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家训在这个大家庭中四代传承(组图)

发布时间:2019-07-25 09:15 | 来源:辽宁日报 2019年07月25日 08版 | 查看:2033次

部分家庭成员在家训前合影。(采访对象提供)

1950年,于成章一家四人赴朝参战(左起分别为:于成章、于恩惠、李成章、陈佐清)。(采访对象提供)

本报记者 丛焕宇

核心提示

在山城本溪,有这样一个大家庭,老家长于成章几十年前将“公而忘私,甘于奉献”定为家规。长子于恩惠严格恪守,更将其定为后世子孙必须遵守的家训,要求每个小家庭必须上墙入心。外孙孙晋秉承这一家训,从一名普通民警成长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第四代后人孙奕冰耳濡目染大家庭的荣光,今年高考报名时毅然选择警校,立志做一名“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人民警察。

7月20日,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本溪考生孙奕冰如愿被警校录取,父亲孙晋得到消息后,电话告诉奕冰母亲胡永莉晚上一起去大舅家。相濡以沫20年,胡永莉最懂丈夫的心,自打嫁入孙家以来,每当大家族中哪个孩子到了人生的关键节点,“去大舅家”便成了这个小家庭的惯例。

晚上下班后,孙晋接上妻子儿子,赶往位于平山区的一处老旧楼房。孙晋的表哥于利忠早早守候在3楼的缓步台处迎接,“孙晋,快进屋,你爸妈早都赶过来了。”50平方米的房间里,正中的床铺上端坐着大家族中最年长的老人、孙晋90岁高龄的大舅妈高雅铭,孙晋的父母、表哥、表嫂、表姐、表姐夫等十几口人按辈分和长幼次序各自坐好。今天是孙奕冰金榜题名的吉日,大家庭借此张罗一次家庭聚会。不过,与一般的家庭聚会不同的是,这个大家庭的聚会不是举杯庆贺,而是按家族传下来的规矩,组织一次严肃而隆重的家风家训传承活动。

制定家规的是大家庭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于成章,一位日伪时期加入地下党组织、积极抗日并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革命。他用自己的革命经历作教材,教育儿女要公而忘私,甘于奉献,并将此作为后世子孙必须遵守的家训。

孙晋的母亲于恩华是于成章的小女儿,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大家庭的规矩充满敬畏。自从和孙晋的父亲孙荣忠结婚后,一直和于成章老两口生活在一起,50多年来严格恪守家训,不打一丝折扣,并传给儿子孙晋,如今又传给了大家庭中第四代后人孙奕冰。

孙晋告诉记者,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的家教近乎严苛,直到他为人父后,才真正读懂父母的苦心。所以,他希望借此方式教育儿子永不忘本。

孙晋的想法,得到母亲的支持。75岁的于恩华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深谙言传身教之道,所以她希望多讲讲大家庭的故事,让刚刚成年的孙子把“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家训传下去。

一家四人赴朝参战

在于恩华儿时的记忆中,父亲于成章供职于日军侵占下的本溪湖铁路。因长期目睹日寇烧杀抢掠的种种暴行,担任工段小队长的于成章发誓不为日伪卖命。他经常以各种理由组织工友消极怠工,并趁敌人放松警惕时,将紧缺物资偷偷运出来,交给地方组织或发放给缺衣少食的老百姓。“抗日战争胜利后听父亲说,他不仅从日本人的严密管制下运出过大米,还为抗日队伍偷运过药品及很多重要物资。那时我不知道父亲早已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恩华说。

解放战争期间,于成章继续留在铁路工作。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于成章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赴朝铁道工程总队,并动员大女婿李成章、二女婿陈佐清一同报名。那时,他还不知道他的大儿子于恩惠已随部队赴朝作战。临行前,于成章对妻子温雅娟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记挂我们,你和家乡父老多做军鞋就是对抗美援朝最大的贡献。”温雅娟含泪点头,目送亲人登上赴朝参战的列车。

在朝鲜的每一天,于成章和两个女婿都面临着死亡的考验。铁路线是志愿军补给的生命线,敌人的飞机不停地在空中盘旋、投弹。每次重磅炸弹投下后,地面上都会被炸出十来米深的大坑,有很多队友被炸弹炸死或被埋在深坑中。一次,一枚炸弹落在于成章眼前,但幸运的是,炸弹扎在松软的泥土中没有爆炸,于成章算是捡了一条命。

1951年初的一天,于恩华远远看见一个腰挎盒子枪的志愿军军官走进自己家,他身后还跟着一名警卫员。等她跑回家,眼前的一幕顿时把她惊呆了——那个志愿军军官跪在地上,母亲温雅娟正抱着他放声大哭。那时候她才知道,自己还有个哥哥,就是那个跪在母亲脚下痛哭的志愿军军官。

家训上墙铭记于心

于恩华回忆,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哥哥作为军人,每天都要真刀真枪地与敌人作战,时刻面临生死考验。后来她才知道,哥哥从朝鲜战场回来前,母亲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知道他的死活。哥哥后来告诉家人,在参军离开家乡的那段日子里,他作为先锋连的战士,在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战斗最惨烈时,一个连仅剩下六七个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接受任务,赴湘西剿匪。那里山远地偏,通信不便,因此与家里断了音信。

“我岳父岳母去世后,于恩惠是家庭中最有影响力的长者。他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到了晚年,更是要求大家庭中的每个小家庭将家训上墙,让后世子孙铭记于心,身体力行,做一个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人。”孙荣忠说。

