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04 16:24 | 来源:环球视野 2018-12-29 | 查看:1279次
阚道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话语权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话语霸权建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全球统治和文化渗透的重要手段,是维护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和利益格局的重要意识形态支柱,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近期又呈现出若干需要加以关注的新变化新特点。
一、西方话语霸权建构的新变化新特点
话语霸权建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软实力的表现。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话语权的斗争更加激烈,与此同时,西方通过话语霸权建构施加政治影响的意图更加明显,手段更加隐蔽。
1.从政治话语霸权延伸到经济、社会、生态、能源、网络等领域,建构“整体”话语霸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通过不遗余力地生产概念和建构话语,成功包装和营销了“自由民主”价值观念。同时,发明“普世价值”概念,神话“选举民主”制度,并打上“政治正确”的烙印,向发展中国家兜售。然而,“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证明,西方所谓的“民主模式”在发展中国家会出现严重“水土不服”,甚至导致国家分裂和经济社会历史性倒退。不少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被西方政治话语霸权“蒙骗”和“忽悠”,“美式民主”在舆论上和心理上破产了。针对政治话语霸权式微和“中国道路”感召力、吸引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近几年西方国家不断调整话语霸权的侧重点和着力点。除了继续强调“自由民主”的“老一套”之外,加大了话语霸权的内容创新和心理战力度。在经贸问题上,西方开动宣传机器,将中国扣上“操纵汇率”的帽子,并为逼迫人民币升值提供所谓“理论依据”。在全球生态问题上,片面关注中国负面环境事件,运用批判性话语,制造“中国环境威胁论”,刻意忽视中国为环保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进步。在国际能源问题上,宣扬“中国能源饥渴症”“中国能源威胁论”,不断妖魔化中国的能源战略,鼓吹中国的能源需求对全世界的威胁。在虚拟社会治理上,美国政府发明“网络自由”概念,与现实人权问题相关照,重点抨击“中国没有网络人权”。总之,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从传统话语建构到非传统话语建构,西方国家不断创造词汇,不断发明概念,不断引导舆论,“逢中必反”“龇必中国”,形成对中国的舆论“围剿”态势。
2.从语言演绎归纳演变为操弄数据、模型,建构“指数”话语霸权,设定“普世”标准
从西方话语霸权建构发展来看,出现了一条明显的从语言逻辑向语言逻辑与数理逻辑“并行”的脉络。过去,无论是“自由民主”理论还是“三权分立”思想,无论是“历史终结”判断还是“普世价值”宣传,无论是“新自由主义”渲染还是“公民社会”论调,西方进行话语霸权建构主要立足于生产概念、包装理论、推销思想。然而,近期却发生了重要转向,西方话语霸权越来越注重数理逻辑、挖掘数据、建构模型,形成政治民主、经济自由、社会发展等领域的一系列“指数”产品,以看似更为“科学”“中立”“精致”的衡量标准和运算结果为西方的强势话语扩张进行注释和论证。例如,“自由之家”指数、“政体四”和“经济学人民主指数”以罗伯特·达尔的“衡量民主七要素”作为理论逻辑支撑,进行综合运算和排名归类。[1]在这些指数中,近年来民主法治、社会发展进步巨大的中国排名十分靠后,而在“阿拉伯之春”中政权更迭、战火纷飞的国家的成绩则甚为“抢眼”。这种基于特定理论和制度标准而设定的所谓“客观指数”,往往与对象国的主观感受相去甚远,打着学术研究、科学论证的招牌,结论却极为荒谬。再如,世界治理指数被公认为是当前主流治理指数中影响力大、使用面广的综合指标之一。但是研究发现,这个涵盖了6大指标维度、441个变量、215个国家样本的指标体系,仅仅体现出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治理的相对狭隘理解,实质上是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观作为统一标尺来简单测量全世界不同发展类型国家的治理状况,存在强烈的价值偏好和价值导向。按照西方“套路”进行治理的国家在指数统计上毫无例外“成绩优异”;反之,即使治理绩效良好,在指标体系中也“表现平平”甚至“划为另类”,其测量结果理所应当打上大大的问号。而目前西方社会科学界精于此道、乐此不疲,越来越善于通过“数理论证”和构建“指数话语”,掌握标准制定权和结果裁判权。
3.从学术研究范畴扩展到网络娱乐空间和社会基层,建构“流行”话语,进行基层渗透
