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公告(图)

发布时间:2019-09-21 01:29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9-20 12版 | 查看:4517次

  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的《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工作方案》,经过报名推荐、资格审核、初次评审、实地考察、征求部门意见、复评审查、报批审定等程序步骤,评选出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共140个。其中,奋进奖25人,贡献奖26人,奉献奖25人,创新奖25人,组织创新奖39个单位,现予以公告。如对获奖人选(单位)有异议,请通过全国扶贫监督举报电话12317进行反映。受理时间:2019年9月20日至24日,上午8:30—12:00,下午13:00—17:00。

  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工作办公室

            2019年9月20日

  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名单

  奋进奖

  (共25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贞六 重庆市黔江区黑溪镇胜地居民委员会居民

  尼吉拉姆(女)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嘎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村民

  华格加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麻村党支部书记

  刘 斌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马家镇桥上村村民

  刘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加芹(女)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凯凯服饰有限公司经理

  买赛地·吐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5团拉伊苏村村民

  纪道明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五显镇梅山村村民

  李华明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西洒镇龙泉村村民

  李林森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天德乡三梁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舒兰市三稻粱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耀梅(女)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龙源村村民

  杨淑亭(女) 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全收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陈望慧(女)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党支部书记,夹金山清多香野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罗应和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濛江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

  岳桂玲(女)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鑫鑫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郑 岗 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林村村民

  郝大宝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双店镇三铺村党总支书记

  胡中山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

  段春亭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三坡镇南峪村党支部书记

  郭志强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石坡乡南平头坞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塔依尔·卡吾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塔尔塔吉克民族乡库祖村村民

  程 桔(女)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

  廖竹生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励志园电子商务团队创办人,宁都县航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魏春柏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老爷庙镇平房子村党支部书记,辽宁易道营销传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贡献奖

  (共26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 宏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副县长(挂职)

  王平堂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明月镇龙泉村第一书记

  方 荣 湖北省黄冈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孔玉才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乡长

  布 哈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四开乡梭梭拉打村帮扶干部

  华 关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里塘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刘双燕(女)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汝集镇朱集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吴应谱、樊贞子夫妇 吴应谱,原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复原乡雅洋村第一书记;樊贞子(女),原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大椿乡结对帮扶干部

  宋 磊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科员

  张红全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葫芦乡伏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张雷威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沙家店镇李站村第一书记

  陈 华 黑龙江省绥棱县靠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孟 刚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镇党委书记

  胡喜明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扶贫办主任

  段玉平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行署副秘书长、改则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

  侯 兵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委副书记(挂职)

  贺星龙 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卫生所医生

  秦 倩(女)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迟营乡孙庄村第一书记

  秦永刚 南疆军区政治工作部群工联络处处长

  秦振邦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偏城乡涵江村第一书记

  索南杰布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班戈县保吉乡党委书记

  高燕梅(女)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卫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挂职)

  隋耀达 海南省保亭县加茂镇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傅飞丁 重庆市万州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综合科科长

  曾翙翔 原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支河乡路湖村扶贫干部

  谢佳清(女)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芝麻镇竹元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

  奉献奖

  (共25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召明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巴 珠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永创发展建设有限公司、隆子县隆子河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

  史贵禄 陕西省西安市荣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冯小华 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启芳(女)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诚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

  刘祖治 湖南省万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永斌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晓莉(女) 青海省互助县素隆姑刺绣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 进 四川省唐古拉风艺术团董事长

  李 鹏 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智慧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安平 山西省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晓梅(女) 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李维正 江西省上栗县长平乡离休教师、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终身名誉理事长

  杨惠妍(女)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联席主席

  吴少勋 劲牌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党委书记

  何享健 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荣誉主席

  沈小平 江苏通鼎集团董事局主席

  张秀燕(女) 天津渤海世茂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立群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

  郁 亮 万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会主席

  郁瑞芬(女) 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胡业勇 河南省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贾 茹(女)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昊腾残疾人双创园园长

  曹德旺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局执行董事

  潘和永 北京市商鲲教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创新奖

  (共25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 正(女)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工代赈办副处长

  王安东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区扶贫办主任

  王思泽 云南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处长

  乌布力艾散·乌布力喀斯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和田霸丽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卢 尧 重庆市巫山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委主任

  邬平川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

  刘发英(女)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

  孙建设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李仁兵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党委副书记、五星村党支部书记

  李幸泽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海波 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

  杨 宁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杨曙光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委副书记、县长

  冷菊贞(女)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西林子乡小南河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张永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1团4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连队党支部第一书记

  陈志彪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陈启宇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 杰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新增 海南省五指山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金黎平(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

  姚建民 山西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黄国庆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

  董 高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委常委、恩施市人民武装部部长

  程国华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党委书记

  廖杰远 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

  组织创新奖

  (共39个单位,按行政区划排列)

  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

  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

  山西省产业扶贫工作站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对口帮扶处

  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经济新闻中心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扶贫开发局

  福建省宁德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

  山东省菏泽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

  湖北省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

  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

  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社会扶贫处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学前学会普通话”凉山试点项目组

  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丹寨项目部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

  陕西省安康市新民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甘肃省政协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

  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

  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综合处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调配处(援派干部工作处)

  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开发与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扶贫综合业务部扶贫政策与实验示范处

  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扶贫办扶贫项目管理处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民武装部     

  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事迹简介

  奋进奖

  王贞六

  男,汉族,69岁,群众。重庆市黔江区黑溪镇胜地村村民。

  主要事迹

  王贞六的儿子有脑膜炎后遗症,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妻子常年体弱多病。2015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王贞六参加了中蜂养殖培训班,养殖中蜂69箱,当年实现销售蜂蜜收入6000余元。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2017年,发展中蜂205箱,养蜂收入达20万余元,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脱贫致富后的王贞六成立了合作社,培养了4名养蜂技术人员,发展社员20名,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带领和技术指导下,12户贫困户从事中蜂养殖,每户每年平均增收4000元以上。他向全村因病、因残等致贫的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赠送中蜂35箱,还栽种10亩果树,探索实践“花—果—蜂蜜—中蜂培育”现代农业新模式。

  尼吉拉姆

  女,藏族,35岁,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嘎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村民。

  主要事迹

  1997年,因一场交通事故尼吉拉姆落下终生残疾,但她没有因此放弃上学。在初中、高中期间,尼吉拉姆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称号。2012年,她四处筹借2000多元,开了一家商店,自食其力。起初生意不太好,但尼吉拉姆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她耐心经营,坚持每周两次给驻地的边防连、边防前哨送货上门,在方便了边防战士的同时,生意也逐渐好起来,现在每年收入有1万多元。2016年,她主动申请脱贫。逐步致富的她,拿出自己商店的一部分利润,每年给村里的3名孤寡老人和2户贫困户发放生活物品。

  华格加

  男,藏族,48岁,中共党员。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麻村党支部书记。

  主要事迹

  拉乙亥麻村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贫困村。华格加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多举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他借助在江苏挂职的契机,积极与当地政府和对口企业对接,组织农牧民子弟赴江苏省等发达地区学技能,组建劳务输出队到江苏省如皋市务工,帮助村里50余人成功转移就业,人均月工资达4000—6000元。他帮助自主创业经营户担保贷款430万元,全村各类创业经营户52户,年收入达520万余元。他帮助27名辍学少年全部复学。他组织贫困户参加“扶志班”教育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遏制婚丧嫁娶铺张浪费现象等,村里成为村风文明、民风淳朴的先进村。在他的带领下,2018年全村农牧民人均收入达11762元,59户贫困户18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刘 斌

  男,汉族,39岁,中共党员。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马家镇桥上村村民。

  主要事迹

  刘斌的父亲身患“布鲁菌病”,丧失劳动能力,母亲聋哑,是一级残疾。2003年,23岁的刘斌在打工时又不幸被棉花打包机轧断了双臂。接连的不幸并没有把刘斌打倒,2015年,他学会操作笔记本电脑和用嘴使用智能手机开网店,当年收入超过2万元,顺利实现脱贫。2017年,他发起成立淳化博涛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6户村民(其中3户为贫困户)入股,每年户均分红1000余元。他还先后参加了省、市、县举办的扶贫宣传活动,成为远近闻名的“励志典范”和“脱贫之星”。目前,刘斌经营的合作社10栋羊舍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养殖规模可达2000只左右,将带动100余户贫困户脱贫。

  刘入源

  男,汉族,35岁,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事迹

  刘入源16岁时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手掌,曾一度痛不欲生。2009年,他用家里仅有的3.5万元积蓄买了30只母羊和1只公羊,因经验不足,赔了个精光。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四处学技术,又借了几万元购买了31只羊。他反复钻研,大大地提高了幼羊成活率。不到两年,羊群发展到近1000只。他成立的广西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是广西最早集山羊科研、科普、繁育于一体的农牧公司之一,年产值过千万元。他参与探索出“自主经营”“托管代养”“入股分红”三大产业扶贫模式,带领37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养羊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带动了全县29个贫困村脱贫。

  刘加芹

  女,汉族,44岁,群众。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凯凯服饰有限公司经理。

  主要事迹

  1999年,刘加芹结婚时,公公婆婆常年瘫痪在床,盖新房还欠下2万多元的债。2000年,儿子的出生诱发了她的先天性心脏病,必须常年装着心脏起搏器,因手术后遗症还造成了一条腿残疾。但她身残志坚,2006年买来8台旧电动缝纫机、1台熨斗、1台锁边机,联合5个农村妇女成立了服装加工点,日加工服装500余件,年利润达20多万元。为鼓励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贫困妇女工作,她每件衣服多给加工费。目前,她的加工厂里共有职工50多名,已累计帮助20多名残疾人、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2018年她申请专项扶贫贷款10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吸纳职工30余人,新带动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买赛地·吐送

  男,维吾尔族,55岁,群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5团拉伊苏村村民。

  主要事迹

  买赛地·吐送当过木匠、种过地、养过牛,日子过得一直不宽裕。他的女儿在十几岁的时候,患上骨质疏松症,不能正常行走。但他不甘于贫困,主动申请扶贫专项资金,对房子、院子、羊圈等进行改造,发展庭院经济。村里为他提供生态护林员公益岗,每月增收1500元。村委会和“访汇聚”工作队为他送去200只“扶贫鸡”,使他成为养鸡能手。他主动提出将225团孤寡老人安置到自己家中照料,办起村里第一家农民养老院,目前该养老院每天都有40余名老人前来吃饭休息。2019年,买赛地·吐送申请贴息贷款,购买了15只羊、2头牛、2000只鸡苗,预计年收入达6万元左右。

  纪道明

  男,汉族,55岁,群众。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五显镇梅山村村民。

  主要事迹

  2003年,纪道明的妻子因车祸长期瘫痪在床,治病吃药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20多万元的外债。2015年,他养了5头牛,实现纯利润15000元。2016年,他养了8头牛,申报了产业扶贫补助5000元,实现纯利润24000元。2017年,梅山村注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纪道明作为发起人,被选为执行监事。他申请扶贫贷款5万元,租地3亩,新建黄牛和皖西大白鹅散养基地,散养黄牛30头、白鹅200只、麻鸭200只,增收5万元。他推动合作社与26户贫困户签订用工协议,户均增收1500元;吸纳30户困难群众入股白鹅养殖,每户年增收1000元。2018年,纪道明为贫困户代养白鹅500只,散养黄牛30头,年净增收7万多元。

  李华明

  男,汉族,63岁,中共党员。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村民。

  主要事迹

  李华明的家乡岩头村,因地处大山深处的悬崖峭壁之上而得名。从邻村垮石岩村岔路到岩头村的最后1公里一直被大岩石挡住,通不了路。作为村小组组长的李华明组织动员每户集资出劳动力修路,但因工程艰难,最后不得不停下来。2007年,李华明再次动员大家修路,买了风钻机等工具,下决心要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不能用炸药炸,他们就打好炮眼,把膨胀剂放到里面,慢慢把石头撑裂。历经12年,2014年1月,岩头村终于修通了最后一公里的进村路。如今,村里家家盖起了新房、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放养了近4000只乌骨鸡,开办了“最后一公里”农家饭庄,贫困户全部脱贫。

  李林森

  男,汉族,45岁,中共党员。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天德乡三梁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舒兰市三稻粱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要事迹

  2013年,李林森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群众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他凭借多年养猪经验,以农户带贫困户的模式成立六合源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吸纳出资入股350万元。2016年,公司给农户及村集体分红156.54万元,其中22户农户、27户贫困户分红138.54万元,村集体经济股金分红18万元。采用“村集体+农户+贫困户”模式,成立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分红148万元。成立吉林市凯骐食品有限公司,以食品加工带动种养殖业发展,并把公司设立为天德乡扶贫基地,帮助90户贫困户脱贫。如今的三梁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

  李耀梅

  女,回族,55岁,群众。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龙源村村民。

  主要事迹

  大河乡龙源村是宁夏“十二五”时期的生态移民村。2014年,李耀梅搬迁至红寺堡区龙源村时,因胃部肿瘤复发和严重车祸欠下30万元债务。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面对生活。在政府帮助下,她贷款5万元,购买机器,租用房屋,流转60亩土地种植高粱,又雇了5个贫困村民一起扎扫帚,却因宣传没跟上、市场知晓度低,造成扫帚积压。村两委及驻村干部通过联系学校、环卫等单位,帮助她销售了近6万元的扫帚。她知恩感恩,决心把事业做大,注册了“龙源村·扫帚厂”快手号,利用互联网平台把扫帚卖到甘肃、山东等地。2019年4月,李耀梅还清了欠款和贷款,成功脱了贫,并与宁夏康洁为民环卫工程有限公司签下了2万余把扫帚订单,每年可带动20户以上的贫困户就业。

  杨淑亭

  女,苗族,28岁,共青团员。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事迹

  杨淑亭所在的村是国家级贫困县湖南省城步县白毛坪乡下坪水村。2011年,杨淑亭刚刚20岁,参加工作才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造成她胸部以下高位瘫痪,使得原本贫困的家欠下27万元外债。面对人生的不幸,她自强不息、乐观向上。2014年,她开了一家工艺品淘宝店,靠坐着轮椅去接送货,终于赚到“第一桶金”,还清了所有债务。她先后创建了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七七科技公司和扶贫车间,共带动全县700多户增收,贫困户220多户脱贫,残疾人59人就业脱贫,贫困村民人均月收入达2000至4000元。她热心公益,2017年为遭遇洪水灾害灾区送去近2万元救灾物资。在近两年的扶贫日,她累计捐出4万元和一批学生书包。目前,她还资助4名贫困学生上学,累计捐款达20多万元。

