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7 22:38 | 来源:每日甘肃网 2019-04-16 03:52 | 查看:2039次
城市文化新名片 精致兰州新华章
——兰州全国首创主题文化活动“写一首情诗给兰州”活动综述
春天的金城,生机勃发、诗意飞扬。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明办共同举办的“写一首情诗给兰州”作品朗诵暨颁奖盛典,再一次用深情的华章和诗性的光芒,照亮了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西部都会,兰州又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岁末年首,“写一首情诗给兰州”创作交流温暖启幕,这项大型创意文化活动历时四个多月,取得丰硕成果并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赞誉。全国30位著名诗人和3300多名投稿作者,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了他们对兰州的向往和热爱,为兰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送上了真情的祝愿。
首创用“情诗”书写城市之美
2018年12月12日,活动公告启幕刊发,面向全国公开征稿。宣传推介迅速升温、社会关注持续火爆。截至2019年1月15日,共收到3300多位作者的4200多件作品。回顾这场火热的推介过程,从本地媒体出发,各个媒体在肯定这场活动意义的同时,也是第一时间应用融媒体技术和平台发布各种消息。同时,全国文学报刊联盟、部分重点文学期刊也发布了征稿文讯等相关消息。一些作家诗人在踊跃投稿的同时,主动在自媒体和朋友圈扩大宣传,由于覆盖作家诗人的专业媒体平台积极推动,征稿活动的知晓度和到达率显著提升。这个活动既是兰州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的积极探索,也是兰州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有效举措,有效扩大了活动在文学界的知名度和参与度,显著提升了兰州在全国的城市美誉度和文化影响力。全国首创用情诗赞美书写城市,唤起了人们对诗歌与城市的热爱,用诗歌讲述兰州故事,赞颂美好生活,让诗歌在时代脉搏上跃动,成为兰州文化的新符号。这无疑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用诗意点亮两岸城郭万家灯火,让“文化兰州”惠及更多群众。
诗歌融入城市文化建设和品牌传播
2019年伊始,定向邀请的30位全国著名诗人抵达兰州,进行创作采风和文学交流活动。在全国著名诗人写兰州创作恳谈会上,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宏介绍说:“时下,我们正在全力以赴打造精致兰州、文化兰州,让山水兰州有更多诗意栖息。此次全国著名诗人齐聚兰州,带来的不仅是文化盛宴,更是诗与远方。著名诗人的才情与灵感能带给兰州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期待这项活动能成为兰州文化品牌。”
在著名诗人、北京大学教授臧棣的眼中,兰州诚如西北的花儿一样浓郁、悠长,让人沉浸其中可以着迷。他说:“兰州是一座有腔调的城市,这里的美食、这里的花儿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和韵味。为兰州写一首情诗,其中的情包含着更多的深情和大情怀。”
本次活动除了邀请诗人创作采风之外,还将他们组成10个小分队奔赴讲堂、校园、书城等地,开展了10场诗歌交流活动,累计吸引现场听众达1500多人,每场活动都有本地的新媒体进行网络直播,线上观看直播、参与讨论、转发推送超过300万人次。
兰州自古就是文人的驿站、诗歌的家园,四季山河美景、日常风物名胜,纸短情长写不尽兰州的精致与美好。30位著名诗人齐聚黄河两岸开展创作交流,唤醒了这座西北名城的文学记忆和诗歌情结,也彰显了兰州在新时代诗歌版图上的重要地位。众多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领衔为兰州创作主题诗歌,不仅是2019年中国诗坛第一场重大活动,也是诗歌融入城市文化建设和品牌传播的标志性事件。
为精致文明兰州注入更多内涵和动力
