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18 15:13 | 来源: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3-12 09:55 | 查看:1228次
作者:王树荫 马二杰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对边区涌现的大批劳动英雄进行了广泛宣传,建构了主线清晰、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劳动英雄话语,体现了服务中心工作的鲜明特征。劳动英雄话语围绕着塑造平民英雄展开,有利于发挥榜样效应,实现了广泛的群众动员。
王树荫
榜样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全面抗战时期党报的宣传特色。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积极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舆论喉舌作用,持续宣传了农业、工业、军事等战线数百名劳动英雄,建构了主线清晰、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劳动英雄话语[1],成为根据地的主流媒体话语、经济话语和政治话语。本文以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日报》劳动英雄话语为考察对象,揭示话语的生成逻辑,分析话语的多重内涵,概括话语的叙事模式,并以此为基础阐释话语在群众动员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劳动英雄话语的生成逻辑:服务中心工作
《解放日报》深入寻访了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英雄,将之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对象。劳动英雄话语取材自由、随机生成,但目的明确、意蕴深刻,体现了服务中心工作的鲜明特征。
(一)以边区建设为根本,突出话语重点
话语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教育的工具,与党的中心工作相契合。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边区经济深陷外困内忧之中,经济问题已然成为决定抗战走向的关键因素,抗战需要首先表现为经济需要,
【“从经济上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陕甘宁边区,以继续坚持抗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就成为当前的中心任务。”[2]p41】
共产党确立了由外援转向自给的方针,提出了“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口号,树立生产榜样以推动边区建设成为党报肩负的重任。《解放日报》立足繁荣经济、明确宣传方向,着力发现、塑造、推广大生产运动中涌现的劳动英雄。
劳动英雄话语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充分注重边区建设的需要。从时间来看,《解放日报》对劳动英雄集中系统的报道始于1942年,直至抗战结束从未间断。以1943年为例,赵占魁在新闻标题上出现的次数为39次,杨朝臣16次、马杏儿9次。此时大生产运动走向高峰,边区建设蓬勃开展,劳动英雄话语调动了更多群众的生产热情。从内容分析,《解放日报》对劳动英雄的宣传有主次之别,农业劳动英雄出现的频率最高。如,吴满有数次荣登头版头条,日常言行均在关注之列,这既得益于吴满有的个人贡献,也与其农民身份息息相关。1942年《中央书记处关于开展春耕运动的指示》中提出:“根据地经济建设,其基本重心应放在发展农业,私人生产方面”[3]290,而广大农民是发展农业的骨干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耕地、纺线、畜牧等农业劳动英雄的报道也经常见诸报端。
(二)以政策推广为主线,明确话语导向
劳动英雄不仅是经济战线的模范人物,也是“干部的后备军”“人民的领袖”,这为劳动英雄话语以政策推广为主线提供了前提。《解放日报》对劳动英雄的宣传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色彩,从话语内容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劳动英雄的宣传时机与党的中心任务之间的关系,探寻到劳动英雄话语的导向与党的政策推广之间的关联。
