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27 22:20 | 来源:法制日报 2019-03-24 第05版 | 查看:1003次
最近遇到几位青少年,他们碰到的问题很相似:都曾经和A同学关系很好,好到甚至感觉像是一个人,但如果在他们的关系中出现了第三个人B同学,若A和B的关系好过自己和A的关系的话,这位青少年朋友就感觉自己被朋友抛弃了,会非常生气。而且,他们往往也认为可能全班同学都不喜欢自己了,自己是那个容易被孤立和被欺负的人,感觉非常孤单和无助。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一个小婴儿的成长过程说起,小婴儿刚刚出生时,他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只有妈妈一个人,这个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二元关系”时期,即小婴儿的世界中只有两个人。如果这种关系能够进一步朝前发展的话,小婴儿就会发现除了自己和妈妈之外,还有爸爸,而且妈妈和爸爸的关系也不错,妈妈的世界中不仅仅有他一个人,还有爸爸呢!这时候“二元关系”就向“三元关系”发展了,小婴儿的内心也就可以多接触到现实社会,即妈妈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她还属于爸爸。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果妈妈不愿意让爸爸加入进来,或者爸爸对孩子不是那么感兴趣,这个小婴儿就会长期处在“二元关系”中,他会认为自己就是所有关系的中心,他对另外一个人的占有感就会很强,妈妈只是我一个人的,不容别人分享。长大后,这种心理就会被照搬到他和朋友的关系中,朋友只能对我好,不能和其他人好,如果和其他人好了,就是对自己的背叛。同时,在一个群体中也希望自己是群体的中心。
我们知道,在一个群体中极少有人做到人人都很喜欢,有一个理论认为,一个人在一个群体中,基本上是三分之一的人喜欢你,三分之一的人讨厌你,还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无视你。但是还没有从“二元关系”幻想中走向现实的青少年朋友就会认为,如果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我,那么就是所有人都不喜欢自己,就会感觉到被孤立和被排挤。而且,因为对别人和群体有如此高的要求,所以他们一般都极其敏感,且对自己不够有信心,容易批评自己,好像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才让别人不高兴。
所以,当你感觉到自己被所有人孤立时,请相信: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你,而是你对朋友和群体的要求过高!除了小婴儿在很小的时候需要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需要两个人像是一个人一样,此后伴随着成长,所有人际交往都是有一定距离的,如果期待过高,必然受挫。在一个群体中,你只需要和一两个人保持比较好的关系就可以了,不必也一般不可能和所有人的关系都很好。
(作者系内动力教育咨询中心主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