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15 22:16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9年01月25日 15版 | 查看:1165次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宇琪
岁末年初,考核很忙。
通过考核检验一年工作,本是一种不错的工作方式。但在辞旧迎新之际,一些基层干部的关键词,却是“填表、补台账、开会汇报”。有的人是抱着“干得好不如总结得好”的心态,更多人则是迫不得已、身不由己。
为何材料越积越多?基层干部全年的工作有道不完的辛苦。有的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手写的表格便有上千页。在年终总结时,更是难免想方设法让上级看到辛苦的“成果”,努力增加一点“印象分”“辛苦分”。
在“痕迹管理”理念的主导下,来自上级各部门的检查考核,加之个别地区有所回潮的“文山会海”,给原本工作任务就很繁重的基层干部,增加了额外负担。当前各种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有的地方检查工作的人,比干工作的人还要多,有的基层干部反映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来迎接检查,还有的干部甚至同时有多个会议要参加导致分身乏术……
以检查考核和“文山会海”为代表的无效事务,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当前脱贫攻坚步入攻坚战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仍在啃“硬骨头”……各项任务本就十分繁重,需要基层干部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还要分心到这些无效事务上,不仅会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还会影响各项任务在基层的落实。
“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本质上是受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歪风影响。去年末到今年初,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通报了多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有的地方数据乍一看成绩喜人,“增长率50%”“覆盖率100%”,实际落实情况却大相径庭;有的审核部门在没有实地调查的情况下,仅凭书面材料,便同意上报扶贫情况到上级部门;甚至有的干部全年36次下乡调研记录中,只有9次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余记录的时间、地点和调研内容均不准确。
这类企图靠台账和材料来蒙混过关的“成绩”,滤干“水分”之后就露出了弄虚作假、移花接木的本来面目。这不仅对兢兢业业的干部不公,更是对群众信任的辜负和背离。
“把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干部把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扎根基层中,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但如果检查考核走偏走泛,“文山会海”卷土重来,不仅干部的“解脱”难见实效,群众更谈不上有获得感。
为了消除“文山会海”,有的地方采取了诸如数字化、互联网、高科技办公的措施。然而,各类材料不仅数量不见减少,电子“留痕”的要求也更加复杂。由此导致基层干部手机里装了多个App,加入的工作群聊有上百个。为了凑数“留痕”,基层干部还要硬着头皮,让群众帮忙“摆拍”。
工作做得好不好,与材料厚不厚关系不大,却和群众满不满意紧密相连。
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形式主义,只会让基层疲于应对,无暇集中精力服务群众。破解考核中的“材料政绩观”症结,不仅要做好督查考核的统筹整合,减少“只看量不重质”的指标和事项,更应重视群众的反馈和感受,让真正敬业奉献的干部得到认可和嘉奖。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