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守正与创新(人民观察) ——访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岭峻(图)

发布时间:2019-01-26 00:16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年01月25日 09版 | 查看:1038次

黄岭峻院长讲解《深度中国》的教学宗旨。黄明阳摄

  内容提要:高校思政课怎样才能吸引大学生、赢得大学生?华中科技大学思政选修课《深度中国》给出的回答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守正是指牢牢守住价值引领的初心,创新是指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变革、推陈出新。如果没有守正,就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创新,就会弱化引导功能。思政课教学只有将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发挥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受重视程度之深、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教学质量和效果明显改善,但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大学生不愿意上课、不认真听课的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开设的思政选修课《深度中国》赢得大学生的喜爱。记者采访时看到,能容纳200多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就连走道也挤满了人,甚至还有从其他高校慕名而来的听课者。为什么一门思政选修课如此受大学生欢迎?领衔开设这一课程的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岭峻院长对记者说,《深度中国》广受欢迎,是因为它聚焦当代中国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以广阔的视野、精深的剖析、丰富的教学形式,引导大学生深度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认识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做到了守正与创新的统一。

  坚守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追求

  记者: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政课教学守正的关键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守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追求。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更好做到这一点?

  黄岭峻:好的思政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深度中国》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实现了“盐”与“汤”的科学配比,在进行教学创新的同时牢牢守住价值引领的初衷。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发展。《深度中国》的守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定位的思政性。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深度中国》在开设之初就明确定位为思政选修课。其目的是对既有思政公共课起到有效补充作用,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衔接,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认同中国、振兴中国。

  二是价值引领的思政性。《深度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故事讲道理,通过道理讲价值,通过价值讲认同。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搬进课堂,聚合基层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的力量,为大学生铺就一条从大学校园通向乡村田野的道路。

  三是教学内容的思政性。《深度中国》每一讲主题的选择,都既关注大学生的兴趣,又强调与思政课教学的定位相符。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热点问题,如科技创新、精准扶贫、农民工流动等。

  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流程再造

  记者: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深度中国》一开始就被作为“品牌”来策划运营,有效推动了思政课教学的流程再造。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黄岭峻:在开始构想这门选修课时,我们就想做点“不一样”的东西。首先着手做了两方面的调研:一是对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调研,努力搞清楚学生在想什么、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能做什么;二是对其他高校的公共选修课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其是如何开设的、有哪些创新之处、效果如何。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路与定位,那就是“瞄准需求侧、改革供给侧”,做好思政课教学的供给侧改革。

  在课程名称上,我们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时事热点很感兴趣,但苦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为了让大学生“深度地了解中国,了解深度的中国”,最终取名《深度中国》。“深度地了解中国”是给大学生提供分析工具,让其思考更有深度;“了解深度的中国”是给大学生提供经验感知,让其阅历更为丰富。

  在课程形式上,我们认识到,时事热点变动不居,《深度中国》课程内容必须跟上形势变化节奏,专题式教学就成为课程形式的最佳选项。为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一方面采取主持人方式,帮助引入和总结话题;另一方面采取一人主讲、两人对辩、三人对谈等方式来展开话题,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

  在课程团队上,我们发现,很多时事热点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如何更好把握这些时事热点的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注重发挥团队力量,集思广益。这一做法主要体现在集体备课、集体听课环节。集体备课帮助主讲教师明确思路、收集案例、改进教学方法,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集体听课既是一种力量上的襄赞,也是一种应急机制。大学生所提问题有时会超出主讲教师的知识范畴,集体听课可以让台下教师及时补台,提高大学生提问的获得感。

  我们还建立了微信群,将互动从课堂内扩展至课堂外、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既和大学生“面对面”,又和大学生“键对键”。开设以“深度中国”为标识的微信公众号,及时回应大学生诉求,推出课程视频。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工作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也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在实践探索、课程教学中不断听取师生等多方意见,不断改进的结果。

  遵循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规律

  记者:思政课教学必须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如何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进行守正与创新?

  黄岭峻:《深度中国》的教学,一直遵循“先把大道理分解成小道理,再将小道理升华为大道理”的基本逻辑。具体来说,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其困惑和需求,并据此将教材中的大道理分解成小道理进行讲授;在围绕小道理展开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再在讲授过程中将小道理升华为与教材一致的大道理。

  在教学方法方面,《深度中国》努力做到“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将有意义的事讲成有意思的事”。一方面,要善于将教材中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生动的实践相结合,将政治理论所涉及的宏观结构性命题具象为大学生可感可知的事件与场景。例如,“精准扶贫”一讲,邀请华中科技大学赴扶贫一线的校领导、教师、大学生授课。他们来自实践一线的讲授一下子就拉近了大学生与国家政策之间的距离,使大学生在课堂上既能感受到“对口帮扶”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的优越性,又能真切了解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还能引发大学生对于个人担当、高校责任、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的“说教感”,将“思政味”蕴藏在大学生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中,实现入耳入心。《深度中国》课程汇聚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名嘴、首届课堂教学卓越奖获得者、网红教师等在内的10多位优秀教师,而且其学科背景并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等专业的教师也被吸纳进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有了好“厨师”,就能烹饪出味道鲜美的思政课大餐。

  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教学相长

  记者:看来,深度互动是《深度中国》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古语说,教学相长。开出一门广受欢迎的课程,大学生有获得感,教师也会受到鼓舞并从中受益,而且师生之间彼此激发,也能形成良好教学生态。

  黄岭峻:育人也是自育的过程。只有苦练内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只有感同身受才能感动他人。对教师来说,《深度中国》的教学进程是一个不断积累、反思和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共同构建起一个良性互动、共同成长的学习空间。教师通过与大学生交流发现,大学生非常关注国家的发展以及自己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定位。面对时事热点问题,大学生有关注、有思考、有抱负,这又进一步促使教师去关注和思考,不仅针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而且会更深入地思考思政课教师的责任。

  事实一再说明,做好价值引领不是一句空话。教师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对大学生起到示范引导作用。比如,我们既树立良好的教学态度,团队成员坚持提前半小时到教室,及时回答大学生的提问,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上课时即使没有教学任务,许多教师也会到场,同大学生一起听课学习、见贤思齐。

本报记者 肖伟光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