为了保证抗战的顺利进行,党和政府与时俱进,发布了拥军优属、劳武结合等多项新政。新政不仅需要自上而下地大力推广,也需要群众领袖的自觉落实。《解放日报》准确把握了劳动英雄之于党的政策推广的独特作用,将劳动英雄置于全面抗战的历史背景下,以政策出台为契机,不断明确话语导向、适时调整话语内容。例如,“组织起来”是党在全面抗战时期发展农业的基本方针,毛泽东鼓励劳动英雄“按自愿的原则把群众组织到合作社里来”[4]935,《解放日报》迅速反应,连续报道了劳动英雄开展互助合作、组织村民创造模范乡村、工厂、连队的先进事迹,刊登了《响应高岗同志号召吴满有创造模范乡》《刘生海半个月内组织好全村劳动力 全乡脚户已合作成立运输队》等新闻,既肯定了劳动英雄在新政推广中的表率作用,又增强了群众对互助组、合作社等组织形式的了解。此类事例在《解放日报》中比比皆是,充分说明党报话语高度关注政策动向、及时调整宣传重点,这既是党报党性增强的有力体现,也是话语传播的基本要求。
(三)以宣传需要为依据,选择话语风格
宣传工作是党发动群众的主要方式,立足群众特点是宣传工作的一贯原则。毛泽东指出:
【“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5]330】
阐明了宣传工作必须有的放矢。全面抗战时期,根据地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群众阅读水平普遍不高,中央宣传部强调
【“要善于采用通俗化的形式,群众所能了解的语言,去进行宣传鼓动工作。”[3]130】
《解放日报》记者深入基层、走向民间,熟悉群众的日常用语、感受群众的表达风格,增强话语的感染力、提高文本的可读性,不仅将劳动英雄的事迹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加以宣传,而且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群众易于接受的话语融入劳动英雄叙事,使之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助推了党的中心工作的落实。
《解放日报》立足群众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要,适应群众的语言习惯和接受能力,用朴实的话语讲述劳动英雄的故事。这一时期话语主流已由具有官方意味的说教语言、具有文艺气息的文学语言转向具有生活气息的工农兵语言,话家常的言说方式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如:
【“劳动英雄们到达河堤时,大家早已列队迎候了。在热烈的欢呼及乐队的奏乐中,劳动英雄被迎入会客室,大队人员,进入了礼堂等候报告。这时,朱总司令,叶参谋长等愉快地与劳动英雄们一一握手,拉话。”[6]】
亲切自然的话语、简洁流畅的表达刻画了人民群众欢迎劳动英雄的热闹场景,激发了读者对劳动英雄荣誉的向往之情,成为其投身生产的精神动力。
二、劳动英雄话语的内涵分析:塑造平民英雄
《解放日报》对劳动英雄的报道不是单一维度的人物宣传,而是通过多层面的刻画将劳动英雄立体化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从多个视角塑造了翻身做主、自力更生、热爱边区的平民英雄形象。
(一)翻身做主:再现苦难过往,建构社会记忆
《解放日报》宣传的劳动英雄以生活在底层的贫农、难民为主,他们早年大多有过一段饱受欺凌的悲惨经历。话语生动再现了劳动英雄的苦难过往,如冯云鹏“潦倒半世,没有出路”[7];张成仁“全家人在半饥饿状态”[8]。明星劳动英雄吴满有也不例外,《解放日报》讲述了他两次卖女却“勉强维持着连富家门犬还不如的生活”[9]的故事,为读者展现了在旧社会穷困潦倒、受尽压迫的农民形象,这与他们在新社会经济翻身、当家做主形成了鲜明对比。《解放日报》呈现出的历史图景正是劳动英雄过往的真实写照,也道出了他们的共同感受:
【“在过去的年代,咱们被压榨得不能抬头,没有作为一个中国人民的权利,咱们过的日月也只是悲惨、饥饿、黑暗和痛苦。”[10]】
劳动英雄话语通过对苦难过往的还原建构了群体的社会记忆,引发了群众内心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唤起了群众对旧社会的痛苦回忆和由衷憎恨。历史不是孤立的抽象存在,而是与当下社会紧密相连;建构社会记忆并非为了显示时间序列上的今昔对比,而是旨在揭示新旧社会之间的巨大反差。《解放日报》在建构社会记忆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曾经被贱视的劳动者如何在新社会翻身做主,“过着丰衣足食和民主自由的生活”[10]。忆苦思甜式的话语说明了只有依靠共产党,穷苦大众才能彻底翻身的道理,塑造了共产党的崇高形象,实现了社会记忆的政治功能。
(二)自力更生:揭示奋斗历程,彰显主体力量
