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20 22:00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6-20 06版 | 查看:4501次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原护理部主任姚梅芳67岁起援疆5年——
本报记者 金 歆摄影报道
姚梅芳(左)在为居民义诊。
荒芜的大漠戈壁、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生活条件……提起新疆,不少人脑海里浮现这样的景象。但是,一位来自上海的“白衣天使”,年近七十,却自愿来到新疆最艰苦的地区,用精湛的医护技术和军人的责任担当,在病房、在贫困山区播撒对病患的关爱。她就是姚梅芳,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原护理部主任。
姚梅芳2002年退休后,没有让自己闲下来,参与各种志愿义诊活动成了她最大的乐趣。2009年,67岁的姚梅芳得知上海市老龄委在开展支援新疆的“银龄行动”,想到自己的专业能力仍能发挥余热,便满怀激情地报名参加……
“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脑子里还有边疆同胞们所需要的医护知识。我想多帮帮他们。”初到新疆,姚梅芳被派到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到了之后,她就马不停蹄地着手开展工作……
一天,医院送来一个早产儿,体重只有860克。因为体重太轻,婴儿连自身体温都无法维持,整个皮肤像纸一样,又薄又脆,一碰就破。医院的儿科大夫纷纷摇头,“这肯定是救不了了!”
可姚梅芳却不信:她先是仔细观察情况,根据患儿体温低、易感染的特点,将他送进暖箱;之后的日子里,姚梅芳每天带着其他护士对患儿进行特殊护理。孩子皮肤太薄,清洗身体的时候极容易弄破皮肤造成感染,她就用纱布一点一点把脏东西擦掉。患儿没法正常进食,姚梅芳就用滴管将营养液一滴一滴喂进婴儿的嘴里。等这一套工作做完,姚梅芳自己常常错过了吃饭时间……就这样,通过20多天的护理治疗,孩子终于出院了。孩子父母的一声“上海阿帕(妈妈)”,让姚梅芳觉得,“患者的健康是对我最好的奖励!”
在新疆,姚梅芳除了在医院指导,还常常到偏远的农村去进行健康教育和义诊。从2009年到2013年,从南疆的喀什到北疆的克拉玛依,她走访数百个乡村,累计行程达8万公里。
“如果只是看病,我们走了之后,经验技术也留不下来。我们要努力‘传帮带’,争取服务更多病人。”本着这样的理念,姚梅芳在新疆各地手把手地将经验知识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以“教学查房”的方式开展临床护理指导,通过深入病房、实地查看等形式指导护理人员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点带面地带动当地医院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姚梅芳在新疆期间,每周都要进行一次讲座授课,传授自己在急救、儿科护理等方面丰富的医疗护理经验。
在库尔勒期间,医院收治了一位被火车撞成重伤的病人,急救科的医生凭经验觉得肯定救不活了。一位医生想起了姚梅芳讲授过的内容,当即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然后计算输血量、插导尿管,为病人恢复系统循环,已滑向死亡线的病人被救了回来……“姚主任,按您教的方法,我救回了一条命,感觉真好!”听着这位医生的感叹,姚梅芳“传帮带”的决心更坚定了。
此后每次赴新疆,姚梅芳都为当地医院制定《护理工作绩效考核的方案》,细化了护理工作考核的标准、内容和分级,让自己的经验形成制度,优质的医疗形成常态。“这样,我们在新疆做好‘传帮带’,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姚梅芳骄傲地说。
姚梅芳支援新疆期间,不仅扮演好“白衣天使”,还要做一位“爱心奶奶”。她在喀什泽普县期间遇到两位贫困学生:一位叫杨静;另一位叫阿曼古丽。她们都考入了大学,可家庭十分贫困,无法承担读大学的费用。听说此事,姚梅芳郑重承诺,资助两位大学生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费,直到大学毕业。
这之后,她常在电话里对两个年轻人说,“要在逆境中崛起,实现人生的自强、自尊。”这两名贫困生和姚梅芳成了“忘年交”,顺利大学毕业了。阿曼古丽还告诉姚梅芳:“我要回到新疆当一名老师,把您带给我的希望的种子,在广袤的大地上播撒得更广!”
因为身体原因,2014年之后姚梅芳已不再前往新疆支援,但她并没有停止参与公益事业的脚步。当年,她被中宣部评为“最美老有所为人物”。现在,姚梅芳还经常参加宣讲,号召更多的军休干部投入支援新疆的事业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