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相互尊重才能构建良性师生关系

发布时间:2019-03-28 10:1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3月28日 02 版 | 查看:478次

近日,一张师生交流群的对话截图,引起网络热议。图片内容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倪冰冰在师生交流群中要求学生一周无休工作,并对他们肆意辱骂。

  3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发布通报回应,称倪冰冰确实存在言语不当、师德失范的问题,因此将要求他向学生当面致歉并作出反省检查,院方将在全院教职工范围内通报批评,并停止他的教学工作。

  教师强行要求学生无休工作,公然羞辱学生,这种做法无疑令人感受到师生关系的扭曲。如果师生之间缺乏良性的互动模式,很有可能产生各种严重问题。

  严师出高徒,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严格与苛刻,是对学习提出的要求,而不能是对学生的攻击与羞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就认为,对人的尊重与严格要求是相结合的。羞辱会对学生精神造成严重伤害,如果学生缺乏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又怎么可能达到教师期待的高标准的要求呢?

  良性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这样的: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学生也能朝着教师期待的标准努力。

  在倪冰冰事件中,师生关系被扭曲的另一面,是学生被要求每周7天无休工作。涉事学生正是因为要求休息,才被他一顿羞辱。在一些高校中,学生被教师要求高强度工作的情况并不罕见。学生在毕业、升学等方面依赖导师的评价,而导师评价缺乏统一标准与外部监督。不明晰又缺乏监督的导师制度,催生了不良的师生关系。大部分导师都能够善待学生,但我们也要警惕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师生关系不能只依赖导师的师德。学校与公众的监督,是打破不良师生关系的关键,只有在制度层面严格规范导师权力,鼓励学生和公众监督导师,对违反师德规范与法律的教师坚决“零容忍”处理,才能建立起良性的师生关系。

  上海交大对倪冰冰的及时处理,值得我们大力点赞。这样不护短、不“捂盖子”的高校越多,师生关系便能越健康。如此,莘莘学子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罗广彦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