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温甫成:无私助学三十余年(图)

发布时间:2010-02-25 07:1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12-02 | 查看:1208次

  在荆楚大地,在素有“渔米之乡”美誉的汉川市,有一个人的故事广为流传:他30多年如一日倾囊资助莘莘学子,捐助助学款20多万元,使受助对象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成人成材。他30多年从未熬过一顿汤,吃过一餐肉,他也没有请过兄弟姐妹、侄儿侄女到家吃过一次饭。他至今未成婚、了然一人住在一间30余米低矮潮湿的公用平房里,唯一的厨具是一个简易蜂窝煤炉,唯一称得上财富的是一部电话机;他没有孩子,可每年大年初一却有许多孩子从全国各地来为“生父”拜年。他,就是汉川市邮政局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职工——温甫成!

  无私助学三十余年

  温甫成姊妹13人,仅靠在汉川市马口邮电局工作的父亲养家糊口。1974年,18岁温甫成和许多知青一样下放到汉川市湾潭乡中湾村劳动。湾潭村经济条件较差,很多孩子上不起学,联想到自己因生活窘迫未能完成的学业,温甫成于是有了一个信念: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1977年,村里一位叫刘友生的孩子兄弟姐妹6人,父母以种田为生,度日艰难,刘友生高中只读了一年就被迫退学,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温甫成从学校老师那里了解到刘友生基础扎实,品学兼优,是可塑之材。他赶紧到分水邮电局发了一份电报给刘友生告之“有事速回”。刘友生回来后,温甫成带着他去学校,拿出身上所有的钱要他读书。刘友生不负所望,考上了大学。温甫成十分欣慰,第一个资助对象的成功,使他感到这种工作的特殊意义。他萌生出这样一个念头:“一定要在捐资助学这条路上走下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1988年,温甫成为汉川二中离家较远的十余名贫困学生提供食宿,其中有一个叫聂仁良的孩子,兄妹三人,母亲因病丧失了劳动力,一家五口全靠父亲种地维持家计。聂仁良读书用功,是班上的班长,那年高考,聂仁良却意外落选了。在当时的农村, 聂仁良能读到高中已是奇迹,复读简直就是奢望 。就在聂仁良陷入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温甫成找到了他,同他促膝交谈,让他放下包袱,不用操心学校费用,准备第二次高考。聂仁良又一头钻进书堆里。经过刻苦学习,聂仁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当时,读武汉大学需交6000元学费,经过东拼西凑,聂仁良家只攒够了3000元,此时温甫成又一次向聂家伸出了手,他取出唯一一笔2000元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又向亲友借了1000元凑齐了聂仁良的学费。当聂仁良从温甫成手中接过3000元钱时,手不住地哆嗦。四年中,每到开学,温甫成都要给聂家送去钱,直至聂仁良大学毕业。温甫成资助的学生,也有没有考上大学的,但他像对聂仁良一样对待他们,还作他们人生路上的“成长导师”。1992年,龙良则、黄红波、栾志斌参加高考,成绩都不理想,不敢见他。温甫成得知情况后,严厉批评了他们的自暴自弃。随后又与他们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勉励他们明年再考。第二年,龙良则、黄洪波、栾志斌向温甫成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温甫成在汉川究竟帮助了多少贫困生,捐助了多少钱物,没有人说得清楚。他淡薄名利,低调为人,不喜张扬,隐真藏善,他的事迹至今仍无法和盘托出,但被资助的人和他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一段感人至深的经历!