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变革中的伟大力量。作为大生产运动的主力军,劳动英雄克服重重困难,将饱满的热情和深沉的感情倾注于劳动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赢得了英雄的称号。话语聚焦劳动英雄奋斗、成长的艰辛历程。如:吴满有早起晚眠,“天还没有亮,他就喂牛上山,天已黑了,才从地里回来”[11];赵占魁不畏炎热,“穿着棉袄,还站在那两千度以上的熔铁炉的旁边在工作着”[12],刻画了劳动英雄长期以来辛勤耕耘、不辞劳苦的形象,彰显了主体力量。
劳动英雄话语还着重说明劳动英雄没有超人的本领,而是凭着对劳动的热爱和个体的努力当选为英雄,正如吴满有所说:
【“我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肯劳动。”[11]】
劳动英雄是从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榜样,他们褪去了神圣的光环,散发出普通劳动者的光芒,《赵占魁同志》题记中这样写道:
【“他没有凸出的表现,也没有惊人的故事;三年来他平凡的工作着,犹如泉水滴凿着岩石。”[12]】
话语侧重展现劳动英雄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一面,这与旧社会塑造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典型形象大相径庭,打破了群众对英雄的传统认知与刻板印象,论证了劳动英雄与普罗大众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劳动与不劳动的差别,揭示了自力更生在从平民到英雄蜕变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热爱边区:展现互助精神,突出政治觉悟
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的当选条件包括“积极生产”“热爱边区”等。这说明新社会的劳动英雄不仅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既能辛勤耕作、加紧生产,又能团结群众、拥护部队。《解放日报》刊登了大量劳动英雄热心公益、帮助他人的新闻,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全面展现了劳动英雄的互助精神。如,陈德发“每年要误两个来月的工参加乡政府工作和支部工作”[13];杨朝臣“给张月华张炳仁帮了一整春天的牛工”[14]。此类话语彰显了劳动英雄对革命事业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劳动英雄政治觉悟的提升,这归根结底源于劳动英雄对边区的由衷热爱。
从昔日的四处逃难到如今的生活安定,自身特殊的经历使劳动英雄从充满小农意识的普通百姓成长为具有集体情怀的模范公民,《解放日报》社论这样评价吴满有:
【“他能够把自己的命运跟边区群众的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他能够把自己的命运跟昨天的土地革命,跟今天的民族抗战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他是典型的抗战中的模范公民。”[15]】
可见,劳动英雄不是单纯的生产模范,也不是旧式的个人英雄;不再狭隘地追求个体利益,而是带领群众生产以改善生活、巩固边区、支援前线,时刻与群众、与边区、与抗战同进退、共荣辱,实现了由劳动英雄到模范公民的光荣蜕变。
三、劳动英雄话语的叙事模式:发挥榜样效应
毛泽东将劳动英雄的作用概括为“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并要求报纸大力宣传。榜样激励成为劳动英雄话语的核心内容。话语采用描述型、评论型以及激励型叙事模式,构成了话语叙事的完整链条,为发挥榜样效应提供了话语支撑。
(一)描述型叙事模式:传播信息,了解劳动英雄
描述型叙事是话语最常用的表达模式。《解放日报》将劳动英雄作为新闻主角,以简洁的笔触、平实的语言展开了全方面、多角度、深层次的描述。依据话语内容的不同,描述型叙事模式可分为两类。一是侧重揭示劳动英雄的生活历程、先进事迹、生产经验以及日常活动等,《解放日报》此类文本数量最多、影响甚大。以赵占魁为例,《解放日报》报道了他带伤上工、发起挑战、赠慰问金、公布计划以及获得奖励等事情,在切入视角的不断转化和话语内容的频繁更换中,在读者头脑中建构起赵占魁生活、劳动、学习的丰富图景,强化了对赵占魁的直观印象。二是侧重追踪与劳动英雄密切相关的选举大会、表彰仪式、慰问纪念以及社会影响等。《解放日报》不但关注劳动英雄本人,而且关注党政与劳动英雄的互动。以1943年底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第一届劳模表彰大会为例,《解放日报》发表了系列文章,从县区的选举到大会的开幕,从场景的布置到仪式的流程,从领导的讲话到私下的交流,详细加以描述。广大群众以读者的身份感受了大会之隆重、气氛之热烈,于场外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教育。
