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20 23:06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6-20 12版 | 查看:479次
合作更紧密 交流更深入
本报记者 曹玲娟
数据来源:上海国际电影节
核心阅读
一个电影节,承载多重期盼。专业电影人在这里探讨产业发展、寻求更多机遇;影迷们在这里欣赏海内外作品,接触更多风格和类型的电影。
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到第二十二届,不仅想成为电影人和影迷的光影盛宴,还希望为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实际作用,助推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攀登,见证更多变化和惊喜。
6月15日晚,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启幕,来自全球各地的万余中外电影人集聚上海。中外评委们将评选金爵奖、亚洲新人奖优秀影片,还将举办金爵电影论坛、“一带一路”电影周、电影项目创投等活动。
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之际,记者专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胡劲军,听他讲述上海国际电影节与它背后的这座百年电影之城的努力与成长。
为电影产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设计了哪些环节来凸显这个主题?
胡劲军:新中国70年的历史也是一部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中国唯一的A类电影节,要把新中国电影的成就反映好,更要反映好新时代中国电影新的追求、新的探索。
本届电影节把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主线贯串始终。在举办“光影七十年·共筑强国梦”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的同时,还设置了“光影记忆、时代经典”特别展映单元,让大家重温70年来祖国发展的不平凡历程。此外,我们更聚焦中国在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攀登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出的精神风范和时代追求。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相信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中国电影不会缺席。
记者:国际性也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鲜明特色之一。这几年来,电影节在亚洲电影交流等方面有哪些新特点?
胡劲军:我觉得衡量一个电影节成功与否,主要是3个指标:它是不是全球电影人愿意来的聚会,是不是我们广大影迷观影的节日,能不能为电影产业发展起到加持助推的实际作用。上影节正是朝这3个方向努力。
201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确定了“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定位。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让上海国际电影节更坚定了“立足亚洲”的自信。在举办多年的亚洲新人奖基础上,今年电影节搭建起“SIFF ASIA”架构,除坚持评选优秀亚洲电影作品和电影人的亚洲新人奖,还纳入全新策划的亚洲合拍、亚洲新人沙龙等项目,积极推动亚洲电影文化发展。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电影展映板块策划“丝绸之路”影展单元。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又进一步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近一年来,电影节的“朋友圈”不断壮大,我们这个联盟的成员机构已扩展到了33个国家38个成员机构。除了每年的电影节,我们也在加强日常的往来。我相信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个平台上,更多“一带一路”国家的电影会大放异彩。
用电影展开国家之间、民众之间的交流
记者:立足亚洲的文化交流有怎样的特殊意义?
胡劲军:在亚洲,传统意义的电影大国强国并不是很多,很多国家都还处于电影工业发展的初期,但是,不能说这些国家没有好的电影,没有好的电影人才。从我们这几年为亚洲电影服务的过程中,我感觉亚洲电影憋着一股劲,在整个区域文明对话深入的当下,用电影来开展国与国、民与民之间的交流,大家有这个自觉和自信。
每年电影节的票房都很火爆,这几年更加明显。有的电影第一时间就需要加场,有的电影经过我们导赏推荐后,基本也都销售一空。据统计,电影节期间上海电影院的上座率是平时的五六倍,电影节的聚焦效应十分明显。
现在很多导演来参加电影节,已经不满足于放场电影、开个发布会,而是希望深入影迷当中,直接倾听中国这个大市场中广大影迷对电影的喜好。他们非常重视我们这个市场,也很尊重中国人对电影价值的选择。
记者:电影节的观众群体是否也在不断扩大?
胡劲军:电影在上海是有传统的,现在上海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每周都有国际影展的城市,电影节是一个平台,正在进一步激发这样的传统。这几年上影节还有个现象,吸引长三角甚至全国各地的观众。今年电影节开票首日的购票数据显示,江浙一带的影迷购票数就有两万多张,远在北京的影迷也会为了心仪的影片专程到上海。人们对电影的热情一旦被点燃,释放出的能量相当惊人。
补上电影工业体系、人才培养的缺环
记者:如何提升我们电影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胡劲军:所有的动力都来自于问题和短板。目前,我们的电影工业体系仍然薄弱,工业体系的闭环还未完全形成,上海应该有所作为。去年,19部“上海出品”影片在国内外各影节、影展获奖入围,“上海出品”占全国国产片票房27.4%,12部影片票房过亿。今天我们要沉下心来,完善电影工业链条、加快电影人才培养。
我们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打造影视产业新高地,比如建设松江科技影都、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等。在人才方面,我们存在明显短板,比如影视高等教育不能满足产业亟须的人才,产业人才远远支撑不了国产电影的增长速度。多年前,上海就成立了非学历制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每天进行10多个小时教学实践,这种实战型人才恰恰是中国电影最为缺乏的。
记者:电影节在新人培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胡劲军:扶持新人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坚持做创投训练营,这几年我们每年为约30个剧本找40个买家,但你能不能进入到这30个的范围?筛选会很严格。过去的做法好比是到百货商店挑一件心仪的商品,花时多、效率不高、疲惫不堪,现在的做法好比是到精品店选你订购的商品,我们先自己承担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不要看电影节很热闹,还有些人不走红地毯,也不参加开幕式,而是专门听那些年轻的电影人在路演现场谈梦想、谈剧本,然后做出投资的判断。这几年,这样的投资成功率很高,前年电影节有4个剧本直接拿到了投资,到第二年电影节时这4部片子都已经完片了。
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助推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从全球电影趋势来讲,上海应该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影之城,电影应该是上海最鲜明的文化标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