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5 22:51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08-09 08:51 | 查看:1378次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波及各国,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走向深水区,经济领域诸如食品安全、非法融资、生态污染等问题屡屡曝光,牵动着亿万民众的神经。这是否是经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如何规避这些风险?经济伦理学对这一当代“义利之辨”进行了深刻反思,由此涌现的大量研究成果也促使诞生于当代市场经济探索中的这一交叉学科走向成熟。
现状:经济伦理学成长为“显学”
1993年至2001年间,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王雪冰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115.14万元;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因虚假陈述受证监部门处罚的上市公司多达33家;2011年4月至9月,温州发生多起企业老板因企业资金链断裂、还债困难而“跑路”的事件……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诸如此类个人道德缺失、企业虚假陈述、金融集资诈骗等伦理缺失现象不时见诸报端,更有甚者,毒牛奶、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过期肉等严重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这不仅给消费者、企业甚至行业带来伤害,更危害了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公信力,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小锡说。
事实上,经济领域中的伦理问题自古有之。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余达淮告诉记者,学科意义上的经济伦理学产生之前,人类思想史上对经济与伦理关系有着不同路径的探讨,如中国传统的“义利”问题、西方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和“道德人”问题等。遗憾的是,那时这些富有真知灼见的探讨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理论力量。
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大的军火合同商洛克西德公司行贿案以及此后美国各大公司贿赂丑闻频频曝光,引起了美国社会对经济伦理问题的重视。70年代中期,由美国堪萨斯大学发起召开的第一届经济伦理学讨论会标志着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门新兴学科在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了长足发展。
王小锡在接受采访时说,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学界再次将目光投向经济的伦理道德问题。90年代中期前后,与经济伦理学相关的论著开始产生,中国经济伦理学学科进入初创阶段。王小锡说,“30多年来,中国经济伦理学从无到有,已逐渐成长为应用伦理学之‘显学’。”
据了解,2010年,中国伦理学会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据初步统计,我国各地与经济伦理学相关的研究机构有数十家,已出版多套经济伦理学丛书和上百本经济伦理学学术专著,如《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和《当代经济伦理学名著译丛》等。
发展:呈现与多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自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之初,其交叉学科的性质便使研究者对其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感到困扰。王小锡认为,经济伦理学应从哲学高度审视社会经济行为的伦理道德蕴含。在余达淮看来,经济伦理学必须从经济现象本身出发去寻找道德问题,而不是把道德哲学的一般原理机械地移植过来用以解释经济现象;同时,也必须从道德现象本身出发去寻找经济根源,而不是把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机械地挪过来解释道德现象。
美国经济伦理学家理查德·狄乔治曾有一个有趣的比喻:“作为一门学科,经济伦理学作为哲学与工商管理教育的联姻而令人瞩目。如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婚姻,双方的父母学科都不赞成它们的结合。但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同,它们的结合成功了,而且已生儿育女。双方的祖父母即便不赞成它们的结合,也容忍了这些第三代。”
经济伦理学诞生后很快呈现出较之其父母学科——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研究优势。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陆晓禾介绍说,一方面,近代以来的主流经济学回避了规范分析,忽略了人类复杂多样的伦理考虑;另一方面,伦理学也存在不承认规范伦理学的倾向,而仅仅满足于元伦理学的分析和描述。经济伦理学的出现,倡导的是一种对伦理学开放的广义经济学框架,一种能够认识和证明伦理价值和行为准则是有道理的规范伦理学,从而能够从交叉学科的视角,为公共政策、企业决策提供宽阔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工具,经济伦理学的出现,不仅将经济学与伦理学融为一体,构成公共政策和企业决策的基础,而且也促进了伦理学和经济学自身的发展。
这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壮大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显著体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王泽应介绍说,我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体现出与多门学科交叉发展的态势,有望形成生态经济伦理学、政治经济伦理学、信息经济伦理学、文化产业伦理学、旅游经济伦理学等新兴学科。这些学科将某些独特的经济学二级学科与伦理学结合起来,构筑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
未来:回应转型时期现实问题
经济伦理学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息息相关。正如王小锡所说的,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观上为经济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和实践资源。
然而,也有学者表示,经济伦理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虽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对中国经济实践中各方面的伦理问题和原则规范的研究仍显薄弱,尤其是如何从根本上遏制转型期经济领域的伦理失范现象,构建仍处关键发展期的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伦理规范等新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陆晓禾认为,现在我们面临和亟待解决的是市场经济在中国特定环境中发生的伦理问题,如诚信问题、环境问题、唯GDP问题及制度伦理问题等。经济伦理学研究者应肩负其时代使命,对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作出理论回应。
未来,经济伦理学如何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深化研究?王小锡认为,应对不同的研究方法给予包容,特别注意运用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并注重个案分析和综合概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要创建符合时代经济特征的经济伦理学,研究者必须深入经济活动之中,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深入经济建设实践、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哲学论证,展示伦理道德发挥作用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模式。”王小锡提出,在从宏观上揭示人类经济伦理观念及其理论模式的同时,还要从微观上探究人的经济伦理情感和经济伦理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