借助描述型叙事模式,劳动英雄话语刻画了无数个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英雄。尽管单纯的事实描述本身并不等同于价值判断,但仍旧给予读者积极的影响,强化着群众对于劳动英雄以及劳动本身的正确认知,为群众形成关于真善美的价值判断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评论型叙事模式:形成判断,赞美劳动英雄
评论型叙事建立在描述型叙事的基础之上,是对其内容的深化和功能的延展。价值判断的形成需要借助评论实现,《解放日报》以评论的及时、全面、深刻见长。评论型叙事模式常见于劳动英雄宣传文本,尤其是贯穿在社论之中。根据话语视角的不同,评论型叙事模式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劳动英雄其人的评论。如:用“诸葛亮”“状元”称誉他们;用“伟大的创造力”“真正智慧”赞美他们;用“勤勉”“虚心”表扬他们,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拥护革命等道德品质和政治品格集于劳动英雄一身,显示出对劳动英雄的敬重。二是对劳动英雄其事的评论。《解放日报》侧重于从劳动英雄生活、生产的现实表现出发,通过评论性语言或肯定他们在经济领域的示范作用,或阐明成功背后所昭示的深刻道理。如,《开展吴满有运动》提出:
【“他的方向,就是今年边区全体农民的方向。”[11]】
《新中国的女儿诞生了》一文从马杏儿吃尽苦中苦的事实说起,指出“劳动产生了幸福”[16]。赞美劳动英雄是党报话语的主要情感基调,传播信息的同时传递了积极的态度,这与新闻宣传的主流价值取向高度契合。
借助评论型叙事模式,劳动英雄话语直接展示了劳动英雄的宝贵品质,引导全社会对劳动英雄形成积极的判断,使人民群众对劳动英雄更加推崇和向往;间接诠释了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使人民群众对共产党更为信任和拥戴。
(三)激励型叙事模式:加强引导,学习劳动英雄
激励型叙事模式旨在描述、评论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将群众对劳动英雄的认知、情感进一步升华,并体现为当下的行动,这也是劳动英雄话语的目标所在。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激励型叙事模式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先进事迹激励群众向榜样学习。《解放日报》通过摆事实、列数字等方式宣传了劳动英雄在生产活动中的感人事迹和骄人成绩。如,马杏儿“披荆斩棘,忍痛熬痠,顶上一个男子的好劳动力”[16];冯云鹏“使从前一二十里的无人荒山,现在却变成欣欣向荣人烟繁盛的村落了”[7],激励广大群众投身经济建设,推动千千万万个劳动英雄的涌现。二是通过价值导向激励群众向榜样学习。价值导向是群众思想和行为的风向标,明确价值导向是话语的应有之义。《解放日报》通过对劳动英雄参加表彰、宴请、座谈等重大活动的宣传展现了他们在边区享有的崇高地位和威望,引导读者感知社会主流趋向;刊登领导人关爱劳动英雄的新闻,如马海旺身染重病,志丹县委“即派人前去慰问,并请名医为其治疗”[17]。大场景的描绘和小细节的刻画织就了庞大的激励话语之网,于无形中渲染了劳动光荣的气氛。
借助激励型叙事模式,劳动英雄话语不仅激发了劳动英雄自身的自豪之情,而且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向上动力。在话语的激励下,“看齐”“学习”成为主流词汇,在边区经常可以看到、听到“向劳动英雄看齐”的标语或呼声。
四、劳动英雄话语的功能指向:实现群众动员
劳动英雄话语以大生产运动为背景,以宣传劳动英雄为主要内容,展现了劳动英雄的生产表现、政治倾向、道德品质,阐明了党、政、群对劳动英雄的态度和评价。劳动英雄话语有助于宣扬新的思想观念,并推动着边区生产动员的实现和政治认同的形成。
(一)思想教育:宣扬新的劳动观和英雄观
传播主流思想、引领时代风尚是《解放日报》的基本功能,这在劳动英雄话语中得到充分体现。新的劳动观和英雄观是话语宣扬的核心理念,也是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着力点。“中国旧社会一向是看不起工农的,看不起劳动者的。”[18]“劳心”与“劳力”的高下之分根深蒂固,旧社会的劳动者无法正确认知劳动的伟大意义。《解放日报》树立了与之截然相反的劳动观,并通过劳动英雄话语加以宣扬。一是宣传了马丕恩、陈德发等众多劳动英雄,以真实事例阐明了不仅革命战争中、政治舞台上有英雄,“拿锄头的、拿斧头的、拿鞭子的、拿剪刀的人们”[18]也能成为英雄的道理。二是描绘了嘉奖劳动英雄的场景。如“会场掌声雷动,庆祝口号亦随之而起”[19]、“锣鼓喧天,彩旗飘扬”[20],字里行间表达了党对劳动、劳动者尊崇的态度。这一系列宣传在重塑劳动观念、加强思想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劳动英雄话语的引导下,在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中,劳动光荣逐渐代替“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教条而成为边区新的主流观念。
