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暖心故事”到“我是辽宁人” 这场暖心之旅 我们一直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8-12-19 21:47 | 来源:辽沈晚报 2018年12月10日 04版 | 查看:1788次

评选颁奖结束,温暖余温仍在。12月8日,“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人物登上舞台,发表了获奖感言,领取了荣誉证书和奖杯。报道告一段落,但回顾整个报道的历程,温暖始终萦绕在这个寒冬,融冰化雪柔软人心……

20年,退休老干部刘中华信守承诺让家乡秃山变美让土路变通畅;635天,李奇等人坚持每天为19名环卫工送免费早餐;23年,普通农民郭长龙三次救了17人,遭遇车祸生活困难,受助的人前来感恩回报……

报道和评选只是一种表达,一切努力和呈现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报道和评选,让温暖事件的当事人能够得到认可并获得无上荣誉。当暖心人物走上舞台,这种被认可会激励他们继续前行;认可和鼓励这些行为,就是对文明力量的最有力推动。

十大暖心故事评选总票数超百万

“孙宝江:七旬大娘突发病他为老人吸痰急救”,获得总票数6万余张;“热心市民:暖心!10 岁娃需骨髓移植两天筹得百万治疗费"获得总票数5万余张;参评“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故事的101个故事,共收获选票超过一百万张,参与人数之多、地域之广,为本报近年来举办评选活动之最。

在本报官方微信、聊沈客户端、ZAKER沈阳以专题的形式图文回放101个暖心故事,邀请读者对这些故事进行投票评选,点开每个暖心故事,收获的是内心的美好。

锦州医科大学学生丁慧和沈阳农业大学杨笑观救人的事儿,在全国大学生群体和年轻人群体引发关注,投票数一直居前。辽宁大学大四学生黄佳翔说:“同样是大学生,看到大学生做的事能够参评辽沈晚报的‘温暖2018 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故事,肯定要点开看和投票,投票是一种支持和传递。同时也转发到了朋友圈,就有更多人参与了投票和传播。”

孙宝江带领的志愿者团队有数百人,数百人积极投票,数百人再带动身边人参与活动进行投票。虽然孙宝江获得的票数非常多,但孙宝江从评选开始就坚持认为:“投票不是目的,参与评选活动,把这些暖心故事通过投票转发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且受到感动,这是评选活动的最大意义,我就是抱着这个信念参与评选的。团队的志愿者也是抱着学习别人的想法参与活动的。”

回访新闻当事人是一次暖心之旅

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辽沈大地的新闻当事人,现在的生活如何?是否在继续传递着正能量?在评选“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故事的过程中,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对101个温暖故事的部分新闻当事人进行了回访,不但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参与了回访,而且派出视频拍摄团队参与回访,为新闻当事人拍摄了视频。获评“温暖2018· 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人物,本报均为其拍摄视频专题片在颁奖典礼上播放,许多珍贵的现场影像资料经过后期精细制作,温暖人心震撼心灵,让所有在场观看者为之动容。

“这次回访是一次暖心之旅,虽然报道暖心事件时和新闻当事人有过深入接触,但事件过去了好几个月,再次面对新闻当事人的时候,再次听他们讲起暖心故事的前前后后,我还是被暖到了。”记者靳丹说,“爱心团队筹近20万元资助贫困学子”的新闻当事人田超介绍,在他们的帮助下,辽中区66名孩子可以继续实现求学梦想。乔佳莹就是他们所帮助的孩子之一,她已经顺利考入辽中一高。乔佳莹对记者说:“这些好心人不但在经济上资助我们,在生活上更是我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会经常鼓励我们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将来长大了,我也要做一个有爱的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爱心一直传递下去。”

