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19 22:16 |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9年03月06日 01 版 | 查看:769次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2月27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本报主办,学林出版社承办的《战上海》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战上海》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于去年底出版的军史专家刘统教授的新作。该书以一手史料为主,生动呈现了从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计划解放大上海到1950年国民党军从舟山群岛撤退的上海解放史。该书出版不久即重印,并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好书”2018年12月榜单,是一本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主题读物。
回顾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刘统表示,在看史料的过程中,他就发现上海解放史的复杂程度远超他的想象。“国民党搬空了国库,对上海进行封锁,恨不得把上海五百万人饿死,怎么养活这几百万人,怎么让瘫痪的上海重新恢复活力,真的没那么容易”,刘统说,“但共产党人在开国阶段确实是朝气蓬勃,信仰坚定,他们的精神感动了上海人民。有了老百姓的配合,也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他说:“我们今天说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共产党当年那种朝气蓬勃的做法,不忘共产党当年为人民的利益奉献一切的精神。”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阚宁辉在会上致辞,他认为,《战上海》是刘统军史著作中很特别的一部,这部书不只讲了16天“瓷器店里打老鼠”的上海战役,而且用更多的笔墨叙写了上海解放第一年里,共产党人为恢复这座城市的生机做出的卓绝努力,“这种‘大解放史’的写法把上海解放的深远意义和深刻内涵写了出来”。《中华读书报》总编辑王玮在会上致辞,他认为《战上海》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著作,“刘统教授强调党史、军史写作不能停留在宣传的层面,而是要提升到学术的层面,努力提升党史、军史写作的学术性,学术上经得起检验,作品才有生命力,也才是最好的宣传”。他指出,书里有很多原始史料的引用,包括政府公告、领导人文稿和讲话、档案材料、新闻报道、回忆录等,很多都没有采用转述的方式,而是以直接引语来呈现,这提升了叙事的真实感和生动性。
与会专家学者对《战上海》给予积极评价。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认为,《战上海》确实超出了军史、战史的层面,不但写了如何解放上海,更写了如何治理上海,“可以说是历史转折的典型案例和典型展示。既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向建设的转变,从农村向城市转变,从夺权向执政的转变,更进一步地说,是从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城市文明的转变”。他认为该书有三大特点:第一,全方位展示了各个战线和领域的转折和斗争。第二,生动记录了大量真实故事和细节。这些故事和细节不是随意编造和文学想象,“书中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不是所谓的‘合理想象’,而是有史料依托,这是最值得赞赏的地方”。第三,深入挖掘了可供总结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出席座谈会的专家还有军事科学院军事法制研究院国际军事法和军事司法研究中心主任金立昕,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刘金田,《小说选刊》副主编李晓东,《光明日报》评论部副主任计亚男,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刘庆等。他们表示,《战上海》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读物中出版较早的一部,在选题立意、创作水平等方面可圈可点,可以说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出版开了一个好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