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历时10年拍摄完成的纪录片《零零后》,看哭无数父母,值得所有老师、家长看!(组图)

发布时间:2018-12-28 01:18 | 来源:搜狐网 2017-09-21 11:25 | 查看:1988次

  没有最好的教育方法,只有最合适的。你对孩子采用的教育方法,是最合适的吗?

  最近,一部纪录片在央视首播,刷爆了朋友圈。

  5集,一集50分钟,豆瓣评分8.4,浓缩了一群“零零后”十年的光阴,也绘制出了中国教育真实的画卷——

  00后的孩子什么样,00后的父母究竟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从2006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从一所幼儿园开始跟踪记录十多位00后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持续10年时间,最后打磨出了五集纪录片《零零后》。

  “十年,对于宇宙只是眼皮眨动的一瞬间,对于昆虫却是漫长的生死轮回。”

  《零零后》的总导演张同道说,当时中国纪录片正处于低迷时间,自己没敢有这么宏伟的设想,可没想到这一拍,就是十年。

  用心看,也许你会发现孩子天生就是不一样的,后来的人生则是越发奇妙,却有迹可循。

  这里仅仅列举三位孩子,不想剧透完毕。

  01

  锡坤是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从2岁开始,他就总是一个人,探索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

  老师们发现鞋子不见了,直到某一天才知道,原来是被他扔进了垃圾桶。

  “这是对世界空间的探索。”幼儿园老师没有阻止锡坤的行为,而是每天在孩子们放学后,整理垃圾箱,把鞋子捡回。

  换了不懂儿童的人,分分钟会认为孩子品性有问题。自私,破坏,道德审判已开启,就看不见真实的人了。

  “这是对世界空间的探索。”是我听过的关于儿童“破坏分子”行为的一句很美好的解释。

  进入小学的锡坤,依旧沉默寡言,长期焦虑孩子成长的妈妈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同时伴随他青春期的到来,妈妈开始思考,该如何放手。

  妈妈:(需要的是)你离开我

  锡坤【轻松而坚决地】:是 你离开我

  好一幕中国式母子对话。

  02

  梁昊天和刘嘉阳是幼儿园的玩伴,也是性格迥然不同的两人。

  梁昊天性格内向,喜欢自个跟自个儿玩,刘嘉阳开朗活泼,在芭学园一呼百应,“迷妹”众多。

  十年成长,梁昊天步步遵循应试教育,参加了中考;

  刘嘉阳则是选择出国留学,社交和英语,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

  两人的命运就此别过,各有各的精彩,日后天各一方,人生将会怎样?

  03

  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成群结队玩游戏,只有一一总是单独一个人。

  一一是一个很个性的女孩,从小如此。

  “我觉得一个人玩挺好。”“我不想交朋友。”一一说。

  上了小学,升了初中,一一明白了团体的意义,有了自己的朋友,但她还是享受一个人孤独的时光……

  13岁的她回顾当时的自己,却说出了一番颇具哲思的言论。

  “我觉得,要求人是外向这件事情它

  首先肯定是有它的目的的

  是为了让人们更加紧密地

  就是抱团在一起,然后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吧

  但是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讲

  其实它对内向的人是有点不公平的

  它在要求每一个内向的人都变得外向

  其实内向的人也有很多自己的优点的

  比如说能更好安静的思考沉淀”

  一一的父母很笃定,并没有想方设法地将一个内向有着沉静世界的孩子转成外向型。

  可能,人,本来就不一样。

  这部纪录片,无需人为的戏剧性,也没有意外的冲突和高潮,只是把十年的记录汇集,就可以直接看出,孩子们的变与不变。

  尽管小脸泄露了年龄信息,但锡坤个头依旧不高,探索依旧执着;一一虽在老师的引导下交了朋友,却依旧保持了独处的乐趣。

  孩子的本真,并没有受到时间和外界的引导而改变,有人注定成为滔滔不绝的演说家,而有人则适合安静的实验室。

  导演张同道原本坚持自由放养的教育观,在这十年里,同样发生了变化。每个孩子的基因和生长环境不同,所以适合的方法也不同,没有最好的教育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教育方法。

张同道和纪录片中的小孩

  昨天,鹿姐姐的同事赶赴北京,采访了纪录片导演和其中的家庭,在片子的内外,他们各有纠结,也有思考。

  故事一

  父子生活中的小插曲

  激起一部“00后”成长系列纪录片

  一个拍纪录片的爸爸,在陪伴儿子时激起的一个灵感,最终成就了中国第一部连续10年跟踪一群“00后”孩子成长的系列纪录片。

  张同道决定把镜头投向千禧年之后出生的孩子,是源于父子生活中的小插曲:

  2006年,儿子四岁,有一次,张同道洗完手后接着让儿子洗,不想儿子一伸手就叫水这么烫,“我刚洗完没觉得烫啊,”“那是爸爸你认为不烫,我觉得很烫。”儿子的回答让张同道愣了下。

  还有一次,他带儿子去北戴河玩,上车时,儿子抱了一个鞋盒子,“出去玩拿个鞋盒干嘛,放回去。”张同道发现自己这一句话后,儿子马上就要哭出来。再问才知道这个鞋盒是儿子在幼儿园做的一个科学小发明。

  这两次小插曲让张同道认识到,作为家长他对孩子的认知有一些武断。

  “我想更好地了解儿子,也想看看他们这一代将会被时间塑造成什么模样。”张同道带领自己的团队走进当地李跃儿老师创办的芭学园,在当时把孩子送到芭学园的,都是对幼儿阶段教育很重视的父母。

  “假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么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是教育的起点。”纪录片总导演张同道说。

  故事二

  我们知道太多的不该怎样

  但事情一到自己头上就很纠结

  纪录片播出后,也有观众指出,片中所拍孩子太局限,不能代表全体,但抛开地域和家庭背景等因素,有些话题是共通的。诸如要不要择校、学不学奥数,要不要放弃国内高考,甚至陪孩子作业时能不能发火......