  张全收

  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

  2008年,外出创业成功的张全收面对乡亲们的期盼,毅然扛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从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抓党建、促脱贫,强阵地、固堡垒,打好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民生保障、劳务输出精准扶贫“四张牌”。完成建村室、建学校、建敬老院、建文化大院、捐资助学、修桥铺路、安装路灯和健身器材等多项民生工程。他带领群众创办合作社,建起10座扶贫蔬菜温棚、100多亩花木苗圃扶贫基地和光伏发电站,帮助全村62户、183人顺利脱贫。全村人均年收入由2012年的不足3000元增长到2018年的16993元,拐子杨村也于2017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他探索“包吃、包住、包技能培训、包年薪包月薪”的农民工培训务工新模式,让诸多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扶贫书记”。

  陈望慧

  女,藏族,45岁,中共党员。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党支部书记,夹金山清多香野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陈望慧所在的冒水村是小金县的一个贫困村。2010年,陈望慧被推选为村主任,带头创办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夹金山清多香野生资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农资、培训和技术服务,按照合同统一收购农户玫瑰花,带动群众发展玫瑰种植产业。2010年以来,她带动全县12个乡镇38个村3129户村民种植玫瑰面积达12560亩,2017年建成玫瑰精深加工厂,实现年产值4410万元,产品远销国外。她先后带动近2000户8000余人、1058户贫困户、276户残疾人实现脱贫增收,贫困群众户均增收5000余元,走出了一条生态扶贫之路,种出了致富路上的“玫瑰花”。

  罗应和

  男,苗族,41岁,中共党员。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濛江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

  主要事迹

  2016年,退伍军人罗应和当选为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他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加强班子建设,提出“五个好”工作目标,制定“十问工作法”清单,着力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问题。为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他创建“移民夜校”,设立移民劳务服务公司,成功推荐1856人在经开区企业务工,123人加入劳务公司做保洁、保安工作,128人走上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200多人在社区扶贫车间从事服装生产,社区所有劳动力累计2815余人全部就业,使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真正做到了搬迁以后“稳得住、能致富”。他针对移民社区治理难点,积极开展移民社区治理和服务探索,建设移民子女“四点半课堂”、“工会维权”咨询服务窗口、“居家养老服务站”等。

  岳桂玲

  女,汉族,46岁,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鑫鑫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要事迹

  2010年,岳桂玲带领贫困户开办鑫鑫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社+贫困户+基地”发展模式,打造绿色大豆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构建“线下加工、线上销售”产品销售平台。仅2018年,合作社带领50户贫困户种植绿色大豆589亩,比种植普通大豆人均增收2226元。她带领群众建立了100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帮助农户采购农用物资1000多吨,实现交易额200多万元,为农民节省资金15万元,年销售大豆1000吨、特产干菜等近50吨。岳桂玲致富不忘乡邻,带领当地12家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联合社,覆盖全旗11个乡镇。几年来,她先后培训、扶持致富带头人385名,帮助贫困妇女52人,培养巾帼科技特派员20多名,带动全旗9个乡19个村的131户贫困户280人、500名妇女增收致富。

  郑 岗

  男,汉族,38岁,群众。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林村村民。

  主要事迹

  郑岗从小患石骨症,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父母年事已高且均患慢性病,家境贫寒。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不等不靠,选择艰苦创业。2017年,他借2万多元开办椰壳佛珠加工厂,订单很多,当年就还清了债务,实现脱贫。2018年,他与人合伙成立文昌椰城灵珠工艺品有限公司,产品类型扩展到多个方面,通过网络直播宣传,月销售额达20多万元。他还创立文昌东郊鼎椰农民合作社,从事椰青加工。在扶贫干部的教育引导下,脱贫致富的郑岗,没有忘记那些贫困乡邻,他的加工厂吸纳近20名附近的村民及贫困户就业,有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还以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到公司获得分红。因脱贫事迹突出,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专门邀请郑岗为全省贫困户介绍致富经验。郑岗还受邀在“感恩奋进·志智双扶”论坛上,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郝大宝

  男,汉族,33岁,中共党员。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双店镇三铺村党总支书记。

  主要事迹

  三铺村是“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2017年,郝大宝担任三铺村党总支书记。为摆脱贫困,他广泛进行市场调研,积极寻找致富门路,自筹资金16万元建造花卉大棚,并示范带动村民建造温室大棚发展花卉产业。目前,全村已新建温室大棚500多座,协调惠农贷款600多万元,已经建好大棚的农户每棚户均增收5—7万元,帮助4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开发“花直达”网上销售APP软件,利用扶贫项目资金220万元新建了占地3190平方米的三铺村电商物流中心用于运送农产品。组织花卉管理技能培训300多人,已有50余人通过培训上岗实现年人均增收约2万元。建立村干部坐班和走访制度,累计为村民办实事、排忧解难64件次。在他的带动下,三铺村2018年村集体收入增加52万元。

  胡中山

  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

  主要事迹

  1996年,时任井泉乡夹山岭村党支部书记的胡中山带领全村群众搬迁到黄花滩。搬迁后,他担任黄花滩村党支部书记,采取“党建引领、龙头带动、产销对接、组团发展”方式,引进推广新品种20个、新技术12项,带领群众发展暖棚养殖、日光温室等现代农业。黄花滩村家家建有蔬菜大棚,养羊农户每年每户出栏超过800只,短时间内由贫困村变为全县富裕村。2013年9月,成立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合作社,胡中山任合作社党委书记。他带领当地群众先后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技术服务薄弱、产品销售滞后等难题,建成养殖暖棚7300座,发展特色林果3400亩。推行“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扶贫模式,吸收823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通过以棚入股、合作社经营分红等方式带动1410户贫困户脱贫,年户均分红达到3000元。

  段春亭

  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三坡镇南峪村党支部书记。

  主要事迹

  2016年4月,段春亭牵头成立了南峪村农宅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三级联动、五户联助的管理模式,确定把发展高端民宿项目作为实现脱贫的支柱产业,完善收益分配方式,同时引入专业公司运营,探索了“双带四起来”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产业培育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利益联结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先后吸纳49户贫困户80人加入,截至2018年底,共建成15套高端民宿,村民年人均分红700元,贫困人口人均分红1500元。2012年以来,他带领南峪村以旅游扶贫为目标建设美丽乡村,修通村内道路,建成公园健身广场,安装污水处理设备,铺设污水管道和饮水管道,安装太阳能路灯,使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目前,该村1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6人已全部脱贫。

  郭志强

  男,汉族,65岁,中共党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石坡乡南平头坞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

  郭志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4年来,坚持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己任,以党建为抓手,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村“两委”干部队伍。他带领村民把全村道路打通硬化。筹资300万元,建设移民安置小区,使59户贫困户全部搬进新房。推动新建文化大院、民俗大院,建设文化墙,开展“五好家庭”“星级家庭”评选,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他筹资1400多万元,成立了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创办潞州“飞蕾”手工绣品公司,建成连翘茶加工厂、100千瓦光伏发电站。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开办36家农家乐,建成杜则沟康养园,并使大峡谷“飞机游”直升飞机停机坪也建在该村。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实现整村脱贫。

  塔依尔·卡吾里

  男,塔吉克族,49岁,群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塔尔塔吉克民族乡库祖村村民。

  主要事迹

  塔依尔·卡吾里是塔尔乡库祖村致富带头人。他致富不忘众乡亲,2014年带领12名贫困群众外出务工3个月,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2015年带领15名贫困群众务工2个月,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2016年,他用自己的装载车为15户贫困户平整耕地,为村小学免费拉砂石料,帮助库祖村建起属于自己的学校。2017年,塔尔乡山区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泥石流堵塞河道,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不顾危险,驾驶装载车,参与清理、疏通河道。他鼓励30名村民参加装载机操作培训,并提供生活费用,帮助村民拥有一技之长。2018年,他帮助阿克陶县“访汇聚”办公室运送彩钢房建设材料。多年来,他还多次为村里平整道路,方便村民把林果产品卖出去,铺就了脱贫致富之路。

  程 桔

  女,汉族,29岁,中共党员。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

  主要事迹

  2014年,程桔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回乡担任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村集体+贫困户”“发展大户+贫困户”“贫困户+贫困户”三种脱贫模式,她带领大市村走上了一条“支部带头人+阵地建设+产业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治理”的“1+4”致富路。她带领全村村民改造了1700米主干道,加固河堤、拓宽河堤道路1200米,新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方便接纳游客观光的停车场,建成60千瓦光伏发电站、150亩绿色茶园基地,引进占地300亩的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年产值达到150多万元。2018年,村里建成了扶贫车间,帮助20多个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3万元。大市村已经在全县率先脱贫出列。

  廖竹生

  男,汉族,22岁,群众。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励志园电子商务团队创办人,宁都县航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主要事迹

  廖竹生双手先天性残疾,拿不起重物,家境贫困。2015年,他参加宁都县免费电商培训班后,在政府的帮扶下开了一家布鞋分销网店,并获得人生“第一桶金”。2016年,他借助15万元贴息贷款,找到4个合伙人组建励志园,开始组团创业,种植脐橙。采取“电商团队+种养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了周边贫困群众的农产品销售难题,带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现在,廖竹生创业团队成员从组建之初的5人发展到16人,成立了2家电子商务公司,联合120亩脐橙和柚子园、50亩茶园、500亩生态种养基地成立产业联盟,年营业额100多万元,利润30多万元。他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魏春柏

  男,汉族,41岁,中共党员。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老爷庙镇平房子村党支部书记,辽宁易道营销传播控股集团董事长。

  主要事迹

  2016年魏春柏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探索出“党建引领、产业扶贫、治本脱贫”的新路子。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成立喀左合致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发展菊芋种植和深加工产业,吸收社员121户,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95人入股,实现20多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社员每亩年纯收入1000元以上。他推动与喀左县供销社共同组建展邦联合社,成立辽宁合致农商发展有限公司,吸纳全村57户贫困户147人,以入股分红方式保证稳定收益。目前,平房子村75千瓦村级光伏电站项目投入运营,万亩酸枣林项目已试种成功,建成后将打造成生态休闲旅游区,惠及400余村民。2018年底,平房子村彻底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贡献奖

  王 宏

  男,汉族,56岁,中共党员。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副县长(挂职)。

  主要事迹

  挂职12年来,王宏在全县建成果树专业合作社44个,果树农场22家,省级果树示范园2个,果树种植面积达到24.68万亩,果农人均年收入由几百元跃升到几万元。他亲力亲为抓培训,全县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67场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71批次3600多人次。培养了68名乡村果树专家、236名果树技术员,有412名农民技术员被选送到省内农业高等院校脱产学习,85名优秀农民技术员被选送到中国果树研究所学习深造。2008年,他通过“金农通”专家热线,累计接待咨询、答疑解难1.5万多人次,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800多个。他引进果树新品种36个,推广应用果树新技术17项,科技帮扶义县3.8万贫困人口,其中约4000名贫困人口通过果业带动实现脱贫。

  王平堂

  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明月镇龙泉村第一书记。

  主要事迹

  王平堂在龙泉村树立7名勤劳致富典型,对贫困群众进行感恩、争气的励志教育。开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活动,将家风家训张贴在各家各户门前,起到了自我约束的效果。他着力打造有机大米、冰泉煎饼、龙泉韭菜三大集体经济品牌。筹集资金520多万元,建成670平方米的煎饼加工厂。建成8公顷生态大米农场一个,新建“龙泉韭菜”钢架大棚25个。为村民更换安装1000多米栅栏和20多个大门,安装80万元智慧农业相关设备,实现村内实时监控气象数据、人脸识别、免费Wi-Fi全覆盖等。协调有关企业为203名驻村干部、297名贫困人口免费投保一年期意外险,保额3000万元。

  方 荣

  男,汉族,56岁,中共党员。湖北省黄冈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主要事迹

  方荣扎根老区“三农”一线25年。他编写教案,先后在全市组织了20多批次业务培训,培训各级各类扶贫干部4500多人。他狠抓产业扶贫,确立了茶叶、中药材、油茶等十大扶贫产业。经他提议并主持起草方案,黄冈市在“政府+市场主体+银行+保险+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基础上,设立了市级产业发展基金,对扶贫企业提供免收担保费、保证金的信贷支持。3年来,培育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934家,产业扶贫惠及18.13万贫困户、55.23万贫困人口。他牵头制订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指导意见,构建基层治理、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体系。3年来,方荣400多次下乡调研,总行程超过14万公里。

  孔玉才

  男,独龙族,38岁,中共党员。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乡长。

  主要事迹

  2012年,孔玉才离开县民宗局副局长岗位,回到了家乡独龙江乡马库村。2014年任职该乡党委副书记,他奔走在独龙江纵长97公里峡谷,看工地、抓项目、盯节点,参与完成了全乡28个安置点的建设工作。2014年底,全乡累计建设完成安居房配套厨房490间,配套厨房覆盖率达45.9%。2014年独龙江乡开通4G网络,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开通移动4G信号的乡镇,实现了全乡移动宽带和4G信号全覆盖。2016年他担任乡长,主抓扶贫工作,2018年底独龙江6个行政村整体脱贫出列,实现了独龙族整族脱贫,累计脱贫611户2297人。如今马库村获得了全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村、云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

  布 哈

  男,彝族,35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四开乡梭梭拉打村驻村干部。

  主要事迹

  驻村期间,布哈为609名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举措、逐人建立帮扶档案的做法在全县获得推广。他指导驻地中队党支部与村支部结对共建,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作用。通过规模发展10多个特色产业,152户贫困户每户增收上万元。携手“非遗扶贫联盟”打造刺绣示范点,通过发展刺绣让贫困群众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积极协调总队医院为152户贫困家庭配发常用药品应急箱,发放价值6万余元的药品,巡诊义诊33次,免费体检2000余人次。他先后6次协调总队幼儿园老师到村支教,选派5名大学生士兵担任校外辅导员,长期资助1名家境贫寒的彝族女孩。

