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舆情】无锡高架垮塌事件24小时舆情聚焦与应对分析(组图)

发布时间:2019-10-14 21:52 |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查看:3875次

  阅读背景

  10月10日18时10分许,江苏无锡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桥下共有3辆小车被压,其中一辆系停放车辆(无人),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经初步分析,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

整体信息报道量走势(源于:众云数据中心)

  根据众云数据中心监测到的整体信息报道量走势来看,事故发生后舆情迅速走高,10日晚11时许达到顶峰,之后逐渐降温,而从11日5时左右,也就是在无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正式发布了事故通报后,又再度上扬。

事件走向时间线

  舆情聚焦

  1

  官方应对方式遭质疑

  事故发生后,无锡市政府迟迟未对事故情况做任何通报,其新闻办官方微博却先后发了两条无关的信息。引发网友调侃:“是外包了吗?”

  另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记者报道,事发当晚事故现场拉起封锁线阻止媒体拍摄。事发后9小时后,记者现场连线政府值班热线,对方表示不知详情,而宣传部门负责人电话持续无人接听。

  直到11日凌晨4时左右,无锡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官方微博首次发布了绕行事故路段的提醒。

  事发后近12小时:今晨5时37分,无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终于正式发出了情况通报,并称经初步分析,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事故发生后,江苏省、无锡市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开展事故救援处置工作。交通运输部专家组已赶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无锡市也已成立事故调查组。

  无锡官方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明显滞后。大众网·海报新闻发表文章《无锡上跨桥侧翻官方“龟速发布”遭质疑,记者现场采访被“清”》指出,事故发生后,“无锡发布”、“无锡交警”、“平安无锡”等当地微博政务号中并无官方消息发布,而在事故发生近20小时内,无锡官方除“平安锡山”及“无锡发布”外,尚无其他任何新的官方消息发布。

  网友声音:这时候都没个声信,宣传部门是用来做啥的呢?关键时刻,政务微博应及时发声,不能掩耳盗铃,不能若无其事,更不能顾左右而言他。

  2

  “豆腐渣工程”不攻自破,货车超载成舆论关注核心点

  事故发生后,舆论关注的焦点逐步从现场情况,转移至事故发生的原因。事发当日19时,有网友发布现场视频,并认为“豆腐渣工程害死人”,引发网民对事故发生原因的议论。

  与此同时,部分网友也对“豆腐渣”的观点进行了批评,认为对事故的理解不能忽视修建时间与标准的关联性——“曾经的桥梁也是经过当年的各种标准(验收)的”。

  网民理智言论的释放,为舆论注入了理性的视角。随着“超载导致事故”的信息集中传播,网民对事故发生原因的讨论点也逐步聚焦,并在这一问题上,形成了较高的舆论共识度。

  媒体方面,微博成为各家媒体集中关注事故原因的核心平台。中国交通报官微率先将事故原因指向货车超载,成为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官微信息的重要信息源,亦成为媒体对此次事故跟进报道的重要新闻素材。人民网评指出事故的诸多问号亟待拉直,让真相浮出水面。央视网、光明网、澎湃新闻、《新民周刊》等媒体在追问事故原因的同时,还对其他高架桥的安全隐患有所担忧,正如央视网评论的质问“还有多少安全隐患需要以事故排查?”

  3

  媒体报道被辟谣

  在无锡高架侧翻事件中,除无锡官方发布消息滞后而遭网友质疑外,媒体发布的报道内容有也存在有不实信息。

  每日经济新闻发布文章《无锡高架桥坍塌:设计单位为苏交科 工程仅用22个月》称,312国道无锡段扩建工程于2003年9月开工建设,2005年6月建成通车,2005年11月工程交工验收。 而该工程的总体设计单位是江苏省交通科学院有限公司(现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项目工程质量经无锡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评定为优良等级

  针对媒体报道,苏交科发布了澄清说明:经核实,上述媒体报道不属实,事故桥梁的设计与本公司无关。 

  4

  往年旧闻成热门 迅速打破10W+

  在媒体猜测事故原因系货车超重驾驶后,网友关注的焦点移向了城市超载治理。

  此时,一篇发布于2017年的自媒体文章《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进入网友视线,其阅读量也终于在两年后突破了10W+,文章中呼吁:交通部门及公安部门重视高架道路承重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事故发生。有网友在文章下留言:管理漏洞,祸害了多少家庭!管理者难逃罪责。

  除关于无锡内环高架治理的文章外,环球时报微信公号的一篇旧文《如何识别能把桥压塌的大车?快看!能救命!》也被网友翻出,文章中科普了如何识别能把桥压塌的货车,意在提高大众对于大货车的警惕性,以及降低对货车过度紧张者的焦虑感。


