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二〇一八:专家学者回顾中国美术界大事件(4图)

发布时间:2019-01-02 21:02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12-30 08版 | 查看:959次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创作项目作品——李晓林油画《伟大友谊》。

“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1978—2018)”现场。

国际美术教育大会现场。

  2018,不平凡的一年。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光穿梭中,在永不褪色的时代记忆里,人们于今昔对照中赞叹,感受今日富强的中国,激情澎湃,豪情满怀。

  改革开放同样赋予中国美术无限的发展空间。40年间,美术创作百花齐放,美术史论百家争鸣,美术教育阔步迈进,美术展览走向大众……中国美术在开放的文化语境中更加自觉、自信,在回望中凝思,在坚守中前行。

  今天,本刊约请美术界的专家学者,分别从美术教育、美术展览、美术创作、美术团体等不同视角,回顾2018年美术界的大事件。他们的记述,是个体学术思考,更代表着学界的共同见证——见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美术新风,见证中国大地上最鲜活的艺术实践。

  ——编  者  

  年度热词:美育

  美育提升国民素养

  殷双喜

  2018年,对于美术教育领域来说,可谓是令人振奋的“美育之年”。恰逢国内两所重要高等美术院校喜迎华诞——中央美术学院迎来建校100周年,中国美术学院迎来建校90周年,一系列颇具影响的校庆活动吸引了业界目光。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美术教育的方向:“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美术界以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围绕美育展开系列研讨。11月2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高等美术教育盛会——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汇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114所美术院校、艺术机构的校长、负责人及知名专家等,为共商美术教育大计搭建了广阔平台。同一天,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筹划了“美育的知与行”2018年会,强调理论来自实践,倡导知行合一的美育实践。

  人们认识到,除了专业美术教育,中国的大学还要介入社会美育。打造大社会美育不仅要依靠相关艺术类院校,也要积极推动艺术进入普通高校。比如,可通过多种方式建设大学艺术博物馆,使之与图书馆、体育馆等共同成为一流大学的标准配置。鼓励大学美术馆与社会艺术机构合作,发挥其学术特长,举办巡回展览,使公众能欣赏到更多馆藏艺术作品,助力构建学习型社会。此外,还应加强博物馆、美术馆人才培养,将艺术博物馆纳入学校艺术教育体系,使其成为第二课堂;在综合类重点大学建立艺术史系,在师范类院校建立以艺术鉴赏和艺术史教育为主的艺术教育系,培养更多公共艺术教育人才。

  美育是提升中华民族素质的百年大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也是近些年来美育工作的鲜明特征。2018年,国内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进一步激活藏品资源,通过展览、新媒体平台及相关公共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寓“艺术”于乐,提升大众审美素养。比如,年末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以60幅作品展现了一部浓缩的西方艺术史,吸引海内外十万余观众参观。中国美术馆“大师讲大美”等公共教育新品牌活动,进一步发挥“审美教育大课堂”的作用,为美术馆与公众建立起“超级链接”。未来,建议继续完善全国美术馆建设,从交通、参观、购物、餐饮等方面改善公众观展舒适度和满意度。坚持门票免费政策,加强美术馆艺术衍生品和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美术馆。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基础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也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将美术教育的重心下沉,从少儿开始抓美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尤其是西部美术教育的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城市中小学建立美术作品捐赠收藏陈列室,鼓励艺术类大专院校与中小学合作,是普及美育的有效途径。2018年1月,“中央美术学院基础美术教育2017—2018学年教学成果展”,展示了小学生们在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项目工作组指导下创作的美术作品,是高等美术教育院校与中小学合作的有益尝试。

  打造大社会美育,还需重视出版、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文化艺术传播功能,鼓励各类艺术机构通过新媒体平台发挥美育作用。例如,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故宫博物院等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手机终端艺术软件,用技术转译传统文化,使其更富趣味。这样的传播方式,实现了艺术交流异时共享、异地共享,拓展了公共美育空间。

  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品格修养、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准。大力推进美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意味着以艺术的方式改进人类生存环境,服务人类精神需要,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年度热词:自律