  华 关

  男,汉族,39岁,中共党员。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里塘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主要事迹

  华关组织制定《抓党建促扶贫实施方案》,狠抓支部建设。推动兴建自来水工程解决了1200人饮水难题,新建4公里村道、2公里灌溉水渠和2个水闸、7条农田机耕路、20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和医疗卫生站。完成15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引导和协助24名贫困人口外出就业。成立专业合作社,扶持黄金百香果特色种植和土鸡养殖,村集体收入从帮扶前每年3000元提高到15万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317元提高到9667元,2018年底全村43户167人全部脱贫。他关心留守儿童成长,开展奖学助学。他带领村干部完善村规民约,促进文明村风建设。2017年里塘村入选国务院扶贫办的定点观测村,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刘双燕

  女,汉族,44岁,中共党员。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汝集镇朱集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主要事迹

  2012年3月,刘双燕任利辛县刘家集镇陆小营村第一书记,一干就是3年。2014年11月,她调任该镇朱集村第一书记。她争取资金290万元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抓扶贫产业。先后建起了200多亩的特色种养殖基地,种植经济林木379亩,惠及贫困户190户378人,建成187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村集体项目年收益近40万元。截至2018年底,朱集村村集体年收入70万元,326户739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下降到0.9%,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驻村期间,她因劳累过度患上了髌骨软化症,但她依然选择坚守。2018年3月,她主动申请转任安徽省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成为连任三届九年的巾帼第一书记。

  吴应谱

  男,汉族,29岁,中共党员。生前系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复原乡雅洋村第一书记;

  樊贞子

  女,汉族,24岁,中共党员。生前系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大椿乡结对帮扶干部。

  主要事迹

  2017年底,吴应谱主动请缨前往修水县最偏远的深度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写下了8大本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他推动完成村组公路硬化8.6公里,改造提升2.6公里主干道并铺设沥青路面,完善“百吨千人”农村饮水工程,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和232栋房屋坡顶改造,建成103亩蚕桑基地,配齐垃圾处理设施,完善保洁队伍。他爱人樊贞子,虽怀有身孕,但仍身兼乡妇联、组织、统战、协税员等数职。2018年11月16日下午,吴应谱、樊贞子夫妇在走访完贫困户返回途中,车辆失控坠河,夫妇两人不幸遇难。

  宋 磊

  男,汉族,53岁,中共党员。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科员。

  主要事迹

  宋磊扎根基层6年多,坚持工作在扶贫第一线。他帮助临邑县打造了65个示范村,共整理村域沉睡土地资源4840亩,实现效益260万元,带动每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元以上。他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三产融合。推动65个村实施特色种、养、加项目32个,乡村旅游项目3个,深加工项目2个。他起草制定的“两库三审”(项目库、专家库,乡镇初审、专家会审、县级终审)项目评审制度,有效地利用各级扶贫资金5100余万元,指导实施80个产业扶贫项目,直接带动全县9954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600元。他创新开展的“村域沉睡资源聚合经济”扶贫模式、“两库三审”项目评审制度、返贫预警机制等典型做法。2016年他患上尿毒症,一周需要做三次透析,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240余篇。

  张红全

  男,汉族,41岁,中共党员。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葫芦乡伏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主要事迹

  张红全担任伏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挨家挨户串门走访,村民有什么困难和需求,他都会记录在工作日志里,想办法帮助村民解决。他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年增收3000余元,申请资金100万元修缮村民活动场所,筹资10万余元给村内道路安装路灯。他组织协调民盟医疗专家开展义诊活动,免费提供群众紧缺和常用药品,并进行科普和慰问活动,组织专门针对村医的培训班,为广宗县培养了一大批“赤脚医生”。他通过嫁接引入教育资源,开展“新东方双师课堂”品牌活动,为当地中学提供“名师工作室”支持,建立“民盟烛光行动”广宗葫芦乡中学实践基地,组织特级教师到广宗县支教。

  张雷威

  男,汉族,64岁,中共党员。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沙家店镇李站村第一书记。

  主要事迹

  自2000年起,张雷威先后担任驻村干部、挂职副县长、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等职务。他连续扶贫19载,先后在6个县区19个乡镇56个村开展扶贫工作,参加过“万名干部下农村”“千企千村”“两联一包”“驻村帮扶”等活动。退休之际,李站村70多户村民联名向米脂县委、县政府请求把张雷威留下。“有事找老张”已经成为当地百姓的口头禅。2017年9月,张雷威牵头成立了米脂县和富顺养殖专业合作社,投入建设资金60多万元,入股社员67户,其中贫困户42户,占63%,残疾人14户,占20.9%。2019年3月,该合作社为42户贫困户颁发了股权证。如今,64岁的张雷威成了村民心中的“自家人”,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肯定。

  陈 华

  男,汉族,59岁,中共党员。黑龙江省绥棱县靠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主要事迹

  2006年以来,陈华先后在7个县(市)8个村从事扶贫工作,2015年9月,57岁的他再次请缨到绥棱县靠山村任第一书记,2017年6月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他走村入户,积极开展帮扶,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他为“政府老陈”。12年来,他累计协调资金4000多万元,帮助新建活动场所5处、休闲广场8个,修建道路14.4公里,发展产业项目31个,建设幸福大院使35户贫困户喜迁新居。在靠山村,他带领党员种植户建立花卉扶贫产业园,2018年种植花卉50万支,安置30个精准扶贫户就业,短短的两个半月,务工人员人均增收3000元,产业园创收10万余元。

  孟 刚

  男,达斡尔族,36岁,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镇党委书记。

  主要事迹

  孟刚带头扛起镇里脱贫攻坚的重任。他筹措资金落实了200多万元的桥涵项目,修建了1998年被山洪冲毁、20多年未能修建的桥梁,解决了100多户群众出行和几十名孩子上学难题,仅一年时间就改造1600栋危房,占全镇危房的80%。他采取“合作社+集体+贫困户”模式,以种养殖合作社为纽带,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全镇有6个村落实了880万元的光伏扶贫项目,3个村落实了285万元的菌棚、采摘园扶贫项目,2个村落实了100万元的肉牛肉羊养殖项目。在他的推动下,仅一年时间全镇437户贫困户已脱贫411户,脱贫率达93.27%。

  胡喜明

  男,汉族,53岁,中共党员。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扶贫办主任。

  主要事迹

  胡喜明坚持每月进村入户调研不少于15天,足迹踏遍全县有贫困人口的233个村(社区),仅两个多月时间,跑遍了大半个桃江县。他举办全县脱贫攻坚培训班,系统培训扶贫干部7000余人次。他先后奔赴15个乡镇,为2万多名党员干部宣讲扶贫政策,助推全县脱贫攻坚的开展。他创新实施“按月工作法”,即“五个一”(县委一月一研究、扶贫宣传一月一专题、督查一月一暗访、行业扶贫一月一调度、乡镇一月一排名)工作机制,全县选派了195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5098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全县贫困识别准确率100%,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初的6.73%降至1.35%,桃江县扶贫工作多次在全省综合评价中获好评,他所创的“五个一”扶贫工作机制,在全县复制推广。

  段玉平

  男,汉族,44岁,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行署副秘书长、改则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

  主要事迹

  在援藏时间里,段玉平把藏族同胞当亲人,扎根基层,深入扶贫一线。他推进落实中国移动援藏项目17个,牵头用好管好过亿元援藏资金,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脱贫。筹资近8万元,为古姆乡等没有通电的5个乡小学买了发电机和柴油。他发动内地亲朋好友,协调内地10省市150多名爱心人士,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学生348人次,捐款45万多元,自己认养了一个藏族女儿。他个人捐款5万元发起成立“连云港市慈善总会中国移动援藏慈善基金”,共募集19.37万元,建成“改则县特色产品商店”,2018年经营半年即盈利100多万元。累计协调20多家爱心企业捐赠电脑、文具、衣服等物资,价值70多万元。他率先捐款1.5万元,募集爱心捐款10.8万元,设立“杰瑞”“育蕾”两项励志奖学金,首批72名学生已领取奖学金。

  侯 兵

  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委副书记(挂职)。

  主要事迹

  2016年5月,侯兵挂职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委副书记,积极策划构建并大力推动“六位一体”扶贫工作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临城县脱贫摘帽。他协调争取政策性金融信贷资金5.3亿元,募集慈善捐助钱物折合人民币近300万元,为临城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先后安排60余名县乡干部参加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培训,安排30名村党支部书记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参加村支部书记培训。他连续策划组织“外国人看中国精准脱贫”“中央媒体看临城写扶贫”两次大型宣传报道活动。通过在荒岗上种植薄皮核桃、苹果、板栗等经济林木,他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贺星龙

  男,汉族,39岁,中共党员。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卫生所医生。

  主要事迹

  贺星龙坚守贫困山区19年,始终恪守“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无微不至地关心贫困群众,坚持做到看病随叫随到。他自己出资3万余元,购买了发电机、打药机、扬场机及割草机等农机,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他治疗过470多位留守老人,主动承担起13户五保户的医疗费用,过年给他们送米送面,大年初一请他们到家里吃团圆饭。他坚持对病人免收出诊费、注射费,对特困户、五保户和烈士家属免收药费。19年来,他骑坏7辆摩托车,行程40多万公里,用烂12个行医包,出诊17万余次,医诊病人4600多人,免收出诊费累计达35万余元,为五保户患者补贴药费达4万多元。他坚持11年为85岁的贫困老人贺德明免费提供500多包导尿包,老人托人给他送了一面锦旗:“黄河优秀儿子,乡村最美医生”。

  秦 倩

  女,汉族,33岁,中共党员。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迟营乡孙庄村第一书记。

  主要事迹

  秦倩在孙庄村协调启动“中国梦·脊梁工程”精准医疗扶贫行动,引进医疗救助工程,基金会为每位患者捐赠5万元手术费,累计投入1亿元,先后救治652名贫困家庭患者。她还引进河南首家村级互联网分级诊疗医院,为全省医疗扶贫作出突出贡献。她帮助合作社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互联网+合作社+农产品”的模式进行产品营销,带动100户贫困户352人入股,户均年增收2000元。她建立扶贫车间诚信鞋厂,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建成光伏发电站,使户均年增收1100元。她积极探索“孙庄脱贫模式”,组织举办帮扶活动210余次,办成惠民实事350多件,引进资金2180多万元,新建村基础设施13个,使该村贫困发生率从34.2%降到0.9%,2017年被评为脱贫攻坚示范村、党建工作示范村。

  秦永刚

  男,汉族,39岁,中共党员。南疆军区政治工作部群工联络处处长。

  主要事迹

  秦永刚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责任,指导部队定点帮扶67个深度贫困村、1775户贫困户,其中22个村、1011户已实现脱贫。他组织援建100个支部会议室、100个党员活动室,协调组织156名贫困村支部书记到部队观摩,帮助建强支部战斗堡垒。他帮扶发展89个爱民巴扎、惠民大棚、富民作坊,协调地方联合开展服装、机电、种植等实用技能培训60余期,拓宽群众增收途径。他创新提出“扶一校、帮一班、助一生”的助学模式,先后向102所共建学校赠送105万元教学器材,安排204名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资助5100多名贫困学生。他组织军区583名团以上干部与少数民族贫困户结对帮扶,协调安排4390名贫困群众担任护边员,支持地方构建以基层党员、爱国宗教人士和民兵为主体的治安维稳网络,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秦振邦

  男,回族,60岁,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偏城乡涵江村第一书记。

  主要事迹

  自2016年3月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秦振邦组织实施项目20项,使村民享受产业补贴、农资补贴、公共事业建设补贴247.59万元,落实闽宁协作和各单位帮扶资金360.2万元,金融机构放贷445万元支持养牛产业发展,为7.5公里村道安装了120盏光伏路灯,实现自来水入户,互联网和金融服务点进村。昔日的烂泥滩变为今天的涵江村,水泥硬化路穿村而过,家家住上了敞亮的砖瓦房,种草养牛使村民们有了稳定增收的产业,太阳能路灯、热水器、文化广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这些变化都离不开秦振邦的精心付出。2017年5月,他舍小家顾大家,带着妻子到烂泥滩村入驻。在他的努力带动下,全村现在的牛饲养量由2017年初的88头增加到了751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50元,贫困发生率由34.99%下降到1.6%。

  索南杰布

  男,藏族,35岁,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班戈县保吉乡党委书记。

  主要事迹

  索南杰布在班戈县保吉乡工作五年来,遍访全乡贫困户183户。他成立了乡脱贫攻坚指挥部,设立了10个专项政策落实小组,1个督查督导组,13名班子成员分包7个行政村(居委会),全乡56名干部联系包户全覆盖。他组织对7个行政村、39个自然组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排查整改,新建安全饮水井101口(眼)。目前通村公路通畅率100%,村(居)通讯覆盖率、通邮率100%,网络覆盖率60%以上。他组织乡政府与各村签订了《劳动力转移就业责任书》《劳动力外出务工目标责任书》,组织村户签订《劳动力外出务工承诺书》,2017年以来,全乡共组织劳务输出940余人次,两年转移就业收入453.8万元。目前,班戈县保吉乡已实现7个贫困村摘帽,183户674人稳定脱贫,全乡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高燕梅

  女,汉族,48岁,中共党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卫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挂职)。

  主要事迹

  2016年7月,高燕梅作为第二批援甘干部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卫计委挂职党委委员、副主任。三年来,她一直在为健康扶贫、医疗援助奔波,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全州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2018年,她协调推动天津市17名医疗专家到甘南州,为州人民医院和迭部县人民医院做全面“体检”,研究全面提升的措施,为群众开展义诊1190余人次。当年,天津市拨款1600万元帮助甘南州人民医院购买最急需的医疗设备。她协调天津市相关部门,为州卫生监督系统免费培训了5批20名干部,为疾控系统免费培训了3批8名干部。她还积极协调天津市教委、甘肃省教育厅,2018年为甘南州定向招收12名医学本科生。她把藏族群众当亲人,千方百计为贫困家庭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始终坚守扶贫一线,被称为“甘南草原上盛开的最美的格桑花”。