“重信守诺人物拿出千元奖金助学”的新闻当事人罗永虎,听说记者回访了受助人王燕时了解到王燕家生活仍有困难,罗永虎表示:“我可以把所得的奖金全都资助王燕一家,但这不解决根本问题,我还是去她家看一下情况吧。”罗永虎说到做到,12月4日罗永虎从沈阳开车前往抚顺新宾,带着生活用品和资助金看望了王燕一家,“加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家人特别善良,只是暂时遇到一些困难。”罗永虎在朋友圈写道。

正如光明日报社高级记者毕玉才评价本报“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系列报道时所说:其实“古道热肠”一直都是辽宁人的传统,善良就是将心比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正是这些普通人心中的这份善良和道德坚守,张扬着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核心价值理念,让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踏实、温暖。

讲述辽宁好故事 传播辽宁好声音

辽沈晚报作为责任媒体,组织“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大型系列报道,立足于“讲好辽宁好故事、传播辽宁好声音”,以多种报道形式进行传播和扩大报道的影响,让全国读者从这些故事中认识善良诚信文明担当的辽宁人。

讲述故事传播好声音有什么重大意义?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亚楠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辽沈晚报持续报道暖心故事,展示了辽宁人的可贵品质和精神,在讲述好故事好声音方面做了努力,收到了效果。”

从1月15日至11月17日,10个月的时间,“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大型系列报道共刊发了101篇,平均每个月刊发10篇。刊发文字量约15万字,图片120多幅,同时还制作了报道的视频90余条。同时在ZAKER沈阳制作了专题,置于首面封面位置进行持续展示。

11月20日在辽沈晚报头版推出总结式报道——“2018温暖辽宁 请您评选十大暖心故事”,同时在辽沈晚报官方微信、聊沈客户端、ZAKER沈阳以专题的形式图文回放101个暖心故事,请读者从中选出10个最暖心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但打动了辽沈地区的读者,还感动了全国的读者和网友,“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大型系列报道有7篇报道获得本报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共同颁发的多项奖励:《零下28℃夜男子醉倒街头 女司机开双闪守护20分钟》获得特别奖;《俩保安手搭手接住坠楼大娘》《沈阳213路公交司机突发脑出血 昏迷前稳稳将车停下》这两篇报道获得二等奖;《男子连跪带爬 冰河中救出岁娃》《七旬老人突发病 他为老人吸痰急救》《六旬老人晕倒她跪地人工呼吸》《男子路边心跳骤停 她跪地抢救后悄然离去》获得三等奖。

报道再出发 从“暖心故事”到“我是辽宁人”

百余个暖心故事,以一个个真实事件细致地展示了辽宁人的文明素质,读过这些暖心故事,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文明责任担当、言行一致才是对辽宁人的准确描述。

孙宝江获评“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人物之后对记者表示:“在颁奖典礼上听了其他人所做的正能量好事,我眼含泪水,我做的和其他人还有差距。我所获奖金还要捐到‘柳成荫基金’里帮助有困难的人。”

中央电视台辽宁记者站站长裴奔认为:辽沈晚报所报道的暖心故事,让4300万辽宁人民感受到发生在身边的温暖,感受到积极向善的力量,感受到属于辽宁独有的侠肝义胆和铁骨柔情,这种只为社会责任坚守的坚持得到了读者们的认可与回报。这种为弘扬正能量坚守的一份责任心,就是值得借鉴的。

暖心故事报道告一段落,但坚守社会责任的辽沈晚报,接续了暖心故事的报道轨迹,在发起了大讨论“辽宁人实诚不忽悠”之后,随后决定推出“我是辽宁人”大型系列报道,对辽宁人的品格进行故事化解读,把辽宁人“实诚”、“热情”、“直率”的地域品格,通过报道呈现在全国读者面前,让读者从一个个报道中得出辽宁人确实是实诚不忽悠的结论。

“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人物评选精彩落幕,“我是辽宁人”大型系列报道又开始讲述辽宁好故事传播辽宁好声音,本报记者俯下身蹚开路,寻找那些能够体现辽宁人诚信、担当的新闻故事,报道再出发,永远在路上……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