存空间、情感世界更为接近的日常生活视角落笔,注重在真实的历史氛围中描写伟人的亲情、爱情、友谊,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深情,塑造富有个性、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比如,电视剧《永远的战友》采取“伟人加小事”的策略,以革命家邓颖超的情感为主线,写出了一系列感人的情感故事。比如邓颖超与孙维世的母女情、与陈铁军的姐妹情、与李硕勋等革命英烈的战友情、与保育院孤儿们的母子情等。尤为难得的是,该剧正面表现了伟人的爱情世界——周恩来和邓颖超是在战火中一同成长起来的,在革命道路上,周恩来在前方与敌人斗争,邓颖超在后方做宣传工作、妇女工作,救助难民、儿童,危险关头他们经常擦肩而过,共同的信仰支撑他们不畏惧一切艰难险阻,在革命的道路上并肩前行。这部剧里出现了好几次夫妻拥抱的镜头,让观众看到了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革命领袖内心深处的温柔情感。这种将革命史的大波涛作为叙事背景,专注表现那个时代激荡起的一朵朵日常生活的小浪花,以情感叙事的方式来设置故事情节、架构人际关系、把握历史走向的做法,让观众无须仰视便能体会伟大灵魂的丰富和真挚。
浪漫主义表达的另一个方法是将感觉意象化,让情感的传递更为形象、直观、生动。比如电影《古田军号》毫不回避地描写了毛泽东与朱德关于革命道路和红军发展方向的争论,为了寻找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两人可以拍案而起,吵个天翻地覆。但是他们目标明确,为了革命大业。正因为有共同的理想,他们之间相互关爱体贴的情感同样感人至深。如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四渡赤水贺子珍负伤的桥段。红军奔袭云南,渡河之后,突遇敌机轰炸,贺子珍被炸得遍体鳞伤,全身17处中弹。毛泽东闻讯后策马赶到,贺子珍在担架上握着他的手说:“主席,把我留下,你们前进吧!”毛泽东默然无语,亲自抬起了担架,决绝地向前走去。《永远的战友》中写陈铁军与周文雍刑场婚礼的情节同样令人难以忘怀。周文雍眼含泪水,告诉大家敌人的枪声就是他们结婚的礼炮。在众人的注视下,他们紧握双手,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慷慨赴死,把一段革命爱情渲染得荡气回肠。可以说,这些作品通过深厚沉郁的历史情思,打开了观众理解历史的新视野。作品越是对人物的感性方面进行还原,越是能显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人,以及革命情怀的崇高。
总之,影视是大众艺术,它必须先让受众产生兴趣,震撼视听,而后才能浸润心灵、陶冶情操。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应综合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以情著史、以人著史、以细节著史,将慷慨悲壮、高昂激越的故事内化于富有人性化、生活化的情感互动、生活细节、场景展示之中,并赋予浪漫精神以理性思考和主流价值取向,才能使那段时空距离当下生活已经久远的历史更富亲切感、感召力、震撼性。
(作者:陈先义,系原《解放军报》文艺部主任)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