  隋耀达

  男,汉族,43岁,中共党员。海南省保亭县加茂镇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主要事迹

  2014年10月,隋耀达主动申请下乡扶贫,在共村一干就是四年。他曾发誓:“共村不脱贫,耀达不离开。”他自掏腰包带着党员干部和贫困户100多人跑遍全省10多家羊场考察牧草和黑山羊产业。经过3年多的努力,他成立的共村巾帼养殖专业合作社,黑山羊数量由当初的100多只发展到700多只,产值近60万元,62户贫困户实现分红收益良性循环。他在扶贫工作中无私无我,捐款捐物累计折合人民币10万元。2016年7月,他动员爱人辞掉了工作,举家从海口搬到200多公里外的共村,让父亲和妻子都在养羊场义务工作,女儿在镇里上幼儿园,一家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编外”村民。2016年底,共村实现整村脱贫,62户232人摘掉了贫困帽子,如今共村的村容村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典范,隋耀达成为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继续坚守在扶贫一线。

  傅飞丁

  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重庆市万州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综合科科长。

  主要事迹

  傅飞丁从事扶贫工作21年来,先后担任过重庆万县市龙宝区、万州区龙宝移民开发区扶贫办项目科科长,万州区扶贫办项目科副科长、政策法规科科长、驻村第一书记,为万州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突出贡献。他徒步走遍龙宝区40个贫困村,手绘地形地貌勾勒产业分布图,为制定扶贫开发规划打下坚实基础。他实地调研踏勘,为贫困村修好每一条公路,风吹日晒使他显得又黑又老,20多岁就被人称为“老傅”。他在开展产业扶贫规划时淋雨感冒,高烧39度,仍然坚持白天踏勘、晚上输液,确保了工作按时完成。2019年初,他牵头负责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组对重庆市反馈的问题整改,建立工作台账10余份,圆满完成全区57项整改任务。

  曾翙翔

  男,汉族,29岁,中共党员。生前系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团委副书记、埇桥区支河乡路湖村扶贫干部。

  主要事迹

  2017年,曾翙翔在村里任扶贫干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遍访了185户贫困户。他经常开车送生病的老人到市里医院救治,帮助群众申请危房改造项目,帮助70余户贫困户申请扶贫小额贷款等,得到群众一致称赞。他认真核实到户资料、规范扶贫台账,实施到户项目,建起光伏电站,筹建扶贫工厂,争取资金为村卫生室添置医疗和办公设施。他主动与重点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协助村里新修3条村庄道路,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在他的努力带动下,2017年路湖村34户95人实现脱贫。2018年8月18日,台风“温比亚”袭扰安徽,曾翙翔在救灾一线奋战10个小时后,因挂念需要紧急转移的群众,驱车前往村中,在途中,路遇一根脱落的电线,处理险情时出现意外,不幸牺牲。

  谢佳清

  女,汉族,51岁,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芝麻镇竹元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

  主要事迹

  为了扶贫工作,谢佳清放弃了遴选员额制检察官的机会,既不能照顾爱人和孩子,跑项目时还遇到诸多委屈和劳累,但她驻村四年无怨无悔。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她积极争取30多个项目及上亿元资金落地,其中修建村组公路59.6公里,先后建设移动基站2座、水库1个、山塘1个,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5个,新修的群众文化广场、幼儿园、卫生院、办公场所等综合体投入使用,个人出资近2万元并争取社会力量筹款近20万元为村民购买果苗,帮助7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她与村“两委”干部发动全村876户村民发展特色扶贫产业,争取到有机红高粱订单,使村民增收760万元。

  奉献奖

  王召明

  男,蒙古族,50岁,民建会员。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王召明的公司业务发展始终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公司13个种植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合作商)+贫困户”模式直接带动1260名贫困农牧民就业,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在西藏地区建设“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178户贫困家庭818人受益,周边贫困农牧民近200人到基地务工。2018年3月,公司启动的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黑老夭乡订单式育种育苗精准脱贫项目,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118人脱贫。他的团队不仅做扶贫,还热衷于其他公益事业。2017年,公司向内蒙古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地6582户受灾牧民捐赠牧草两万多吨,价值2000多万元;2018年,向巴彦淖尔市捐赠1200万元抗旱救灾款。近五年来,王召明以公司或个人名义累计捐赠救灾款、助学金等达5967万元。

  巴 珠

  男,藏族,53岁,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永创发展建设有限公司、隆子县隆子河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巴珠始终秉持“先富带后富”的理念,把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当作事业发展进步的最大动力。以巴珠为法定代表人的山南市永创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主营建筑施工,同时经营隆子河酒店、温室大棚基地、奶牛养殖场、商品批发市场等产业,带动群众就业622人,其中贫困群众241人,平均月工资4000元。他投资300多万元为隆子县雪沙乡、热荣乡改善基础设施;出资800多万元为72户困难群众免费建房;投资45万元为28户76人易地扶贫搬迁户铺木地板和修建阳光棚;出资700余万元慰问困难离退休老干部和道路养护工人,资助贫困学生80名。2015年全国扶贫日,他捐款150万元助力隆子县开展扶贫工作;2016年至2019年每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夕,为隆子镇各村群众送去节日慰问物资,折合人民币累计1000余万元。

  史贵禄

  男,汉族,54岁,群众。陕西省西安市荣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主要事迹

  史贵禄深度参与家乡定边县海则梁乡、白泥井镇、周台子乡三个毗邻乡镇的基础设施、现代农业、教育医疗、金融信贷等领域建设和扶贫开发,累计投入资金1.33亿元。其中,投资3000万元修通乡村道路30公里;投资3000万元治沙造地;投资2500万元帮助建成蔬菜大棚16300个;投资1000万元帮助设立扶贫贷款担保基金,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问题;投资600多万元建成荣民光彩医院,实现30个行政村农民免费就医;投资500万元用于支持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架设通村电线100余公里、新打机井8000多口;投资300万元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发展现代农业;投资200万元建成荣民光彩农技培训中心;投资200万元建成荣民光彩小学;2018年向周至县出资2000万元建设移民社区工厂,帮助1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冯小华

  男,汉族,63岁,中共党员。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冯小华专注“三农”发展,探索“扶持+补贴”的方式,采取“春贷秋还”的形式,按照每亩800元—1500元(其中,500元作为种苗、肥料等农资补贴)扶持资金标准支持蔗农种植甘蔗,甘蔗入厂回收时由农户归还,解决贫困群众资金短缺问题。2015—2018年,通过种苗、化肥农资补贴等方式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6038.53万元,帮助64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6263户共103544人。同时,集团提供20万个就业岗位,一个榨季仅砍收原料蔗即可提供12亿元以上的人工劳务费和3亿元以上的运输费。截至2018年底,接受公司帮扶种植甘蔗的贫困户已有15458户共62155人脱贫。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近3年投入公益帮扶资金累计3522.64万元,其中为贫困村修桥补路费3226.94万元,公益捐款总额295.70万元。

  刘启芳

  女,汉族,40岁,群众。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诚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

  主要事迹

  2013年,刘启芳放弃安逸的生活,志愿来到吉林长春,从事公益扶贫工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提出农村贫困心脏病患者大额医疗费用解决方案,采用“政府医保报销+慈善基金”的医疗救助模式,架起慈善基金与政府医保报销的桥梁。她走遍吉林2/3以上行政村,个人募集慈善资金3700万元,组建了上千人的志愿者团队,计划用5年的时间免费救助1万人。6年来,成功为12190名贫困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帮助贫困家庭重返健康幸福的生活。同时,刘启芳和她的志愿者团队,先后组织700余次义诊,2万余名村民获得免费心脏检查;深入一线为村民讲解“吉心工程”救助流程,为近5000名村医授课;在定点医院定期组织爱国爱心健康大讲堂,解读政府政策,普及心脏健康知识等。

  刘祖治

  男,汉族,47岁,群众。湖南省万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2008年湖南省茶陵县严塘镇发生冰冻灾害,10万亩自然林被摧毁。刘祖治深入调研,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把自己十余年打拼的全部积蓄上亿元投到这里,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创建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当地农民打开一道就近就业创收的大门。2010年5月开始投资建设,经过近10年的努力,刘祖治不仅把10万亩荒山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还打造成“中国花湖谷”景区,解决了3000多人就近就业问题,帮扶和辐射带动园区及周边十多个贫困村实现脱贫,3万多人摆脱贫困。建立助学扶贫机制,捐资400万元建立助学帮扶基金,已有200多名贫困学生受益;捐资300多万元帮助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

  孙永斌

  男,汉族,35岁,致公党党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2014年,孙永斌带着所有的积蓄来到大理宾川,围绕特色水果产业开发,开启了产业扶贫新征程。开展优质鲜食葡萄及晚熟柑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5万多亩,免费培训种植农户及贫困户50785人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户实现劳动力转移。探索创立“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党建扶贫双推进产业扶贫模式。建成葡萄扶贫示范基地、车厘子扶贫示范基地,带动541户1744人脱贫致富。推动发展集体经济,帮助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所帮扶村(社区)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积极投入资金扶贫济困,累计在扶贫日捐款50.7万元,捐款30多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大学生30余名,为宾川太和华侨农场27户困难归侨家庭累计捐建价值300多万元的住房。

  苏晓莉

  女,回族,47岁,群众。青海省互助县素隆姑刺绣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事迹

  2015年,苏晓莉开办互助县素隆姑刺绣有限公司,以独特的土族盘绣为切入点,用民族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做大非物质文化品牌,助力脱贫攻坚。加大新产品研发,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元素在刺绣中完美结合,吸纳农村女性青年返乡学刺绣。打造“威远土族盘绣”土族盘绣品牌,产品销售基本覆盖青海省内30多个主要旅游景点,与北京依文集团合作,产品销往全国6个城市,与外国公司合作,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市场。探索实施“企业+基地+农户+能人+市场”的生产销售经营模式,免费为贫困户和农村留守妇女培训、提供原料,签订半成品收购协议。在贫困村设立基地和扶贫车间,辐射带动4000余名农村妇女参与刺绣手工艺品制作,其中贫困群众200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

  李 进

  男,藏族,49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唐古拉风艺术团董事长。

  主要事迹

  李进创办四川省唐古拉风艺术团以来,着眼于传递党的扶贫政策,丰富贫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李进带领艺术团累计演出达1000余场,覆盖甘孜、阿坝、凉山等地的17个深度贫困县,约21.3万贫困群众观看了演出。积极投身抢险救灾和赈灾义演募捐活动,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700万元。采取“边演出、边发现、边吸收、边培养”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艺术青年脱贫致富。截至目前,艺术团已培养和吸纳贫困地区歌手200多名、舞蹈演员800多名,占演职人员总数的90%,实现“一人参演,全家稳定脱贫”的目标。个人累计出资、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近2000万元,募集、带动各类扶贫资金近2亿元投入到高原藏区、凉山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事业,惠及贫困群众4000多户20000多人。投资10.86亿元建设孟屯河谷风景区,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帮助近1000人脱贫致富。

  李 鹏

  男,汉族,68岁,中共党员。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智慧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要事迹

  2009年退休后,李鹏放弃在乌鲁木齐安逸的晚年生活,来到和田地区策勒县安家落户,开始扶贫创业。他拿出毕生积蓄,变卖乌鲁木齐养老房,在沙漠中先行尝试种植红枣。在政府支持下,2018年,他投资建成一座面积75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6000吨的初级红枣加工厂。他与阿日希村签订《2019年脱贫攻坚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策勒县智慧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00人,其中贫困群众83人。2018年解决就业2.4万人次,阿日希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173元增加到2018年的9300元。他兑现了为脱贫攻坚事业作奉献的诺言,先后投资为村里修路、开渠、架桥,无偿送给当地村民1500车柴禾、1万多车饲草等,10年来累计向村民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

  李安平

  男,汉族,57岁,群众。山西省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李安平依托中药材种植,助力脱贫致富。以土地流转模式建设示范基地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以预付模式解决合作社资金困难问题,以订单模式与专业合作社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以订单和临时增工相结合模式与贫困户签订劳动合同,将药田承包到户,多举措增加贫困户收入。采取“老总包片、中层包村、员工包户”的模式,公司36名高管、160名经理、980名员工帮扶山西平顺县78个村6030户16446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8年,平顺县中药材产值达到3.38亿元,同比增长42.25%,全县农民人均中药材收入达到3700元,同比增长110.22%。公司相继举办“扶贫济困日”“冬助日”“敬老日”和成立“仁爱天使基金”,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累计捐款3亿多元,救助困难群众上万人次。

  李晓梅

  女,汉族,43岁,中共党员。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主要事迹

  李晓梅,高位截瘫二级残疾,但身残志坚,依托渭源县特色优势产业,创办了集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种植、销售、主食产品加工、文化旅游服务为一体的马铃薯全产业链企业,成为群众致富路上的“领头雁”。她探索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等产业扶贫新路径新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企业吸纳500人左右长期稳定就业,年季节性用工量达到1.5万人次,每年带动2500余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56户)增收,户均年增收5600元以上。同时,她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累计300多万元。

  李维正

  男,汉族,90岁,中共党员。江西省上栗县长平乡离休教师、长平人民教育奖励基金会终身名誉理事长。

  主要事迹

  李维正退伍后,扎根山区教学30多年,用一份微薄的工资和一颗博大的爱心,资助了一个个贫困学生上学读书。他离休不离职,牵头创办了“长平人民教育奖励基金会”,28年来不要一分钱报酬、不报一次餐饮发票、不图任何回报,举行奖励资助大会27次,发放奖助金349万元,奖励资助困难教师、贫困学生4897人次,并带动了4200多人加入助学队伍,汇集起爱心力量,使当地无一人因贫失学。他对助学“一掷千金”,但对自己却异常“抠门”,他的工资大多捐了出去,节俭成为他的习惯。

  杨惠妍

  女,汉族,38岁,群众。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联席主席。

  主要事迹

  2002年9月,杨惠妍和父亲捐出2.6亿元,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民办高中——国华纪念中学,为贫困学子提供优质教育,累计培养学生2924名。出资4.5亿元创办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为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提供全免费职业教育。捐款1亿元启动“惠妍教育助学基金”,累计帮扶贫困学生3148名。在集团员工中倡导发起设立爱心助学专项基金,首期捐款1154.3万元,资助6724名贫困学生。碧桂园集团捐赠1亿元支持国家“光明扶贫·白内障复明”项目,帮助5万名贫困群众重见光明。2019年投资5.2亿元建设江西兴国县智能建造产业基地,预计年纳税约4000万元,首批带动300多位贫困人口就业,每人每年收入可达5万元。

