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政务关停潮:不准泄密,不准“买粉”,不准强求点赞(图)

发布时间:2019-09-24 00:07 | 来源: 南方周末 | 查看:773次

  ▲ 2019年5月28日,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会场,5G时代的政务传播视听新媒体发展论坛正在举行。 (IC photo/图)

  全文共4158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未开设领导信息栏的要被扣2分,而领导姓名、简历等信息缺失或不准确的,每发现一处就要被扣1分。

  湖南浏阳市网信办在此次关停前摸底普查的四百多个公号中,竟搜索到了一百多个“僵尸号”。

  广东省规定,省直部门和市直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开设政务新媒体,县级政府部门及乡镇(街道)原则上不单独开设政务新媒体。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杨瑾

  责任编辑 | 钱昊平

  发出微信公众号停止更新的公告后,刘洋长叹了一口气。2019年6月5日下午6点,他终于又可以准点下班。

  刘洋是江苏溧阳(县级市)某乡镇党建办的工作人员,主要工作之外,还负责运营镇政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账号,经常要加班。不过自5月中旬,他接到一则上级通知后,告别加班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通知要求在6月份关停微信公众号。

  几乎是在同时,江苏各县直部门和乡镇都接到了类似的要求,之后它们关停了大批政务新媒体号,海安市公安局几天之内就关闭整合了旗下二十多个微博账号。

  在江苏大量关停基层政务新媒体之前,与其相邻的浙江已经关过一轮,4月中下旬,浙江长兴全县220多个镇级、村级政务公号陆续停运,停运数量占到全县微信公众号的80%。

  接着,广东一些单位和部门也陆续关停政务公号。5月30日,深圳“宝安区土地规划监察局”等数十个政务公号发出停更公告,次日,“深圳户政”等政务公号宣布停运,6月5日,公号“福田政务”宣布停更。

  各地要求关停的理由,主要依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4月18日印发的两份文件:《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

  文件对政务新媒体的监管指标进行了细化,连粉丝数和互动的频次都要考核,达不到要求的政务新媒体将被判为“不合格”。

  对照考核要求,一批“僵尸号”主动关停,接着就是一阵“关停潮”涌向全国。

  在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副主任、教授郑磊看来,此次“关停潮”也引发了对“政务新媒体如何真正发挥作用”的探讨。

  1

  最低浏览量为“1”

  作为基层政务新媒体运营负责人,广东连平县司法局的袁鸿祥得到风声更早一些,4月8日之后,他就停止了公号“连平县司法局”的更新。

  “上面有要求,省政府办发了文。”袁鸿祥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到司法局接到明确的停更通知后,他于5月13日正式发布了该微信公号的注销公告,公告的阅览次数仅有179次。相比于广东大多数县域政务新媒体账号,“连平县司法局”开得算晚的,2018年10月才开通,关注人数只有五百多。

  粉丝量少、阅读量低是大多数县域政务微信公众号的常态。江苏一乡村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的公号运营大半年,粉丝不过百人,基本都是村里的干部和党员,“还是开了好几次会,动员他们关注的。”至于浏览量,最低的时候只有“1”,就是他自己点进去看了眼“发没发出去”。

  据湖南浏阳市网信办长期监测,县、乡镇一级政务新媒体账号日均浏览量多的在800左右,少的只有两三百。浏阳市网信办副主任苏阳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县、乡镇一级的政务新媒体开通后,只面向当地小范围的人群,区域性强,受众比较局限,从传播效果来看,浏览量和粉丝数都不会太高。”

  内容上,有部分政务新媒体账号承担了服务群众需求的功能,不过也不乏承担宣传任务,“打卡晒成绩”的。

  浏阳市网信办此前长期监测的政务公号有两百多个,在此次关停前摸底普查的四百多个公号中,竟然搜索到了一百多个“僵尸号”,即注册后一次未更新过的微信公众号。

  截至2019年5月20日,浏阳市共关停和注销了302个微信公众号,但也保留了119个政务、医疗、教育等具有服务功能的微信公众号。

  浏阳市人社局将微信订阅号关闭后,保留了“浏阳人社”微信服务号,供群众办理社保卡查询等业务,之前同时运营2个微信公众号,需要3名专职人员投入大量时间,现在只需要1个人负责。

  “主要用来‘打卡晒成绩’的微信公众号全部关停,而以给群众提供服务为主的公众号则继续保留。”苏阳灿说,这是浏阳市关停政务新媒体的原则。

  2

  领导的“面子”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四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中国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达137677个,各级党政机关开通政务头条账号是74034个,政务微信号尚无公开的具体统计。

  在政务新媒体发展史上,2011年被称为政务微博元年,2012年被称为政务微信公众号元年。此后,各级政务微博、公号海量涌现。到了2013年和2014年,有关部门提出“双微”联动,“双微发展”一词开始在政务新媒体圈里走红。

  刘洋就是从那时开始接触政务新媒体的。2013年,大学毕业的刘洋回溧阳老家工作时,镇里刚开设了一个微博账号。作为年轻人,刘洋担负起了运营工作。最初,镇里对微博的要求就是作为一个宣传窗口,发布镇领导的工作动态、日常工作安排等。

  随着留言增多,刘洋开始琢磨如何和粉丝们多一些互动,并尽可能及时回复留言。到了2014年底,有一天,镇领导找刘洋谈话,第一句就问:“微信是什么?”

