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邦月感动中国的幕后故事(4图)

发布时间:2010-02-16 07:39 | 来源:新民网 2010-02-13 03:56 | 查看:3761次

  2007年2月7日,“感动福建2006年度十大人物”揭晓,朱邦月(图中画圈者)成功当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七届,由本报感动福建组委会联合其他单位推荐的多名候选人成功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目前已有朱邦月、陈忠和和钟南山。

2006年4月24日,本报率先报道了朱邦月的感人事迹

2006年11月29日,朱邦月作为“感动福建”候选人,本报再次报道了他的事迹

2007年2月7日,“感动福建2006年度十大人物”揭晓,朱邦月(图中画圈者)成功当选

2010年2月11日,本报又率先报道了朱邦月入选“感动中国人物”的消息

  本报记者郑建彬苏燕梅

  核心提示

  2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第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了2009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晚会。第二个出场的感动中国人物是我省邵武煤矿退休工人―――朱邦月。他以一条残缺的腿,照顾了朋友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妻儿三人长达数十年,因此感动全中国。

  除此之外,近年来,朱邦月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煤炭系统“百名感动中国的矿工”、全国“感天动地父母情十大真情人物”、“感动福建十大人物”、首届“福建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朱邦月的事迹最早是由海峡都市报的记者挖掘出来的。

  他因何感动读者?因何打动评委?又因何感动福建后感动了全中国?今日,本报将这些幕后故事逐一揭开。

  一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时光回溯到2006年4月的一天,本报记者听朋友说,在邵武煤矿,有个退休工人老朱,他所做的事情让大家同情又感动,最早了解到的情况是,朋友早逝后,老朱和朋友的妻儿组成一个新家庭,几十年来,他一人默默照顾着患有绝症而失去自理能力的朋友妻儿三人。随后,本报记者和电视台的两位记者驱车前往邵武,从像小山一样的煤炭堆穿过去,找到一间不大的砖瓦房―――朱邦月的家。

  初见朱邦月,首先让记者受到感染的是他的笑容,乐呵呵的,话不多,腿一瘸一拐的,他说,几年前出车祸,后因延误治疗,导致腿部逐渐糜烂。

  本报记者在老朱家待了几天,亲眼目睹了老朱将家里三个“机器人”(均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这是一种绝症,至今没法治愈,患者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和缺少电池的“机器人”类似,且日益加重,直到死亡)抱着上厕所,帮忙洗澡洗脸,抱着去吃饭,半夜帮母子三人翻身多次,吃喝拉撒全部由只剩一条健康腿的68岁老人朱邦月完成。

  老朱说,同事兼好友临终前,用眼神将妻儿托付给他的,“我们关系很好,临终前,他看着我,我就知道,他是在嘱托我吧。”尔后,朱邦月义无反顾地迎娶了朋友的妻子,并成了两个孩子的继父。20多年前,母子三人开始发病,并逐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一条腿的老朱,不离不弃地照顾着这个家庭,直至今日。

  正如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朱邦月的颁奖词中写道: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2006年4月24日,本报率先推出了一个整版的“特别报道”《邵武一残疾退休工的诺言人生》,详细报道了朱邦月的事迹。报道引起强烈反响,次日,50多个电话打进本报,纷纷表示要帮助这一家人,众多网友纷纷转发文章,并陆续前往老朱家探视。福建省红十字会前往朱家捐赠了价值5000元的钱、物,邀请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专家为朱家四人义诊。此后,老朱的病腿得以免费截肢,并免费安装上了义肢。此外,当地相关部门更加关注这个家庭。

    一条腿感动了全福建

  2006年岁末,由本报主办的2006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如期举行,按照规则,将由专家、学者等组成的推委会成员和读者联合推荐出候选人名单。此次,不但专家推荐,本报还接到了众多读者来电,他们纷纷推荐了一个人―――朱邦月。于是,朱邦月顺理成章成为“感动福建”候选人。

  当年年末,本报记者再赴邵武,采访了老朱家的近况后,看到他在截肢后,用着残余的一条腿,继续夜以继日地照顾着这个特殊的家庭,随后本报再次推出了一个整版的“感动福建”2号候选人朱邦月的故事―――《搀着朋友的绝症妻儿,他走过了39年》。

