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事件

发布时间:2019-01-18 20:40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1-17 15版 | 查看:962次

  ① “天眼”FAST首次发现并认证毫秒脉冲星

  2018年2月27日,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次发现一颗毫秒脉冲星,并得到国际认证,这也是“天眼”FAST继发现脉冲星之后的另一重要成果。

  ② “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

  2018年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高分五号”卫星可以探测大气、水体等物质的具体成分,能满足我国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③ 袁隆平团队在沙漠种植水稻初获成功

  2018年5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在迪拜热带沙漠地区实验种植水稻初获成功。

  ④ “天鲲号”自航绞吸挖泥船试航成功

  2018年6月12日,经过为期近4天的海上航行,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完成首次试航。

  ⑤ “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完成研制部署

  2018年7月下旬,由国防科技大学牵头研制的“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系统完成研制部署并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向新一代百亿亿次(E级)超级计算机发起了冲锋。

  ⑥ “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2018全国科普日活动举办

  9月15日,由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科院联合主办的2018全国科普日在全国范围启动。本届科普日以“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为主题。

  ⑦ 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举办

  2018年9月17日,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并致辞。本届大会主题为“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并发表了《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北京宣言》。

  ⑧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于2018年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⑨ 2018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举办 7位科学家获奖

  2018年11月18日,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林本坚等7位科学家获奖。

  ⑩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 开启人类首次月背探测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今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开启月球探测新旅程。

  资料整理:人民网 赵 鹏 

  版式设计:郭 祥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十大科学传播事件》)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