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余位学者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发布时间:2019-02-18 16:2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2月18日 03 版 | 查看:581次

立足学术 面向大众

由中宣部支持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委托国家图书馆具体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以下简称《百部经典》)编纂项目第二批图书近日正式出版,包括《左传》《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传习录》等5种。

  “激活经典、熔古铸今、立足学术、面向大众”是《百部经典》编纂项目的既定目标。项目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计划用5~10年时间,梳理传统文化经典传承发展脉络与体系,以当代眼光和时代价值树立新时代经典之标准,遴选100种书目。所选图书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领域的重要典籍。

  《百部经典》编纂办公室主任张洁介绍,书目广泛征求项目顾问与相关领域专家的建议,希望能集思广益,编委们也在审慎研究,完善书目。

  《百部经典》采取导读、原典、注释、点评相结合的编纂体例。项目成立以袁行霈为主任委员的编纂委员会,聘请叶嘉莹、李学勤、楼宇烈、陈鼓应等19位大家担任顾问。每一部书稿力邀相关领域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担任解读人;初稿提交后,还要邀请由2~3位专家组成的审订组,对书稿进行审订;审订通过,才能提交出版社进入编辑流程。袁行霈曾表示,《百部经典》的编纂工作将汇聚全国思想界、文化界50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

  2017年9月底,《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管子》《孙子兵法》《史记》等10种《百部经典》首批图书出版。首批图书出版后,袁行霈号召编委们“回头看”。他表示,首批图书虽然得到社会各界好评,但距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有改进空间。

  为此,编纂办公室落实编委会决议,策划召开既定书目中已确定解读人的科技类典籍编纂工作会议、先秦两汉诸子类典籍编纂工作会议和宗教类典籍编纂工作会议等分主题编纂工作会议,为编委、解读人、审订人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类似主题典籍编纂工作的特点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便解读人顺利撰稿。

  编纂项目注重调动全国各界的优秀力量参与其中。如果说首批图书的解读人以北京的专家学者为主,那第二批图书就体现出参与学者地域范围之广。《左传》解读人郭丹、《墨子》解读人姜宝昌、《韩非子》解读人张觉、《吕氏春秋》解读人张双棣、《传习录》解读人吴震,分别来自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而审订专家则是来自全国各地。

  编委、首批图书《孟子》解读人梁涛表示,十几位专家学者为一本著作一次次开会研讨,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是第一次。编纂办公室赴山东和《墨子》解读人姜宝昌沟通修订事宜时,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负责人表示,山东大学将全力支持编纂项目,希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让本校更多优秀的文史学科研究力量参与其中。

  2018年,编纂项目共收到书稿23部,是2017年收稿数量的近两倍,此次出版其中5部;其他已收书稿及正在撰写的书稿,将于2019年陆续审订出版,与读者见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