  吴少勋

  男,汉族,63岁,中共党员。劲牌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党委书记。

  主要事迹

  2000年,吴少勋创办“劲牌阳光班”,资助贫困高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累计投入2亿元,帮助2万余名贫困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探索“合资公司+农户”运营模式,在全国14个偏远地区建立原料直供基地面积合计1万多亩。捐资近7亿元建设湖北大冶市王英水库引水工程,约96万城乡居民受益。捐赠5000万元用于支持青海海西藜麦种植业扶贫项目。劲牌基金捐资1亿元支持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创建1200亩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带动12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出资1.75亿元捐建湖北黄石柯尔山白马山公园,捐资建设大冶金湖生态园。助推老区经济发展,累计捐建2000多万元。历年来,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资金累计达20多亿元。

  何享健

  男,汉族,76岁,中共党员。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荣誉主席。

  主要事迹

  2013年,何享健出资5000万元发起成立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开展公益慈善项目资助。2017年,他捐赠1亿股美的集团股权和20亿元现金,构成了一个立体、可持续的慈善捐赠体系。注册成立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在韶关市仁化县和南雄市9个村,为每个村捐资1000万元用于村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已改造完成村民公共活动空间、村居景观打造等节点性工程,并交付使用。启动群丰村、下坡村饮水工程,预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启动韶关市仁化县仁化中学改建、扩建项目,预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通过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捐赠3000万元用于凉山精准扶贫工作,截至2018年12月,实际使用支出为1369万元,直接受益人群39658人。自1990年至今,何享健及和的慈善基金会为慈善事业捐赠金额累计近70亿元。

  沈小平

  男,汉族,56岁,群众。通鼎集团董事局主席。

  主要事迹

  沈小平把脱贫攻坚视为自己人生的第二份事业,重点帮扶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创新“企业带动+学校培训+定向就业”扶贫新模式,注资1000万元建立基金,公司每年利润的5%—10%用于脱贫帮困,累计资助1300多名贫困学生,吸纳贫困学生212人就业。出资600万元用于推进国内名校与山区教育联盟,支援云南勐海民族学校发展。出资68万元,把光缆拉到重庆市丰都县暨龙镇乌羊坝悬崖上的学校,为山区儿童打开一扇窗。出资60万元用于关爱重庆合川区留守儿童。与江苏宿迁市、宝应县等地区多个村建立长效联系机制,累计吸纳就业9225人次。2家子公司落户新疆霍尔果斯等地,解决群众就业200余人。累计捐赠605万元,用于家乡联星村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超过5亿元,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

  张秀燕

  女,汉族,50岁,群众。天津渤海世茂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2007年,张秀燕发起并出资成立了天津阳光义工爱心社,积极搭建奉献爱心精准帮扶平台,汇集社会各方力量,细化方案,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连续13年组织开展“手拉手关爱新疆学子”系列公益活动,走进11所学校,为新疆学子开展励志报告会,帮扶新疆学子8000多人,发放奖学金、帮扶金及慰问品折合人民币共计560多万元。从2009年起,联合多个部门连续十年举办“用爱送你进学堂”助学公益活动,通过爱心社的公益平台,爱心人士与自强学子结成了“一对一”助学对子。截至目前,爱心社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00多次,募集社会捐款捐物累计价值达11182万元,1728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得到帮助,结对资助孤儿837名,帮扶孤寡老人742人,帮助特别困难单亲母亲6580人,关爱农民工4800多人。

  陈立群

  男,汉族,61岁,中共党员。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

  主要事迹

  2016年,头顶“全国名校校长”光环的陈立群从任上退休,婉拒百万元年薪聘请来到贵州贫困山区,践行“扶贫先扶智”理想信念,担任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自从陈立群担任校长以来,台江县民族中学的教育质量从全州中下游水平提高到全州第一。与此同时,他为黔东南州16个县市中学义务作报告开讲座50余场次,接受培训的校长教师达到上万人次。他不拿一分钱工资奖金,并向贫困学生家庭捐款累计达10多万元。他把自己获得的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杰出人才奖的20多万元拿出来,设立“台江县民族中学陈立群奖教金”,奖励在台江县民族中学扎根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并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郁 亮

  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万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会主席。

  主要事迹

  郁亮带领万科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捐资2300万元,援建新疆塔合曼学校;投入7500万元用于支持贵州、甘肃等地贫困村改进基础办学条件;投入1.2亿元援建福建寿宁县东区中学,为贫困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中国光彩基金会合作,捐赠8000万元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7339名贫困户配备生活设施。投入1亿元用于广西百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惠及当地贫困群众3万人。采取“企业捐助+政府主导+贫困户受益”方式,捐助2800万元为河北省张北县建设规模为300千瓦光伏电站。与宁德当地电子商务公司合作,累计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共计46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万科为公益事业累计投入超过10.6亿元,惠及贫困群众23万人。

  郁瑞芬

  女,汉族,46岁,群众。上海市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主要事迹

  郁瑞芬一直致力于产业扶贫,设立来伊份扶贫工作部门,帮助贫困地区将农作物销往城市。与西双版纳沙哇利食品有限公司签约,合作采购云南芒果干,2018年合作金额约1000万元。牵头组织来伊份合作伙伴实地赴云南永德县收购芒果鲜果原料,解决当地农户销售难问题。依托来伊份平台销售优势,深化与西双版纳产业合作,未来3年内年交易金额预计5000万元。近十年来,来伊份的产业链涉及国内25个省份近230家供应商,销售农副产品累计超过230亿元,带动3万多名贫困人口就业。建立来伊份商城APP,探索电商扶贫模式,农副产品直采直销。2017年,成立上海来伊份公益基金会,推出“书送美好计划”,累计捐赠书籍近万册。在新疆南部、云南文山等地开展了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培训总时长约250小时,累计培训贫困群众1200名。

  胡业勇

  男,汉族,47岁,群众。河南省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胡业勇依托养羊养牛产业,积极探索多种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对帮扶的贫困群众养殖能繁母羊实行无款包送、无病包防、有病包治、养死包换、养成包收的“五包”扶贫模式。二是实施“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能繁母羊集中托管产业扶贫模式。三是合理安排贫困群众工作的吸纳务工就业模式。四是依托豫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养殖专家定期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的扶智扶技模式。五是实施“养殖—种植—餐桌—观光”生态循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循环产业模式。六是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土地流转模式。目前,直接带动帮扶13600户38800人致富,其中贫困户4800户、14460人,户均年收入近万元,创造社会效益2亿多元。

  贾 茹

  女,汉族,44岁,群众。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昊腾残疾人双创园园长。

  主要事迹

  2017年,贾茹在石家庄市行唐县创建昊腾残疾人双创园,创新管理经营模式,解决了一大批残疾人生活就业问题,助力脱贫攻坚。设立职业康复生活区,采用免费吃住、免费康复诊疗、参与计价劳动的模式,解决200名残疾人康复就业。设立工疗区,提供80个就业及辅助性就业岗位。设立就业培训区,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增强其就业、创业竞争力和成功率。设立扶贫助残“巧手坊”,带动周边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广泛宣传先进事迹,激发贫困残疾人内生动力。目前,双创园共安置残疾人就业161人,托养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87人,在全县建设70个扶贫助残“巧手坊”,辐射330个行政村,带动残疾人就业850人。

  曹德旺

  男,汉族,63岁,民建会员。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局执行董事。

  主要事迹

  曹德旺始终热心公益慈善和扶贫济困事业,公益项目涉及扶贫、救灾、助学等多个领域。自2007年起,曹德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约,连续15年每年捐资150万元设立“曹德旺励志助学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2010年,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2亿元,用于帮助西南五省干旱重灾区抗旱救灾;2011年,捐赠价值约35亿元的公司股权创办河仁慈善基金会,成为由国务院审批、以金融资产(股票)创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较早探索了我国股权捐赠的先河。河仁慈善基金会成立以来,累计公益支出超过10亿元,资助重点为中西部贫困地区,涉及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多个领域。

  潘和永

  男,汉族,53岁,中共党员。北京市商鲲教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主要事迹

  潘和永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积极参与全国工商联定点扶贫的贵州省织金县的教育扶贫对接活动,为织金县职业学校捐赠图书一万册,免费接纳200名贫困学生到商鲲集团旗下院校就读,减免学费1500万元,并安排就业。积极参与北京市对口帮扶的36个县市区的扶贫工作,累计为3200余名贫困学生免除学费、专业技能费640余万元,为13200余名贫困学生减免学费792万元。2018年11月,一次性认购张家口市崇礼区100吨滞销土豆,帮助贫困群众渡过难关。

  创新奖

  王 正

  女,汉族,46岁,民盟盟员。四川省以工代赈办综合处副处长。

  主要事迹

  为较好地推进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进程,王正创新政策执行引导机制,先后推动出台《关于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的通知》《四川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有关政策》《关于进一步细化明确易地扶贫搬迁有关政策的通知》,建立省、市、县、乡分级分类易地扶贫搬迁常态化培训机制,明确了具体政策举措。她推动建立资金使用保障机制,研究出台《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实现了资金管理规范化、使用便捷化、补助标准差异化。她推动建立工作督查通报机制,探索建立标准化自查、制度化通报、动态化稽查等机制。在王正的推动下,截至目前,四川省贫困人口已搬迁入住115.2万人,累计脱贫107万人。

  王安东

  男,汉族,42岁,中共党员。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区扶贫办主任。

  主要事迹

  2016年,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融合”课题试验示范任务落户临淄。王安东以皇城镇为试点,将镇民政办、扶贫办融合成民政扶贫办工作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能和服务效率。探索实施城乡产业、教育、卫生等十个一体化扶贫工程,为临淄城乡一体化扶贫初步蹚出了新路。创新探索“扶贫+养老+助残”模式,将“以工代赈”应用到孝善扶贫领域,为贫困人口提供养老公益岗位,实现了养老不离家、岗位送上门,提升了贫困群众幸福指数。全覆盖实施贫困户“软件八有、硬件八达标”扶贫标准化建设,形成既有普惠性,又有个性化的标准化扶贫体系,推动临淄区高标准实现4300元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走在了全省各县市前列。

  王思泽

  男,汉族,48岁,中共党员。云南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处长。

  主要事迹

  王思泽提出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六清”“六定”建管用模式,推动了脱贫攻坚政策精准落地。提出产业扶贫积分管理模式,强化正向激励,有效破解“政策养懒汉”的难题。提出全面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出“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一个集团帮扶”攻坚模式,强化少数民族扶贫工作。提出“七看”“四帮”后续巩固提升攻坚模式,提高脱贫质量。一项项创新之举,成就了一项项丰硕成果。为云南省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脱贫摘帽,提供了有力支撑。

  乌布力艾散·乌布力喀斯木

  男,维吾尔族,40岁,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和田霸丽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2010年,乌布力艾散·乌布力喀斯木辞去工作,创立“墨玉县霸丽穆农民专业合作社”,而后发展为和田霸丽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值8000万余元,解决就业1500人(其中贫困群众956人)。他依托栏干村,打造集商贸经营、旅游观光、特色养殖等产业为一体的助脱贫产业园,投资500万元创建“扶贫产业一条街”,建设扶贫车间、扶贫摊位,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79个。给予在产业园创业的贫困户每月1200元的补助,带动他们实现脱贫致富。热心社会公益,多次慰问社会福利院、受灾群众和公安武警,资助贫困大学生,受到群众称赞。2016年,公司内部成立党支部,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设立汉语学习小组,成立员工托儿所,主动引导好、服务好员工,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卢 尧

  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巫山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委主任。

  主要事迹

  卢尧提出“闭环”资助法,即在资助过程中做到精准宣传资助政策、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精准兑现资助资金、精准核查比对,实现无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的目标。提出“资助控辍、制度控辍、质量控辍、情感控辍”策略,通过“一生一案、一人一策”,使辖区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49%以上。采取随班就读、集中就读、送教上门相结合方式,实现县域内适龄特殊少儿教育“全覆盖”。敞开职教大门,实行零门槛入学,帮助部分超龄肄业人员完成学业;通过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赋予部分超龄肄业人员生产生活“金钥匙”。根据群众入学需求,科学调整校点布局,将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村校教学点优化为104个,实现无一个适龄儿童因居住偏远影响上学的目标。

  邬平川

  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

  主要事迹

  2015年至今,邬平川连续两任挂职安徽省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扶贫是其分管工作之一。他探索精准扶贫战略,形成“适应四个转变、抓住四个机遇、推进四级精准”的工作思路,建立起考核评估、高位推动、部门联动、规划引领等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使寿县连续三年获评省级脱贫攻坚考核优秀,2018年成功实现脱贫摘帽。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为全县各级党政干部、扶贫专干、扶贫工作队作了10余次培训,撰写了10多篇总结文章。

  刘发英

  女,土家族,49岁,中共党员。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

  主要事迹

  刘发英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她牵头组建“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工作室”,开展网络募资助学。她通过一条网络,凝聚了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94名爱心人士,募集助学善款2117万元,资助武陵山片区和大别山片区贫困学生2.1万人次。她坚持“善款全额资助贫困学生”的理念,创造出“一对一”闭环结对帮扶模式,实行“透明慈善”,化解爱心人士质疑;推出“五步资助和一保护”流程;创新“平台+家庭+企业”资助模式,与教育扶贫政策相衔接,形成错位接力资助格局。她坚持做纯粹的慈善,其网络助学平台成为湖北省教育扶贫的一面旗帜。

  孙建设

  男,汉族,62岁,民盟盟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主要事迹

  孙建设坚守太行山科技扶贫30余年,把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观念带进贫困村,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径。2001年起,他先后走访13个国家和地区,走遍全国9省市苹果主产区,提出了适合中国自然环境、适度规模经营的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新模式。通过十余年的努力,在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云南、贵州7省区建立苹果现代化栽培模式示范园。2017年开始,他牵头在保定市打造“太行创新驿站”。截至目前,共谋划建设3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20多个设在贫困区县,规划建设面积28.3万亩,建成面积8.6万亩,涵盖果品、蔬菜等10大类26个特色农业产业,100多项新科技、新成果在驿站得以转化、应用、推广,科技贡献率达到80%以上,带动7万农户增收。

