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代的十字路,你有N种选择? (4图)

发布时间:2019-06-18 21:01 | 来源:央视网 2019年06月09日 22:19 | 查看:619次

央视网消息(记者 田宏):万众瞩目的全国高考,正式落下大幕。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31万(不含高职扩招补报名人数),时隔十年,高考大军再破千万。

  为有效分流高考升学的压力,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国家全面部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而重要突破口就在职业教育,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四梁八柱”已构建,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后高考时代的十字路,你还有何选择?深化教育改革有哪些利好消息?

  100万个“陶成虎”,何止

  “学校为我规划了未来,我也受益很多”,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陶成虎入校后就加入了“永辉店长实验班”,这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采访得知,大三时,他就成为了永辉智慧零售业态门店区域店长,月薪已经过万。能如此华丽转身,实现岗位成才,陶成虎说,“这得益于学校的教学模式,3天在学校学理论+2天企业实操,这样我们收获更多一点点。”

  未来,还将有100万个“陶成虎”搭上职业教育改革的“快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大看点就是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职业教育被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

  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主线,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红利先后释放。除了高职扩招百万外,启动双高计划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三教改革”、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多个政策文件陆续出台。

  它们,将给职业教育带来怎样的未来?

  “这让全体职教人为之振奋,下一步,确保学校‘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国家密集出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组合拳”,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官成倍感振奋。

  就我国经济形势而言,当前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很大,而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的学生数量远低于市场需求。

  ‌‌从企业角度来讲,做产品首先是培养人才,有了人才能做出好的产品。“既有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有技术技能的人才需要。”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处江洋介绍,“技能人才会占到整个企业员工队伍的2/3,这个群体是非常大的,所以说我们也投入了很多精力。”

  社会需要更多从事技术技能性工作的人才,而供给不平衡是造成市场缺口的主因。

  未来,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像陶成虎一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将数以亿计。三年内,我国将实现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

  “1000亿”提升行动,新高度

  “我现在很有信心”重庆立信职业教育中心汽修专业学生孙祥川很自信地接受记者采访,还没有毕业的他,却已收到奔驰、宝马等多家公司的橄榄枝。

  2018 年,孙祥川荣获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汽车机电维修赛项冠军。在校时,他还参加了汽车维修工和新能源维修工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这得益于“1+X”证书制度试点推广。原本毕业后打算做一名普通的汽车修理工,如今,他对未来有了更高的规划,“以后想自己开一个修理厂”。

  为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荣誉感,职教“20条”的开篇第一句话就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教育司司长王继平说,“这是我们在职业教育的认识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下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这盘“大棋”,一方面,提高高职院校“含金量”,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在提升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提高社会认可度。

  另一方面,我国也在探索单独招生、优先录取机制,实现中高职贯通、普职融通。孙祥川就读的便是中职对接高职“五年制”试点专业,除此之外,他所在的学校还设有“3+4”本科分段培养试点专业5个,直接贯通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

  就在高考前几天,15所“职业学院”更名为“职业大学”,从今年起面向全国招收本科学生,这又为后高考时代的你,提供了另一个可能。

  此外,地方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支持,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多管齐下,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让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通道、终身发展也有基础。

  拓展人才成长渠道,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深化教法改革,利用首批中澳合作办学项目的优势,党委书记王官成介绍:“我们已经引进了澳大利亚的证书资源,嫁接在人才培养、课程结构、实习实训标准上,培养了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人才。”而通过对标国际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比较高,也很受企业和社会的欢迎。

  至于最关心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晋升、收入等方面待遇问题上,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

  从课堂到企业,无缝衔接

  “企业一头冷、学校一头热”,这是不少高职院校面临的痛点,而重庆经验或可一探。

  “长安走去海外到哪里,我们的支持就到哪里。”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中国队专家李雷,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自己的“工作室”,从企业转型过来的他带领团队二次开发适合培训教学的维修手册,服务国产自主品牌走出去国门。

  80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陶科,放弃企业高管的高薪工作,走入学校,投身养老教育事业,做一名健康与老年服务学院教师,“现在这个专业就业特别好”,毕业直接面向的是大型企业的养老机构。

  在记者走访中,重庆不少高职院校以名师大师引领,开设各具特色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培育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

  曾几何时,这里也有趟着石头过河的经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校培训与继续教育中心陈志军说,“开始企业不信任学校的能力和水平,认为学校根本不懂技术。”校企合作往往第一步就卡在“不信任”,如何建立长期“互信”,从而走向双向共赢?

  企业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难处,在人才培养上尤其突出。传统的教育就是学校把学生培养好,而学生进入企业需要至少一年的适应期,耗费企业机会成本。

  合作从解题企业之困开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校从建立“信任”开始,陈志军介绍,他们下足了功夫,不仅主动与企业洽谈了解其需求,还免费为企业解决故障诊断等问题,最后让企业心服口服的是他们“撰写出来长安整套的售后维修体系”,现在,由他们撰写的售后维修体系、晋升标准、培训标准、考核标准等,长安欧尚品牌已沿用5年了,这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力。

  学生在校期间就对企业文化、操作流程等足够熟悉,到工厂工作时的师傅,‌‌也许就是他在学校里面带他的老师,从而实现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企业无缝衔接。校企双方都实现了以毕业即上岗为导向的合作共赢。

  第二步,立足长远发展,校企双方“互信”加深了,随着融合的深入和企业发展需求,企业逐步拓展全价值链各个链条上的培训到学校,“后期,合作拓展到如经销商‌‌产品培训、高级人才培训等方面。”江洋介绍到,校企双方通过一个个结点的打通,如今,已串联起具有一定规模化的产业链合作方式。

  而作为首批国家示范高职学校,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积淀了63年厚重资源,走在深化职教改革前沿上,学校正深入开展海外技术培训服务,因师资、场地、资金有限,他们和企业的合作要求有着明确的定位,和大众、保时捷等国际品牌合作,是为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引进整套的先进体系和模式;和长安、力帆等国产品牌合作,是为助力自主品牌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校每年选派骨干教师赴非洲等海外各地为当地经销商解决技术难题,培训当地从业人员。擦亮院校名牌的同时,也实现了校企间的良性循环。

  党委书记王官成自豪地说到,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5个“鲁班工坊”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150余项合作。

  下一步,高职院校将推广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做法,学校里老师教学生、企业中师傅带徒弟并重。除此之外,国家教育司司长王继平在前不久的发布会上介绍到“企业达到相关标准的,可以享受国家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以及税收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具体来说,按投资额30%来抵免该企业当年应交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无疑引发了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的注意,这一利好政策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