高点的策划、精细的组织、周密的安排,使活动的影响力迅速扩大,稿源覆盖全国各地。不仅仅是全国各地专业的文学创作者在参与“写一首情诗给兰州”,公开征稿专用邮箱收稿量屡创新高,活动咨询电话也应接不暇。记者向组委会工作人员了解到,投稿者中既有各省市自治区作协的专业作家,也有热爱文学、诗歌的普通群众。近年备受文坛瞩目和社会关注的诗人余秀华,得知活动文讯后也发来了她写给兰州的“情诗”。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先生的儿子王海成,专门发来了父亲当年创作的《怀念兰州》,追溯了这位“情歌王子”与兰州的情缘。一些留学生和海外人士也发来了自己的诗稿,传递着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向往和美好祝福。颁奖晚会邀请“道德模范”“兰州好人”“新时代好少年”,让这些兰州市民的代表从诗歌中体会城市之美,还登上盛典舞台为在全国公开征稿获奖作者颁奖。
兰州市文明办主任崔峰巍告诉记者:“用‘情诗’书写城市之美,涵养城市文明精华,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座城市之美,是对城市文明内涵的又一次深入挖掘。这样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创意活动,也为精致兰州和文明城市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一等奖
兰州: 黄金在山河之上移动
孙大顺(安徽)
一
只有光知道,有多少露水
被辞别的暮色收留。春天来的那个人
像壁画上走下的神,要给顶着风雪的铁桥
丈量御寒的冬衣。云朵不知去向,人们来了又走
在黄河波澜不惊的水花里,留下祈福的涟漪——
兰州,是一碗吃不完的面
金色的波涛,是一壶喝不光的酒
二
你看,夕阳就要落下。天空瘦得
只剩下单飞的大雁,以及低头抄经的秋风
那就顺着水里的银河,把羊皮筏子划到天上
送去人间灯盏,接回从月亮里借来的一群白马
水车弯腰劳作,一意孤行的水声
像古琴,弹响丰美茂盛的光阴
三
白塔跟着古老的笔画,走向永恒的苍茫
寂静是白色的,鸽子的翅膀是白色的
灵动炽热的传说,绵延几个世纪
五泉山遍地金黄,泉水濯洗日月良心
古寺庙熠熠生辉。隐居山林的石佛
邀请素净的草木,在菩萨的臂弯打盹
高大的白桦林藏起低处的灿烂
清澈的小溪,不知带走了多少人间惆怅
四
兰州,黄金在山河之上移动。霞光在一碗清水里
羊群在回家的路上。高处的油灯、沉睡的马蹄
肩负苍凉的信使,在一本杂志里
今生和来世在轮回的麦子里
纯金的缄默,在打开的经卷里
请出眼眶的泪水,鹰与雪豹都在爱里
作者简介:
孙大顺,男,安徽省怀宁县人。80年代末从军,21届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出席第7届全国青创会;中国国土资源作协全委、诗歌委员会委员、签约作家,安徽省作协会员。诗文散见《诗刊》《人民文学》《诗选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解放军文艺》《扬子江诗刊》等,有作品入选多种文集,获第四届李白诗歌奖,首届李商隐诗歌奖。
二等奖
兰州,1949
马武利(甘肃)
1949年8月26日之后
张团长、曹营长和李卫生员
就一直驻守在兰州
营盘岭和狗娃山就是臂膀
他们跪卧着
用力一撑
新鲜的红日就升起在沈家岭
七十年了
这是他们每天的功课
在打完那场仗后
这三个哥们的年龄就不再生长
永远停留在青春里
平日里,他们也会
温柔地唱起老家的歌
太多年了,乡音已改
歌声里有了浓浓的兰州味儿
入夜下山
是最快乐的事情
他们会携几根野草
以独特的方式
检查中山桥是否依旧牢固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
最后坐下来,用黄河水洗一把脸
抽一袋烟
看着万家灯火,欣慰,感叹
天亮前就得回去
身上带了枪支弹药,要藏得妥帖
腿上的枪伤,还得再包扎一下
又一个黎明到来的时候
他们要照例举起太阳
然后以天为被,睡得安详
他们说:相比金城,还是兰州这个名字柔软
固若金汤的金城,碰上去会疼
而兰州,草长莺飞
适合做最美的梦
作者简介:
马武利,笔名山果,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著有诗集《叩雪》,曾在首届“夏青杯”全国朗诵文本大赛中获奖,有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学会等网媒平台。
遇见兰州
张立(山东)
直到彩云把一个城池交出
众人才停止对美丽的辩论
西域的日落要迟上一个钟点