就话语霸权建构而言,“学术研究”“理论推导”“模型分析”的影响范围往往局限于接受西方教育和理论体系的知识界、理论界。如今,西方学术话语霸权、理论话语霸权进一步“外溢”到网络空间、基层社会和青年群体中,通过建构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流行”话语,通俗化表达,形象化表述,网络化传播,娱乐化解构,增强其话语霸权的覆盖面、渗透性、影响力,左右大众思维、认知方式和社会舆论。西方利用海外代理服务器、“网络马甲”等新技术新手段,制造网络思想渗透“原材料”,倡导“历史虚无”和“价值虚无”,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编排”成为若干“历史故事”“历史秘闻”,对既有历史观、价值观进行颠覆、解构和重构,对中国网络空间和社会舆论开展“精准影响”,深度建构中国民众政治心理。在网络空间,西方号召所谓“推墙运动”,鼓吹“推墙精神”,将中国现行的制度和体制丑化为禁锢思想和自由的“封闭之墙”,并以此鼓励青年网民和“意见领袖”颠覆国家政权的极端行为,旨在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通过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平台深度“植入”西方标识,美化西方价值,塑造“言必称希腊”的社会心态和共同心理。近期,西方国家又通过各种媒体包装和渲染中国“锐实力”,指责中国的“触角”无处不在,深刻影响西方国家内政外交,实际上是变换花样炒作“中国威胁论”,将中国界定为具有危险性的“他者”,旨在激发西方社会共同抵制中国发展壮大的思想情绪。总之,西方话语霸权影响的基层化、大众化、年轻化的趋势十分值得关注和警惕。
4.从官方主导建构发展到政府、社会组织、新闻媒体、虚拟空间一齐发力,建构“权力”话语
近年来,为数不少的西方左翼学者看到了“西方之乱”的症结所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在经济领域,诺姆·乔姆斯基和大卫·科兹都把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泛滥视为当前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和发展中国家生存危机的根源。在政治领域,左翼学者对西方金钱政治的虚伪本质进行了质疑,认为西方政府由极少数大利益集团操纵,民主成为利益集团谋求私利的工具。但是,在话语建构过程中,西方左翼学者的话语权、发言权严重失衡,处于“边缘化”甚至“失语失声”的状态,成为“无牙齿的老虎”,很难改变西方话语霸权的内在逻辑和主导格局。在所谓“政治正确”的前提下,西方右翼学者与资本主义宰制体制形成“共谋”,或是对“西方之乱”视而不见,或是进行政治投机和利益代言,玩弄学术“障眼法”,编织资本神话和“皇帝新衣”。不仅仅西方学术界如此,在资本力量的裹挟下,一些社会组织、新闻媒体、跨国企业也深度参与西方话语霸权建构过程。打着“客观”“中立”招牌的非政府机构隐蔽获得西方国家政府资助,设立“论坛”,炮制“指数”,颁发“奖项”,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手画脚,为符合西方“口味”的思想理论和政治主张张目叫好。西方大众传媒在涉华报道中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倾向,尽管“看好”中国的声音不断增多,但是戴着有色眼镜遏制中国的论调依然大行其道,一定程度上形成话语垄断,产生极为不利的外部舆论环境。苹果、谷歌等互联网企业为美国政府提供“后门”,利用大数据平台为进行政治心理分析和话语霸权建构提供技术支撑和各种便利,危害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意识形态安全。毋庸置疑,多方协作、深度融合的大传播格局助推了西方话语霸权建构,并将其影响力、渗透力、传播力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二、西方话语霸权的政治影响与现实危害
伴随着西方话语霸权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功能的嬗变、提升,其政治影响的隐蔽性、整体性、长远性不容忽视,已经和正在以大量的事实证据表现出来。
1.塑造社会心理和集体认知。西方话语霸权建构和影响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塑造心灵”“重构认知”的过程,包含从“概念生产”“话语包装”,到“媒体操控”“价值输出”,直至“思想占领”“文化收编”等诸多环节。具体而言,西方话语霸权渗透学术界,主导科研范式和研究结论;影响新闻媒体,将西方价值观“隐蔽”在新闻“叙事”中;操控网络技术,通过代理服务器、“网络马甲”进行政治符号“植入”;塑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解释“图景”和话语工具,形成有利于西方利益的思维定势和思维习惯。长此以往,将导致学术界“全盘西化”,完全用“西方范式”“西方概念”“西方话语”进行解释说明和分析判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产生重大误导和偏差。同时,长期在“西方经验”“西方理论”侵染下成长的领导者,也会不自觉地采用“西方视角”“西方套路”想问题、做决策、定方向,其科学性、真理性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广大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将在西方话语霸权“遮蔽”中学习思考、工作生活,直接影响其价值判断和政治主张,逐渐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丢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丧失“主体意识”,形成“价值依附”,动摇了独立自主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战略信心,反而以成为“西方翻版”、获得“西方点赞”为终极价值追求。由此可见,西方话语霸权产生了塑造社会心理和集体认知的客观效果,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外部变量”,搞不好会成为“心头之患”。
2.误导国家长远发展战略
