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14 19:51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2-14 08版 | 查看:2439次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原书记、局长王有德——
本报记者 朱 磊 刘 峰
图为王有德在毛乌素沙漠边缘扎草方格。新华社记者 王 鹏摄
冬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鞍山管理站靠近银川河东机场一隅,4000多亩苗圃、景观防护林、经果林,以及羊圈、鱼池、日光温棚等,在大片荒地中焕发别样生机。这里是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的“主战场”。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烂洼地、大深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如今生态植物园、公益林园、采摘园、养殖园、森林康养中心等雏形已现……
“白芨滩目前仍有60多万亩荒漠尚未治理,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治沙40年了,积累了不少经验,不能把经验废掉。”王有德说:“现在,我们不花国家一分钱,也不向组织提要求,利用沙产业‘反哺’,自身造血,同时利用社会资金进行荒山治理,预计再有3年时间,这片沙荒地全部能‘拿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毛乌素沙漠边缘荒漠化日益严重,肆虐的沙漠,以每年几十米的速度向宁夏西南部灵武地区的村庄侵袭。19岁的王有德和周边村子的3万多人被迫离开家乡,背井离乡那一幕,深深刺痛了他的心。“治沙,是大家共同的目标。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王有德说。
“治理沙漠多苦都值。可是头天开好的田,经常一夜之间就没有了,为这个事情,咱们干部职工都流过泪。”王有德回忆说。风沙不断地埋,大家就不停地补,数不清多少次寒夜里通宵栽树,多少次扒出树苗从头再来,直到树木连成片,把沙丘牢牢固定住。
为了巩固治沙成效,王有德还想出了独特的治沙模式,即在外围建灌木固沙林,周边建乔灌防护林,内部建经果林、搞养殖业、种牧草、做沙漠旅游业,形成“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的绿地结构。
边治沙边创业,王有德带领职工们建起了机砖厂、预制板厂等十几个经济实体。种植的葡萄、苹果渐渐枝繁叶茂。成片的果园不只是沙漠前沿一道高效能的防护体系,也给大家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收入。
“你永远不可能与沙漠达成共识,不是人进沙退,就是沙进人退,所以要有抗争的决心和勇气,还要有创新的智慧和手段。”王有德说。
如今的白芨滩,早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职工们以每年治沙造林3万亩的速度,治理沙漠总面积达63万亩,控制流沙100多万亩,不仅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庇护了引黄灌溉区的万顷良田,也逼退了沙漠20余公里。
而王有德,又有了新的打算:“以前沙漠绿了就高兴,现在要让社会共享治沙成果。下一步,我想为贫困山区、贫困沙漠地区募捐。比如捐上一片经果林,我们提供苗木并去建园;在风沙侵害严重的地方可以募捐建一片防风固沙林;给在建的学校、福利院等提供绿化服务……”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治理沙漠 多苦都值》)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