  自律与他律并重

  陈中浙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新时代,各文艺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担负起团结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也吸引了更多社会关注。今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热潮中,美术界书、画、印三大协会接连迎来换届:11月11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举行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11月13日,西泠印社迎来建社115年庆祝大会暨第十四次社员大会;12月22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各协会均在章程修改与工作报告中展现新风貌。总的来说,今年美术界各协会工作重视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机制探讨,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成为各协会工作的指挥棒。中国美协九代会《章程修正案》,以及上海市书协换届后公布的《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自律公约》倡议书,均明确提出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未来的主要工作思路。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文艺还要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中国美协、西泠印社在工作报告中,均肯定了5年来紧跟时代,在重要时间节点推出展会专题献礼的工作思路。中国书协在山东济南举办的行业建设委员会工作培训班上也明确提出,“要身体力行、积极作为,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总之,文艺要服务时代、服务人民,才能发展繁荣、充满活力,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共识。

  建设严于律己、恪守正道的行业风气与职业道德观,成为各协会工作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文艺领域产生了大批优秀作品,但也存在部分艺术家忽视社会责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行业出现浮躁低俗、不守底线等歪风邪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曾屡次提到要加强文艺界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问题,“要增强本领,加强能力建设,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发挥在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行业影响力”。因此,中国美协九代会在未来5年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美术界行业自律和行风建设”;中国书协在山东济南召开的推动行业建设培训班上,“号召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自觉肩负起新时代书法工作者的使命”;上海书协“自律公约”倡议书提到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淡泊名利……坚持高雅,抵制媚俗,远离江湖气、铜臭味,不为低俗书法活动站台”。西泠印社在新的社团章程里,对理事、社员的责任和义务、财务管理等各种议事、行事规则也进行了“立法”式规定。文艺团体的行业管理正不断加强,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把握方向提供了标尺。

  树立精品意识和学术精神,成为各协会工作的共同追求。百余年来,西泠印社作为印学界的最高殿堂,绝不许在社长人选上勉强迁就。因此,建社115年来,西泠印社仅产生了7任社长,社长空缺时间累计近60年。本次社员大会选举后,社长人选依旧空缺。社员以这样的方式传递对这一专业职位的尊重。在未来5年工作报告中,西泠印社还提出要“提升学术品质”等工作思路。中国美协在章程中增加了“重视事关美术事业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国书协与上海书协均明确提出书法家应“坚持德艺双馨,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提升艺术境界”。可见,近年来文艺领域愈加重视精品意识、工匠精神,为文艺创作由“高原”走向“高峰”筑牢基础。

  文艺既为人民服务,也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特点,倡导风清气正的行风建设与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文艺与文艺工作者才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

  年度热词:深化改革

  视觉文献记录光辉历程

  裔  萼

  今年,全国各地纷纷举办主题性美术作品展,以艺术展览的方式,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社会进步和艺术变革。

  如果想通过一个美术展览,了解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建设成就,感受新时期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时代风采,领略当代中国艺术缤纷多彩的发展面貌,那么,中国美术馆精心策划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1978—2018)”无疑值得关注。中国美术馆馆藏艺术作品11万余件,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创作的优秀成果大多珍藏于此。因此,筹备此次展览时,中国美术馆充分发挥馆藏优势,遴选出100件1978年至2018年的代表性藏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及雕塑等门类。展览以春天的意象为策展主线,由“春风又绿”“春潮涌动”“春意盎然”3部分组成,多角度展现了改革春风吹拂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代新貌,反映了40年中国社会巨大建设成就以及中国艺术勇于创新的勃勃生机。

  除全景式综合性大展外,各地独具地域特色的庆祝改革开放40年的晋京展览项目也可圈可点。譬如,由中国美协、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大潮起珠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围绕改革开放的主题,由中国美协向全国征集中国画和油画作品100件,由广东省专业美术机构围绕广东省改革开放各时期重要事件、人物创作大型主题性美术作品78件,由广东省挑选优秀作品100件,共展出278件作品,生动展现了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领风气之先的精神风貌。

  此外,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从长江走来——湖北优秀美术作品展”,以“情系长江”“击水中流”“扬帆启航”3个板块呈现湖北百年来的优秀美术作品,向改革开放40年献礼;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国美术馆等单位主办的“新时代 新徽派——安徽书画40年精品晋京展”,集中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徽派书画艺术新成就;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能量——改革开放40年山东美术发展成果展”,展出山东籍艺术家创作的年画、连环画、陶艺等各门类艺术作品280余件,以艺术的方式展现山东改革开放40年变化。

