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22 21:15 | 来源:光明网 2019-02-15 16:15 | 查看:1397次
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内蒙古自治区新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鸿
近期来,作为舶来品的“丧文化”开始在互联网上愈演愈烈,甚至诞生出了一个个网络热词、一个个的丧系网红。
表面上看,丧文化好像是一种我自知足常乐,不争不抢的“养身”文化,但实则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消极态度,轻则使人陷入颓废的泥沼,重则使人失去目标和希望,沦为“三和大神”,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
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丧文化”虽源自互联网,但其注定只会是“昙花一现”,远不是互联网的主流文化。不过,如果任由“丧文化”肆意传播,对个体、对社会也还是会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因此,也就需要及时“打打针”,把这股“病毒”逼出互联网“体外”。
不过这个针怎么打是有着“定数”的,乱打针是要不得的。
先打“管理针”
据2018年7月CNNIC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8.02亿,在8.02亿的网民中29岁以下的网民占据了49.7%。
数字是能“说话”的!“互联网”时代,怎么样使互联网扬长避短,发挥其推动年轻人奋发向上的“助推剂”作用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众所周知,多数国家对影视作品均有着一套较为成熟的分级审核、按国情处理的做法,以此保证其“不走偏”,能发挥出提供“正能量娱乐”,开拓“正能量视野”的作用。同样,在广告发布领域各国也有着一系列的发布管理要求,对其文案、画面、音视频等做出了严格规定,以使其不至于在民众中产生负面的示范效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互联网的非新闻资讯类内容发布,政府能否在界定好“丧文化”范畴的基础上,也借鉴一下影视领域、广告行业的作法,建立起符合国情而又不违背互联网精神的一套标准体系,画好“红线”,扎好“栅栏”,推动互联网的内容管理向纵深方向发展,让各类内容在互联网上发布时都有据可依,有标准可查,从而在源头上立起一道有效的“水坝”,将不健康的“丧文化”拒之网外。
此外,有鉴于目前不健康的“丧文化”更多的是在互联网的社区论坛,自媒体,网络游戏中以短视频、直播、帖子的形式出现这一现实情况,国家互联网管理部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等应该精准定位,跳出传统“说教”的老路子,深入到这些互联网“集群”中,熟悉一下这些“丧文化”的传播路径,传播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与引导方案,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刹住”丧文化的传播势头。
再打“引导针”
“刹住”、“管住”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如何将年轻一代从“丧文化”的影响中引导出来才是重中之重。
对此,文化部门能不能提供符合青少年喜好的互联网内容?教育部门能不能把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开发出能调动起青少年参与热情的教育产品?社会整体能不能面向青少年营造出“奋斗才能成功”“阶层并非固化”“未来需要努力”的氛围?各种积极向上的活动能不能多开展一些?各种机会能不能多为年轻人创造一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重视起来。
当然,媒体的引导作用同样不可轻视。试想一下,如果媒体频繁报道“葛优躺”“史上最难就业季”等内容,或多或少会打击年轻人的“上进心”,这也等于无意中给“丧文化”的蔓延加了一把劲。因此,从媒体角度看,多登载一些加油鼓劲的文章,多组织年轻人开展一些正能量的活动,对扫清消极的“丧文化”,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大有帮助的。
三打“氛围针”
清代孙洙有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此话说出了文化浸润的效果。身处“丧文化”的包裹中,自身想不丧也难,而身处积极向上的“奋文化”氛围内,自身也会不由自主地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动力。因此,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青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氛围的造就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网民、媒体、社会组织乃至国家机构齐心协力,从细微处着手,一点一滴地实施下去。简言之即,国家多创造机会,营造公平竞争的好环境,教育部门改变教育方法做好减压工作,社会多关注年轻人的动态……多方齐动之下,“丧文化”自然会大大缩减其影响力,而“奋文化”也就会逐渐成为主力军。
代代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的那样:“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在全新的时代,年轻人更要正视挫折与困难,以“洪荒之力”改变它,而不是一味地躲避乃至屈服,应该像习近平总书记教诲的那样,“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为了个体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年轻人是时候和“丧文化”说再见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