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题材何以常演常新(图)

发布时间:2019-05-08 09:19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8日 13版 | 查看:702次

40多年间“沂蒙红嫂”三登芭蕾舞台

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剧照。时任摄/光明图片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的男人们多上了战场,当地妇女做军装、送军粮、救伤员,承担大量支前任务,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两次用乳汁救活小八路的哑女明德英,有丈夫新婚前夕上了前线而与公鸡拜天地的痴情女李凤兰,有“谁第一个报名参军就嫁给谁”的梁怀玉。1960年,作家刘知侠以明德英为原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后被改编成电影。从此,“红嫂”成为在革命战争年代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沂蒙妇女的共同名字。

  4月19日至22日,中央芭蕾舞团新创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以新一代芭蕾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沂蒙红嫂”的故事。本次上演《沂蒙三章》,不是“沂蒙红嫂”第一次登上芭蕾舞台。早在1973年,中央芭蕾舞团就曾创作芭蕾舞剧《沂蒙颂》。2017年,中芭又创作了芭蕾舞剧《沂蒙情》。几十年间,舞台上的“红嫂”换了一茬又一茬,作品的剧情也各不相同,唯一不变的,是红色故事对观众的吸引力。

与时代共情方能引起共鸣

  与时代共情的文艺作品才有温度。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红色题材文艺作品,要么侧重于对革命、战争、历史等进行宏大叙事,要么侧重于表现个体在革命战争中的英雄行为。对于经历过革命战争或对革命战争历史比较了解的人们而言,这些作品能够引起共鸣。《地道战》《地雷战》《大决战》等红色经典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可是,当代年轻观众并未经历过革命战争岁月,今天如果用传统的创作方法去创作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往往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

  “这需要我们带着感情重新采风,对红色故事重新挖掘。”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说。在十几次采风中,中芭的艺术家们,发掘出大量能够引起当代观众情感共鸣甚至心理震撼的故事。比如,“沂蒙红嫂”李凤兰新婚前夕,丈夫离家参军。婚礼上,按照当地风俗,她与嫂子抱着的大公鸡拜堂成婚(公鸡代表新郎)。为了让丈夫安心作战,李凤兰一人照顾公婆,耕种田地,直到解放后她才知道丈夫牺牲的消息。后来,李凤兰终生未嫁,领养了两个孩子。“我们今天听起来天方夜谭般的故事,其实真实地存在着。”在《沂蒙三章》编剧、导演、编舞徐刚看来,无论是与公鸡拜堂结婚,还是长期的等待以及丈夫牺牲后对公婆的守护照顾,表现出的都是李凤兰对丈夫的爱,而且这种爱是一种大爱。

  徐刚把李凤兰的故事放进了《沂蒙三章》,作为单独的一个篇章,取名《永远的新娘》。演出中,看到这个故事时,不少年轻的观众也忍不住落泪。“受之前一些文艺作品的影响,我曾觉得那些革命者都是钢铁战士,没有七情六欲,可《永远的新娘》让我看到,战火中也有爱情,而且那种爱情更崇高、更神圣。”观众吴曦说。

  当然,近些年也有一些创作者,在创作红色文艺作品时,不深入采风,而是想当然地为人物增加七情六欲,以更符合“人性”。结果,产生了许多雷剧、神剧。对此,长期从事红色文艺创作的老戏剧家胡可说,那些创作者不了解当年的战斗生活,只知道七情六欲是人性,却不知道革命者的责任感、使命感、集体主义精神、对真理的追求,这些也是人性,而且是更纯洁更美好的人性。

真情是打动人心的恒久力量

  从《沂蒙颂》到《沂蒙情》再到《沂蒙三章》,内容在变,舞美在变,不变的是“都在讲述人的故事”。徐刚认为,这是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保持生命力必须坚持的原则。

  几十年前,作曲家刘廷禹是《沂蒙颂》的主创之一。几十年后,刘廷禹再次担纲《沂蒙三章》的作曲并参与编剧工作。刘廷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年在沂蒙山区采风的情景:当地“家家有 ‘红嫂’,村村有烈士”,那些“沂蒙红嫂”拉着我的手,争相诉说战火中的往事,说着说着,“红嫂”们哭了,我也哭了。“所以,我们当年的创作,不需要夸张的手法,不需要什么技巧,把‘红嫂’真实的故事讲述出来,就能打动人。”

  几十年后的今天,当年轻的创作者来到沂蒙山时,很多“红嫂”都不在了。对他们而言“红嫂”更多是一个符号,很多故事的细节,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而恰恰是那些细节,最能让“红嫂”形象更有温度。

  采风中,年轻的演员们捕捉到了一个细节:孟良崮战役中,汶河上的桥被敌机炸断,阻断了我军的去路。“红嫂”李桂芳等32位妇女,跳进冰凉的河水中,肩抗七块门板,用柔弱的身体临时搭起一座浮桥,在一个多小时中让一个团的兵力顺利通过。

  为了尽可能还原故事的细节,徐刚带领演员们下水进行了体验,感受水的冰冷,感受水的浮力,寻找当年“红嫂”立在水中的感觉。徐刚认为,红色题材文艺作品,要想有“人味”,就要无限走近那些作品中的人物,因为只有无限走近他们,才能理解他们如何把那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进而去诠释他们精神的伟大。

贴合当下审美才易于传播

  红色题材文艺作品,要想吸引当下的年轻人,不仅要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更要贴合当代人的审美。芭蕾舞这样的舞台艺术,叙事和表达都高度抽象化,要做到贴合当代人的审美并非易事。比如,“火线桥”故事中,桥怎么表现,河水用什么道具,这些都是难题。如果没有“桥”,也没有“河水”,仅凭演员们的肢体语言,很难让观众看懂故事。

  为了吸引住观众的目光,《沂蒙三章》大胆使用了激光、投影灯现代舞美手段。在现代舞美手段的支持下,舞台上顿时出现“滔滔河水”,也架起了“浮桥”,而演员们肩膀以下都没在“河水”中,一切像真的一样,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演出现场,看到上述场景,不少观众发出“哇”的惊叹声。“现代化的舞美技术,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手段,让今天的红色文艺作品更具观赏性,这在几十年前创作《沂蒙颂》时是无法想象的。”徐刚说。

  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军民鱼水、大爱无疆……当年,刘廷禹为《沂蒙颂》创作的音乐成为芭蕾音乐中的经典。几十年后的《沂蒙三章》,沿用了刘廷禹当年的音乐,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新作品中,有《火线桥》里震撼人心的打击乐,有《永远的新娘》中颇具动感、更富生活气息的“捉鸡”音乐,还有极具地域风情的《沂蒙小调》。

  在戏剧舞台上,对“红嫂”等英雄人物的塑造,应该是铿锵有力的。而芭蕾舞动作都比较柔美,为此徐刚在《沂蒙三章》中加入了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力量。“不管是音乐舞美,还是服装及舞蹈动作的重新设计,为的都是尽可能地符合当代审美,便于当代观众接受。”徐刚说:“从《红色娘子军》到《沂蒙颂》《沂蒙情》,再到今天的《沂蒙三章》,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一直都在探索中前行,这说明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常演常新。”

  (本报记者 韩业庭)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