人们惊异于时间的神奇
见花停步,遇云微笑
之前的生活圆满,独缺一个温柔的黄昏
独缺玫瑰领路,花香入怀
且留一半的神情看守生活
另一半,让新鲜的婴儿占领
人们顺着蜿蜒的灯火行进
在这深沉的夜晚——
兰州城到了
走遍万水千山的行囊
在兰州突然变轻
直到白云站在山顶
作者简介:
张立,女,山东临沂莒南人,1976年生。常年写作,发表诗文若干。
兰州,念你的名字
(组诗)
李庆华(河南)
兰州,念你的名字
念你的名字,在千里之外
在无人处,在烛光下
轻轻地念,用方言,用俚语
直念得你在千里之外坐卧不安
直念得我唇齿生香
写你的名字,在蝶翅,在萤火虫身上
在故乡小河的一群浮萍间
一阵春风过后,你的名字
汇入山溪,汇入船歌
像纸里包住的火,夜夜照着我的书桌
拆你的名字,然后再拆我的名字
搬运到内心的工地
把它们刨成木椽,叠成红瓦,打成铁钉
在我的内心,便组成了另一座
热气腾腾的兰州
一念起你的名字,就会念起那个面馆的姑娘
曲曲折折的拉面,明眸与皓腕
就像八月的大潮,洗净了许多坚韧的东西
包括我的次中音
包括这首写得缠绵悱恻的诗
兰州,我想坐一辆慢车去看你
兰州,我只想坐一辆慢车去看你——
等春风统统过了玉门
两旁的桃枝
都挑起了绿灯
打开车窗,让阳光一寸一寸地照遍皮肤
让心跳慢慢适应高原的韵律
当血液里的冬天开始融冰
我就可以牵出白马,载着我粗重的呼吸
走上你那丝绸小径
我想坐一辆慢车去看你——
比玫瑰绽放的速度还要慢
等羊皮筏子抚平水面的褶皱
等滨河路的月亮压弯杨柳的腰身
坐一辆慢车,不告诉你归程
等白云观的钟声接引了汹涌的白云
等到你窗前的樱桃枝上,努起少女
四月的嘴唇
记住这月光
记住这月光,这把三台阁摇晃得
山高水长的月光
记住这挖掘光明的银镐
记住我们眼睛里,慢慢溢出的春水
这个夜晚,所有的水车都已睡去
岸柳下的月光,一下就照出多年以前
你异香扑鼻的容颜
心在羊皮筏子上不住地雀跃
我们面对黄河母亲,像两颗行星面对着太阳
渐渐有了当年的体温
黑夜在下沉,我们拉紧月亮的衣袖
光明指路
带领我们找到
那个青春萌芽的季节
记住这月光,记住这月光照耀的茶马古道
记住长路上欲言又止的赠予
今夜,这月光就要在你的睫毛上休憩
犹如一座城池
收容了此生的全部念想
作者简介:
李庆华,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理事,信阳市作协副主席,固始县作家协会主席。曾在《人民日报》《诗刊》《星星》《飞天》《莽原》《绿风》《诗歌月刊》《十月》等发表诗歌800多首,曾获《诗刊》《飞天》等文学奖,有作品收入《诗刊》《诗探索》等年选,出版有诗集《爱无歧路》《大写的汉字》,诗歌评论集《中学新诗解读》。
三等奖
兰州词
水笔翔飞(重庆)
天用苍苍,地用茫茫
黄河牛羊用好脾气
把兰州喂养
早起雄鹰,傍晚落阳
连影子也那么粗犷
那么有思想
我的上游,我的下游
那又是谁家的嗓门
喊开了河上的波浪
春天的风,秋天的风
轻轻挥动翅膀
把每一个日子仔细擦亮
作者简介:
水笔翔飞,原名王波,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居重庆。诗文见诸《中国》《华夏时报》《诗潮》《中国新诗》《文学报》《四川诗歌》等40多家报刊。诗作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和“中国好诗”,获全国诗赛铜奖等。
兰州古渡
震 杳(黑龙江)
时间在这里比水还快,历史在这里比
沙还沉
兰州古渡前,看不见霍去病的旌旗
与丝绸之路上逶迤的驼队
但猎猎大风
依旧以当年的模样,拍打着我
一定是我来得太迟,所有的船都没了踪影
并非船不等我
是水不等船。从这里,黄河还要
转九十九道弯,要把麦穗和黎明,送给
下游那些沉睡的人
但它留下了一只羊皮筏子,渡我
这些生前温顺、死后操劳的羊
舔噬波浪如啃食野草
唯有它们,被一条汹涌的河默默爱着
兰州,不仅能把你送往对岸,或天下
也能把你
渡回时光深处。像一条河穿越一座城
我要坐在一群羊身上穿越你
其实,那些船并未离开。它们化作了
高大的水车,在浪上行走
如同巨大纺车,梳理着黄河
摆渡人,请将我送回原处吧
我确信那里,已不是我离开时的地方
作者简介:
震杳,原名刘洋,男,黑龙江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见《诗刊》《芳草》《星星》《山东文学》《延河》《草原》《奔流》等。获第四届“中国诗河·鹤壁”国际诗歌大赛一等奖。
在兰州点灯
许蓝翔(河北)
那时火种稀缺,闪电是用来点灯的
许多好女人,咬紧灯芯的边缘
避免自己哭出声来
异乡人,捻断灯的胡须
咀嚼远方来信,把字间的白鹭认作故人
墨水抓牢宣纸,一杯热酒在黄河的心头打坐
酒香能够化解雷霆