  李仁兵

  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党委副书记、五星村党支部书记。

  主要事迹

  李仁兵带领五星村创新精准识别方法,按照“农户自测—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入户调查—回访统计—张榜公示—审核确认”的方式,形成了精准识别贫困户动态管理指标体系。2014年初,全村精准识别出134户438名贫困人口。他致力结构调整,借鉴“塘约经验”,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组建“村社一体”营山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种植三膜马铃薯等农作物825亩,年产值500万元。他争取产业扶贫资金25.5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等产业。他带领村“两委”协调资源,建成200立方米大水池3个,安装管网60公里,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目前,五星村全面实现脱贫目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3076元增长到2018年的12557元。

  李幸泽

  男,汉族,34岁,群众。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李幸泽依托公司,围绕马铃薯产业发展,构建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定西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按照股份合作方式,组建甘肃福景堂马铃薯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吸纳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入股,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乡村建设马铃薯储藏库,降低农户运输成本,提供就业岗位。与银行合作,创新连带责任保证担保、马铃薯和库存淀粉质押担保、保证金担保、信誉担保、马铃薯销售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模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购销、代耕代收、土地流转等合同,形成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增强贫困群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几年来,蓝天马铃薯公司带动定西市2.6万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辐射带动兰州、白银、张掖、武威、平凉、临夏等地发展马铃薯产业。

  李海波

  男,汉族,41岁,中共党员。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

  主要事迹

  2016年8月至今,李海波挂职任河北省饶阳县副县长,负责扶贫等工作。他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引领脱贫攻坚。他创新政银合作模式,开发“政银贷”“政银保”“政融保”等金融扶贫产品,设立“金桥贷”转贷资金池,破解“担保难”等问题。创新“10+1+1000”金融扶贫机制,激发社会扶贫动力。创新开发政府增信网上系统,借鉴农业银行信贷网上审批模式,提高金融扶贫效率。创新金融扶贫融资渠道,累计推动16家扶贫企业实现多渠道融资。截至目前,累计帮助80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8年,饶阳县实现脱贫摘帽。

  杨 宁

  男,汉族,55岁,群众。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主要事迹

  杨宁作为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开创养鸡产业扶贫新模式。培育出“农大3号”“农大5号”节粮型蛋鸡,饲料转化率达到1.99:1,比普通蛋鸡节约15%以上饲料,每只鸡增加9.15元的纯收入。2016年以来,在河南、河北、安徽等省贫困地区推广养殖节粮型蛋鸡501.35万只,帮助增收6016.2万元。培育出京红京粉系列的高产蛋鸡,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出的WOD168肉鸡,具有肉质好、生产成本低、成活率高等特点,满足高品质肉鸡的需求,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针对大别山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资源特点、产业特色等,带领团队为各地产业扶贫“开方抓药”,帮助金寨县、霍邱县等贫困县脱贫致富。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保障“金鸡产业扶贫计划”顺利实施,带动5万名贫困人口增收。

  杨曙光

  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委副书记、县长。

  主要事迹

  杨曙光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创新设计“党委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即由政府主导,组织贫困户建立合作社,由国开行河南分行等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合作社统一建设高标准猪舍,企业租赁猪舍养猪,贫困户每年获得稳定收入,并可在养猪场就业。通过杨曙光创新设计的“内乡5+”扶贫模式,带动1.6万贫困户养殖生猪,帮助11680位贫困人口就业,年人均工资性收入2—5万元。支持内乡88个贫困村资产入股龙头企业享受优先股分红,确保每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10万元。2019年5月,内乡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目前,“内乡5+”扶贫模式已被河南、安徽、内蒙古、黑龙江等13省(区)39县复制推广。

  冷菊贞

  女,汉族,46岁,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西林子乡小南河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主要事迹

  2015年12月,冷菊贞驻村后,从发展乡村摄影旅游破题,深挖小南河周边曾是赫哲族聚居地的历史资源,依托北京奕然影视公司在小南河村筹建影视基地,拍摄赫哲族抗战题材电视剧《黑金部落》,提升小南河摄影景点知名度。推出东北婚俗表演、登山赏景等游玩项目,增加农家乐“六大盆”农家美食,帮助群众增加收入。争取扶贫资金350万元,建成暖棚、冷棚和花菇大棚42栋。推出“小南河村”牌辣椒酱,建成年生产能力100万瓶的生产线。目前,小南河村已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销售旅游产品、农产品累计收入400多万元,全村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

  张永安

  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1团4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连队党支部第一书记。

  主要事迹

  2018年2月,张永安主动请缨参加驻连工作。驻连以来,张永安注重传帮带作用,通过谈心谈话、帮带解惑、交友交心等方式,加强连队党的领导。注重在青年骨干中培养发展党员,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他主动担任“草根宣讲员”,让党的扶贫政策和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动员46名贫困人口到纺织企业、保安公司稳定就业,月收入2500-4000元。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培养科技示范户近百户,建设早瓜秋菜示范冷棚6座,建立棉花、红枣示范基地近2000亩,直接受益贫困户57户。2018年底,51团4连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的11%下降到5.6%。

  陈志彪

  男,汉族,57岁,九三学社社员。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主要事迹

  世纪之交,福建省委省政府把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陈志彪积极响应,扎根革命老区20年,坚持水保科研与扶贫相结合。针对宁化县紫色土重度水土流失地植被恢复难问题,创建了侵蚀劣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水土流失地经济林开发种植技术等。在重度水土流失地推广“竹节沟+水保林”模式,采用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草、灌、乔相结合,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75%,土壤侵蚀量减少76%。在经济林流失地推广“隔坡水平梯田+挖鱼鳞坑”治理模式,土壤侵蚀量减少70%,地表径流减少60%,油茶产量提高15%。探索农户循环经济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指导形成“草—牛—蚯蚓—鸡鸭龟鳖—沼气—五大家鱼—果蔬苗木”的循环经济农业生产链条,成为“长汀经验”的重要科技贡献者之一。

  陈启宇

  男,汉族,47岁,民盟盟员。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2017年底,陈启宇率领复星集团启动了“健康暖心—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创造性地提出帮扶全国150万名乡村医生的“五个一”工程。截至2019年4月底,该项目为村医赠送12942份意外和重疾保险,总赔付额超过12亿元;他组织了54场线下培训,培训村医6089人,线上培训平台参训的村医4678人次;完成了296间村智慧卫生室升级改造,捐赠设备、药品等价值600多万元;在25个县发放共计500万元的慢性病签约管理奖励基金;与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合作,通过驻点队员和乡村医生救助大病患者81例;表彰20名“暖心乡村医生”和“暖心乡镇卫生院院长”。该项目已帮扶4083个行政村卫生室,守护10742名乡村医生,惠及近200万户贫困家庭,其中直接受益的贫困人口111.45万人。

  林 杰

  男,汉族,43岁,群众。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2016年,林杰在广西都安县创新发展“贷牛还牛”扶贫产业项目,在发放牛犊给贫困户时,公司与贫困户、第一书记签署“贷牛还牛”三方协议。当贫困户养殖的肉牛达到出栏标准,由嘉豪公司统一回收。同时,聘用300多名贫困群众发展“粮改饲”种植。为牛犊投保,降低贫困户养殖风险。创建广西都安百旺养牛科研繁育基地和大都华牛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以“微生物+”为核心,实施“养殖六化”科技创新模式,采用芯片跟踪管理,为贫困户提供日常技术指导及养殖防病治病服务。成立肉牛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科研中心,培育致富能手200多人。2018年,嘉豪公司按每户一头牛犊向贫困户发放了1.2万多头,带动当地群众“粮改饲”种植10.8万亩。目前,该县养牛产业发展已超过15万头,带动1.76万贫困户脱贫。

  罗新增

  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海南省五指山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

  主要事迹

  罗新增挂职以来,力推全国首例橡胶收入保险落地五指山市,为全市390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畅好乡胶农的3.94万亩天然橡胶提供价格保险,2018年获得橡胶价格保险理赔274.6万元,全市橡胶产量增长约30%,该做法也成为海南省总结推广的试点经验。他深入全市59个行政村调研100余次,积极研究科技扶贫的长效机制,牵头完成《五指山创新型县建设方案(2018—2020)》,促成五指山市成为海南省唯一被列入科技部“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名单”的城市。他牵头制定并实施的五指山市《生态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意见》《知识产权扶贫鼓励办法》和《海南省科技特派员培训学院(五指山)建设方案》,为五指山科技扶贫作出突出贡献。

  金黎平

  女,汉族,57岁,群众。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事迹

  金黎平率领团队从事马铃薯科研工作30多年,常年带领团队奔波在科技扶贫第一线,足迹遍布马铃薯主产县。她协助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意见》,帮助贵州省毕节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等制订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助力产业扶贫,开辟了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相结合的新路子。在科技扶贫过程中,先后培养“西部之光”学者、西藏和新疆特培学员和推广硕士等20多名,为贵州培养了2个“马铃薯博士”。2019年,金黎平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姚建民

  男,汉族,63岁,群众。山西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

  主要事迹

  姚建民长期致力于脱贫攻坚科技创新,总结出长城沿线半干旱地区小雨量降水发生频率大于72%的规律,研发出宽幅渗水地膜和生物降解渗水地膜系列产品,波浪形覆盖免间苗免除草省人工旱作高产技术模式及配套系列铺膜穴播机械,将每亩100立方米的无效降水高效利用,亩产量成倍提高。该套技术被列入山西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6年以来,他带领团队服务于太行山和吕梁山贫困地区40多个县市和500多个乡村,创造了多个旱作谷子高产典型,助力多个贫困县实现了脱贫摘帽和20多万人脱贫。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系列产品和技术推广至陕西、宁夏、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累计推广300余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0.8亿元。他的团队获评国家创新团队,他本人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创新奖、省劳动模范、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称号。

  黄国庆

  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

  主要事迹

  黄国庆从事扶贫开发工作25年,担任扶贫局长18年。他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打造出社区性开发的“皇冠模式”、“协会+农户”的“元潭模式”、股份制开发的“漫沟模式”和景区依托型的“八亩模式”,生态旅游产业带动584户1806名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他提出打造“一个中心、两条战线、五个平台、百家网点”消费扶贫体系,使宁陕县被列为省级电商扶贫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2018年宁陕县完成电子商务综合交易总额1.5亿元,带动2675名贫困人口脱贫。全县累计脱贫4423户14836人,贫困发生率由34.11%下降到9.13%。

  董 高

  男,土家族,45岁,中共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委常委、恩施市人民武装部部长。

  主要事迹

  2007年起,董高连续7年担任军分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帮扶4个深度贫困村脱贫;2014年以来,他带领恩施市人武部又先后承担了3个村的定点帮扶任务。2017年,他再次主动请战,担任恩施市条件最差、距离最远、任务最重的红土乡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在扶贫实践中创新提出了“1个县级人武部牵头3个地方单位组成1个‘131’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1个贫困村;1个民兵干部带领3个民兵组成1个‘131’扶贫小分队,重点攻坚1个贫困户”的“131”扶贫新模式。“131”模式在扶贫任务重的定点帮扶村天落水村试点成功后,向全州推广。两年来,恩施共有15个“131”扶贫工作队、2627个“131”扶贫小分队、1万多民兵奋战在扶贫一线,15个重点贫困村1085户4235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程国华

  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党委书记。

  主要事迹

  程国华走遍全镇19个行政村1145户贫困户,创新提出了情况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部署、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的“一线工作法”,提出“一亩果树脱贫一户”的创新思路,2016年以来,全镇累计发展果树经济林9000亩,带动贫困户518户1578人脱贫,人均增收4000元,成为内蒙古“林果第一镇”。全镇在公路沿线发展设施农业专业村7个,有66户贫困户迁入移民新居,投入设施进行农业经营,实现了住有新居、干有产业、富有进项。他创新提出 “一堂一群一场一训”的“四个一”文化引领扶贫模式,截至2018年底,全镇共组织乡村文化讲堂9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5000余人次,该案例被推荐到国务院扶贫办进行经验交流。截至2018年底,全镇11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986户2752人,13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实现整村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4%。 

  廖杰远

  男,汉族,46岁,九三学社社员。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

  主要事迹

  廖杰远创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现任微医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9年来,他率领团队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扶贫方面积极探索,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宁夏等中西部省份和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省份的贫困山区落地实践,累计为2亿多中西部地区患者提供了全国2800多家医院的网络挂号服务,为数万贫困户签约了家庭医生,让贫困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城市二级甲等医院的健康服务。通过捐助互联网医疗设备、建立远程诊疗系统、开展智慧乡村医生培训、建设智能卫生室等方式,提升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专业能力,服务人口超过3000万,其中贫困人口近百万。他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扶贫方面的努力,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组织创新奖

  组织名称: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

  主要事迹

  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以下简称“新发地”)在全国建设了10个分市场和330万亩的种植基地,大部分在贫困地区。创新形成了“政府、龙头企业、批发市场、销售大户合力抓两头,农民干中间”的新型产销对接模式。组织各地政府、企业、农民到新发地考察,新发地到帮扶县实地考察,相互沟通增强互信。与市场销售方商洽对接,指导农民种植适合当地环境、市场需求量大、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在确定种植农产品品种后,组织相对应的经营大户在当地建设种植示范园、生产基地,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依托新发地市场的流通平台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流通系统。帮助当地农民进行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种植,通过土地入股分红、保底价收购农产品等,提高贫困户收益。举办推介会,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知名度,搭建产销对接桥梁,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

  组织名称: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

  主要事迹

  2018年,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策划实施了“关爱千村患‘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困难妇女”救助项目,目前已完成对655名患“两癌”妇女的救助工作,投入资金655万元。开展“千村老年女性健康救助工程”,针对困难女性群体开展精准帮扶,实施“为单亲困难母亲和千村70周岁以上女性购买意外伤害保险”项目,共出资206万元,为42928人捐赠意外伤害保险。聚焦单亲困难母亲需求,通过构建生活救助送温暖、医疗救助减压力、教育救助谋未来、创业救助促增收、心理救助扶志气、购买保险有保障的“五救助一保障”模式,帮扶单亲困难母亲20余万人次,累计募集资金近5000万元。同时,还开展关心留守儿童、帮助少数民族家庭等活动,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组织名称:河北省邯郸市魏县