话语体系较量看似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竞争,实则关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一旦国家的理论体系出现偏差甚至颠覆,其战略和政策也将发生180度转变,在不知不觉中推行一套有利于别国的政策,甚至“自废武功”“自毁长城”,遭遇国家衰亡的命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盲目崇拜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芝加哥男孩”在拉美多国的经济战略选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倡导原教旨主义的资本主义,结果为日后的“拉美陷阱”埋下历史伏笔。在中东,2010年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和评估政府政策的“KOF全球化指数”排名中,埃及和突尼斯在发展中国家中表现优异、排名靠前。然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埃及和突尼斯的经济社会状况不容乐观,不久之后两国就发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深层次原因在于,近几十年来中东国家遵循“华盛顿共识”,追随西方道路,出现了“去工业化”、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而今,“芝加哥学派”又活跃在“阿拉伯之春”之后的中东诸国重建中,继续主导民主化之后的国家建设。[2](P9)以这些事实看待近期西方的“指数”霸权、“逻辑”推演,用安东尼·葛兰西的话讲,西方“无非是创建了一个霸权工具,因为它创建了一个新的意识形态领域,导致了一种对意识和知识方法的改造”。[3](P285)其最终的目的是披着学术外衣,打着数理招牌,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政策洗脑”和“战略忽悠”。“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如果在发展战略上搞“拿来主义”“全盘西化”,迷信伪科学、伪理论、伪指数,会使一国犯了颠覆性错误而不自知,最终形成对西方的依附性关系,始终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下游,阻断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3.威胁政权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马克思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4](P550-551)西方话语霸权体现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级利益和对全球的统治欲望,凸显了跨国资本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其本质是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跨国剥削助力的精神形态和文化形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话语霸权“矮化”中国形象,海外垄断资本集团阻挠中国发展,从舆论上思想上“干扰”和“围堵”中国,是当代国际竞争较量一种新方式,也是我们提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5](P15)的重要原因之一。习近平指出,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6](P38)除了在政治上推销“宪政民主”“三权分立”“轮流坐庄”等之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污蔑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为削弱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推行“私有化”“休克疗法”制造舆论环境。同时,抨击“党管媒体”,鼓吹“西方新闻观”,却对自己存在的“资本媒体”“信息垄断”视而不见,反而要求中国提供更多的“新闻自由”和“舆论空间”。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多国实践证明,西方话语霸权塑造心理是基础,影响战略是关键,更迭政权是结果,其最终目的是为西方跨国资本在目标国家的行动“开道”,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扩张“铺路”。在爆发西方极力推崇、一致叫好的“颜色革命”后,多国丧失经济主权,陷入民生凋敝,导致国家分裂,成为西方话语霸权政治危害的不争事实。
三、消解西方话语霸权的路径选择
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西方话语霸权的新动向新变化,积极防范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寻求消解西方话语霸权的路径与方法。
1.揭露西方话语霸权的本质和危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狠抓意识形态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西方话语霸权的本质和危害为越来越多人了解。但是,依然有少部分人或是以“学术自由”为名诋毁马克思主义,或是从西方历史经验出发大谈“普遍真理”,或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发展实践,制造错误舆论氛围,误导党员群众认知。习近平强调,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既包括硬实力的斗争,也包括软实力的较量。[6](P208)在国际上,如果任由西方话语霸权大行其道,将恶化国际舆论生态,使中国长期置于“挨骂”的境地。在国内,如果任由这些错误观点和思潮大肆传播,势必危及国家政权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深入剖析西方话语霸权的“阴暗背后”,深入批驳西方话语霸权建构的歪理邪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深入浅出阐释清楚,帮助青年学生提高对西方话语霸权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上,打好主动仗,注重正面引导,通过占领制高点、弘扬主旋律来挤压错误言论的生存空间。在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上,高度重视理论建设,推进理论研究中国化、本土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党的思想建设上,把批驳西方话语霸权作为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和各级领导要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P11)事实证明,把西方话语霸权的生成机制、政治目的、现实危害、深远影响等问题说明白、讲透彻,就能够说服群众,就能够争取人心,最大限度地消解西方话语霸权的负面影响。
