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需要四个拥抱 心理滋养是最好的养生

发布时间:2019-06-22 16:04 | 来源:人民健康网 2019年05月23日08:13 | 查看:626次

编者按:拥抱是人类在子宫内的第一感觉,即使1.5厘米的胚胎都能感受到。然而伴随着成长,我们却在逐渐丧失这项“本能”。尤其是步入社会后,快节奏、压力大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推越远。即便是最亲密的家人、爱人之间,似乎也无暇拥抱,遗忘了我们最初的温暖记忆。你有多久没跟家人、孩子、爱人拥抱过了?

拥抱可以滋润身心

拥抱是一种肢体语言,可以给人以安全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人们的交往与交流。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迟毓凯表示,拥抱的过程中人体会分泌催产素,使人产生自然的亲密感,降低对别人情绪与表情的反应,也会增加对他人的信任。美国杨百翰大学心理系博士朱丽安·卢斯塔德观察了34对健康且结婚至少半年的夫妇,在亲密的肢体接触后,他们的生理机能会发生哪些变化。结果发现,被要求接受肢体触摸训练课程的实验组,参与者的血液及唾液中检测出的催产素比另一组高出很多。

拥抱还能化解伤痛。201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遭受了校园枪击事件,造成17人死亡。事后,该校校长泰·汤普森说:“我答应大家,我会一个个拥抱你们,不管多少次、不管多长时间,只要你们需要我。”在他的拥抱鼓励下,师生们的伤痛情绪得到了缓解。

拥抱的健康益处不局限于心理层面。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拥抱可以增强免疫力。研究中,受试者在同样接触感冒病毒的情况下,常被拥抱、较能感受社会支持的受试者,较少患严重病症。卡内基梅隆大学学者麦克·墨菲认为,肢体接触能减少体内分泌刺激压力反应的激素,有效降低了对心血管系统的冲击及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缺少拥抱的负面影响在孩子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童年时期情绪不佳,会导致其成年后出现精神与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朱迪斯·卡罗表示,孩子在儿童时期与父母的亲密接触,尤其是拥抱,产生的影响可能延续到成年,儿童时期的社会关系与身体各系统健康都有密切关联。

现代社会浮现“拥抱危机”

1.生活节奏太快。“拥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形式,但当人们忙于生活,疲于奔命时,即便内心对家人是关心的、充满爱意的,也容易忽视了形式上的表达。”迟毓凯解释说,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时候可能并不是不想拥抱,而是顾不上拥抱。

2.交往形式多样化。迟毓凯认为,拥抱减少还与现代人交往方式更为多样有关。“以前你想表达对一个人的关爱和思念,最好的方式就是拥抱他、听他倾诉。但现在,电子产品的出现让人们时刻都能保持联系,就算是很久没见的老朋友,再见面可能也不会有那么浓厚的想念,也很少有想拥抱的冲动。”

3.一些社会因素引发的顾虑与危机感。现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包括恐怖袭击等社会事件时有发生,让人们缺乏安全感,所以人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愿意拥抱他人。还有一些人甚至出于自身安全或避免纠纷的考虑,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反拥抱”热潮,增加了人们对拥抱的顾虑。

4.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王裕如表示,拥抱作为一种表达友好与亲密的交流方式,在西方国家更为盛行。一些东方国家,比如中国人在感情表达上就比较含蓄、内敛,不太习惯拥抱,就算人们彼此之间很亲近,也很少去拥抱。即使现在人们的思想更加包容、开放了,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还是很难改变。

找回丢失的拥抱

正是因为拥抱是人类在子宫内的第一感觉,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维琴尼亚·萨提亚提出过“四个拥抱”理论,她认为人一天至少要有4个拥抱才能生存,8个拥抱才能维持生活,12个拥抱更能促进成长。近些年,很多国家都意识到拥抱可以表达友善、关爱等正面情感,有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于是开始帮助人们找回拥抱的温暖记忆。

“人们需要拥抱,再深厚的感情、再热切的关爱如果不表达出来,即使是亲近的家人也可能会有隔阂或误解。但是让那些性格内敛、不习惯拥抱的人主动去拥抱,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对此,迟毓凯给出一些建议。

1.多忙都别忘了关心家人。拥抱是表达关心与感情的方式。人们的拥抱次数越来越少,实际上反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关心变少了。因为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很多人无暇顾及身边亲人的感受。建议人们不管多忙都不要忘了关心家人,上班出门前、下班回家后,都不妨给家人一个拥抱。

2.巧妙利用契机和场合。有些人并非不愿意拥抱,而是不好意思拥抱。如果无法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拥抱,也可在一些时机或场合给家人一个拥抱。比如,当爱人在工作中受到了挫折,当孩子考试没考好,都可以给他们一个安慰的拥抱;又或者父母生日以及母亲节等特殊的日子,给长辈一个拥抱,既温暖也不会显得太突兀。