  主要事迹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结合,将收入不稳定的已脱贫户和未纳入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户作为防贫重点群体,测定“预警监测线”,将支出超过此线的纳入防贫重点对象。以国家现行贫困标准的1.5倍为限,设置“防贫保障线”,对收入低于此线的,凡符合救助条件的发放保险金。创设“精准防贫保险”,覆盖全县10%左右的低收入重点群体。聚焦致贫返贫因素,通过部门定期监测,将相应群众及时纳入防贫序列,并划分不同区间进行差别化救助补偿。坚持四级联动,实行信息收集、调查核实、评议公示、审批备案、资金发放的“五步工作法”,做到发放程序高效便捷。为杜绝一“保”了之,坚持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安排干部帮扶,因户施策,通过产业扶持、引导就业、兜底分红等方式,提升抗击风险能力。

  组织名称:山西省产业扶贫工作站

  主要事迹

  山西省作为全国光伏扶贫首批试点省份,制定出台7个省级光伏扶贫政策文件,加强全省光伏扶贫总体设计,并制定出台全国首份省级光伏扶贫行业标准。在项目推进中,山西省产业扶贫工作站提前分析预判工作走向,主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解决遇到的招标价格虚高、质量监管不到位、工程进度缓慢、用地难等各种难题。建立光伏扶贫管理平台,对村级(联村)光伏扶贫电站集中管理,形成“管理平台—运维公司—收益对象”三方互为监督、利益联结的光伏扶贫管理架构。研发光伏扶贫收益分配管理系统,做到电费结算、运营费用、分配到村到户资金、收益拨付精准无误。制定考核办法,加强光伏扶贫绩效考评。目前,山西光伏扶贫项目总装机规模262.9万千瓦,其中国定贫困县装机规模占到94.3%,10个深度贫困县占到40%,使光伏扶贫成为贫困村培育发展集体经济、保障深度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路径。

  组织名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

  主要事迹

  科尔沁左翼后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各类主体投入生态建设,采取专业施工、保活造林的模式,使土地沙化退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林草植被迅速恢复,沙地治理项目区内耕地粮食单位产出量大幅提高。积极调整林草种植结构,2014年以来,建成果树和种苗基地4万亩、木本油料和林板一体化基地10万亩,建设蒙中草药材种植采收基地50万亩,种植紫花苜蓿6万亩。实施“全域、四季、旅游+”发展战略,带动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产业增收。在生态治理中,吸纳贫困农牧民务工或直接参与到苗木抚育管理、树木栽植、后续管护等工作,带动贫困农牧民创业增收。在全市率先实行全域全年禁牧政策,建立了农村牧区综合执法大队,聘用410名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为生态护林员,年人均工资1万元。群众将土地交给专业造林队伍保活造林三年后,在按照“树随地走”“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再将林木移交给农牧民。上述举措帮助当地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738元。

  组织名称:辽宁省大连市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对口帮扶处

  主要事迹

  2018年,辽宁省大连市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对口帮扶处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工作模式,确定179个年度重点任务及项目,推动扶贫协作精准落实。建立两地全方位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创建“互联网+”消费扶贫平台、产业扶贫项目融资平台等各类工作平台,促进扶贫协作提质增效。出台鼓励政策,加强宣传和引导,发动8万名市民成为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人士,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捐赠数控机床,创建六盘水市装备制造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打造职教扶贫金牌项目。发动130家企业与六盘水市162个深度贫困村开展村企结对,对六盘水市深度贫困村镇实现全覆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高大连市经合办对口帮扶处干部的认识、能力,加强工作体系建设,提升干部队伍扶贫协作能力。

  组织名称: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 

  主要事迹

  2018年以来,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着眼破解贫困村有资源没产业、有产业没产品、有产品没品牌等问题,由组织三处具体牵头,在全省组织开展了“第一书记代言”活动。省委组织部负责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推动落实,省委宣传部负责整体策划和宣传报道,省商务厅负责对接电商企业、组织开展省内外促销行动,农业农村、扶贫等相关部门提供大力支持。为第一书记精选代言项目、设计代言途径,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创建优质品牌。先后打造了“黄松甸木耳”“长白山下老农夫”“虹伊菇娘”等知名扶贫产品和品牌。组织多家网络媒体采访、宣传报道,推介第一书记代言产品。请第一书记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并组织产品展销会集中展示代言活动成果。择优确定市场化运营团队,打造“线下+线上”销售平台,推动第一书记代言产品多渠道销售。截至目前,全省第一书记代言产品累计销售额突破3.3亿元。

  组织名称: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经济新闻中心 

  主要事迹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经济新闻中心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成立全媒体脱贫攻坚专题团队,采编系列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以“用脚步丈量脱贫路”为题在全国巡讲。启动“中医护佑基层贫困人群”健康扶贫大型公益活动,组织300名中青年中医专家“下基层、走田间、坐炕头”,为10万贫困群众提供义诊。利用媒体资源优势,为贫困村搭建产业热线、交流平台、扶贫信息平台,积极帮助10多个贫困村推介扶贫产品。在扶贫基层一线设立由3名年轻党员组成的“车轮上的党支部”,宣传党的政策,指导贫困村党建工作,在扶贫基层一线树立起一面流动的党旗。截至目前,脱贫攻坚专题团队共记录采访笔记200万字,拍摄图片10多万张、视频1000多个,刊发稿件600多篇,足迹遍布全省28个贫困县近1000个村屯。

  组织名称: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针对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因病、因灾、因学”三大致贫、返贫因素,于2017年10月推出国内首款商业防贫保险。截至2019年7月,已为全国13省2市126个县的4000余万临贫、易贫人群提供防贫托底保障,累计赔付7917人,赔付金额3970万元。“防贫保”坚持“未贫先防”和“扶防结合”的原则,通过政保联办探索建立起“群体参保、基金管理、社会经办、阳光操作”的保险防贫模式,为保险企业发挥主业优势、参与社会管理、节约政府开支、促进相对公平、提升服务效能积累了有益经验,也为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探索了一条路径。

  组织名称: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

  主要事迹

  滨海县是江苏省12个重点帮扶县之一。该县实施“领头雁工程”,对村干部进行经济上奖励,新增投入1.12亿元用于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政治上激励,定向招录39名村支书进入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管理上严厉,全力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组织136名骨干医生结对帮扶355户病困家庭;8个县外商会和县内创业成功人士结对帮扶1015户特困家庭;组织全县1.3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4.2万户低收入农户。建立全民健康体系,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开展免费送药服务。实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健全教育帮扶体系,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五级贯通”式全学段帮扶。“十三五”以来,该县教育共投入资金61亿元,新建学校15所,引进教师2000多名。

  组织名称: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利用电商平台优势,带动消费扶贫。创新推出“脱贫攻坚公益直播盛典”“村播”等活动形式,在直播中助力贫困县销售特色农产品超过1600万元,“村播”项目已覆盖31个省区市的270个县,帮助贫困县产品打响品牌、打开销路。创造特殊岗位,扶助贫困残疾人。2010年开始针对残障人群专门设立网络云客服岗位,累计安排近1万名残疾人在阿里平台上就业。设立扶贫公益保险,提供健康保障。创立的“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为456万人次贫困人口、“加油木兰”项目为50多万名贫困女性提供教育及健康保障。搭建人才培训平台,进行扶志扶智。从2015年至今,“马云乡村教育计划”共服务校长40人、老师400人、师范生100人,开展了5所乡村寄宿制学校和14所乡村少年宫试点。同时,阿里职业教育计划已在20个贫困县落地实施。

  组织名称:安徽省六安市扶贫开发局

  主要事迹

  安徽省六安市扶贫开发局创新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新机制,由扶贫开发局负责指导检查,市发展和改革委、农业部门牵头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市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分别提供支持,群策群力,确保入库项目落地实施。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初审、主管部门审核、领导小组审定、市级备案”的流程,编制、建立扶贫项目库。2018—2020年全市共备案入库项目52165个。在项目选择时逐级申报批复并全程公示。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实际情况,做到有进有出。项目建设落实市县乡村四级监管责任。项目验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验收后严格按制度规定运营管护,确保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在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进行绩效评价。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县区扶贫项目进行抽评,将结果作为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由此形成一套脱贫攻坚项目全周期管理体系,为产业扶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组织名称:福建省宁德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要事迹

  福建省宁德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探索信贷扶贫新模式。以“小额信贷促进会”推介担保贷款模式,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资金池1.4亿元,达到年推介担保10亿元的能力,目前已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推介担保8.2亿元贷款,受贷覆盖率超过50%。创新精准扶贫落实机制,不下指标、不限规模,整合工商、人社、银行、保险、税务、计生、残联、医保、林业、公安等部门的信息,探索建立网底工程大数据平台,精准识别7.2万贫困人口。推动全市1.2万名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挂钩帮扶2.27万户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制定帮扶措施。重点考核增收项目及成效,防止贫困群众“被脱贫”。深入开展“一户一增收”产业扶贫行动,实现90%以上的贫困户都有一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00元。

  组织名称: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

  主要事迹

  江西省石城县按照“四步曲”工作法,大力实施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择政治思想、创业意愿、创业基础、带领能力强的农民作为培育对象,实行“1+11”培训模式,组织他们到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培训1个月,再安排创业导师继续跟踪指导11个月。聘请18名外省企业家和39名石城本地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与培育对象签订“一对一”结对“师带徒”帮扶协议。组建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定期组织座谈交流、观摩学习。在土地、税费、教育、金融、产业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对致富带头人创业给予扶持。推行“扶贫车间+”“旅游景区+”“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产业基地+”“电商企业+”“乡村经纪人+”等模式,要求各带头人签订责任书,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根据带贫益贫考核评估结果,对创业致富带头人给予帮带奖励。共培育1000名左右创业致富带头人,平均每个村六至七人。

  组织名称:山东省菏泽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要事迹

  山东省菏泽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推动扶贫车间转型升级,将扶贫车间作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基地,实现贫困群众就业与能人创业的统一,已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4244名。注重发展电商、光伏等新兴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扶贫资产抵押担保融资发展高效农业,增加贫困家庭财产性收益,全市投入27.9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338个,惠及贫困人口57.28万人次,实现产业扶贫与资产盘活的统一。创新搬迁建设模式,推行搬迁社区与产业园区共建,科学规划适宜产业,实现贫困群众搬迁与致富的统一。通过办博爱学校,建养老周转房,以助老扶幼促乡风文明。谱精神扶贫曲,唱脱贫攻坚歌,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乡风文明与自主脱贫的统一。推动贫困村组织帮扶全覆盖,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组织名称: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 

  主要事迹

  平舆县创新“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构建起“一纵一横四个数据库”健康扶贫体系。“一纵”即构建县、乡、村三级诊疗平台,开发“互联网+健康”扶贫信息系统,网络联通北京、郑州和市县等多家医院,开展远程会诊、康复训练等医疗服务。“一横”即推进县内就诊“一卡通”,实现全县范围内跨职能部门、跨区域、跨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就诊信息共享和一卡通用。“四个数据库”即建立健康扶贫动态管理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医生信息数据库、慢性病人群数据库。创新签约巡诊,平舆县成立由县医、乡医、村医组成的专家和巡诊队伍,实行“1+3” 签约服务,每名贫困户分别签约1名县级专家、乡镇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开展定期巡诊服务。建立巡诊奖补制度,为县乡两级医生巡诊发放交通补贴、会诊奖补。通过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会诊和县乡村三级医生巡诊,使该县因病致贫返贫的3035户7527人实现脱贫。

  组织名称:湖北省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

  湖北省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搬得出、能脱贫”为主旨,发动“产业扶贫+新型城镇化建设”两个引擎,通过城镇化业务与扶贫业务“一门两牌”管理模式和棚户区改造市场化的投融资模式,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易地扶贫搬迁改造统筹进行,实现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将搬迁安置点规划在香菇小镇等产业园中,通过搬迁项目为产业园解决住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园区配套设施等建设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扶贫。通过产业园带动搬迁群众发展产业、就业。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投、管、收”三个全链机制,规范资金拨付流程,严格资金投放审查。建立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台账体系,实时监督资金流向。明确资金还款来源,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统筹交易筹资还款,累计还款75.55亿元。共投放资金423.78亿元,保障66个县1.15万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助力30.24万个家庭87.7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安居梦。

  组织名称: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

  主要事迹

  宜章是罗霄山脉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为确保扶贫小额信贷“贷得到、用得好、收得回、可持续”,实施一系列创新。为确保“贷得到、方便贷”,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站),县里负责宣传、协调和服务,农商银行将贷款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支行,实行“一站式”业务办理。为确保“用得好、有效益”,对每一个用贷主体,明确信贷管户员、产业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电商销售员进行“一对一”服务。为确保“还得起、主动还”,根据用款主体贷款到期时间、生产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等,建立四个预警等级,乡镇和放贷银行按照“五步工作法”(宣传提醒到位、全面排查预警、及时化解风险、合理缓释风险、分类处置逾期),提前采取相应措施。为确保“可持续、稳增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县累计投放贷款4.29亿元,贫困户获贷率达到58.3%。

  组织名称: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

  主要事迹

  广东(佛山)开展对口凉山扶贫协作以来,派出75名同志常驻凉山彝族自治州,探索形成了“一核多极”的工作推进模式。“核”是指驻凉山州府西昌市的工作组本部,“极”是指凉山州11个贫困县的各驻县工作小组。工作组集中办公,专门负责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出台11项内部管理规章,统一部署督导各项工作;工作小组负责结合县情,抓好工作落实。引导凉山向佛山成功输出贫困劳动力6159人,协调广东24家企业在凉山落地投资额逾14亿元,开展“以购代捐”消费扶贫工作,帮助贫困群众销售1.1亿元农特产品,签订4.2亿元农特产品认购协议,带动脱贫797人。在凉山州11个贫困县援建58个安全住房安置点共4243套住房。安排932.4万元援助资金支持援建新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实施“领头雁计划”,培训第一书记139名、致富带头人1238名。动员社会力量扶贫,探索开展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组织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

