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选调生调查(4图)

发布时间:2019-07-07 23:41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6-05-04 | 查看:2105次

“仅是培养精英,并不足以称为伟大”

——清华大学选调生调查

选调生王义鹏(右一)在村民家走访。(资料图片)

2016年,已有20个省(市、区)到清华大学招录定向选调生。 (资料图片)

  每天早上,王义鹏7点准时起床。从住所出发,开始跑步,跨过大桥,到达海螺沟景区。

  沿途有奔流而下的冰川河,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有极远处群山之巅上皑皑白雪折射的暖阳,还有东方望不到边的漫天早霞。

  40分钟后,王义鹏已是大汗淋漓。

  2015年,王义鹏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通过考试,获得了四川省选调生资格,前往甘孜藏族自治州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参与工作。

  甘孜坐落于康藏高原东南部,占据四川省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上世纪曾因一首《康定情歌》名扬海内外。康定就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州府。

  目前,王义鹏正在忙着将海螺沟申报成国家5A级景区。如果成功,这将是甘孜的第一个5A级景区。他说:“这件事很有挑战,很能激发我想去实现它的欲望。”

  截至今年3月,清华已有近1000名毕业生到基层公共部门工作。其中2013年人数最多,达到210人。而今年,人数有望突破200人。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曾将选调生这样描述:“这些选调生未来要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骨干力量。他们以后或许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或许像苏东坡、王安石一样创造了为官为政的传世思想;或许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基层,从容地生活。”

  “选择选调生就是想要去观察社会”

  “选调生”是各省、市、自治区从高等院校选调的品学兼优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的简称。这些毕业生将以公务员的身份直接进入地方基层党政部门工作。

  “我的理解是,选调生就是从高校引进人才进入基层,培养他们成为党政领导的后备力量。”王义鹏进一步解释说。

  2009年,重庆市与清华大学开创定向选调工作,当年清华大学向重庆输送了37名毕业生作为选调生到重庆基层党政部门工作。这是清华大学与省市建立全面战略合作的第一批定向选调生。截至2016年3月,已有广西、四川、贵州、甘肃、重庆、新疆和河北等24个省(区、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清华大学开展定向选调合作。

  “本科毕业时,我对自己未来的方向并不是很清楚,选择选调生就是想要去观察社会。”贾少凡是清华与重庆市市建立全面战略合作的第一批定向选调生。2009年本科毕业于软件学院的他来自山西朔州。大学毕业前,他从来没有去过长江以南,对重庆更没什么接触与了解

  成为一名选调生,不仅可以接触基层社会、锻炼才干并实现抱负,同时也可以享受政策福利,更易在基层获得升迁机会。

  在职务的安排上,选调生可享受的是:原则上本科毕业生定科员,硕士毕业生定副科,博士毕业生定正科。不过,在各地针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名校的选调生公告中,职务通常都要高于这一标准。

  以宁夏的政策为例,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满两年,经考核合格的,博士安排副县(处)级领导职务,硕士安排正科级领导职务。而表现突出的,还可以破格提拔。

  1989年出生的焦三牛,曾因“火箭式升迁”获得广泛关注,《焦点访谈》和《人民日报》还就此事进行了报道。2011年7月,焦三牛成为甘肃武威的定向选调生,同年12月参加“武威市人才引进计划”,通过考试后被任命为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年仅22岁进入副县级岗位。目前,他正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读MPA(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对于选调生的选拔,不同省市有不同规定,越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市、县、乡,人才引进的愿望就越是强烈,相对应的条件会放宽,待遇也会更加优厚。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如江苏省就要求应聘者本科阶段获得过院系级及以上奖励,并担任过班委及以上职务。

  有些省市则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制定选调生的选拔要求。以新能源、生态化工、旅游业为产业特色的陵县就在《2014年山东省陵县面向清华大学选聘优秀毕业生的公告》中表示,优先招聘研修经济类、管理类、金融类与环保类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心怀理想还需认清自我”

  “最初报名选调生是因为未来想要从政,这算是受到小时候生活的影响。我老家在农村,镇上卫生极差,修条路好几年都修不好。”今年即将毕业的法学硕士李睿(化名)在谈到自己想要成为选调生的初衷时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缺人才,我能给那些地方带去一些新的想法。”

  然而,参加过多次选调生座谈会后,李睿最后还是选择放弃成为一名选调生。

  “虽然回老家后,每月几千元的工资也可以生活得也很舒服,比在北京拿高薪更惬意。但我还是想留在北京,我喜欢北京这种热闹的生活,也希望在这边成家立业。”李睿说,“当我们在求学的时候,离开家乡,来到北京,来到最高学府,你可能会觉得离家远也没什么。但是,当我们面临毕业,又不能回到家乡为父母尽孝的时候自然会纠结。”

