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27 09:43 |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1月14日 23:05:07 | 查看:2520次
1月13日,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新华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杨维汉)了解沈浩,必须熟悉小岗村;谈起小岗村,就不能不想起“包产到户——大包干”。
记得我小时候,上世纪80年代初,住在农村的外公家。一般晚饭过后,生产队的大喇叭一喊,外公和舅舅就拿着板凳坐到院子里,一边抽着烟一边听着大喇叭里传来的高亢声音。年幼的我很好奇,不知道大人们为什么听得那么专注,就不停地问,喇叭里讲的啥?
“包产到户!”外公被我问烦了,甩下了4个字。那时年龄小,不知道啥叫“包产到户”,大喇叭里喊的内容也已经随着时间流走,可这4个字作为儿时的记忆,至今还回响在我耳畔。
20多年后,终于有机会来到“包产到户”的发源地——素有“中国改革第一村”之称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而与小岗结缘是因为对“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事迹的采访。
听说能吃住在村里,可以和小岗的村民们彻夜长谈,我意识到这是绝佳的采访机会,这是面对面的直接感受。究竟沈浩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让老百姓用按手印的方式永远留在小岗,小岗村又有怎样的魅力留住了沈浩?带着疑问,2009年12月3日上午,在火车上颠簸一夜之后,记者终于住进了小岗村。
一进村,记者就看到了矗立在村头的“凤阳县小岗村”的高大牌楼,沿着村里的主路友谊大道进村,两侧是整齐划一的白色两层小楼,路的两边还有长廊绿化带。
40岁的热心大姐,村妇女主任韩巧兰是我们的房东。她带我和2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走进了刚刚粉刷一新的两层小楼。一楼的套间里,陈设很简单,两张单人床,一张旧桌子。“这屋子刚粉刷好,还没来得及添新家具。”韩巧兰解释着。
冬天的江淮大地,寒风凛冽。站在屋外有风,呆在屋里见不到阳光,小岗村冬天没有暖气,阴冷阴冷的。到了晚上,尽管村里给配了电褥子,身上盖两床被子,缩在被窝里还是觉得头顶冰凉。
“沈书记也是在一个大冬天里到的小岗。他刚来的时候,是我给他在村里的小屋准备好的铺盖。”一天下午,和房东韩巧兰大姐促膝长谈,勾起了她对沈书记的思念。
当了多年村干部的韩巧兰在沈浩的带领下,整整和他一起奔忙了6年。修路、迁坟、外出考察、抓计划生育、组织村“两委”学习……沈书记的一言一行,她都记得清晰。
2002年,韩巧兰小孩读书,父亲脑血栓病在床上,欠了2万多的债。“沈书记来了,小岗有了起色,我们家的日子慢慢好起来了。”韩巧兰说。
丈夫马石有泥瓦匠的手艺,早先在外面闯荡,在北京的建筑工地打工,还自己种过蘑菇,在农村算个“能人”。“沈书记来了以后,小岗村这几年发展得很快。村里搞基础设施建设,盖房子、修马路、建设下水沟渠,所以马石就回到村里。”韩巧兰说,“在外面打工,不如回村里挣钱,又能照顾家。”
“能人”在村里就吃得开。马石自己带个小队伍,揽了一些村里的小工程。2005年,家里的外债终于还清,两口子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农村人有了钱就想盖房子。“沈书记对我爱人说,就你们一家盖小楼不好看,要帮着村里把小楼都盖起来。”
沈书记重视教育,韩巧兰的女儿马忆囡2006年考上了大学,村里给了2000元钱。“沈书记鼓励孩子们上学,无论考上大本还是大专,村里都有奖励。他经常说,‘有的人不想让孩子们读书,孩子们就整天穿着拖鞋在街上跑。以后他们不工作、不干事吗?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们不学习以后怎么办。’”
韩大姐是个“小岗通”,不但帮着记者跑前跑后联系采访,就连家里人吃饭也要等着记者。主人很热情,农家的饭吃得也香。一到饭点儿,房东就喊着:“吃饭啦。”语气就像是对家里人。韩巧兰70多岁的老母亲,喜欢看着记者吃饭,总是笑着说,“多吃点,多吃点。”
一天,我采访到凌晨才回屋。韩大姐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不吃晚饭还工作到这么晚。”直到记者吃完,她才回屋睡下。
住在村里最大的好处就是采访方便,想要采访哪个人,只要一打听那家人住在哪里就可以直接走过去,就像平常串门唠家常。
村西头小岗村牌楼到村东头大包干纪念馆,1500步的距离。驻村采访的几天里,记者来来回回不知走了多少遍。学校、幼儿园、蘑菇大棚、小岗钢构厂、引进项目厂房、沈浩办公室、沈浩的小屋……在小岗,沈浩的身影仿佛在村民中依稀可见。他们会习惯性地随手一指说,“沈书记就是站在这说的。”
“说起我们沈书记,几天几夜也讲不完。”沈浩的喜怒哀乐,沈浩的风风火火,清晰地在村民脑海中浮现。他已深深扎根在小岗村民的心里。
看见沈浩小屋里堆满了“三农”书籍,我知道,他在为小岗发展苦苦思索;翻开沈浩办公室里的小岗村规划,我知道,他心里装着“发展”二字;见到办公楼墙上贴的村项目进度表,我知道,他为小岗的发展着急……我知道,沈浩是个血性男儿,豪放、大气。
他曾经用过“沈明月”这个名字,后来改成“沈浩”。男人就要浩浩荡荡闯世界。
到了和小岗、和沈书记离别的日子了。天公不作美,太阳没有露面,还有些许的冷风。
记者们又来到了沈浩的墓地依依惜别。轻轻抚摸墓碑,再看一眼这位永留小岗村的好书记。
村民们舍不得记者走,因为他们已经把记者当成了家里人。要上车了,在小岗村的广场上,沈浩组织起来的腰鼓队,打起了铿锵的腰鼓。“咚咚”的鼓声响彻冬日的旷野。
相信,同行的每一个人心中,今后都会有个小岗情结、沈浩情结。
正如大家在给小岗村的留言簿上写下的那一片深情:
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
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片希望的田野。
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
沈浩同志,你的精神长存!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