  舆情点评

  权威信息发布慢遭质疑,发布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

  312国道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后,舆论质疑相关部门的信息发布慢。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该事故关系民生安全问题,网民对权威信息的需求迫切;二是原本应充当权威信息源的无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无锡发布 等官方渠道的信息发布走在其他媒体信息披露后,错过信息发布最佳时间,丧失主动和解释权;三是@无锡发布 坚持普通信息的常规推送,加剧了网民焦虑不安的情绪;四是未能完全处理好与现场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导致出现争议。上述问题表面上看是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滞后,实际上是当地政府在面对舆情事件时,主动发声、及时回应舆论关切的意识不足。

  对于类似事件,怎样才能做好信息发布,高效引导和处置相关舆情?转变舆情应对观念、完善信息发布体系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强化信息发布时效性,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诸多案例表明,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快的今天,官方权威声音缺位,易导致谣言传播。具体到此次事故,“救援现场官员戴400万名表”等谣言在事故初期在网上流传,如@无锡发布 等平台能在第一时间向外界传递已获悉的权威信息或转发“平安锡山”警方通报,或能取得较好的发布效果,传递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是坚持动态发布,满足公众知情权。事故发生后,对于一些在短时间内不能全面查清的问题,可以选择动态发布的方式,及时满足网民对事故的知情权。当前已发布现场救援处置、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初步原因等信息,从舆论关切来看,详细的调查结果及追责情况是后续发布重点。

  三是建设非常规信息发布机制,杜绝“捂盖子”行为。突发事件发生后,仅凭常规的信息发布机制难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渴望。信息发布策略需要及时调整,不仅要主动加大信息发布频次,还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具体到此次事故,当地可通过@无锡发布 等政务新媒体主动设置议题,形成矩阵效应。同时,应妥善处理好与现场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借助媒体扩大官方声音传播声量,保证事故信息及时、全面、高效的传播。

  同媒体打好交道,展现自信开放、阳光透明的政府形象

  事故发生后,媒体迅速进行权威报道,除发布传统的图文快讯消息外,还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带来现场即时动态。@人民日报 @新京报我们视频 联动直播,相关微博转评赞累计达到百万量级,视频播放量亦超过两千万次,可见舆论高度关切的态势。

  而在关于现场救援、人员伤亡等情况的客观报道满足公众部分渴求后,舆论焦点集中转向事故发生的原因方面,但由于官方声音的缺失,各种猜测观点不断出现。特别是媒体围绕这一议题的报道亦出现一些不客观、不准确的问题,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类似标题为《突发!无锡一高架桥坍塌,设计单位为上市公司苏交科》的报道传播扩散,就引发舆论形成对桥梁建设存在“偷工减料”等问题的质疑和谴责声浪。报道中关于“时任市长7年前被开除党籍”的内容,还导致一些臆想和泛化解读出现,对政府公信力和官员形象造成一定损伤。“现场拉起封锁线阻止媒体拍摄”的消息曝出,更是恶化了舆论观感。

  愈发纷杂嘈乱的舆论场和不断加大的负面舆情压力,对政府部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如制定合理的媒体报道规则,传递于我有利的客观信息,或通过媒体报道公开信息,并发挥不同渠道功效,增强信息普及率和传播效果等方法。政府部门可视情适时采用,变被动为主动,展现更加阳光透明、更为自信开放的形象。

  道路安全须覆盖全程,事故不能仅以“超载”了事

  当前,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无疑是第一位的。除了继续做好伤员救治、安置工作以外,后续还需确认死伤人员身份、做好家属接待、情绪疏导、善后处理等工作。另一方面,事故调查和事后追责同样是公众关切的焦点。从舆论反馈来看,媒体及网民基本认可超载所致这一官方通报的事故原因,但舆论场中质疑之声仍存,后续的调查处理及通报回应中,当地还需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超载运输车辆为何一路通行无阻?已有网民质疑交管部门长期以罚代管,监管不力。二是桥的设计施工、后期运营维护到底有没有问题?虽然两家上市公司已发布公告澄清与该桥梁无关,也有网民从专业角度解释该桥梁设计并不是为了满足大货车超载需求,但如何厘清政府、企业权责,明确责任主体也需重点考虑。三是有媒体注意到,事发地312国道通行状况堪忧,一篇写于2017年的帖文《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也被翻出,文中提到桥上卡车、重载货车等随意行驶,无限高杆、无监控措施,质疑相关部门不作为的声音仍不时出现。

  城市道路安全必须覆盖从设计、施工到管理、维护的全过程。舆论呼吁此事不能仅以“超载”简单归因。随着事件的发展,后续讨论或将从关注事故本身转向反思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层面。不少网民表示,“超载”现象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在质疑交管部门监管形同虚设的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现有的重载货车如果不超载很难盈利,想完全杜绝“超载”有实际困难。建议相关部门提高调查效率、回应核心关切,并以此次事故为契机,严格执法,推动安全排查等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公众安全感。

  本文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分析师孟竹、吴汉华、裴梦乔、芦珊等参与写作,于楚璇(实习生)、王娟(实习生)对本文亦有贡献。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