  主要事迹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创新实施“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走向新生活。该项目扶持覆盖面广,建成自治区级阳光助残扶贫基地116个,基本每个县(市、区)1个,每年帮扶贫困残疾人12000人。帮扶模式新,依托“爱心车间”安排残疾人就业,利用“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发展芒果种植等产业,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村(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基地力量强,全区116个基地,分为集中劳动型基地7个,涵盖一二三产业,就业贫困残疾人年收入均超过2万元;辐射带动型基地74个,主要集中在农业企业;复合型基地35个,为残疾人“量身定制”扶持方式,如安排就业、发放生产物资、传授生产技能等。项目已投入1.81亿元,帮助贫困残疾人9万多人,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共增收3.6亿元以上。

  组织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

  主要事迹

  田东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年底,全县共有贫困村53个、贫困户13276户、农村贫困人口52109人,贫困发生率15.01%。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田东县实施了“五个创新”:一是创新实施“精准宣传为先导、精准识别为基础、精准帮扶为核心、精准监管为保障、精准退出为目标”的五步工作法,确保脱贫质量经得起历史检验。二是创新完善信贷技术和提供政策性保险产品,强化扶贫金融体系建设,约5300户贫困户获贴息贷款2.37亿元。三是聚焦特色产业,调优老产业、布局新产业,有效提升脱贫质量。四是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合力。五是创新绩效考评“一票赞成”制度,激励干部冒尖出彩。三年累计完成减贫10984户44143人,4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2.16%,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组织名称: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社会扶贫处

  主要事迹

  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社会扶贫处作为消费扶贫主要执行部门,统筹协调省供销联社、南海网、省商务厅等相关单位,探索将慈善行为与消费行为相结合,以海南爱心扶贫网为线上平台,以“爱心扶贫大集市”为线下载体,拓宽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激发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提升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2019年上半年全省消费扶贫销售总额达到7011.32万元,受益贫困户数8.24万户次。其中,海南爱心扶贫网线上销售金额978.44万元,网站累计注册人数10.91万人,在售商品数403种;各市县组织各类线下“爱心扶贫大集市”881场次,扶贫产品交易金额3023.58万元。目前,全省已形成人人参与消费扶贫的良好氛围。

  组织名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主要事迹

  石柱地处重庆东部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通过实施县领导定点包干帮扶乡镇(街道)机制,完善三级干部责任清单,构建攻坚责任体系。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组织县内170家企业与85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汇聚帮扶力量。创新开展精神扶贫,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探索建立“扶贫车间”“扶贫农庄”“扶贫超市”“扶贫基地”等新型就业扶贫模式和乡风文明积分管理制度,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探索实行“项目包”制,改善深度贫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发展以民宿旅游、有机食品、中药材等为重点的康养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探索推行土地经营权和劳动力入股、资金入股、代种代管、以房联营等合作方式,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组织名称:“学前学会普通话”凉山试点项目组

  主要事迹

  2018年5月底,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启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开展众筹募集社会资金,聘请专业机构北京华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三好互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组织下,培训指导幼教点辅导员按照浸润式教学理念,创设语言环境,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教授普通话,聚焦“听懂、会说、敢说、会用”目标,让孩子在学前扫清语言障碍。同时,帮助孩子养成讲卫生、懂感恩、爱学习、讲礼貌的好习惯。试点行动是政府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众筹扶贫项目。广东佛山市、中植集团、君康人寿等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提供幼教专业指导,中国电信集团提供网络技术支撑,形成立体化参与的帮扶方式。统筹村委会活动室、空闲校舍或租用民房、新建校舍等设立幼教点,招聘具备一定条件的本地人担任辅导员,总结提炼出民族地区非普通话母语环境下幼儿学习普通话的一整套教学理论、保障体系和方式方法。

  组织名称: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丹寨项目部

  主要事迹

  2014年底,万达集团选择贵州省丹寨县作为帮扶对象,创新“企业包县、整县脱贫”精准扶贫模式,捐款21亿元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和丹寨旅游小镇,设立产业扶贫基金。万达运用现代品牌传播理念和手段,把丹寨旅游小镇打造成网红小镇,把丹寨打造成全国明星县城,为丹寨创造了巨大的品牌价值和无形资产;独创“网上认领一亩茶园,对口扶贫一户茶农”的精准扶贫模式,直接帮助1000多名贫困户实现脱贫;丹寨扶贫产业基金每年发放5000万元,支持6687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万达集团帮扶丹寨4年,带动3.3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6%。2019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丹寨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组织名称: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

  主要事迹

  西盟县在村民小组中成立脱贫工作委员会,把扶贫对象转化为扶贫力量,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有效融合和贫困群众精神与物质“双脱贫”“双摘帽”的新路子。脱贫工作委员会由村“两委”和村民小组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推荐选举产生,隶属村“两委”领导管理。选举的主任及委员每人负责联系10—20户农户。西盟县通过脱贫工作委员会,树立早干早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政策导向,转变群众思想,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发展生产、治理村庄环境等工作。开展“先锋强志”工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脱贫工作委员会委员,把党员(委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教育引导群众自我管理、教育、服务和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组织名称: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

  主要事迹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明确全力服务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完成多项重点工程。建成青藏、川藏两条“电力天路”。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累计投资210亿元,解决和改善了156万人的用电需求和供电质量。投资64亿元实施深度贫困地区专项电网建设。完成205个扶贫易地搬迁供电工程建设,解决了6733户贫困人口用电问题。公司总部在西藏实行“三优三降”优惠政策,促进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和贫困家庭学生就业。通过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为当地提供1812个就业岗位。在实施电力工程中通过吸纳当地民工、使用运输工具、采购砂石等方式增加当地农牧民收入8.6亿元。共派出13批21支工作队1098名队员开展驻村工作。累计投入3.2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50余项,显著地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组织名称:陕西省安康市新民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要事迹

  陕西省安康市属川陕革命老区和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安康市在新民风建设中倡导“诚”,引导贫困户如实反映个人收支状况,客观反映干部帮扶实绩;倡导“孝”,引导群众自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倡导“俭”,遏制“红白”事大操大办之风;倡导“勤”,把摆脱贫困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倡导“和”,妥善化解矛盾。通过“四议两公开”、村民会议表决、人人签字确认等程序,制定群众普遍认同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推动乡村治理。

  组织名称:甘肃省政协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要事迹

  近年来,甘肃省政协帮扶办在西和县统筹整合各个渠道的帮扶力量,探索形成“打通配置、强强联合、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帮扶思路,使帮扶工作由过去的“独奏”变成了“合唱”。组建8个由厅级领导担任队长的专项帮扶小分队,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组织152名机关干部联系帮扶西和县6个贫困村346户贫困户。截至目前,共引进脱贫项目170多个、扶贫资金8亿多元,建成扶贫工厂和车间55家,带动1.6万户贫困户配股分红。2018年,西和县有75个贫困村出列、2.2万人脱贫,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662元,其中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基本达标。

  组织名称: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 

  主要事迹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县创立“包保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县级领导包保乡镇、县直机关单位包保贫困村“双包”责任机制。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在全省贫困村最多的县实现了贫困村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和光伏扶贫项目、发放互助资金等全覆盖。支持中藏药材产业园和青稞龙头加工企业发展,挖掘八瓣莲花传统手工技艺,走乡村旅游扶贫之路,带贫益贫达1.3万人。建立贫困大学生补助机制,完善医疗保障网,创立“励志爱心超市”,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力,设立共管账户管好扶贫资金。紧盯脱贫质量,实施巩固提升工程,建立防贫基金,防止返贫和新致贫。

  组织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 

  主要事迹

  闽宁镇是一个移民搬迁镇,也是闽宁两地对口帮扶的集中缩影、易地搬迁脱贫的成功典范。闽宁镇把握精准要义,不断创新工作亮点。在各村生产小组基础上推进“红色网格”,分类管理党员,整合各类网格资源,实行“红色网格”和生产组网格双重管理。深化“企业+党支部+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局入驻为契机,实行土地流转,将农民变为工人;以土地作价入股,村民与企业共同合作经营酒庄,开创“脱贫致富共同体”新模式。依托资源禀赋,开展政企、校企、村企、军地、军企共建活动,通过党建共建逐步挖掘红色文化。建立农户和企业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统一引种、统一培训、统一销售“三统一”的特色养殖“出户入园”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在全区首创精准扶贫APP,实现扶贫相关信息的及时查阅,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监督管理。

  组织名称: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

  主要事迹

  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援建喀什地区以来,推出“县城企业总部—乡镇小微产业园—村卫星工厂—家庭扶贫车间”四级联动就业模式,带动过万贫困户就业。重点向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商,山东如意等99个项目落地投产。在济南等地设立仓库3万多立方米,设置喀什农产品仓储交易平台,深化“好品喀什山东行”活动,成立“鲁喀特色农副产品供销联盟”,促成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线红枣品种,推动山东国企开展消费扶贫。实施教育援疆工程,57所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定向招生350人,培训教师7082人,设立“山东援疆奖学金”资助贫困大学生4151人。建设4.81万套安居房。实施结核病防治工程,实现四县筛查诊治全覆盖。筹措计划外资金4500万元,帮扶建设45个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示范村。两年间累计安排扶贫援疆资金21.78亿元。

  组织名称: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综合处 

  主要事迹

  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综合处创新帮扶格局,形成了以23个省级组织、15个副省级城市组织和中央12个专委会共50家单位为帮扶主体,覆盖大方县28个乡镇(街道)的帮扶体系。创新帮扶形式,围绕健康、产业、公益、智力、消费扶贫重点发力,实施“贫困人口精准医疗爱心行动”“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同心助医工程”,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对因病致贫返贫人群实施精准医疗帮扶;实施“同心圆博爱家园精准扶贫项目”,支持带头人创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助推深度贫困村整村脱贫。他们积极创新帮扶模式,以监督促帮扶,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切实摸透实情找准问题,及时向地方反馈,共同研讨解决问题方案。获得2017、2018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好”等次。

  组织名称: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调配处(援派干部工作处) 

  主要事迹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调配处积极担当作为,勇于开拓创新,从中央单位和东部省市“调兵遣将”,全力支援脱贫攻坚主战场。创新方式推进中央单位选派干部到定点扶贫县挂职,实现有扶贫任务的中央单位选派挂职干部、592个国定贫困县有挂职干部帮扶“两个全覆盖”。创新载体,开展选派干部到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区挂职工作,扩大选派范围和规模,依托选派到国定贫困县所在地市担任党政班子成员的中央单位司局级干部,统筹整合在县、村两级的中央单位扶贫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创新机制,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挂职干部选派力度,确保每个受帮扶省或地市有1名局级干部担任帮扶工作队领队,每个受帮扶县有1名处级干部挂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东西部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在岗人数达1000多名。

  组织名称: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开发与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要事迹

  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办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从医疗服务供给和贫困人口需求双侧发力,以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主攻方向,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贫困人口托底医疗保障机制,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便民举措,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疾病救治和预防双管齐下,开展大病、慢病分类救治,惠及1400多万贫困患者;重点进行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治,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同步推进,推动健康扶贫工作关口前移。统筹实施产业、就业、消费和健康扶贫等精准措施,助力定点县脱贫攻坚。

  组织名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主要事迹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倡导成立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牵头组织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师生深入扶贫一线,同吃、同住、同劳动,调研形成专著并推广扶贫实践经验。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扎根乡土乡村,在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灵丘县开创“有机旱作助贫模式”,打造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品牌,助力灵丘实现脱贫摘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农人培养机制,面向时代需求设立精准扶贫研究生专项、乡村振兴青年农场主和种业两个“菁英班”,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走出了一条高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路子。 

  组织名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扶贫综合业务部扶贫政策与实验示范处

  主要事迹

  农发行扶贫综合业务部扶贫政策与实验示范处主要负责农发行扶贫政策产品创新等工作。研究制定农发行政策性金融扶贫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创新推出扶贫过桥、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10余项贷款产品,全面对接贫困地区资金需求;创新构建产业扶贫风险补偿基金新模式,政府、银行、企业合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推出28条特惠政策,从信贷政策、资源保障和定向帮扶三方面,切实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倾斜支持;创新提出融资、融智、融商、融情“四融一体”定点扶贫工作体系;积极创建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探索金融财政合力扶贫路径。2015年以来,农发行累计投放扶贫贷款1.75万亿元,贷款余额1.33万亿元,投放额和余额均居同业首位。 

  组织名称: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扶贫办扶贫项目管理处

  主要事迹

  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扶贫办扶贫项目管理处统筹管理中国石化全系统扶贫工作,2018年承担了8个县750个村的扶贫任务,投入帮扶资金2.3亿元,派出扶贫干部1994人,受益群众达38万余人。管理处重点聚焦消费扶贫,创新工作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发挥集团优势,组织100余家直属企业、60余万员工参与消费扶贫,2018年购买扶贫产品968.1万元,帮助销售过亿元。发挥专业优势,以产业扶贫助推消费扶贫,成功打造东乡藜麦、岳西桑枝木耳等扶贫品牌,中国石化西藏水产业“易捷卓玛泉”累计销售18.1亿元,带动就业800余人,纳税近2亿元。延伸扶贫产品产业链,在贫困地区成立销售合作社,建立加工车间20多座。发挥渠道优势,凝聚攻坚合力,主动将全国贫困县扶贫产品纳入公司销售渠道,引入42家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帮扶县的一千余种扶贫产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帮助销售,全年组织扶贫产品展销会15场,推介扶贫产品300余种。 

  组织名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民武装部

  主要事迹

  杭锦旗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库布齐沙漠横贯东西。20世纪90年代,杭锦旗沙化、半沙化面积达59.3%,气候十分恶劣,贫困人口超过7万人,是“三年两灾”的国家级贫困县(旗)。杭锦旗人民武装部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内蒙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规划,坚持扶贫先治沙,带领干部职工和广大民兵25年如一日,累计种植林草2200余万株,造林7.4万余亩,形成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固沙林带,植被覆盖率达90%。2014年以来,利用生态建设成果,义务植树2700余亩、管护林地近万亩,促使周边农牧民增收80余万元。无偿提供草木资源2000余吨,使贫困农牧民增收40余万元。新建生态扶贫“民兵林”和甘草种植示范区各1个,为全旗“民兵林”建设和甘草种植提供了示范。结对帮扶阿斯尔嘎查,每年投入近20万元用于支部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带动1300余人实现脱贫。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