  正在养育“00后”一代的父母们,在片中总能看到自己以及自己孩子的影子。

  “我知道送孩子到幼儿园就应该相信老师,坚定离开,这是减轻孩子分离焦虑的最好做法,但是当一听到女儿的哭声时,我还是忍不住回头。”70后的喻溟,纪录片《零零后》的执行总导演,同时也是一个三岁半女儿的妈妈。2009年,她初识片中孩子及父母,后来在多年的跟踪拍摄中,他们之间愈加熟悉。

  在手记中,喻溟这样说:

  “‘00后’的父母多为我这样的70后乃至80后,他们曾接受应试教育、经历过高考,如今对于子女的教育,他们挣扎在素质教育的理想和应试教育的体制之间。当他们选择传统体制之外的学校,就意味着必须接受未来的不确定性。”

  “拍片过程中,我曾对团队中的伙伴们说,以后我养育孩子要像刘嘉阳妈妈那么笃定,可真到做了妈妈,我才发现笃定是那么难,也开始理解当时另外一些父母在选择教育道路时的纠结甚至分裂。”喻溟是川妹子,说话直爽,但声音轻柔。

  “我认为我们这一代家长的纠结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知道很多道理,但一到现实生活就无法超脱,然后就开始纠结。当然,我还是希望家长们少一些纠结,不管选择什么路,坚定点,因为大人的纠结会影响到孩子。”

纪录片《零零后》的执行总导演喻溟

  故事三

  陪孩子作业不发火难度挺大

  我的教训是要给孩子养成好习惯

  晚上,儿子趴在书桌前作业,爸爸坐在边上瞪大眼睛盯着并不时讲解着。刚开始还是风平浪静的,可一会画风突变。

  爸爸:你把这里涂掉干嘛,有毛病啊?

  儿子:我不小心涂错了,不行啊。

  再过一会。

  儿子:你让我写行不行?

  爸爸:你都写错了,还写什么写?

  儿子:闭嘴!你让我说行不行。

  ……

  这是纪录片第三集中的一段画面,爸爸是梁兵,儿子叫梁昊天。当时的情景是陪儿子备战小升初。相信这也是很多陪过孩子做作业的父母最熟悉的场景。

  “我脾气有点急,忍不住发火,控制不住,幸亏是儿子,承受力强或者说习惯了。”现在儿子已上高二,回想起那一幕,梁兵坦承陪孩子作业不发火难度挺大。

  “我很多同事看了片子后,也问过我,就这么播出去不担心影响形象啊,可这就是我曾经陪孩子的真实经历,能记录下来挺好,这也是我愿意接受被拍摄的最大原因。”

  梁兵表示,回过头看看走过的路,还是有遗憾的,“我的教训就是没有很早给儿子养成好习惯,诸如回家就先做作业这件事,这也是因为我对所谓尊重孩子个性发展有误解,其实不管选择体制内的传统教育还是体制外等,养成好习惯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之间不矛盾。及时做作业不意味着就是传统教育该做的事。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诚如总导演张同道跟我们聊,教育的方法无所谓对错,其标准应该是这个方法与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契合。”

  故事四

  每回爸爸一发脾气

  我就觉得自己特别弱小,没话语权

  在张同道、喻溟以及分集编导看来,不希望为00后这一代人贴一个简单的标签。如果非要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他们眼中的这代人的话,应该是“有个性”、“有自信”、“有潜力”、“国际化”。这代人身上的包袱不重,视野更广,国际化程度更高。

  譬如那个三岁就脱口说出“我觉得一个人玩挺好”的小女孩,上了中学后,她表示“我佩服自己小时候不交朋友的勇气”,然后对于独处的一番见解也让大人惊诧。“‘独处’和‘跟朋友交往’,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如果说朋友是接收来自这个世界的信息的话,那么独处就是整理来自这个世界的信息。”

  而在梁昊天看来,“爸爸一发脾气,我觉得这个世界瞬间就黑暗了。我的很多事情也都是父母商量的结果,怎么说呢,我就觉得自己特别弱小,没有话语权。”但在中考结束,他与爸爸40天的川藏骑行后,他对父子关系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对父母为其选择的路也更加认同理解。

梁兵父子

  在英国纪录片《7up》,选取了14个7岁孩子,每隔7年就会对他们采访拍摄一次,2013年结束,孩子已经变成56岁的中老年人。

  张同道是否要像这样,把《零零后》继续?他自己也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他和全国无数爸妈的想法一样,希望孩子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地长大。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慢慢地用心看。

  “我也想看看,他们这一代将会被时间塑造成什么模样。”

  文章来源:网络综合

  【关注.10.8山西分盟年会】

  2017年,教培行业市场风雨骤起,冰火两重天。随着“一元课”逐步成为常态化的运营模式,铸就了中小机构永远都难以突破的瓶颈,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哀嚎一片,不堪重负“倒闭”者比比皆是。基于抢占市场,新东方利用其品牌影响力,学而思利用双师课堂,扩张的速度是以往年份的两倍,三四线城市逐渐成为很多全国性品牌机构“血拼”的主战场;教培业寒潮来袭,生存,还是死亡?怎么样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