在宣扬正确劳动观的同时,新的英雄观也正在形成。《解放日报》选取了群众身边的榜样以增强话语的真实性、说服力,尤其是抓住了二流子劳动英雄这个典型群体。例如,《解放日报》讲述了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刘生海通过辛勤劳动成长为劳动英雄的经历,突出了他从“亲朋看不起,婆姨常闹气”[21]到“首长们用酒肉相待,鼓乐喧天的欢迎”[21]的巨大转变。以刘生海为代表的劳动英雄的个人经历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给予广大群众以深刻的启迪和鼓舞。在新观念的指引下,行行出状元、人人当英雄成为群众的共识,崇尚劳动、争当先进在边区蔚然成风。
(二)生产动员:推动边区生产运动的发展
劳动英雄大多常年以农业为生,他们是边区无数农民的典型代表,是耕耘在生产一线的榜样人物,他们的带动作用在生产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发展生产,就产生劳动英雄。有了劳动英雄,又更推进生产。这已有丰富经验证明了。”[22]随着话语的广泛传播,许多劳动英雄成为边区的明星人物,为广大群众所熟知、仰慕。如滨海劳动者从报上知道了吴满有的事迹,写信表达了追随之意,“我们跟着你学,你的方向就是我们的方向!”[23]坚定了学习榜样、争当英雄的信心。
《解放日报》关注劳动英雄的思想动态、行为表现,挖掘生产中的新鲜素材,引导广大群众将学习的决心转变为切实的行动,生产动员成为劳动英雄话语最为突出的功能。如《解放日报》经常报道与劳动英雄有关的生产竞赛,激发群众的上进心,对大生产运动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解放日报》于1943年春耕之际报道了杨朝臣和吴满有挑战、应战的事件,拉开了劳动竞赛的序幕。这一新颖形式激发了群众的兴趣,此后群众向劳动英雄发起竞赛以及劳动英雄互相挑战的报道不断出现,劳动英雄话语更加丰富。在话语的感召和群众的参与下,边区掀起了你追我赶的生产热潮,大生产运动迅速发展为边区上下共同参与的广泛性群众运动,有力改变了边区的生产面貌、缓解了边区的经济困境。
(三)政治认同:塑造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塑造劳动英雄不仅是媒体宣传、边区建设的需要,也是政治教化的需要,“对中共而言,寻找英雄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服务于生产动员的需要,更是为了巩固局部执政的社会基础”[24]。全面抗战时期,敌人强大的宣传攻势和舆论欺骗对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消极的影响。针对外界有意丑化共产党、污蔑人民军队的不实言论,《解放日报》以劳动英雄话语为中介,反击恶意攻击,破除虚假传闻。如张成仁说:“红军是救国救民的,别人的谣言是不能听信的”[8];阎吉驳斥了“共产党杀人放火,先甜后辣”[25]的谣言,这与国民党“赤匪”“土匪”“文匪”之类诋毁之辞针锋相对,扭转了社会上的舆论导向,增强了群众对党的了解与信任。
劳动英雄话语更多以正面引导的方式塑造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一是传递劳动英雄的声音。劳动英雄将共产党、毛主席比作太阳、星星,将政府看作靠山、救星。如孙万福说:
【“我想毛主席好比是太阳,‘太阳东出一盆花,照到人民是一家’,我又想,毛主席好比是星星,‘星星高照天自清,照到大家一条心。’”[6]】
刘生海说:
【“政府是穷人的政府,要教大家向好处走,努力生产,丰衣足食。”[26]】
《解放日报》将劳动英雄的心声刊登于报纸,强化了群众的政治认同。二是分析劳动英雄的经历。《解放日报》将劳动英雄当前享有的地位、荣耀归功于党和政府,探析了今昔天壤之别的深层原因,指出这一切只有在党领导下的边区才能实现,
【“边区的政权,是中国从未看见过的新民主主义政权。这个政权尊重劳动群众,尤其尊重劳动战线上的积极先进分子,承认他们是真正的英雄。”[27]】
阐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解救百姓于苦难之中的道理,将对劳动英雄的赞美转移到了对党和新政权的赞美之上,实现了意识形态的有效灌输。
