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干、三人看、六人查”,问题出在哪?(5图)

发布时间:2019-01-03 14:16 | 来源:中国军网 2018-12-29 11:15:37 | 查看:1666次

  近日,某知名报纸主编一条关于地方上基层仍存在“一个人干,三个人看,六个人查”现象的微博引发网上热议。

  其实细细梳理,“六个人查”的情况虽属极端个例,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检查督查背后“凡事只求留痕”的倾向,不仅在地方基层并不鲜见,部队也一定程度存在。

  “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习主席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直指基层工作的痛点:“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

  为什么这些基层存在的看似平凡的“小现象”,会成为党中央关注的“大问题”?

  科学适度的痕迹管理,是检验过程真伪、提高工作质量,并明确责任推动落实的有效途径。然而,如果片面强调“留痕”、事事处处都要“留痕”,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就是使基层干部陷入到应对各种“痕迹”要求之中,使得他们分身乏术、不堪重负,消耗他们投入具体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看,如果过度以“迹”论“绩”,则必然导致虚假流行,脱离战斗力评价标准。正如习主席所说,“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实际上,对“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和军队的态度和要求向来是鲜明的、一以贯之的。早在2015年,解放军原四总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作指导和管理秩序若干规定》就加强工作统筹、减少会议文电、精减大项活动、严控检查评比,提出了科学合理、具体实在的对策措施。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对严格控制督查检查考核总量作出明确规定,对改进方式方法提出具体要求。

  在与基层同志的交流中,也普遍反映目前上级的检查确实减少很多,但是个别单位内部的检查和评比却有增多的趋势。

  “不看广告看疗效”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突出了在评价体系中实际效果的重要性。然而,转换到掌握基层情况时,有些人却忘了这一点,变成了“不看成效看材料”。

  一些只求表面、不顾实效的形式主义背后,不乏被“逼出来”的尴尬和无奈。有的单位对教育效果如何不论,把学习笔记的完整美观、教案课件的规范统一当做评价标准;有的单位专门在班排设置了指纹打卡,要求干部每晚查铺都要有打卡记录;有的单位甚至要求每次与战士谈心必须都在谈心交心记录本上记录内容……这其中的根源在于有的部门对上级精神理解不透,机械执行。

  如果机关靠文件、档案布置指导工作,也靠文件档案检查工作;相对的,基层也会靠文件档案显示自己业绩,形成一个闭环。

  泰戈尔有句诗:“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不能因为没有痕迹,就否定大雁从天空飞过。机关下基层检查,选择去办公室,迎检的必然是各种材料,选择去训练场,就能见到官兵精武强能的虎虎之气。

  当然,“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责任。就如同有人把“痕迹主义”形容为臭豆腐,人人说臭,但总有人喜欢。

  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人为了在微信朋友圈晒步数留下运动“痕迹”,会坐在椅子上晃动手腕虚构步数,在某个电商平台,排名第一的微信自动摇步机销量达到了33万件。在工作中,有的人也热衷于以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不惜通过美化包装、弄虚作假来换取所谓“政绩”,网上一些公文、展板模板的售卖平台也是颇为火爆。

  破除“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做法,给官兵减负,事关他们能否在强军路上轻装前行。一方面要加强源头治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实绩、实效论英雄,让那些敢扛事、能干事、善成事的干部有舞台、有奔头;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基层官兵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实事、谋打赢上来。

  其实,最好的“留痕”,是留在官兵的心中。2018即将过去,2019马上到来。希望新的一年,军队建设会更好。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