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29 20:51 | 来源:封面 2019-06-24 23:29 | 查看:1233次
2019年5月,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在这里,李昌平继续和农民打交道,探求中国农村问题的解决方案。
封面新闻 记者 宋潇 杨涛 摄影报道
4月,记者来到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
汽车缓缓地行驶在一条小道上,道路两旁满是嫩绿色的芽苗,打开车窗,一丝凉意侵入,春天的脚步,在这里,似乎变得更慢了一些。穿过一片梧桐林,还要走1公里路,才能到郝堂。但此时,满眼的绿色,芳草鲜美,却给人一种忽逢桃花源的错觉。
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李昌平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
初见李昌平,他的话并不多。不知是因为“高山流水知音稀”,还是“满腹心事无人听”,丝毫感觉不到李昌平内心的激昂。
但其实不然。直到2018年,他都还在给袁隆平院士写信,内容,自然也是一些三农问题。有人对他的观点提出争鸣,认为有些有点自相矛盾,比如主张“种田能手”能够种更多的地,但却反对“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赞成种地不交农业税,但却反对承包地不交承包费。
早年,李昌平还会逐字逐句地反驳甚至是和对方辩论。但现在的他,更倾向于不怒不争,反倒更多是悉心接受批评意见。他说自己所做之事本就是见仁见智,解释得越多,反而会耽误得越多。
于是,他开始释然并且坦然。在交谈中,李昌平更像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年轻人,哪怕面容和实际年龄早已到中年,但给人的感觉,李昌平人老心不老。
2002年,李昌平参观访问凤阳小岗村,和当地村民在一起。(右一 图片由本人提供)
再回到2000年,很多人看来,李昌平当时更像是一个“堂吉诃德”似的人物。他要改革,但是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后来他辞职南下,并一度以为自己要告别农村、农业和农民,一年之后,他又携书稿北上,应“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邀请,在《中国改革》杂志社当记者,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三农”圈子。
而中国乡建院,则是李昌平于2011年创建,定位是“一家为乡村建设提供系统性、创新性解决方案的专业机构”。
2019年4月,李昌平在郝堂村举行的乡村复兴讲坛上,深度解剖乡村振兴的成败案例。在这一点上,他依然干劲十足。
命运就好比一根铁链一般,将李昌平与农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就连他现在全身心投入的一场名为“村社内置金融”的实验,也跟“三农”问题息息相关。与其说是实验,还不如说是李昌平对自己以及对农民,交上的一份答卷。
1982年,李昌平在荆州农机校毕业照.(右二为李昌平 受访者供图)
或许,对于李昌平本人来说,自始至终,就从来没有离开过那片他深爱的土地。也或许,多年之后当他与曾经的自己对望时,能够淡淡一笑,“原来你也在这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