  上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各省晋京展览项目,让首都观众领略了各地艺术风采。在中国美术馆之外,也有不少庆祝改革开放的主题展览。如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今日浦东——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暨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浦东美术作品展”,12月27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以文献展、主题创作展两部分,见证改革开放为浦东带来的发展、巨变和成就。

  在北京以外,各省重要美术馆也相继举办了相关主题大展。比如,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的“风生水起逐浪高——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三角美术作品展”,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的著名美术家创作的120件作品,展现新时期新面貌。由中国美协、湖南省文联主办的“美丽中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从3700余件征稿中精选200件作品展出,基本反映了当代中国画发展现状。

  除各省地域性成果展示外,美术院校也从学科建设角度,通过展示教学成果,侧面反映改革开放新成就。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闳约深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书法专业改革开放40周年教学成果展”就着力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学科建设及中国画、书法艺术新发展。

  今年的主题性展览还有很多,不胜枚举。这些展览如同一部部形象而生动的视觉文献,记录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讴歌新时期激情澎湃的时代精神,蔚为大观。

  (作者为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  

  年度热词:主题性创作

  主题性美术创作拓展

  于  洋

  2018年,主题性美术创作持续深化,多点开花。艺术创作的发展与时代精神的召唤,作为社会文化进程和艺术史发展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二者的呼应、契合关系,日益成为表现社会历史、现实题材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核心要义。

  40年前,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迈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艺术展现时代新风成为美术家的共同课题。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树立文化自信、建构国家形象的需要,主题性创作日渐成为美术界的显学。2005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实施,2012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启动,2017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推出,均有力推动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横向拓宽与纵深发展。

  在此基础上,今年的主题性美术创作继续与时代同行,并由文化溯源,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华家园”美术创作项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创作项目、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等都成为今年美术界的亮点。各省市也相继推出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如“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美丽湖南·三湘巨变”湖南省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宁波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涌现了一批水平较高的主题性美术佳作。

  在各类主题创作项目工程的引领带动下,当下主题性美术创作主要呈现4个方面的特点与方向:

  其一,推陈出新。力求突破“模板化”,激发创作者主观能动性,注重对中青年创作人才的培养。如“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实施过程中就组织各协办单位开展“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研究班”,通过创研班培训的形式,将创作、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重点对中青年创作者集中开展创作观摩、辅导,力求在推出优秀作品的同时,培养一批主题性美术创作青年人才。

  其二,关注过程。各创作项目工程对创作草图和艺术本体层面的创作过程加大重视,尊重艺术创作本体规律,着力从创作机制层面解决具体问题。如“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家园”美术创作项目都举办了数轮创作草图观摩会或展览活动,其中“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央美术学院创研班还特别邀请了詹建俊等名家前辈讲述自己的主题性创作过程,使学员近距离感受、汲取名师大家的创作经验,将其融入自身创作。

  其三,拓展领域。在艺术表现媒介、手法上,画种、画科、题材的开拓与延展超越以往。过去的主题性创作多选择人物题材,而当下主题性创作已拓展到中国山水画、花鸟画与西方风景画。如“中华家园”美术创作项目首次在重大题材项目中加入山水画、花鸟画,选题内容有名山、秀水、风物、国花、国树、国宝等。回到艺术本体角度观察主题性创作,从题材内容、思考立意到风格样式,如何在秉持艺术品质与历史意识的同时,与时代脉搏共振,重返艺术表现的历史情境与社会现场寻求真情实感的表达?这是对创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其四,研创互促。注重创作实践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关注艺术风格、媒材技法与学术观念、历史语境的契合,使其相互促动、相互深化。一年来,我在与各地中青年美术创作者交流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作为一项跨学科、多维度的学术课题,主题性美术创作愈发受到美术界及社会各界关注重视。

  以工程带动创作,以佳构映现时代。在各大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的引领护航下,这些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所汇成的,不仅仅是一个视觉的、图像的历史,同时更是一个艺术意象的宝库,共同展现了美术创作与国家民族历史的关系,及其在新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所承担的使命。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版式设计:蔡华伟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镌刻二〇一八》)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