黄河水高于一切,又降服一切
把日头逼上白塔山和兴隆山,不成问题
雁鸣声急促
有人炼制情毒,有人哄睡刀锋
有人用西风催熟心头之火
骨头再硬一些,就成了铁
这个人间,珍贵的东西稀缺
兰州,你的浪漫,你的皎洁
你千万亩的心思无人了解
我必须坚持着,住在你的身体里
兰州,你的影子如花似玉
送我的北斗,已镶嵌在肝胆
每一声细微的呼吸都是惊叹
兰州,现在我最大的难题是
如何避免缘分出逃,如何解密传奇的谜底
篝火燃起,照亮城墙上张贴的寻人启事
几千年了
兰州,我还是做不到,把你的故事一眼看破
作者简介:
许民祥,笔名许蓝翔,男,70后,河北省沙河市人。诗文散见《绿风》《诗潮》《中国诗歌》《诗选刊》《诗歌月刊》《现代青年》等报刊及选本。曾获《诗刊》《星星》《绿风》《草堂》《诗潮》等全国诗赛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兰州的日子
(外一首)
梅苔儿(湖南)
河流浩荡出关,留下至柔一段
西去的驼峰,遗下丝绸
这是五千岁的金城汤池
黄河母亲雕像,铁桥,
皆为时光舍下的佛骨
在兰州
寡淡的日子忽然有了盐巴的滋味
接着是葡萄,胡椒,茶叶,糖。生活慢下来
有了瓷器,铜器,铁器的鸣唱
有了丝绸,香料的窸窣之音
有了牛羊舍身
沸腾的汤汁
飘起无尽岁月的芬芳
我爱着的兰州
苜蓿和槐花遍地开放
百合和白兰瓜香气绵长
山水,花鸟,人物,长在一只葫芦上
铜马,玉人,彩绘佛
陪我慢悠悠重走丝路
至于飞燕被踏于马下
那是兰州以西的事了
新麦经
翻地,松土。像打开一本老经卷
兰州的黄土地里躬身劳作的人
是窟中走来的菩萨
他们将麦子一粒粒种下
就生出绿油油的经文
就生出香音神的圆月
就生出成群的牛羊和黎民
就生出炊烟袅袅的村庄
出苗,分蘖,抽穗,灌浆,扬花
我在今生做下所有功课
只为领受饱满而金黄的麦粒
如领命教诲和恩旨
——以食为天
我的粮食和性命,酒和诗歌
麦田,打麦场,麦草垛
都如神性的寺庙矗立
黄河大地,每一孔窑洞,每一孔石窟
都漏出麦芒一样微小却璀璨的光
作者简介:
梅苔儿,原名张晓,湖南浏阳人。作品散见于《诗刊》《飞天》《诗探索》等期刊。部分诗歌作品获奖。
心的兰州
王唐银(四川)
黄河千里迢迢,从青藏高原带来伟大的碑文
刻在兰州城头
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和戈壁
江山的版图,被皋兰山一一看遍
那些突兀的新城,每一座,都住着一个古老的灵魂
往往,落日认领兰州城
黄河水,民族的诗书,将山河装订
黄昏太薄。那些灵动的姑娘
脚步按住涟漪
星辰纷纷下马,这是不是兰州
另一道神秘的旨意
这些温柔的事物,不能错过的爱情
篝火指向了,更深的丝路
黄河岸边的叶子,今夜,纷纷坠落
犹如一幕黄金的秋季
作者简介:
王唐银,1981年生,现居四川泸州。在《诗刊》《作家天地》等发表文学作品。获“我和母亲”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大庆铁人精神诗歌大赛一等奖,首届全球杜甫诗歌奖优秀奖等50余次全国奖项。
兰州,颂词或交响
周维强(浙江)
借我一滴黄河水,擦亮兰州的兰,
皋兰山的兰
借我一枚单词,为金城的夜,装点温暖与繁华
不需要形容词,也不需要排比句
只要动词的音律,名词的导引
只要一个异乡人,在兰州,寻找
黄河之水的口音
借我一缕月光,绕过黄河铁桥
蘸着波浪写诗
我站在这一座城的世俗生活中,与一条河,一粒沙
结伴而行
借我一句方言,让我赞美兰州
白塔山下,静默成一块有信仰的石头
与流云一道
问候山川大地
我知道
兰州的亲人与过客,儿女和游子
都喜欢端坐在一碗乡愁前
让这一生慢慢滚沸
作者简介:
周维强,男,1986年出生,浙江文学院青年作家班(诸暨)学员。大量诗歌、诗歌评论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扬子江》《北京文学》《青年作家》《山东文学》《作品》《浙江作家》等刊,部分作品被《新世纪文学选刊》《诗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转载。近期作品入选《2017年年度散文诗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浙江散文精选》(文汇出版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金城出版社)。获云南北大门文学奖、《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协会征文奖等多次。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