3.拥抱是为了表达关爱。迟毓凯强调,鼓励大家拥抱,是为了让人们多关心家人,知道彼此之间是相互支持、关爱的。如果有的人不习惯拥抱,也可以摸摸头、拍拍肩,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心。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拿出时间多与家人用心交流和沟通,不要因为他们是最亲近的人,反而不在意,甚至忽略了他们的感受。【详细】

人类为什么爱吃“苦”

1.我们喜欢的不是苦味,而是“吃苦”的结果。苦味并不是一种让人感受很好的味道。但品尝苦味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有时却是人们想要的。比如,“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意味着苦味之后会带来健康。比如咖啡和茶等苦味的饮食,富含一种叫咖啡碱的生物碱化合物,它有苦涩味,但具有兴奋大脑的功效。我们不一定热爱苦味,却热爱之后那种提神的效果。人类的学习能力很强,当我们想要的东西总是与苦味一起出现时,我们很快就会改变对苦味的认知,认为苦味会带来益处,从而喜欢上这个味道。

2.口味偏好是我们内在状态的外在表现。心理学家珍·纳什认为,对口味的偏好,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有很多词语,是用“味道”来形容一个人特性的,比如很火辣、很平淡、很甜美……这并不是什么巧合,爱吃的东西和自身的个性确实能对应上。而爱吃苦味,也可能是我们内在特质的外在表现。

3.适当吃苦的能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苦味的敏感性,每个人都不同,有些人可以接受很苦的食物,有些人则一点苦都吃不了。能分辨苦味的基因叫做TAS2R38,这个基因的显隐性状态,决定我们对苦味的敏感程度。此外,我们的全身,从舌头到大脑都有感受苦味的受体,虽然它们存在的意义大多数都还不清楚,但很多研究表明对苦味的感受性和接纳性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比如,吃点苦对预防鼻窦炎有好处,也有研究发现某个特定的苦味基因似乎与更加长寿有关。很多苦味的食物有毒害作用,若尝不出苦味显然不利于生存。但很多苦味的食物对生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对苦味过分敏感又会降低生存概率。于是自然选择让我们有适当的吃苦能力和爱好,以便于更好地生存下去。【详细】

五大原因让人焦虑

1.离不开智能手机。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全世界的大事都会涌入我们掌中的手机。虽然我们比以往交流得更多,却比以往更孤独。人类需要通过感官进行交流——无论是触摸、眼神、嗅觉以及其他联系,比如笑,甚至眼泪。这些都在数字交流中被忽略了。

2.过着“双重生活”。临床心理学家发现,许多人都过着双重生活:他们一方面想要展现出“与他人在一起很快乐”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关起门来用饮酒、暴饮暴食或出轨等方式来缓解焦虑。这些人通常是因为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以至于人前人后“分裂”,焦虑挥之不去。

3.对健康的担忧。人们对健康的忧虑越来越普遍了。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对健康有了更多的认识,但也可能会让我们患上“疑病症”。医院里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群人,在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前,就怀疑自己有很严重的问题。例如,排便习惯改变、进食后胃胀或者体重减轻,就觉得自己可能得了肠癌。

4.“看起来更完美”让人压力大。1/3的人表示,外貌形象会让他们感到焦虑。我们生活在一个名人和真人秀文化的世界里。这样的文化使得“普通人”都想变成公众眼中的偶像,人们对外表越来越关注。很多人由于“比上不足”而厌恶自己的外形,成为焦虑的根源。社交媒体也助长了这种焦虑和专注。

5.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一项调查发现,焦虑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从22岁开始,在32岁左右达到峰值。这符合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人们在二三十岁时面临双重压力,即亲密感与孤独感。人们需要找到合适的伴侣,但又担心无法很好地经营关系导致孤单终老。

面对焦虑、压力,其实解决之道有很多,如深呼吸、冥想、运动、与人倾诉等,多尝试一些方法,找到对自己有效的,千万不要放任不管。【详细】

为啥我们想回到童年

每当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毫无头绪,或者在工作中被上司批评了还不敢反驳,婚姻中遇到了重大挫折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幻想回到童年——忘却一切烦恼,受了委屈可以大哭,犯了错误只须说声对不起。回到童年,是人们在压力下出现的一种幻想。

另外一些人,在取得成功之后,也会回想起童年的时光。比如顺利升学了,找到了一个好工作,压力释放之后,心里非常轻松自在,感觉像是回到了童年一样,可以快乐地玩耍,轻松地与别人交往。为什么人们在这些时候也会有回到童年的愿望和感觉呢?