  毫不为已近乎无情

  温甫成对贫困学生竭尽所能予以资助,对他们的家庭,他同样倾囊相助。刘友生的父亲有一天病情突然加重,刘友生背着父亲上医院救治,在路上摸摸口袋,发现分文未带,他赶紧给温甫成打电话求助。温甫成赶来,和刘友生一道将患者送往医院,并拿出仅有的80元钱给他,这相当于温甫成当时二个月的工资。他没有任何怨言和不舍。而温甫成对自己苛刻吝啬近乎无情,自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没有人见温甫成穿过一件时新点的衣裳。1984年穿过的一件蓝咔叽上衣,穿到现在已有25个年头,皱皱巴巴且褪了色,他仍说“不错,不错”;一条咖啡裤子穿了16年,穿到几近“不雅”他还说“可以,可以”;一双解放鞋穿到把脚趾头都“解放”了,他还说“能穿,能穿”。在饮食上,温甫成每天只吃两餐,一餐一个菜,不是青菜就是萝卜。温甫成生活上的节俭同样令人匪夷所思,他一周上一次集贸市场,一个月用一度电,他全部家产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四把椅子,以及他珍爱的一部电话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生活》栏目的两位记者周星乔、余东涛在制作温甫成事迹专题片时,得知他身上的衣服是向别人借的,感动得热泪盈眶。温甫成为数不多的“家产”中,有一口旧式木箱,箱里装着满满叠叠的信件,它是温甫成三十多年来捐资助学的见证。每一封信里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封信里都藏着被帮扶学生对温甫成的一颗滚烫的感恩的心。一位名叫志刚的受助生在湛江某海军舰队服役,他总是把内心的悄悄话和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温甫成,每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总是第一个向他表示问候和祝福。张水生高考落榜后,到广州市夏茅镇衡艺工艺有限公司打工,总是第一时间将打工中的酸甜苦辣传寄给昔日恩人。武汉工学院电子系94班的杨恒山在信中说:“自高一认识您,您就给我们许多帮助。当面无法道谢,您也不愿听。因为您从不把这放在心上,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回报 。” 军人金江波对温甫成帮助他完成学业,帮助他家里解决困难,有燃情暖冬的感觉。他在信中说:“叔叔,我真不知怎样感谢您对我以及全家的关心!我归队的前一天,你又拿那么多东西送给我。我一定在部队好好干,唯旗必抢,唯先必夺,能拿到的荣誉决不放弃。”

  专门利人至爱胜亲

  温甫成资助贫困生的事迹很早就在汉川市广为流传。2000年汉川电视台作过报道,但由于温甫成不愿宣扬,与媒体极不配合,致使其事迹未能深入发掘。2008年4月17日重庆大学段绪伟、张倩、潘迪、谢朝香、杨莉等学生通过该校团委向孝感市邮政局寄来一封寻找恩人的求助信。市邮政局根据邮戳地址,初步确定资助者在汉川市。查找消息传出后,汉川二中很多学生向邮政部门提供线索,报料他们曾受汉川邮政局职工温甫成资助一事。经查实,重庆大学五位学生想找的那位长期资助他们素昧谋面的恩人,正是温甫成。原来,从1996年开始,温甫成向重庆大学下设的一个爱心机构“关工委”邮寄捐助款,每月100元。2003年后,改为每年一次寄足1200元,为20多位贫困生解了燃眉之急。随着当地媒体的介入,汉川二中的受助生深受震动,全力支持媒介搞好对昔日恩人温甫成的采访报道,孝感电视台、《孝感晚报》、《孝感日报》、《湖北邮政报专刊》、《中国邮政报》等传媒迅速行动,一时之间温甫成成为舆论的焦点和热点,温甫成精神成为人们心灵深处最深的感动。首先被感动的是重庆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秘书长游庆华教授,他不顾高龄亲自来汉川登门致谢,还带来了重庆大学研究“马列”的老教授、知名诗人蒋子恒先生写给温甫成的一首诗:“秋复秋兮春复春,楚云渝水送仁君。人间信有真情爱,素昧平生胜至亲。”据游庆华先生介绍,温甫成从1996年6月开始捐款,至今从未间断,且非常准时。这在众多捐资者中绝无仅有,同几万、几十万元的捐资者相比,温甫成虽所捐数额不多,但体现出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他是在把捐资助学作为矢志不渝的事业来做,作为生命、生活的主要内容来做。当看到温甫成家简陋的陈设时,游老十分感慨,动情地说:“我年事已高,本不打算干下去,是温甫成的莫大爱心鼓舞了我的工作热情,推动了关工委,也让众多贫困学生仍能安心读书,不断上进,成人成材。”温甫成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考虑到他自己就属爱心帮扶对象,邮政局领导欲为他解决住房问题,并给他买了一台彩电。温甫成坚决拒绝入住新房,将彩电退回单位。2008年,他先后被湖北省邮政公司评为“十大爱心模范人物”,被孝感市邮政局评为“道德风尚特别奖”,而他将15000元奖金全部捐献公益事业。温甫成还是孝子,他的父母亲健在时一直和他住在一起,享受着温甫成的尽情尽孝,日子虽清贫,但两位老人却十分开心。父亲过世后,母亲中风偏瘫,有三年多时间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温甫成为她剪甲梳发,端屎倒尿,送吃送喝,让母亲微笑着无憾地离开了人间。

  对于温甫成来说,经受生活的苦难是幸福的,尽孝是幸福,爱或被爱都是幸福!它是一种人格的完善和心灵的满足,源自真善美的追求!

(责任编辑: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