2.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破除对西方话语的顶礼膜拜、一味追随是前提和基础。针对西方话语霸权玩弄的“学术外衣”和“指数游戏”,习近平指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7](P18)对现代社会科学积累的有益知识体系,运用的模型推演、数量分析等有效手段,我们可以用,而且应该好好用。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时不要忘了老祖宗,不要失去了科学判断力。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8](P875)在消解西方话语霸权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有破有立、边破边立、破立结合,大力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理论研究的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现实、指导实践。其次,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科学理论和概念,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第三,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从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进一步提高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知晓率和认同度,摆脱有理没处说、说了传不开的被动境地。
3.革新国际舆论斗争的战略战术
研究发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话语霸权建构过程中注重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社会话语、娱乐话语等相结合,操作学术概念与主导历史叙事相结合,促进官方宣传与民间传播相结合,推动“线上线下”一齐发力,形成一整套体系化、灵活性策略。相比之下,中国解构西方话语霸权的努力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则显得相对被动、应对不足。一方面,对西方话语霸权建构过程和运行机制掌握得不甚充分,深入细致的规律总结、理论认识和趋势研判还不够;另一方面,局限在较为传统的理论宣传和对外宣传的思维框架、策略选择中,缺少针锋相对、有效管用的战略战术创新,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我国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还不够强,声音总体偏小偏弱。习近平指出,针对西方话语霸权的网上斗争,是一种新的舆论斗争形态,必须讲究战略战术。“对新媒体,我们不能停留在管控上,必须参与进去、深入进去,运用起来”,[6](P46)调整思路,针锋相对,出奇制胜。因此,要深入研究西方话语霸权建构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既从其中学到战略战术精髓,也由此掌握应对和破解之道,抓住其“命门”和“七寸”,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同时,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进一步树立大传播思维,建立大传播格局,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积极推动战略战术创新,做到善于调动民间力量,形成官民共建合力;善于发挥新媒体作用,增强覆盖面、传播力和渗透性;善于统筹内宣和外宣,有力服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通过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成功建构和持续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战略战术支撑和思想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光斌,释启鹏.带有明显意识形态偏见的西方自由民主评价体系——以传播自由主义民主的几个指数为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5).
[2] [加]娜奥米·克莱恩.休克主义:灾难资本主义的兴起[M].吴国卿,王柏鸿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Antonio A Santucci. Antonio Gramsci,Le opere,La prima antologia di tutti gli scritti[M]. Rome: Editori Riuniti,1997.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