心理学的沟通分析理论可以帮我们理解这种心理的产生。这种理论认为,人都需要安抚。童年意味着被爱、关怀、包容,这些都是安抚。人不会因为长大而不需要安抚。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人越需要安抚,所以面对压力、挫折、委屈,人们就幻想回到童年。回到童年的梦想,也是一种提醒,即我们太累了,需要寻求支持和安慰,减轻压力,更好地活下去。

幻想回到童年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自由儿童”,它好奇、敢冒险、天真、活泼,拥有赤子之心。它是我们勇气、创造性、快乐、适应性的来源。在我们感到压力的时候,幻想回到童年,也许是想重新找回当初的乐观、勇气和创造性,这些内心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成功之后回想童年,多半是因为放松。人在放松的时候,比如经历艰辛之后终于获得成功,或者离开城市回归大自然,都会感觉回到童年,重温孩子那天真的心境。成年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再回到童年,但是童年仍然可以是我们快乐、勇气和安慰的源泉。【详细】

抑郁了,求助更要自助

很多年前,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先生受同僚之托,为其患有忧郁症的姑母——一位独身的老妇看病。在巡视了空荡沉寂的屋子之后,艾瑞克森发现了几盆非洲紫罗兰,那是屋内唯一有活力的植物。姑母说:“我无事可做,就是喜欢打理这几盆小东西,这一盆还开始开花了。”艾瑞克森说:“好极了!你的花这般美丽,一定会给很多人带来快乐。你能否打听一下,城内什么人家有喜庆的事,结婚、生子或生日什么的,给他们送一盆花去,他们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姑母听了建议,开始大量种植紫罗兰,城内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受惠。老妇的生活自此大有改变,本来不透光的老屋,变得阳光普照。一度孤独无依的老妇,成了市中最受欢迎的人。

这是一个真实而温暖的故事。艾瑞克森并没有对这位老患者做什么治疗,而是巧妙地调动了她自身的修复能力:自助。由此,患者心境和处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在确诊之后会遵嘱服药,但对药物以外的建议,却做得不到位,因为其中许多事情都很花“心力”,需要患者自己去完成自我治疗。【详细】

自恋四个隐匿表现

1.迷恋颜值。正如古希腊神话中沉迷于自己水中倒影而茶饭不思,最终憔悴而死的纳西斯一样,现代的自恋者依然表现出对自己外貌的强烈痴迷,总希望自己看起来很迷人。一些研究显示,自恋者更喜欢穿着昂贵、引人注目的衣服;女性自恋者喜欢化浓妆和露出乳沟;不论男女,自恋者们都更倾向于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让自己看起来神采奕奕;他们还喜欢看到自己出现在录像中,并觉得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能提升自信。就像自恋人格量表提到的,自恋者“喜欢炫耀自己的身体”“在公共场合如果人们注意不到我的样子,我会很沮丧”,可以说,自恋者把外表当成一种追求社会地位和吸引他人注意的方式。

2.爱慕虚荣,买买买。自恋者还会表现出“物欲症”,即无休止地积攒昂贵的新物品。自恋的人想要更多的东西,老旧、便宜的物品满足不了他们,他们想要的是那些彰显社会地位和自我重要性的物品——豪车、珠宝、品牌服饰、高档的房子,或是其他任何可以显示地位、权力和高雅教养的东西。同时他们也喜欢和他人谈论彰显自己地位的话题。如在一项研究中,参与者被安排见一位陌生人,当面对要聊什么话题时,自恋者更可能会谈论他们的物质财产,尤其是在对方社会地位比较高且是异性时。

3.“我最特别”。自恋人格量表中有一项陈述是“我认为自己是个很特别的人”,而非自恋者会觉得“我跟大多数人没什么两样”。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是自恋的核心特征之一,这个信念甚至会导致自恋者觉得插队、不劳而获、待人傲慢都是理所当然的。由于喜欢别具一格、超乎常人的感觉,自恋者喜欢所有“定制”的功能,言行常常不按常理出牌,甚至会用生僻的字为自己和孩子起名字。自恋者认为,一定要“出位”,做个独特的人。

4.失败的人际。在任何社会关系中(包括亲密关系、朋友间、家人中以及职场上),自恋者的人际表现都会朝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一项研究发现,一群陌生人在第一次见面时,自恋者会被认为是活泼开朗、充满自信和魅力的人而广受欢迎。但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多,自恋者就开始变得不那么招人喜欢,因为他们总是炫耀自己而很少为他人着想。自恋者把人际关系中的伙伴当作燃料,他们利用别人来强化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自尊心,当对方无法继续提供能量时,自恋者就会弃他人而去。【详细】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