于利忠说,父亲平时沉默寡言,很少谈及战争往事,只有一次例外。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一家人正在看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当看到解放军战士被土匪残忍杀害时,父亲突然老泪纵横。在于利忠的再三追问下,于恩惠才道出实情,“你可知道,爸爸当年正是在乌龙山那里剿匪啊。电视剧里的事我们天天亲身经历,记不清有多少战友牺牲在土匪的刀枪下,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只有多为国家、为人民做奉献,才对得起那些逝去的英灵啊。”

于恩惠的二女儿于利爱清楚记得,父亲全身上下有大大小小18处伤疤,都是战争期间枪炮留下的痕迹。

家族中的“外来户”

在于家这个大家族中,孙晋的父亲孙荣忠自言是唯一的“外来户”。虽是79岁的老人,但因性格开朗,风趣幽默,他和儿孙都成了能推心置腹交谈的朋友。孙晋说:“我父亲虽是于家女婿,却是于家家训的推动者。”

孙荣忠回忆,“50多年前,我在营口大石桥一个村小学当老师。一天,一位同事见到我,要给我介绍个女朋友。没等我细问,这位同事就一顿猛夸女方。长相什么样啥的,我记不住他是咋说的了,可关于家庭出身这项的介绍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女方爸爸是老革命,妈妈是有名的支前模范,长兄和俩姐夫都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那年月恋爱结婚讲究政治出身,我一听就立马同意了。可介绍人又告诉我说,女方家是本溪市的,工作地点在朝阳市。我说长相我不挑,离得远我也不怕,单凭这样的家庭,女孩子就错不了。”

孙荣忠说:“第一次见面,我心里就认定了,她就是我要一生相守的人。”

“那个女孩就是于恩华。她年轻那会儿,温文尔雅,漂漂亮亮,是个大美人。不过我是先爱上美德再爱上美人的。”孙荣忠板不住幽默风趣的性格,笑得像个孩子。

谈婚论嫁时,为了不两地分居,孙荣忠毫不犹豫地选择追随爱人。他带着母亲从大石桥来到本溪,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直至退休。几十年间,他和于家老老少少始终生活在一起,亲身感受并受益于这个大家庭里良好的家风。

从反扒能手到公安英模

“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家训传到孙晋这一代,越发展现出可贵的精神力量。因从小就受益于祖辈父辈的教诲,孙晋立志当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1997年警校毕业后,孙晋被分配到本溪市平山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反扒中队工作。从那时起,他每天天蒙蒙亮就出门,晚上披星戴月才回家,短短一年时间,便掌握了一套特殊的抓贼本领。后来,他又自建了“反扒档案资料库”,自创了制服老扒手招法,丰富并创新了跟踪、乔装、识别、抓捕、审讯等方法。

2008年,在孙晋的提议下,本溪市公安局组建了“101反扒大队”,负责全市范围内的街面侵财案件、拎包扒窃案件的侦破,同时负责缉毒工作。孙晋作为负责人,手把手教干警反扒技能,先后培养了48名优秀的反扒能手。“101反扒大队”多次被调往省内异地执行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两次、集体三等功五次,被授予辽宁省爱民模范单位、本溪团市委“青年文明号”、本溪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孙晋本人从1998年至2019年,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并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2017年,孙晋被任命为本溪市公安局桥北分局政委。面对诸多荣誉,孙晋说,“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教诲,是我一辈子的良训,它督促我加倍努力工作,不辜负前辈的期望。

补记

榜样

于恩惠身为于成章、温雅娟的长子,是三个妹妹一个弟弟的榜样。在整个大家庭中,他尽管话最少,但却最有影响力,特别是其父母去世后,家中大事小情,基本由他拿主意。

1964年,于恩惠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本溪市饮食服务公司做党委书记。在物资紧缺并需要凭票供应的年月,只要于恩惠稍稍动用权力,便可轻松保证一家人吃喝不愁。但于恩惠从来没有为家人谋过一点私利。于恩华至今还记得,因为家里人多,常出现吃喝断顿的时候,只能到街坊邻居家去倒短。

非但如此,于恩惠还把按级别应享有的待遇一再让给他人。孙荣忠说:“我岳父和大舅哥,都是有军功、有资历的人,按有关规定,他们都能分到面积大、条件好的房子,但他俩背着家人,把机会让给了别人。那时候家里人多, 老少三代四家12口人,挤在面积不到40平方米的老旧小房里。一打开屋门,就是一排大通铺,冬天还勉强对付,一到夏天,屋里热得像蒸笼,睡着都能热醒。”

孙晋小时候总是问姥爷和大舅:“你们都是大官,比你们级别低得多的人家里都有大房子,咱家这么多人,咋不能有个大房子呢?”每当这时,大舅总是教育他,不要和别人攀比生活条件,要比就比谁为国为民奉献多、贡献大。

于成章是老革命,于恩惠是地师级干部,都有资格坐轿车,家里配电话。但家人从来没见过他俩坐轿车,家里也根本没装电话。孙晋小时候纳闷,曾偷偷问过爸爸妈妈为什么,爸爸妈妈告诉他,大房子、小轿车和电话都被姥爷舅舅拒绝了。这叫公而忘私,是优秀品质,应该学习。

还有一件事,让一家人深受触动,至今难忘。在于恩惠临终之前,儿子于利忠去医院陪护。当时于恩惠手术后刚刚脱离危险,正在输氧气,只见他一把扯下氧气面罩,用微弱的声音问于利忠:“你借我们单位的订书器还了吗?”

虽然于恩惠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他的言传身教,叮咛教诲,让家人尤其是晚辈时刻不敢忘记。

如今,大家庭的长者是高雅铭,已90岁高龄。她耳不聋,眼不花,经常张罗大家庭的成员聚聚。每次聚会,话题总是离不开“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主题。晚辈人心里都明白,这是老人家在履行于恩惠的临终嘱托,让大家庭把家训传承下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