  刘洋至今都记得,他当天就给镇长下载了微信,教他怎么使用。不久,镇里开了微信公众号,用镇长的话来说,微信公众号“宣传成本低,可以试试”。

  虽然镇政府的公号是“周更”,但刘洋每周五都要加班到八九点,这一天他要汇总镇政府一周的工作,筛选出一两条亮点向镇领导汇报,等领导确认后,还要转换成公众能接受的文风重新写一遍,再送审,定稿,发布。

  但运营大半年之后,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还是两位数。镇领导觉得有些“没面儿”,刘洋觉得运营新媒体账号的压力大了,不得不将自己编辑发布的消息定时转到家庭群、朋友群里,发红包求关注、求转发。

  如刘洋所在的镇一样,在推动基层政务新媒体发展的各种因素中,领导的“面子”很重要。

  2011年,在全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中,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原柳江县)排名倒数。为此,柳江区委、区政府领导希望能通过普法宣传,提高人们的安全防患意识,以改善区委、区政府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于是从2012年起,柳江区利用电视法治节目进行普法宣传,此后又建立了网站和“两微”,并愿意为此“掏腰包”。

  吴彬是在2014年被柳江区司法局聘请为新媒体负责人的,目前为市司法局新媒体办公室负责人。她入职后就提出了开设“两微一端”的想法,并得到了时任区司法局局长的支持,但需要增加投入,后经层层审批,柳江区将普法新媒体宣传专项经费从2014年的15万元,提高到35万元。

  在吴彬看来,花这笔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15年,柳江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到排名就从全国倒数跃升至第二十六名。

  作为浏阳市网信办副主任,苏阳灿也观察到,县(区)村镇一级新媒体在前几年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13年9月,浏阳市鼓励政府部门开设“两微一端”,到2017年,县、乡、村三级政务矩阵基本形成,网信办对开设政务新媒体号的基本要求是“有人、有钱、有规、有料”。

  政务公号具有运营成本低、小范围传播速度快的效果。但苏阳灿渐渐也发现,一些基层政务号的运营维护工作给基层干部带来一定负担,而政务号容易将政务属性和媒体属性混淆,加之乡镇一级服务功能比较弱,宣传需求也不是“日更”“周更”那样频繁。慢慢地,一些公号被关停也就成了必然。

  3

  不是“一刀切”

  对于政务新媒体的更新频次,根据国办2019年4月下发的考核规定,如果监测时间点前2周无更新将被判定为不合格,移动客户端若发生“睡眠”“僵尸”等情况,也会被判定为不合格。

  某中央媒体长期做政务新媒体排行的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这两份指标里的很多要求,很多乡镇级政务新媒体是达不到的,不开(微信号)没人说,开了不合格反倒被批评。”

  两年前,国办也整合过电子政务资源,当时针对的是政府网站,根据国办在2017年5月15日发布的《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县级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开设政府网站。

  与那次相比,这次考核最大的不同是,没有“一刀切”规定不让县级政府部门开设网站,而是采用评分的方式来确定网站的命运,如果评分低于60分,则会被判定为“不合格”。考核规则还明确了加分项和减分项,加分项中,能提供关键词模糊搜索功能的可得1分,能提供服务评价功能的也可以得1分。

  相比加分,减分项更多,未开设领导信息栏的要被扣2分,而领导姓名、简历等信息缺失或不准确的,每发现一处就要被扣1分。

  更严厉的是“单项否决”,无论网站或政务新媒体,只要出现严重表述错误、泄露国家秘密以及发布或链接反动、暴力、色情等情形中的任何一条,都会被判定为“不合格”。对政务新媒体来说,如果出现“买粉”、强制要求群众点赞等弄虚作假行为,也会被直接单项否决。

  考核压力之下,地方纷纷选择了关停、整合。

  2019年4月27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一个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只建设一个移动客户端,单位内部开设有多个账号或移动客户端的,要优化资源配置,将信息发布、政民互动、办事服务等功能集成到一个账号。通知鼓励各地、各部门进驻“南方+”客户端开设“南方号”,也鼓励它们进驻各地党报、党台的新媒体平台。

  广东省要求,各地要在2019年5月30日之前完成集约整合,根据通知,省直部门和市直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开设政务新媒体,县级政府部门及乡镇(街道)原则上不单独开设政务新媒体。

  紧随广东之后,浙江、江苏、山东都发布文件,对政务新媒体的建设提出了大体相同的要求。

  5月6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下发了通知,要求清理整顿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新闻信息类App。数日之内,包括“大美龙居”在内的64个微信公众号、11个政务微博停止运营,此前,东营区各单位开设的微博、公号就多达110个。首批关停的超过了70%。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有的县直部门和乡镇确实有信息发布,以及通过互联网提供公务服务的需求,政务新媒体停运后,这些需求如何满足?

  大多数地方都采取了功能整合的办法。浙江长兴县委宣传部称,在关停全县政务微信公众号的十天之前,该县上线了一款“掌心长兴”App,关停的镇、村级微信公众号大部分内容都已并入该App。

  江苏海安市公安局关停的二十余个微博账号,大多是各中队和派出所的官方微博,现在都已统一整合至微博@海安市公安局,以及微信公众号“海安公安微警务”。

  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副主任郑磊认为,今后政务新媒体账号,要削弱宣传性,增强服务功能,“公众有需求、政府也有能力去运营的新媒体账号自然会存活下来”。

  从网站到微博,再到微信,为什么电子政务始终满足不了社会公众的需求?郑磊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中国电子政务号长久以来没有找准自己的内容定位,“不要一味求稳,而要站在公众立场,考虑实用信息的真正公开,以及科学高效地和公众互动”。

  前不久,柳州司法局一位领导从北京学习回去后,到局新媒体办公室“坐了坐”,遇到了已成为该办公室负责人的吴彬,该领导打开手机向吴彬展示自己的抖音账号:“很简单,局里也可以开一个。”于是,柳州市司法局又有了一个抖音号。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