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永良与他的240位“亲人”

发布时间:2010-02-27 09:28 | 来源:河北文明网 2010-01-13 09:10:00 | 查看:1898次

   26年前,时任卢龙镇农机站站长的瓮永良和镇敬老院的20多位孤寡老人“结了亲”,从此,老人们心灵上不再孤单,生活上又多了一个依靠。如今,他的“亲人”增加到240多人。

   26年风雨沧桑,风华正茂的他已经两鬓斑白,花在老人身上的钱已超过了10万元,唯一不变的是那份执著的“不了情”。

  瓮永良还是个责任感强、无私敬业的企业家,他先后获得了70多项县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30多项。2009年,他被中国文明网评为“我身边的好人”,并在秦皇岛市第二届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敬老爱亲”道德模范。谈起今后的打算,花甲之年的瓮永良用最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如果自己干不动了,要把这一爱心接力棒传给新的公司领导和自己的儿女们,让爱心继续传递。

  敬老院遇难 热情伸手相助

  1984年,风华正茂的瓮永良任卢龙县卢龙镇农机站站长。当时的镇敬老院就在农机站对面。开春的一天,敬老院的杨院长满脸愁容地找到瓮永良诉说苦衷:“各村只顾把孤寡老人送到敬老院,可生活费却交不上来,现在正是换季的时候,可20多位老人的换季衣服还没着落呢,你说可咋办啊?”话语中流露出太多的无奈。热心仁厚的瓮永良心里很不是滋味,连忙安慰说:“别急,我想想办法。”

  瓮永良不是那种说大话、空许愿的人。送走了杨院长,他马上找到镇内的酒厂和建筑公司两家企业负责人,商量如何帮帮老人们。3个人一合计,决定共同出资帮敬老院渡过难关。瓮永良拿出1500元,两家企业各出500元,3个人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问寒问暖,坐下来和他们拉家常,并嘱咐院长赶紧给老人们添置衣服和生活必需品。

  一次难忘的见面,对瓮永良的触动很大,见到他们时,老人们那渴求、兴奋的眼神始终挥之不去,也让他产生了长期资助孤寡老人的想法。打那以后,他把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并为自己立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必须给老人们送去米、面、肉等,让老人们改善生活,使其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另外,细心的他还把老人的生日都记了下来,在老人们生日前或当日,他总要带上礼物去看望,送上最真诚的祝福。

  执著坚守承诺 26年关怀备至

  光阴荏苒,26年的时光匆匆地流逝。这期间敬老院经历了4次搬迁,院长换了4任,并于2006年9月搬迁到新落成的县特困人口集中供养中心。不少得到过瓮永良资助的老人离开了人世,又有许多新面孔加入到这一特殊群体中来,同样感受着瓮永良的关爱和温暖。

  26年风雨沧桑,瓮永良从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成了两鬓斑白的花甲老人,他和老人们的亲情却愈发浓厚,难以割舍。原卢龙镇敬老院院长张作成深有感触:“我从1996年开始当卢龙镇敬老院院长,瓮永良给老人们买彩电、洗衣机,焊坐便器,过年的时候还给每个老人100元钱,还给敬老院送来秧歌,买来烟花爆竹,老人们感觉他比亲人还亲!”

  老人们业余生活单调,翁永良出资5000多元为老人们添置了34英寸的大彩电,给老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看到老人洗衣服不便,他花800元为老人们购置了一台双缸洗衣机;老人们年事已高,蹲厕所很吃力,他先后两次为老人们焊了坐便器;镇里要为敬老院迁址盖新房,他毫不犹豫地掏了7000元,缓解了资金紧缺的难题;老人们搬到供养中心那天,他带上4000元去看望,并给老人们送上零花钱。从此,他的“亲人”更多了,240多位老人都成了资助对象。

  2003年,瓮永良自己创办了永丰汽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工作更加忙碌了,但他仍然坚守者自己的承诺,一有空闲就去看望他们。闫纪老人曾经给老翁的公司当过门卫,后来因为年岁大,住进了敬老院。翁永良经常给他送上钱物。老人80大寿的时候,老翁带着公司的管理人员,买了蛋糕,送上礼物,为老人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田宗周老汉40多岁就进了敬老院,如今已年近七旬,还常年患有糖尿病,翁永良与他的感情胜似亲兄弟,每次去给他带上些常用药或钱物,叮嘱他保重身体。提起瓮永良,72岁的田宗周老汉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他对我们这些没儿没女的比亲人还亲,一年的好几个节日,再忙也抽空来看我们,我们真有福!”

  敬老院里的老人大多无儿无女,都把翁永良当成自己至亲的人。胡道仲单身一人,重病期间,嘴里不住地念叨着翁永良。翁永良知道后,连忙放下厂里的事情,驱车赶到敬老院,为他送上临终关怀。弥留之际的老人握着翁永良的手,老泪纵横……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