作为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道德规范的承载者,话语的形成紧密契合了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话语的内容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取向,而话语的推广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判断。《解放日报》劳动英雄话语牢牢把握了全面抗战时期党的宣传需要,不仅提升了劳动英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挖掘了劳动英雄的深层意蕴和时代价值。在劳动英雄的带动和劳动英雄话语的影响下,人民群众思想、行动趋向一致,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稳固的思想基础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本文的劳动英雄指全面抗战时期在党的领导下,由群众选举、政府认可而获得劳动英雄称号的人物或《解放日报》明确称其为劳动英雄的个体;话语是言说的结果呈现、表达的载体依托;劳动英雄话语是在大量有关新闻文本、评论文本基础上形成的,在主题内容、情感色彩、叙事风格、意识形态等方面具有稳定倾向性的语言集合体。
[2] 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M].西安:档案出版社,1987.
[3]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
[6] 最生动的一课[N].解放日报,1944-01-09.
[7] 冯云鹏怎样安置移难民[N].解放日报,1944-01-10.
[8] 张成仁和马坊掌[N].解放日报,1944-01-04.
[9] 忘不了革命好处的人[N].解放日报,1942-05-05.
[10] 绥德分区生产展览会闭幕 劳动英雄向毛主席致敬[N].解放日报,1943-11-21.
[11] 开展吴满有运动[N].解放日报,1943-01-11.
[12] 赵占魁同志[N].解放日报,1942-09-13.
[13] 马家沟和陈德发[N].解放日报,1944-01-02.
[14] 边区二流子的改造[N].解放日报,1944-05-01.
[15] 吴满有——模范公民[N].解放日报,1942-05-06.
[16] 新中国的女儿诞生了[N].解放日报,1943-02-13.
[17] 志丹县劳动英雄马海旺染病 高岗同志致慰问信[N].解放日报,1944-06-17.
[18] 高岗同志在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与生产展览会开幕典礼上的讲话[N].解放日报,1943-11-27.
[19] 陇东分区万人盛会 劳动英雄光荣受奖[N].解放日报,1943-11-16.
[20] 晋绥边区举行三届劳动英雄大会[N].解放日报,1944-01-21.
[21] 刘生海从二流子变成劳动英雄[N].解放日报,1944-01-17.
[22] 关于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问题[N].解放日报,1945-01-09.
[23] 滨海模范劳动者大会致吴满有暨各劳动英雄[N].解放日报,1944-01-13.
[24] 王建华.革命的理想人格:延安时期劳动英雄的生产逻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6,(5).
[25] 新塞工厂劳动英雄阎吉自述[N].解放日报,1944-01-20.
[26] 把二流子变成好劳动[N].解放日报,1944-01-16.
[27] 建立新的劳动观念[N].解放日报,1943-04-08.
[28] 朱鸿召主编.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M].西安:陕西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29] 米晓蓉,刘卫平.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0] 李晓灵,王晓梅.渊源与化变:延安《解放日报》的传播体系及其当代价值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王树荫: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马二杰:河南师范大学教师。察网(www.cwzg.cn)摘自《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10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