  老家在安徽的王义鹏是家中的独生子。在面对毕业选择时,他同样经历过纠结:回安徽工作意味着每周都会有回家和亲人相聚的机会,而选择甘孜,则意味着选择放弃了回乡机会。

  一边是未知的工作环境,有好奇,有期待;一边是已知的安逸状态,一眼就看得透的生活。

  王义鹏说:“这时,解决的方案不是努力去想这份事业有多么崇高、多么伟大,而是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我的能力、家庭条件,适不适合做这份工作。心怀理想还需认清自我,而非冲动地选择。”

  2012年赴甘肃的定向选调生卫松是软件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他带着女友一起来到甘肃武威。刚到任,他们就在武威领了证。

  “我们2012年年底回老家结的婚。工作才半年,也没有什么积蓄。再加上前些年父亲还出过一次车祸,家里经济很困难。当时是借钱办婚礼的。”卫松回忆说。

  卫松来自湖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他的家人眼中,农村家庭里的孩子能出来上大学很不容易。读完硕士之后,应该可以找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卫松背负了家人的不理解。因为对家庭的贡献不多,卫松自己也有些愧疚:“在基层工作收入不高,现在工作快4年了,每月拿到手也就3200元,还是在涨了工资之后。”

  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卫松却从未后悔自己做出的选择:“我选这条路虽然艰难,但自己内心还是高兴的。”

  有的时候,未知带来的是强烈的对撞与新鲜感,有的时候,则是始料未及的失落与无奈。对王义鹏、卫松来说,生活是时时刻刻的撞怀,或许有困难、有挫折、有不知所措,但更多的却是亲身参与改变所带来的兴奋感。然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迷茫却仍在继续,选调生的生活也许就是年年岁岁的枯燥与无奈。

  “我第一个月的工资就只有1496元,现在也就3000多元。而重庆除了房子之外,物价都跟北京差不多。还能怎么办?啃老呗!”在重庆工作7年的贾少凡开玩笑地说。

  在贾少凡与其他36位清华选调生奔赴重庆前,曾被告知会给他们提供房子,提供住宿。但工作迄今,贾少凡依旧在山城身无定居。

  不过,骨感的现实——经济条件、物质生活、家庭组成、工作中的困难并没有熄灭清华人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的热情。

  根据《清华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5届毕业生共7035人,其中近150人赴基层公共部门工作。

  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不能只靠一腔孤勇,更需要经过扎实的实地考察与深思熟虑。

  “有些同学想去基层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些同学想要到国外去或者留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从性质上来说,他们是一样的:都是希望能够让自己活在理想的生活中。但是,清华大学学生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硕士毕业生王佳明说,“我相信,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愿意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同学,才成就了清华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骄傲。”

  “能把一个村建设好,也是一种成功”

  王佳明的家乡是北川。2008年,他从垮塌的教学楼里仓皇走出,来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学习。从踏入清华校门的那一刻起,王佳明就告诉自己,毕业后一定要回到四川,一定要用自己的所学建设家乡。

  一晃8年过去了,王佳明初心不改。

  “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够把在清华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家乡的建设上,哪怕改变一个小的地方,哪怕仅仅改变身边的几个人。我所学的专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村’很接近,我觉得自己的专业在基层也很有用武之地!哪怕是在乡镇工作,能把一个乡、一个村建设好,也是一种成功!”

  选择成为选调生的学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回到家乡,反哺桑梓;另一类是到西部地区去,服务于国家的建设。在参加基层工作的这些人的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情怀”,这是支撑他们走上选调生之路最重要的初心。

  2010年毕业于经管学院的任霄泽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他的工作单位在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

  由于早产和高原缺氧,任霄泽女儿出生6个月后,被医生诊断为脑瘫,即便是做康复治疗,也要一直做到18岁。听到这个消息后,任霄泽在妻子面前失声痛哭。

  “一方面是因为早产,孩子身体还没发育好;另一方面,医生说可能也跟我的妻子在怀孕早期去高原有关,西藏缺氧。她来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已经有了孩子。”任霄泽说。

  2007年8月,任霄泽从经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以专业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成为了清华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那年冬天,藏族学生洛松次仁哭着跑进老师办公室找到班主任任霄泽,坚定地表示“要退学”,理由是母亲得了心脏病,他要回家照顾母亲。藏族学生的经历给了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任霄泽非常大的触动:“我深切体会到西部艰苦地区的落后面貌急需改变,几乎就在瞬间,我决心一定要在这一年的支教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我的学生一点帮助。”

  一年的支教经历,让任霄泽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藏族人的淳朴善良,也让他亲眼见证当地的落后与贫穷。在离开西藏时,看着胸前挂满的哈达,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回来!

