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8 22:01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4-17 12版 | 查看:321次
陈圆圆
放慢点,静下来,读书去。内心有多少真情和热诚,是否付出了与之相匹的耐心和踏实,爱书的人,自然得失寸心知
前几日逛书店,偶见一套中世纪欧洲历史文化的图解书籍,心潮澎湃,立刻买下,返程途中便从第一本读了起来。随后多日,这本书随我辗转工作、吃饭、聚会,但一直没抽出时间来读。回到家中再想翻出,剩余几本已在书架上积起了薄薄浮尘,不禁自责——把你带回家,却总没时间读你。
当下,很多人和我一样面临着“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的尴尬:买书时总有一股子热情,看着满满一架书,从心底涌上虚幻的“知识充盈感”。真到读起来却动力不足、难以为继,看书速度远落后于购书速度。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每天读书19.81分钟,不及接触手机时长的1/3,认为自己阅读数量较少的成年人占四成以上。全民阅读时代,数字阅读普及,海量读物出版,人们阅读选择的改变,必然影响阅读效果。实在是“有书不读”,而非“无书可读”。
有人感叹,读书的门槛越低,读下去却越来越难。总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打扰:工作太忙,没时间看;随手拿起一本书,翻看两页后弃之一旁,下次捡起只好从头再来;心血来潮定了打卡任务,却因没有配套的长期计划付诸东流……有些专业性较强的书本身就有阅读难度,令人望而生畏;读者也可能因为缺乏一定的阅读技能,或是与作者的人生经验并不匹配,导致读之无味。更何况,阅读市场上有那么多伴读类的知识服务产品,引人心甘情愿走进“五分钟了解一本书”的阅读舒适区。诱惑那么多,踏实读本书,挺不容易的。
放慢点,静下来,读书去。“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阅读蕴含的能量,可因热情激活,更需恒心延续。试想,若将读书比作大浪淘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淘出宝贝的几率总是小些;向下持之以恒冲刷,向内探寻心灵的从容,可能获得深刻且愉悦的阅读体验。
阅读的方法也不少。对耐读的书,比如《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这类经典,可以“克期”地读,即通过规定时间,拉长阅读的进度条。对待消遣用、长知识的书,我则常去家附近的独立书店,点一壶茶配点零食,消磨一个下午,也能看完一两本。或者养成习惯随手在包里装一本书、一台电子阅读器,利用等人的间隙、地铁的通勤、睡觉前的休憩,“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如厕读小辞”,生活中处处可读书。
寻书的苦、得书的乐、啃书的涩、囊中羞涩的酸、折价购书的爽……读书事,滋味万千。其中用了多少心思,内心有多少真情和热诚,是否付出了与之相匹的耐心和踏实——爱书的人,自然得失寸心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