  这篇报道再次引起了强烈反响,连被称为“现代保尔”的张海迪也给朱邦月投票,并帮助朱邦月拉票。从始至终,朱邦月所得的本报读者以及网友投票,一直高居所有候选人前列,并最终以他的故事和爱心,征服了所有评委,征服了所有读者,毫无悬念地荣获“2006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本报读者撰写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死者遗言嘱托的承诺,他用一生的大善、大爱和强烈的责任感来践行“一诺千金”的古训。他身上有古典义士的风范。39年来日复一日无声的行动,他的大善大爱铸就了一座道德丰碑!鉴于朱邦月的故事感动了众多人,随后,他被本报推荐参加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朱邦月的故事还打动了许许多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本报的《搀着朋友的绝症妻儿,他走过了39年》一文获得了2006年度福建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并荣获当年的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卢展工在表扬“感动福建”这组报道时指出,这既是对典型宣传难的破解,也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很好的切入。

    当选道德模范李长春发来贺卡

  在本报推出朱邦月的报道后,全国众多媒体的记者纷纷联系本报,并前往朱家采访等。

  据朱邦月的儿子朱邵华不完全统计,在本报报道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以及福建省的众多媒体纷纷对朱邦月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昨日,朱邦月对记者说,真的要感谢海都报,海都报的报道让他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不但帮他家摆脱了困境,还因此接二连三获得了众多荣誉。

  2月5日,朱邦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寄来的亲笔签名的新春贺卡。这也是他作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的殊荣之一。“这是份特殊的礼物,让我们全家心情非常激动,国家领导人给我们寄贺卡,想都不敢想。”在贺卡中,李长春写道:朱邦月同志,衷心祝福您虎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本报发出呼吁请福建人给他投票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于去年年末推出,中央电视台于去年12月22日晚播出了朱邦月的感人事迹,视频在网络上的点击率居高不下。

  根据活动规则,在对候选人进行展示后就进入公众投票阶段,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公众投票方式为网友投票,在央视网、新浪网和搜狐网为候选人投票,公众投票结束后,由专家、学者等人组成的评选委员会投票,两项得分相加,确定最终的十大人物。

  得知朱邦月成为“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后,2010年1月14日,本报以大幅版面推出《作为福建人,请给他投上一票》,再次讲述了朱邦月的故事,并将公众投票网站地址公开,号召所有的读者一起给朱邦月投票加油。

  “你们报纸报道出来时,当时父亲的公众投票数在三大网站均处于第十名左右的位置,报道出来后,有个网站上升到第五名,另一个则是第七名,最后一个也排在第十名左右。”朱邦月的儿子朱邵华说,这成了朱邦月最终的公众投票数,在几十名候选人中,可谓非常高,“谢谢海都报,谢谢海都报的读者们。”2月11日,本报又率先独家报道了朱邦月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消息。

  3人“感动福建”又“感动中国”谁是下一个?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七届,由本报感动福建组委会联合其他单位推荐的多名候选人成功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目前已有朱邦月、陈忠和和钟南山。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邦月,也是先获得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后才有了今天的荣誉。今年感动福建候选人中,有众多感动至深的故事和个人,没准下一个感动中国的人就会从中诞生。”昨日,感动福建组委会负责人说。

  您可以登录本报官方网站海都网(http://www.hdzxw.com)感动福建专题页面,查询候选人短信和电话投票情况,以及总票数和排名。活动详情可点击搜狐网感动福建专题(news.sohu.com/s2009/gandongfujian)查看。与此同时,感动福建人物报道,每天晚上7点30分在福建教育电视台《第E时间》栏目同步播出。

  投票方式

  电话投票:

  拨打本报热线968111,告诉接线员你要投的候选人号数或名字即可。

  短信投票:

  移动用户,请编辑“MA+候选人序列号”发送到106210661,联通用户,请编辑“MA+候选人序列号”发送到106288116。比如,你要给1号候选人李朗红投票,移动用户编辑“MA1”发送到106210661,联通用户编辑“MA1”发送到106288116。

  资费标准:

  每成功投一票,移动每条0.5元,联通每条1元,968111每票0.5元,以上均不含基本通信费。(本文来源:海峡都市报 )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