  临近毕业时,同学们都忙着出国留学或与大型国企、外企签订就业协议,任霄泽同样也有去大型国企工作的机会。“但是,丰厚的福利待遇、优越的物质条件,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想继续回到西藏,我想念那些可爱的藏族娃娃。”2014年,参加工作四年的任霄泽面对媒体的采访时说。

  “想让更多的人也过上更好的生活”

  史宗恺认为,任霄泽是个很闷的孩子,他从不主动跟学校说自己的困难。

  “还是有一次我主动问他,才得知在他女儿在康复中有些麻烦。后来,学校帮他联系了昌平的医院,给孩子做康复治疗。他妻子现在也辞职了,以全身心地照顾孩子。”

  作为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史宗恺一直在推动选调生政策的落实,鼓励清华学生到基层去了解中国的现实社会。他用清华大学学生择业时是否按照一个原则——不仅仅考虑自己一个人可以活得更好,而是想让更多的人也过上更好的生活——来衡量学校的教育是否成功。

  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博士研究生赵云龙自己复习,参加了四川省的公务员考试。作为四川省“人才引进”的他,在到任后的第二年才有了第一届选调生的相关政策。如今,他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工作。

  让他最终下定决心坚持到基层去的,是来自史宗恺讲述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毕业30年后的返校聚会上,某班级学生发现一位同学自从毕业后,从未回过母校看看。同班同学于是开始到处找寻这个人的目前发展情况。最后发现,原来他是在边疆从事国防科技工作。

  同学们问他为什么不回来看老师,一开始他还是支支吾吾地不说话,最后他只好解释说自己不便回北京。

  大家就问他原因,他说:“我坐火车去,往返最少半个月,我的岗位离不开我。坐飞机去,我的工资又不允许。于是,一拖就是30年。”

  赵云龙用8个字概括这种精神:“只谈耕耘,莫谈收获。”

  “这就是清华人所共有的特质!”3月20日,史宗恺到福建省三明市看望了当地的12位基层清华人,他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强烈的家国情怀。

  有一篇名为《在清华大学就读9-10年是怎样一种体验》的微信推送文章,曾经刷爆朋友圈。其中的一段话,令不少同学心中震动:“有时候感觉被清华宠坏了,这个学校总是在无条件地为你创造各种可能和机会去获得更好的发展。可得到的越多,越不想失去,反而越不勇敢了,可能会走向一种高端的平庸。但依然有那么一群人,甘愿放下很多既得的东西重新开始,或者把自己摔打出去。很佩服他们!虽然自己不是理想主义者,但为身边有这样一群人而感到骄傲。”

  “所有的文明都必须有一批最优秀的青年参与其中进行推动。我之所以说清华是一所伟大的学校,正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心怀意志: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如果仅是培养精英,那么并不足以称为‘伟大’。我们的学生是有理想主义情结的人,虽然沿着这条理想轨迹往前走,但他们并不是悲情人物。我期望看到他们在基层也要懂得享受生活。”史宗恺说。

  这个时代是一个注重个人特质与自身幸福的时代,但总有一些人不满足于此,他们有着天地一样宽阔的胸襟与抱负,虽然在自己的命运中起起伏伏,却从不因理想之高远,而屈从于现实之卑微。

  王佳明在一次采访中说:“一路走来,我一直坚信这世界还存在许多朴素的感情和简单的感动,总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的心灵深深一击,也是安顿自己的灵魂。”

  史宗恺对这些有着理想主义情结的选调生提出了期待:“选调生,是一类有方向性意义的就业选择。这个意义不仅是清华大学学生的就业指导,更是中国青年的。清华大学学生的就业选择,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青年的未来发展方向。”(《清华大学清新时报》记者 左烜晅)

  《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4日第4版

  

  采访手记:有情怀的选调生是幸福的

  有些人会觉得他们傻,不懂得珍惜已经到手的资源,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北上广高薪工作唾手可得,奋斗几年后就会有安稳的生活,何必非要跑到一无所知的基层去经受锤炼、经历风雨。但所谓选择,其实,不过就是遵从自己本心的判断和直觉罢了。所有选择,都有得有失,目之所及的得,未必就是真正的得到;眼前一时的失去,也许换来的就是长期的回报。至少我所见到的选调生,在基层,都是幸福的。【详细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